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學習數學課堂的實施

2021-06-12 07:22余素紅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51期
關鍵詞:有效性數學教學

余素紅

【摘要】新課程標準要求:現代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過程為線索,以發現為題,解決問題為形式,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認識和解決問題的重要實踐活動,在教學中,老師只有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數學;教學;有效性

一、課堂教學高效性概述

高效性教學是教師所一直追求的教學目標。所謂課堂教學高效性就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學習的當中,并保證課堂教學任務和課堂教學目標能夠高效完成。同時,課堂教學高效性能夠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當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最大程度地對學生的學習水平加以提高。

二、構建有效的教學目標

高效的課堂教學首先應是在先進教學理念下的一個適宜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依賴于教學理念的指導,說起課堂教學中的師生觀、教學觀、教材觀、評價觀、教學目標體系等課堂教學理念,每位老師都會如數家珍。但在實踐授課過程中,課堂教學理念與課堂教學實踐之間還存在著較大的落差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辯證統一,實現高效課堂,其實現的前提、重要條件和關鍵在于需要不斷提升教學理念,并將其融入、轉化到備課、設計教學目標、教學情境等教學環節和教學實踐中。高效的教學模式,堅持把“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體現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之中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

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說:“有效的教學始于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么”。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指南?,F代教學理論和實踐都證明:有效的教學必先具備有效的教學目標,而有效教學是高效教學的保證。實現數學課堂教學高效化的首要任務是制訂全面、具體、適切的三維教學目標。教學應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各自的起點上都得到最優的發展。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來決定哪些教學內容更適合直接講授,哪些教學內容更適合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構建必須對課堂教學各個環節的運作進行合理的計劃、組織、監督和調節。要本著“以學論教”的原則,立足于學生的“學,著重研究教師的教”。以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釆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現有的學習基礎來確定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以學生學習的規律探討教師的教學規律。在教與學中調動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提倡情境創設情趣引入,新知探究,合作交流,提倡分層鞏固。優生:獨立完成;中生:合作完成;差生:個別輔導或集中輔導,為每一個學生創造平等的參與學習的機會。

注意課堂內外結合,教學目標應該延伸到課后復習和學生自我發展完善的學習過程中,注意其靈活性和數學學科的層次性、邏輯性,深度、廣度要適中,要盡量細化目標的表達,增強教學目標的可操作性,課堂教學目標直接作用于課堂實際教學活動中,因此,目標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夠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組織、方法的選擇、環節的安排、活動主體等有明確的、具體的規范、導向和約束。

三、抓住根本、有效備課

新課程要求教師擁有有效的教學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有效學習,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進行有效備課。要想上好課,卻必須要備好課,而有效備課自然而然成了有效上課的前提。

對于教材,我敢于突破教師用書上的條條框框,打破陳舊的觀點,敢于融入自己的獨特見解,根據課程內容結合學生實際對教材加以科學的、靈活的、有效的處理,合理地選擇教學材料和教學資源。教學是否有效是以學生學到了什么,學生的思維是否得到了發展為指標。例如:我在設計《三角形的分類》這一課時我把教學目標設定為:(1)通過觀察、操作、比較,會根據三角形的特點進行分類,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征。(2)在活動中滲透分類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3)在三角形分類的過程中,溝通知識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意識。

四、操作性策略,有效教學

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從中探究知識、發現規律,不僅加深對新知的理解,也培養了學生獨立獲取知識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分類》一課時,學生借助學習單中的10個三角形,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討論分類方法,最后全班匯報,在匯報展示的過程中,交流、答疑、思辨中分類結果的完善。在思辨的過程中學生有深度的思考,澄清分類的思路,比如,學生先按三角形“三個角是否都是銳角”的標準把三角形分成“三個角都是銳角的”和“三個角不都是銳角的”兩類。對于“不都是銳角的”這一類三角形,繼續按“是否有直角”的標準分,又分成了“有直角的”和“沒有直角的”兩類。經過兩次的“二分法”把三角形分成了三類。在這過程中減少細節問題。

五、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教學

高階思維是“發生在較高認知水平層次上的心智活動或較高層次的認知能力,主要由問題求解、決策、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這些能力構成;其在教學目標分類中表現為較高認知水平的能力,如分析、綜合、創新?!蔽覀兊慕虒W要把發展學生高階思維能力作為課堂教學的核心目標,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質量。例如,我在教學《三角形的分類》的一課中,充分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在自由、民主、快樂的空間里,學生作為課堂的小主人真正“動”起來了,思維真正“活”起來了;一個個思維火花的迸射,一個個創新思維的產生,都告訴我——這樣的數學學習學生很喜歡。開放式的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知識,在“悟”里明方法,在“操作”中學會探究。正確的要追因,不對的要追錯,膚淺的要追根。

在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想充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高效性,就必須從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確保每一個小學生在小學教學課堂當中能夠做到積極參與并動腦思考,才能夠不斷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完成教師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楊輔琴.試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應用數學思想[J].中國校外教育,2018(16):72-73.

[2]付筱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中外企業家,2017(17):219.

猜你喜歡
有效性數學教學
當代藝術概念的確立與有效性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靠近“最近發展區”,增強教學有效性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