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主流媒體的公共圖書館大眾化需求挖掘研究*

2021-05-31 00:51潘玉辰陳傳夫
圖書與情報 2021年2期

潘玉辰 陳傳夫,2

(1.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2)

(2.武漢大學信息資源研究中心 湖北武漢 430072)

我國圖書館界正在面向“十四五”的需要,規劃未來的發展藍圖。轉型發展成為熱門話題。然而,無論是“十四五”規劃還是未來發展戰略,最根本的還是要理解用戶需求。用戶是圖書館發展的主體,也是圖書館發展的動力。長期以來,我國公共圖書館高度重視行政主管部門與重點專家意見,對大眾化需求研究不夠。大眾化需求是相對于專業化需求而言的,是普通人民群眾對圖書館服務的基礎性需求和社會化需求。而對大眾化需求研究不足帶來對公共需求不理解或者誤解問題,影響圖書館高質量發展決策。在實踐過程中,一些轉型創新項目如部分城市的自助圖書館,也因為對需求的研判不夠,導致利用率低、吸引力下降,引起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通過用戶問卷、座談會等方式獲取用戶需求,會受到參與者規模限制,很難從整體上掌握用戶真實需求。主流媒體的記錄則為我們了解用戶需求提供了新的研究渠道。通過主流媒體的深度挖掘,理解并洞察公共圖書館大眾化需求,有利于為新時代公共圖書館高質量發展決策奠定基礎,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本文以近20年(2000-2019年)主流媒體對圖書館的新聞報道為研究對象,采用質性文本分析等方法探討公共圖書館大眾化需求的內容及演化趨勢,以期為我國圖書館管理與決策特別是“十四五”及未來發展決策提供參考。

1 文獻綜述與研究設計

1.1 文獻綜述

隨著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深入,以用戶為中心、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發展理念重新成為圖書館界共識。在用戶需求內容方面,研究者認為,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獲取、使用信息、知識的方式以及文化消費的理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用戶需求 正向多元化、多 層次的方向 發展。學者們 通 過 對 高 校 師 生、農 民 居 民、未 成 年 人 和 老年人、數字圖書館用戶等不同群體 調研,指出用戶在需求內容呈現出全面性、多樣性和可靠性,在需求方式上呈現便利性、實時性、交互性、休閑化、個性化等新特征。在用戶需求實現研究方面,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優化、完善圖書館服務能力是眾多文獻關注的話題。學者們在調研用戶需求的基礎上,分別對圖書館在線內容建設、資源有效配置、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了討論。

綜合來看,信息時代用戶需求及其對圖書館發展的影響一直是學術界關注的重點,用戶需求多元化、個性化的特點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然而由于調查數據的限制,現有研究側重于對特定類別用戶特定需求的研究。而在社會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大眾化需求的內容以及如何挖掘這些需求尚缺乏系統的研究。

作為社會輿論工具,主流媒體具有內容權威性。主流媒體對圖書館的報道,客觀反映了公眾與社會對圖書館發展的關切,反映了公眾的立場與情感態度。主流媒體的報道也通常反映特定問題已經十分緊迫、嚴峻或具有突出重要的社會意義,通過客觀的報道與評論,希望引起更大關注,并影響公共決策?;诖?,本文以主流媒體為數據來源,深入探究近20年公共圖書館大眾化需求的動機、內容、特征以及演化趨勢,以期為相關決策提供理論支撐。

1.2 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人民日報》(含人民網)《光明日報》《法制日報》《中國青年報》《經濟日報》《新華日報》等主流媒體為數據來源。主流媒體是社會公認的關注社會發展和公共需求等主流話題,對社會輿論有導向性作用的權威性媒體,其關注的話題具有普遍性意義;其次,與其他媒體不同,只有當話題的重要性達到一定程度,主流媒體才會以客觀理性的報道將事件展示給大眾;其對話題的持續性關注也凸顯了決策價值。

