?

我國小天體探測進入工程研制階段

2021-05-17 11:35劉巖王磊
太空探索 2021年5期
關鍵詞:國家航天局彗星小行星

文/劉巖 攝/王磊

我國小天體探測如何進行?目前到了哪一步?難度是什么?意義如何?4月24日,人民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在參加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時,對上述問題進行了解答。我國行星探測重大工程包括小天體探測、火星采樣返回和木星系探測,同時太陽系邊際探測等任務已在論證中,其中,小天體探測任務是行星探測工程的標志性項目,也是我國航天強國建設征程的標志性任務。

小天體探測方案的目標明確

葉培建介紹,我國小天體探測已經進入工程研制階段。我國小天體探測器方案的探測目標,是1顆地球共軌天體2016HO3及小行星帶中的主帶彗星311P。

圍繞2016HO3和311P,我國將測定它們的軌道參數、自轉參數、形狀大小和熱輻射等參數,研究軌道起源與動力學演化。同時探測形貌、表面物質組份、內部結構,獲取小行星樣品背景信息,及對返回樣品開展研究,并探測311P的空間環境,及可能的水和有機物等信息,獲取太陽系早期演化信息。

葉培建介紹,我國小天體探測目標包括突破弱引力天體表面采樣、高精度和高自主相對自主導航與控制、小推力轉移軌道、輕小型超高速再入返回等關鍵技術,推動深空探測整體能力提升;實現近地小行星近距探測、采樣返回和主帶彗星近距探測,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研究提供數據和真實樣品。

我國小天體探測器的系統組成包括主探測器和返回艙。其中,主探測器將完成近地小行星轉移、繞飛詳查、采樣轉樣、返回地球、主帶彗星轉移及科學探測全周期的飛行任務;返回艙將采用彈道式再入方式,選用“球錐大底+單錐后體”氣動外形,通過“氣動外形+降落傘”完成減速并著陸于地球。

▲ 行星探測重大工程實施路線圖

任務難度大挑戰多

2019年4月,國家航天局發布的《小行星探測任務有效載荷和搭載項目機遇公告》確定,中國小行星探測任務要通過一次發射,實現1顆近地小行星取樣返回和1顆主帶彗星繞飛探測,達到探測領域和核心技術的全面性突破。

小行星探測難度非常大。葉培建從4個方面進行了分析:一是目標特性不確定性大,附著與采樣機構需適應性強;二是小行星交會、下降、附著、取樣過程,需要高精度全自主導航控制;三是超高速再入返回,需研制新氣動外形和防熱材料;四是要模擬小天體表面特性,確保地面驗證充分。

葉培建透露,我國進行的第一次小行星探測會選擇降落采樣。掌握了降落技術,就意味著將來如果有小行星撞擊地球,我國可以直接接近并干預。

葉培建坦言,小行星探測還需要解決航天器長遠飛行的動力問題、通信問題以及長達10年以上的地面管理問題。

▲ 任務飛行過程

小天體探測造福全人類

“實施小天體探測,對全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比~培建說,宇宙中的小行星非常多,對小行星進行探測,可以更好地了解宇宙的演化、太陽系的形成和生命的形成,從而得到更多科學結論。

同時,小天體具有豐富的資源?!坝械男⌒行强赡苁悄撤N礦物類,有的小行星是水,人類或許能從小行星上獲得地球缺乏的資源?!比~培建表示。

據了解,地球在演化過程中,曾多次被小行星撞擊,每次都帶來災難。在葉培建看來,小行星探測技術成熟后,我國就有能力在小行星飛臨地球時,對其加以控制。

▲ 人民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作開篇報告,論道我國小天體探測任務

國家航天局對小行星探測任務始終抱著開放態度。國家航天局此前表示,在科學載荷方面,鼓勵中外科研機構聯合提出載荷技術方案,聯合開展研制;鼓勵工程師和科學家組成團隊聯合應征,并明確提出利用該載荷數據開展研究的具體項目;歡迎國外科研機構參加載荷方案征集,將按照“免費搭載,數據共享,經費自擔”的原則搭載國外載荷。

在搭載項目方面,中國小行星探測任務預留200公斤運載能力用于向社會開放搭載,按照“自籌經費,免費搭載,數據共享”的原則,面向高等院校、民營企業、中外科研機構公開征集搭載項目方案。

猜你喜歡
國家航天局彗星小行星
我國發現2022年首顆近地小行星
展覽“彗星來的那一夜”現場圖
出發!炸掉那顆彗星
微視點
舉頭望“月”
彗星
嫦娥五號上升器受控落月
第十三章彗星撞地球
小行星撞擊指南
去小行星M902旅行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