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之初:形義根源探尋

2021-06-15 09:08周瑾
尋根 2021年3期
關鍵詞:人偶孔子文字

周瑾

“仁”的觀念,作為春秋時期的諸多德目之一,見于貴族階層關于施政、修身、立德的論述,到孔子更提升為儒學最重要的范疇。思想表述所采用的文字語詞,往往早已沿用于社會生活,哲人重新賦義,使之成為思想體系的關鍵組成。觀念與字詞不能直接等同,但也并非全無關聯,字源探尋可為思想詮釋起到補助作用。受龐樸先生《“仁”字臆斷》(《尋根》2001年第1期)啟發,本文回顧前賢的相關論析,進而以“人”為主脈探尋“仁”字的形義根源、軌跡,基于初民之族群共同體協作的生存現實,推想“仁”的初始意涵。

夷:族風好讓

阮元闡發孔孟仁論,猜測周初有仁言而無“仁”字,“但寫‘人字,周官禮后始造‘仁字”。(《經室集》,中華書局,1993年)甲骨文迄今尚無公認的“仁”字,僅有一例殘缺字形,學界普遍同意乃系誤認。金文的“仁”字,見于戰國中后期的中山王鼎,銘文有“亡(罔)不(率),敬順天德”,學者多釋“”作“仁”。西周晚期稍早的夷伯夷簋,銘文有人名;春秋早期的魯伯俞父諸器,銘文皆有人名,疑是“仁”字。晉國的侯馬盟書有兩例人名作,書寫時間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春秋晚期。戰國古璽的“仁”字,有、、、諸形。

《說文解字》:“仁,親也,從人從二。,古文仁,從千心。,古文仁,或從尸?!倍巫橄掳凑Z:“古文夷亦如此?!薄队衿贰稄V韻》夷字古文;《集韻》“仁”“夷”兩字,古文俱作“”。章太炎云:“人、兒、夷、、仁、六形,本只一人字而已?!保ㄕ绿祝骸陡嗵m室札記》,載《章太炎全集》第一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于省吾曰:“尸、仁、,皆由人字所孽乳,而皆與夷字通用”;“仁德之仁,至早起于西周之世”。(于省吾:《釋人尸仁夷》,《大公報·文史周刊》1947年1月15日)王獻唐依聲訓判斷:“最初之人即夷,夷亦即人”,“夷、人、三字古為一體”。(王獻唐:《炎黃氏族文化考》,齊魯書社,1985年)龐樸說“”字之尸即古夷字,上古三代泛稱東方氏族為夷,族風尚仁;造字之初但寫人字,亦即尸字,后加飾筆為。(龐樸:《“仁”字臆斷》,《尋根》2001年第1期)

“夷俗仁”之言,出自《說文》,又謂“仁者壽,有君子不死之國”,還與孔子所說的“道不行,乘桴浮于?!甭撓灯饋??!耙摹弊旨坠?、金文作繩纏箭矢之形,后變為箭在弓上,弓矢圖案可能是東夷族徽;《山海經·海內西經》記述的“仁羿”,實即夷羿,即東夷族有窮氏部落首領后羿,以善射聞名?!稘h書·地理志》謂東夷“天性柔順”,《后漢書·東夷列傳》糅合《風俗通》所記,謂夷人“言仁而好生”?!渡胶=洝ずM鈻|經》也說君子國“衣冠帶劍”“好讓不爭”;《淮南子·形訓》亦云“東方有君子之國”;《博物志·外國》謂“君子國,人衣冠帶劍”,“好禮讓,不爭”。這些說法多經后世美化,實難以指中原嚴于夷夏之防、極力攘排的夷族??鬃邮①澒苤佥o佐桓公尊王攘夷(《論語·憲問》),答樊遲問仁,而以夷狄為負面形象(《論語·子路》),都體現了貶夷傾向。

其實,東夷的文明程度并不低。吉德煒指出,“仁而好生”“天性柔順”或為修辭表達,但從手工業品風格、埋葬習俗可知,東夷的社會秩序與品質遠超西羌南蠻。(吉德煒:《東夷:考古和文獻證據》,《中國文化》2018年秋季號)楊儒賓更謂殷商與東夷關系極深,魯地原住民即東夷人,夷字、仁字不僅有文字學聯系,可能還有人種學因緣,殷人后裔孔子之“仁”或許就與“夷”有關。(楊儒賓:《孔子與族群政治》,《思想與文化》第13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商人始祖是東夷部族的一支,氏族遺風多有保留,重視母統血緣紐帶作用,后世有“殷道親親,周道尊尊”(《史記·梁孝王世家》)之說??鬃釉弧拔釓闹堋保ā墩撜Z·八佾》),終不忘“丘也,殷人也”(《禮記·檀弓》);推崇周禮又宣揚仁愛,以仁為禮奠基,這與其殷人后裔身份似不無關聯。至于“欲居九夷”(《論語·子罕》)、“乘桴浮于?!保ā墩撜Z·公冶長》),可能是指箕子仁澤沾溉的箕氏朝鮮??鬃有蕾p其質地樸素、民情單純,便于施行教化,助其淳樸風氣進乎文雅。