數據獲取過程如下:(1)以“圖書館”為關鍵詞分別檢索中國知網報紙數據庫和人民網,時間范圍為200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檢索時間為2020年1月4日,共獲得1109篇新聞報道;(2)通過比對新聞標題去除重復報道以及關聯度不強的報道;(3)通過瀏覽新聞標題和摘要篩選出以公共圖書館為主要對象的報道,如自助圖書館、公共圖書館數字化項目等。

完成上述預處理后,共計得到899篇新聞報道(以下簡稱“語料庫”)。語料庫包含內外兩個維度信息。外部維度由新聞報道數量、時間、報道傾向和圖書館主題構成,反映了主流媒體對公共圖書館大眾化需求的關注程度;內部維度指圖書館新聞的文本內容,包含大眾對圖書館的具體需求。

1.3 數據編碼與分析

為了更好地把握大眾化需求的層次以及變化趨勢,分別對語料庫內、外部維度信息編碼,并從2000-2009年和2010-2019年兩個時間段進行分析,詳細過程如下:

(1)外部維度信息編碼。筆者借鑒張蔚林和陳幼華對圖書館新聞主題的分析方式對語料庫外部維度信息編碼(見表1)。其中A報道數量和時間通過CNKI數據庫直接獲得;B報道態度通過閱讀新聞標題和摘要獲得;C圖書館主題指報道涉及的公共圖書館類型,其中城市圖書館指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圖書館;基層圖書館指縣、鄉鎮村、社區圖書館;廣義公共圖書館主要指與圖書館事業相關的宏觀報道;數字圖書館主要為公共圖書館涉及的數字化項目、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等相關報道。通過統計分析編碼類目研究主流媒體對公共圖書館的關注度。

表1 外部維度信息編碼

(2)內部維度信息編碼與分析。使用質性文本分析軟件MAXQDA標注語料庫中表示大眾需求的語句,將含義相近的語句歸納合并為編碼節點;依據節點概念內涵的層次將其分為三級主題類目代表不同層次的大眾需求(見表2)。通過分析三級主題類目歸納總結公共圖書館大眾化需求的動機、內容和特征;通過統計不同時期主題類目的頻次概括公共圖書館大眾化需求演化趨勢。

表2 大眾化需求類目表

2 結果分析

2.1 報道數量

由于人民網以互聯網為主要傳播渠道,為了便于比較,將其與人民日報等傳統媒體的報道數量分開統計(見圖1)。從整體上看,傳統媒體的報道數量變化不大,且波動幅度與政策實施密切相關。如2011年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政策以及2017年《公共圖書館法》通過后,傳統媒體報道數量均顯著增加;人民網報道數量在2009年后增長迅速,且多屬于地方頻道,說明隨著各地圖書館活動的增加,網絡已經成為圖書館新聞傳播的主要渠道。

2.2 報道傾向

總體來看,主流媒體近20年的報道傾向以正面為主,說明社會和大眾對圖書館服務的認可。負面報道反映了不同時期公共圖書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境,其中2000-2009年經費短缺、經營蕭條、館藏更新不及時等是公共圖書館面臨的主要難題;而2010-2019年隨著圖書館免費開放等惠民政策的實施,公共圖書館的硬件條件和服務水平得到了改善,讀者對圖書館的負面評價減少(見表3)。這一時期,負面報道主要集中于兒童入館難、基層圖書館發展困難、供需不對稱等問題。

圖1 圖書館新聞報道數量

表3 主流媒體的報道傾向

2.3 報道涉及圖書館主題

從主流媒體報道涉及圖書館主題的數量綜合來看,城市圖書館是主流媒體最為關注的主題(39%),遠高于實際存量更多的基層圖書館(17%)。除城市圖書館外,2000-2009年主流媒體最關注的圖書館類型是數字圖書館(見圖2)。21世紀初期,數字圖書館因方便、快捷高效的優勢被認為是未來圖書館的發展方向,主流媒體對數字圖書館的建設與發展進行了廣泛的討論。2010-2019年,隨著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深入,公共圖書館轉型發展等宏觀議題成為主流媒體關注的新焦點。

主流媒體對圖書館新聞報道,尤其是正面報道的增加說明了公共圖書館已經成為公眾喜歡的公共場所。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大眾重新走進圖書館、使用圖書館?大眾對公共圖書館的館藏、空間、服務和館員的需求重點是什么?公共圖書館大眾化需求的特點是什么?其演化趨勢如何?筆者將結合質性文本分析編碼深入討論。

