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學生自信訓練的方法與途徑

2021-05-25 10:44黃潔櫻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7期
關鍵詞:自信心認知

黃潔櫻

摘要:一個內心陽光的學生一定是充滿自信的,自信是促使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和內在動力。自信心也是一種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一個內心強大的學生會心懷自信,其發展水平前進道路成敗密切相關。本文闡述自信心對學生人生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通過影響自信心的因素的認識,闡述如何訓練和培養學生自信心,分析具體問題與實踐操作,使學生產生自信,激發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向往。

關鍵詞:認知 自信心 成敗 自我懷疑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7-316

哲學家蘇格拉底說,“一個人能否實現,只能看他是否有自尊和自信兩個條件?!弊孕排c自卑是截然兩個不同概念。人生都有失敗和失意的時候,但卻可以用堅強的意志打敗它,每當失意之時,我們總在告誡鼓勵自己,要不斷努力前行:又或許缺乏自信和積極向上的動力源。綜合上述,那自信究竟是什么?影響它的有哪些因素,如何訓練自信的方法與途徑等,本文展開以下幾點論述:

由于不同研究者對自信的理解不同,自信的定義很多種,對其所下的定義也不盡相同。綜合定義,自信是對自身諸方面的肯定程度,自信的人是充滿信心,能迎接全新挑戰,從而獲得成功;是對自己的能力、價值做出客觀、正確認知與評價的一種穩定性格特征。相信自己,就不要自我懷疑與否定。如果一個人生性怯懦,裹足不前,遇事遲疑不決,沒有一點自信力,毫無判斷力,那他的一生就將碌碌無為,毫無成功的希望;一個能成就偉大的人,他所做的一切都充滿希望和自信,不達目標決不罷休。周恩來總理從小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多么催人奮進。因此,只要決定了,就不再畏首畏尾,勇往直前,所以,年輕人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并為之奮斗。

自我否定、懷疑,就是缺乏自信。大文豪莎士比亞說,“當我們總是懷疑某種獲取利益的企圖是否可行時,我們就會失去獲取利益的機會?!?/p>

影響自信發展的因素可以分為兩大類:個體自我因素和個體外部因素,前者包括個體生理狀態、自我認知和評價、成敗經歷和歸因,后者包括他人的替代經驗。我們從影響文化自信的因素來進行分析理論自信的訓練與途徑如下:

一、個體自身因素與方法:

1. 生理因素。因為個體身體的生物遺傳是自信的生理基礎。天生身體素質優良的人,做起事來精神飽滿;否則,身體有缺陷或疾病的人,情緒低落,一蹶不振。因此,要認真判斷自身身體狀況,以便正確分析我們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從而制定今后努力的方向。

2.自我認知和評價。自信的核心是客觀正確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這一點很重要。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不斷產生和發展文化自信。展示自我、真我。每個人都有無限的潛力,不斷的發展激發學生自身的潛能,挖掘潛力,帶來巨大的成功:自信是對自己力量的堅定信心,堅信自己可以有所作為,實現追求的目標。

大文豪但丁曾經說過“有自信的人,可以化平庸為神奇,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平常的兩句話,揭示了平凡的一天如果擁有自信,那么將是陽光燦爛的一天。如果學生在每天上學前,衣冠整齊、面帶笑容、對人有禮、陽光自信,自我肯定,自我贊美、那將會是美好的一天,做起事來,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保持自信的同時,但要懂得謙虛。不自作聰明,不自傲自大,恃才傲物,把自己看得太高。想必大家都聽說過 “夜郎自大”這個成語故事吧。是的,我們應該擁有自信,但不能妄自菲薄。驕傲自滿的人從來不要求自身進步,都是認為他人需要改進的;而自信的人能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正確對待自己的優勢,并且能虛心幫助他人,助人為樂,自己也感到快樂無比,從而成為激勵自己不斷進步的源泉。

與人的溝通技巧,在人際交往當中尤為重要。當然,溝通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良好的溝通技巧與自信能增進雙方的友情,為雙方的進一步了解創設有力條件,甚至在和諧友好的環境下達成共識、乃至成功。

3.成功或失敗的經歷和歸因。一般來說,成功會增強強大的自信心,而失敗會弱化學生自信乃至完全喪失。失敗乃成功之母,真正的贏家是笑到最后。每當失敗的時候,會情緒低落、失落彷徨、信心跌落低谷。強者讓行為控制情緒,弱者任思緒控制行為。因此,我們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并發泄情緒。同樣是一個成功或一個失敗,由于學生歸因分析不同,造成的結果就大相徑庭。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基石,成功之路是在自信的臺階上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

二、個體外部因素與方法:

1.他人的態度與期望。一般地說,他人對個體信任程度越高,期望越大, 則自信加強;如果從孩提時代起就努力把他們培養成為一個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給予孩子們更多的責任感和幸福感,那么,他們今后一旦步入社會,主動性和創造性就會被最大程度發揮出來,不斷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2、 他人的替代性經驗。也就是當個體看到與自身水平相當者獲得成功時,個體也會潛移默化,增強了自信心;相反,當個體看到與自身水平相當者失敗時,也會暗淡神傷,因此我們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要提高對身邊事物的判斷力。汲取正能量,要發自內心的滿滿的自信。

3、教育教學訓練。專家經過長期研究得出結論,父母對子女的態度是決定人格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強調社會文化因素在決定人格形成中的作用。自卑源于不良的人際環境如:過度保護孩子,讓他在溫室中成長,家長漠不關心,再者有的家長教育方式簡單粗暴、過度嚴厲等均易導致孩子自信嚴重缺失,總抬不起頭做事做人。自信不是與生俱來的,是社會一連串實踐中不斷發展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學校和社會團體應創造多種渠道,多層次地開展專門的自信教育課程及相關訓練,給予學生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下學習成長;學校多開展辯論大賽等一系列口才演講之類的活動進行自信程度的體驗,讓學生多渠道獲得成功感,從而達到增強自信效果,達到樹立自信目的。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奠基石,有了自信,人們就能達到他們期望達到的理想狀態。堅持自己所追求的信仰。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需要擁有一份堅定的自信心??偠灾?,自信影響并不是萬能的,但是文化自信可以讓我們全面發展并給你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不管如何,我們都必須從小培養學生強大的心理自信、文化自信、能力自信,培養新時代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自信人生.精英演說》作者:李章珍

[2]《創造非比尋常的每一天》作者:吳文智

[3]《羊皮卷》作者:奧格.曼狄若世界知識出版社

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大沖學校

猜你喜歡
自信心認知
如何上好小學數學課
培養初中學生自信心與英語教學的相關性
詩性與個性:艾略特認知世界的建構
《紅樓夢》隱喻認知研究綜述
淺析當代形式下中國文化在德國的影響及滲透
從社會認同淺談蕭峰之死
關注生成,激活學生認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