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怪異的維生素維生素

2021-06-03 07:27
奇聞怪事 2021年6期
關鍵詞:大腸小腸人體

攝取維生素的變異

維生素是人體所需各種營養元素之一,是一種必需品。人們為了保證體內不缺乏維生素,努力保證膳食平衡,甚至還常常食用維生素片。但事實上,維生素并不是都需要從飲食中攝取。比如維生素Q(又稱輔酶Q10、泛醌),對人體非常重要(它于營養物質在線粒體內轉化為能量時起重要作用),但卻不是必需的,因為人體可以自行合成,制造出這種生物分子。也就是說,日常飲食中可以忽略維生素Q。

實際上,靠身體自行合成并吸收維生素,是大多數動物尤其是靈長類動物的普遍情況。維生素C就是一例,對大多數動物的飲食來說,它都不是必需的,只有對人類的飲食才是必需的。據估計,遠古時代人類祖先的遺傳基因可能遭遇突變,破壞了體內合成維生素C的基因,才導致必須在膳食中攝取的情況。

如果從優勝劣汰的角度來看,這些所謂的進化無疑都是有問題的,它使人類對外界特定食物的依賴度增加,某種程度上這會導致生存能力下降。在這些變異中,維生素B12可算是其中最嚴重的表現之一。

既必需,又重要

維生素B12,是唯一一種含金屬元素的維生素。它分子結構中含有鈷離子,因此又稱鈷胺素,這也是目前唯一已知鈷元素的生物學用途。它對人類生存極其重要,人體每一個細胞要正常運轉,都離不開維生素B12。

在制造脂肪酸、氨基酸,復制并修復DNA的過程中,維生素B12都不可或缺。而且許多脂肪酸被用來制造髓鞘,髓鞘再包裹神經元和神經束,這使神經系統特別依賴維生素B12。

缺乏維生素B12還有一個嚴重后果,就是惡性貧血。骨髓干細胞可以分裂產生紅細胞,這是人體內最活躍的分裂細胞之一。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當DNA復制受損時,如果沒有維生素B12的修復,紅細胞數量就會大幅下降,人體機能就會受干擾,免疫力也會下降。如果惡性貧血持續時間長,就會危及生命。

另一方面,植物和真菌是不需要維生素B12的,它們也不含維生素B12。也就是說,從飲食角度來看,只有從動物類食物中才能攝取到維生素B12,這也是人類食譜中唯一必須從肉類食物中攝取的營養元素。大部分動物的身體里都含有維生素B12,豆制品經發酵也會產生一部分。對于嚴格的素食主義者來說,不吃蛋、奶或豆制品是十分危險的。

源自微生物制造

既然動物類食物是維生素B12的唯一來源,那么自然界中的草食動物又是怎么生存下來的?

其實,肉類食物中的維生素B12也不是動物自己制造的,都是由微生物合成的,合成地點就在動物的腸道里。動物腸道內生活著細菌,它們之間是共生關系。動物為細菌提供食物、居所,而細菌則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維生素B12,動物便吸收利用。草食動物就是靠這種方式維持生存。

這種共生模式在人體內也不陌生。維生素Q的合成就是這樣,另外維生素K也是。它們都由人體的腸道細菌產生,并在腸道內直接被人體吸收。維生素K在血液凝固中起重要作用,不過由于它可以在體內自行產生并吸收,就不太受到人們關注,在營養列表中也不太“出名”。

假如維生素B12也是這樣,人類的生存能力豈不更加強大?事實上,許多產生維生素K的細菌,同時也會產生維生素B12。那么,人體內為什么不能生產維生素B12呢?

腸道大轉變

研究證明,問題出在吸收環節,人類消化系統發生了“功能紊亂”。對人類來說,能制造維生素K和B12的細菌都寄居在大腸里,但能吸收的地方卻不是大腸。維生素K可以在大腸吸收,但維生素B12只在小腸里才能吸收,大腸里根本不能。

小腸位于大腸前面,在消化過程中食物不可能從大腸進入小腸。細菌制造的維生素B12最終都隨食物殘渣進入了廁所。研究也發現,人類糞便中的鈷含量非常高,足夠滿足人體日常所需的維生素B12。當然,沒人會想把糞便當作吸收維生素B12的來源。

這種消化功能紊亂究竟是怎么產生的,至今仍是一個謎,科學也難以解釋。與人類關系最近的大多數靈長類動物都是食草動物,考古也發現早期人類基本都以素食為主,因此人類祖先肯定能吸收腸道細菌產生的維生素B12,否則他們根本無法存活。

后來當人類開始吃肉,并伴隨著狩獵、畜牧技術越來越高,膳食中提供的維生素B12漸漸穩定而豐富,于是科學家推測,正是在這時候,吸收維生素B12的功能漸漸由大腸轉至小腸,然后大腸就“光榮退休”了。

猜你喜歡
大腸小腸人體
灌肉
人體“修補匠”
人體冷知識(一)
用好小腸經,可整腸除濕熱
排便順暢,人體無毒一身輕
大腸變懶了
大腸變懶 了
一根小腸一頭豬
奇妙的人體止咳點
大腸鏡檢陰性慢性腹瀉與末端回腸病變的關系分析與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