圖2 主流媒體報道涉及圖書館主題數量

3 公共圖書館大眾化需求內容

在對語料庫外部信息分析基礎上,本文著重探討公共圖書館大眾化需求的本質。

3.1 需求動機

動機是驅使人產生行為的內在驅動力。結合調查結果,大眾訪問公共圖書館的需求動機可以歸納為以下四種:

(1)生活需要。在信息時代,大眾對文化教育、醫療保障、就業、住房等與個人生活有關的信息具有強烈需求。公共圖書館擁有豐富的館藏和便捷的服務方式,是大眾獲取信息的首選場所?!笆濉逼陂g,公共圖書館積極參與政府民生項目,為社會公眾提供更方便、更優質的文化服務,受到社會好評。

(2)學習需要。公共圖書館以其包容、公平和公益的價值觀,尊重讀者的主體性,接受讀者的差異性,為大眾免費提供空間、信息服務,是大眾終身學習的主要場所。在當前讀屏時代,圖書館為大眾提供了一個靜心投入的環境,是人們準備考試、閱讀學習的絕佳場所。

(3)情感需要。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用戶在使用公共圖書館過程中所產生的滿足度,與內心情感因素相互作用,獲得情感體驗。如秦皇島圖書館通過現代化的設計、遠離市區喧囂的選址與用戶心理相契合,使讀者獲得感官與閱讀相結合的獨特體驗。

(4)休閑需要。文化休閑是公共圖書館的主要職能之一。公共圖書館通過空間改造,引入咖啡館、書店等娛樂場所的服務理念,使圖書館具備了時尚、舒適的特征,為圖書館增加了人氣。如合肥圖書館通過與其它文化機構合作,為用戶帶來了咖啡館、親子閱讀區等創意文化服務,成為市民休閑放松的好去處。

3.2 需求內容

大眾化需求內容十分廣泛,主要通過圖書館收藏、場所、專業服務等方面獲得需求滿足。

3.2.1圖書館館藏

館藏是公共圖書館大眾化需求的主要內容,結合調研材料,大眾對圖書館館藏需求呈現出如下特征:

(1)紙質資源在大眾需求中仍占主流地位。首先,由于擔心著作權侵權和對紙質圖書造成沖擊,出版單位不愿意向公共圖書館供應全品種的電子圖書,公共圖書館電子資源建設不完善;其次,少兒讀者逐漸成為公共圖書館的主要群體,如深圳市圖書館2019年統計數據表明,10-13歲少兒讀者占注冊讀者的六成,而繪本則是少兒讀者的主要借閱類型。在此背景下,紙質資源超過電子資源成為大眾需求的主要類型。

(2)公眾對圖書館館藏質量具有很高期盼?,F有圖書采訪多依賴館員判斷和供應商提供;部分圖書館在采購過程中把關不嚴,館藏中書籍質量不高,造成館藏圖書與大眾閱讀需求不匹配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部分圖書館開始推行讀者決策采購(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s,PDA)這一新興采訪模式,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建設館藏資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內蒙古圖書館“你看書,我買單”活動將圖書采購選擇權交給讀者,帶來了圖書館服務效能的巨大提升。

(3)館藏可及性仍需加強。借助總分館、自助圖書館等方式,當前公共圖書館服務范圍已經大幅度提高,然而由于管理、技術等原因,在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服務盲點。如部分城市自助圖書館由于位置偏僻、使用不便等原因淪為雞肋,沒有發揮應有功能。

3.2.2 圖書館空間

空間是和館藏同等重要的圖書館資源。隨著社會各類圖書、影像資源的豐富完善,館藏對讀者的吸引力正逐漸下降,空間及其營造的氛圍逐漸成為吸引大眾走進圖書館的主要因素,大眾對圖書館由單一的閱讀空間需求發展為集學習、休閑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空間需求。結合語料庫編碼分析,大眾對圖書館空間需求主要有以下特點:

(1)人性化的空間設計。公共圖書館已經成為大眾生活中重要的文化休閑空間之一,大眾希望公共圖書館在滿足基本閱讀學習的基礎上提供更多個性化、定制化的空間服務。因此,公共圖書館將傳統的“三段式”空間設計轉變為以讀者為中心的空間設計,增加朗讀亭、討論區等“動態”功能區,為大眾提供“動靜結合”的閱讀環境,滿足大眾個性化的空間需求。

(2)多樣化的融合服務。在“互聯網+”背景下,大眾閱讀、學習等文化需求日益網絡化和碎片化。受此影響,公共圖書館運用“互聯網+”思維根據大眾需求的變化,與線下文化服務機構結合探索新的服務領域和內容。如公共圖書館與公園、書店等社會空間結合,將圖書館打造為集旅游、文化和消費為一體的綜合性空間,為大眾提供更加多樣化的空間服務。

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美觀、便捷、休閑的設計理念將是公共圖書館空間設計的主導方向,但是部分圖書館過度設計、“娛樂化”傾向也會導致文化屬性喪失、社會價值降低等問題。能否服務更多人讀書,才應該是公共圖書館關注的議題。

3.2.3 圖書館館員

館員是圖書館服務的執行者。隨著大眾文化休閑需求的增加,大眾對館員由借閱、維護秩序等基本需求轉變為策展、組織講座等高層次需求。結合語料庫編碼分析,現有館員人才隊伍無法滿足大眾高層次的需求。一方面,受薪資待遇、編制等因素的影響,公共圖書館普遍存在著人員不足、流失現象;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通過業務外包、自助式服務等方式緩解人手不足問題,但是這一舉措會導致圖書館職業邊界范化、圖書館員核心職業能力喪失等問題。人員不足、人才缺乏已經成為公共圖書館發展的主要難題。

3.2.4 圖書館服務

服務是圖書館的永恒主題,也是圖書館資源、空間、價值的最終體現。大眾對公共圖書館服務需求包括基礎服務和延伸服務兩部分?;A服務是圖書館保障其基本功能實現的常規性服務,如藏書、借閱等。延伸服務是圖書館利用本館的優勢資源,為讀者提供時間、空間和內容等方面的外延服務。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社會文化產品的豐富,形式多樣、更具內涵的延伸服務已經成為人們的主要需求。針對現實問題設立的各類主題講座易與大眾心理產生共鳴,是公共圖書館重獲讀者青睞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隨著場館升級改造以及新技術的應用,公共圖書館服務能力大幅提升,但是在讀者不文明行為管理、均等化服務等方面仍有不足之處。首先,隨著讀者的增加,讀者的不文明行為成為影響圖書館服務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上海市圖書館統計數據表明,閱覽區突發事件中近六成由讀者不文明行為造成。如何妥善管理讀者不文明行為成為今后圖書館管理重點關注的領域;其次,部分圖書館由于管理理念等因素,均等服務仍有欠缺。如部分公共圖書館為了管理方便,限制未成年人、非本單位人員使用圖書館服務,將公共圖書館變成私有的“藏書樓”。

3.3 需求特征

3.3.1 公共性需求

在公共管理概念中,公共性指的是人們從私人領域中走出來,就共同關注的問題開展討論和行動,并自愿參與塑造公共空間的過程。圖書館需求的公共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多個方面。大眾在圖書館開展的文化活動時形成了共同價值理念,如對閱讀的喜愛等;大眾通過媒體、理事會等渠道傳達對公共圖書館發展的期望,是公共圖書館建設與發展的指引。21世紀初,社會大眾通過主流媒體表達了對公共圖書館“以文養文”、管理僵化等問題的關注,有力的推動了公共圖書館服務的進步。隨著公共圖書館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大眾將能夠直接影響圖書館政策制定和業務開展,對圖書館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3.3.2 生活化需求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圖書消費不再成為家庭或個人的較大負擔,電子書閱讀也很方便,公眾對圖書館的需求正在深化。作為人們身邊的公共文化場所,公共圖書館在滿足大眾閱讀、查詢等信息需求的基礎上,還要滿足大眾運動、休閑等生活化需求,而且越是基層圖書館,大眾生活化需求越明顯。公共圖書館在建設與管理應當圍繞“人”展開,適當吸納當地群眾意見,使圖書館更接地氣。

3.3.3 替代性需求

替代性需求指當圖書館無法滿足用戶需求時,用戶便會將其需求訴諸于能夠滿足其需求的其它圖書館或商業機構的現象。替代性需求的本質是用戶需求與圖書館資源和服務之間的差異,用戶需求具有多個維度,圖書館產品和服務也包含多種內容,當需求和服務之間存在差異時,用戶便會尋找替代性服務,產生替代性需求。

長期以來,由于處于相對弱化的競爭環境以及行政化管理體制下,公共圖書館形成了區域服務的思維。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及公共文化服務的相對緊缺,公共圖書館服務和大眾需求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選擇其它文化機構的產品和服務已經成為大眾的普遍選擇。如合肥圖書館由于自習室“一座難求”,收費自習室逐漸受到市民追捧。

4 公共圖書館大眾化需求演化趨勢

2000-2019年主流媒體數據反映出公共圖書館大眾化需求趨勢(見圖3)。公共圖書館公益性、均等性建設以及服務得到大眾認可。大眾對圖書館館藏需求和館員的依賴性下降,對空間和服務的需求上升。這一變化趨勢說明了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角色已經轉變為多功能、綜合性的公共場所。

大眾化需求作為社會公共需求的一部分,其演化趨勢也反映了公共圖書館這一公共文化機構在公共服務領域的發展變化,為了更好的描述這一趨勢,本文將從四個方面進行詳細論述。

圖3 2000-2019年大眾需求演化趨勢

4.1 公共空間

公共空間是公眾通過對話或公共媒體交換意見,從而對話題產生質疑或形成共識,形成公共意見的領域。公共圖書館是開放的、促進思想交流的平臺,承載了公共空間的意義和價值。在公共圖書館發展歷程中,公共空間的價值一直被忽視,隨著大眾文化需求的變化,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空間的重要價值逐漸被重視起來。

21世紀初期,數字化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方興未已,“借借還還”仍然是公共圖書館的“根”和“本”。這一時期,大眾對圖書館空間認知是靜態的、封閉的、用于獲取信息和知識的場所,如趙蘭英和余傳詩就將公共圖書館比喻成播灑文明的“第二起居室”。這一認知表明了大眾將公共圖書館空間看作滿足個人文化需求的空間,忽視了圖書館空間的社會價值。

隨著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長,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公共空間的價值逐漸被大眾所重視。特別是“第三空間”概念的提出大大拓展了公共圖書館邏輯邊界,各地公共圖書館根據轄區內大眾需求和自身特點,引入咖啡館、音樂、汽車等特色主題資源,將圖書館打造為人與人、人與書交互的綜合空間。公共圖書館成為“以書為媒介的知識、情感和信息的交流場所”。

4.2 公共價值

公共價值是公眾對政府期望的集合,是將“政府認為重要的公共服務供給”和“公眾認為重要的需求”連接起來的框架,其達成取決于公眾的意愿和判斷。公共圖書館大眾化需求是公眾教育、文化等需要的公共性表達,作為滿足公眾文化需求的制度性安排,通過公益性服務滿足大眾化需求是公共圖書館公共價值的內涵。具體而言,公共圖書館作為大眾獲取教育、文化信息的重要場所反映了公眾對圖書館公共價值的期望和認同;而多樣化和動態化的大眾化需求培育和引導公共圖書館不斷完善和創新圖書館服務,延伸其公共價值。

從時間的角度看,公共圖書館的公共價值不會停滯不前,而是不斷發展。首先,互聯網和數字化技術的發展提高了大眾對公共圖書館的期望,公共圖書館需要不斷提高服務水平滿足大眾需求;其次,公共圖書館公共價值的實現依賴于政府、公眾等利益相關者的共同參與治理,隨著《公共圖書館法》等法律的實施以及法人治理結構實踐的推進,公共圖書館治理環境進一步改善,有利于公共圖書館創造更大的公共價值。

4.3 公共文化

公共文化主要指以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所為依托,借助公共文化資源,形成的具有群體性、共享性等公共性特征的文化。顯然,公共圖書館大眾化需求是大眾正在或將要在公共圖書館進行的文化行為的集合,是圖書館公共文化的直接體現。

隨著新技術的使用以及用戶的增加,公共圖書館文化活動呈現出多樣性的發展趨勢,而多樣性的公共文化則賦予公共圖書館獨特的文化整合功能。首先,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使人們希望在公共文化活動中獲得他人和群體的認同。公共圖書館通過一系列公共性、互動性強的文化活動使大眾在價值觀念、思維模式等方面形成了比較一致的文化認同,使大眾產生了文化歸屬感;其次,圖書館公共文化所倡導的積極的價值觀能夠規范社會成員的生活方式,緩解社會成員的心理壓力,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

4.4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是在政府公共制度的安排下,運用現代公共管理手段和技能,獲取、配置與整合各種社會資源,為社會和公眾提供所需要的公共產品與服務。公共圖書館服務本身即是社會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滿足公眾教育、知識等文化需求,公眾需求則是衡量圖書館公共服務水平的重要參考因素之一。

近20年來我國公共圖書館公共服務水平迅速提升。21世紀初期,由于經費不足等原因,公共圖書館服務存在服務收費、網點少、形式單一等問題,與公眾的期望有較大差距。邢宇皓曾指出,公益性服務的缺位以及互聯網的發展使得公共圖書館沒能得到大眾的普遍關注,陷入生存困局。隨著免費開放政策的實施以及數字化建設的推進,公共圖書館服務水平迅速提升,讀者數量迅速增加。當前,圖書館公共服務仍然面臨著身份不均等、地區不均等等問題,值得進一步關注。

5 結論與應用

理解公共圖書館大眾化需求及演化趨勢有利于提升公共圖書館治理能力,奠定公共圖書館事業高質量發展基礎;以大眾化需求為導向,符合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規律。面對圖書館發展“十四五”規劃,以及未來發展需要,應從戰略上重視大眾化需求規律在圖書館發展戰略與發展定位中的應用。

(1)應用于圖書館發展規劃。由各級政府、各地公共圖書館制定不同層次的發展規劃,是公共圖書館適應新環境、拓展服務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藍圖,具有方向性作用。發展規劃的編制,不僅要準確把握技術、政策、人力等內外部環境,還要深刻洞察用戶需求?;诖蟊娀枨蠹把莼厔?,研究人員可以合理設想用戶使用情景的多種可能性,制定出與公共圖書館發展水平相適應、符合用戶需求規律的發展規劃。

(2)應用于圖書館轉型創新。轉型是新時代圖書館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我國不同地區公共圖書館發展水平差異較大,轉型創新不應該只是簡單的照搬發達地區的做法,而是應當在分析大眾化需求及特征的基礎上,準確提煉大眾化需求,作為轉型創新的決策依據;只有在分析用戶需求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的分析與論證,提出的創新方案才能受到讀者歡迎。

(3)應用于提升圖書館服務和管理創新。把握大眾化需求有利于持續提升公共圖書館服務和管理。對大眾化需求的把握就是要求公共圖書館透過用戶需求的表象,關注大眾需求產生的動機和本質,全面了解用戶行為、情感等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對用戶需求的真正理解,提高圖書館管理效能和質量。

(4)應用于圖書館社會資本建設。公共圖書館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關注和支持,應該加強宣傳,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大眾是圖書館最好的宣傳媒介,大眾化需求滿足狀態,也是社會關注關切的問題。讓大眾滿意的圖書館服務會吸引更多讀者走進圖書館,關注圖書館,也會進一步促進主流媒體、社會各階層、其他社會力量對圖書館的支持,為圖書館創造健康有利的發展環境。

盡管以主流媒體報道數據為基礎,進行大眾化需求挖掘,研究結果具有參考價值,但本文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流媒體只是公眾記錄的一部分,圖書館決策者還需要結合本館實際進行分析,深入挖掘本館需求特色,增強決策的科學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