“相人偶”:禮節與祭儀

《說文》仁字“從人從二”,段注引用《中庸》“仁者,人也”,鄭玄注“人也,讀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問之言”,為之下按語曰:“‘人耦,猶言爾我親密之詞,獨則無耦,耦則相親,故其字從人從二?!薄墩撜Z·微子》有“長沮、桀溺耦而耕”,《荀子·大略》有“禹見耕者耦,立而式”。耦字從耒,乃兩人一組,并肩翻耕?!跋嗳伺迹睿奔慈∫庥谶@種齊心協力的合作,互相搭配、幫襯。阮元進而闡發“仁”之人際相與之義,仁字即是周人因“相人偶”恒言而造,“必有二人而仁乃見”,“以此一人與彼一人相人偶而盡其敬禮忠恕等事之謂也”。

引用《說文》“夷俗仁”,劉文英謂“相人偶”是夷人古禮,照面躬揖,互示敬意與問候,仁()含平等之意、親愛之情,以原始公社道德規范、氏族成員親密關系為根基。(劉文英:《“仁”之觀念的歷史探源》,《天府新論》1990年第6期)白奚質疑其夷族關聯、淵源,因中原華夏輕視蠻夷落后,很難設想夷人率先產生“仁”的觀念并創立禮俗,故主張仍循鄭注“以人意相存問”,這包含相親相敬的人際意識與人道觀念。(白奚:《“仁”與“相人偶”》,《哲學研究》2003年7期)確實不必把“相人偶”之禮歸諸夷族,但此語似僅見于鄭注,恐非阮元所說乃先周“恒言”,且延續流行至秦漢民間。其實相互問候、彼此親敬之意,本身尋常已極,不必待此語成型才可得到表達。早期氏族社會生活自發演化的古老風俗與禮節,已為相親互助的觀念提供了孕生的土壤。武樹臣的文字尋根、文化溯源就從甲骨文尋找氏族古俗,包括男女之愛、兄弟之情、母子之恩,共同構成“仁”的原始意涵與本質特征。(武樹臣:《尋找獨角獸》,山東大學出版社,2015年)

以為文字化石,謝陽舉認為仁與尸夷之關聯在于尸祭禮;仁的心理與行為來自向祖靈誠致哀敬,優先于人偶橫向之愛。(謝陽舉:《“仁”的起源探本》,《管子學刊》2001年第1期)尸祭禮儀及其生命感受,為“相人偶”展現更深刻的內涵?;钊说南嗯c耦愛,體現了空間平列關系;喪祭儀式的精魂感應,則具有宗教意味與超越感,既寓于祖靈與后生之間的古今先后相遇,又存乎世人與魂靈之間的神凡上下相遇。

結合喪祭古禮探尋“仁”字原型,發掘道德情感的根源與古樸面貌,這種思路合乎上古祭祀氛圍,也貼合儒家文化性格與儒者身份來源。胡適就推斷最初的“儒”是殷族祖先教的教士,以相禮、治喪為謀生之本。(胡適:《說儒》,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四本,1934年12月)三代皆有尸祭之禮,“其道一也”,“夏立尸而卒祭。殷坐尸。周旅酬六尸”。(《禮記·禮器》)孔子一貫重視喪祭之禮,責備宰我放棄三年之喪可謂不仁(《論語·陽》),稱贊東夷人少連、大連善居喪,“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憂”(《禮記·雜記》)。曾子亦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保ā墩撜Z·學而》)敬天法祖乃儒家本職,養生送死、誠敬為之,形成了一整套煩復莊重的儀式。

人性內?。阂孕姆麨闃俗R

從“相人偶”禮儀入手,王艷勤拈出異字“”,本字即;鄭玄以“相人偶”釋仁,深切儒家之脈,君臣互致敬意又體現尊卑等級,充分表明仁禮關聯。(王艷勤:《原“仁”》,《孔子研究》2007年第2期)“”字造形結體,近似仁字古文“”,共同之處是心的因素凸顯,構字理據如同楚簡涌現的心符字。

《說文》載有“仁”字的一個古文,從千從心之。王筠《說文句讀》曰:“當云從人心?!睉饑t印文、、,上身下心,劉翔釋為仁字初形,訛變成,省心為、仁,初義是愛惜人的生命。(劉翔:《中國傳統價值觀詮釋學》,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戰國的“仁”字,白奚謂是北方構形,是南方構形、省變作;皆以人為思考對象,生發同類相愛之情。(白奚:《“仁”字古文考辨》,《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3期)廖名春認定是初文,意為心中有人,由省變為仁。(廖名春:《“仁”字探原》,《中國學術》第八輯,商務印書館,2001年)梁濤合觀成己與愛人:仁從人從二,反映人我關系;從身從心,反映心身自省。(梁濤:《郭店竹簡“”字與孔子仁學》,《哲學研究》2005年第5期)王中江以身字為完整的自己,即愛護關心自己,從自愛出發,同情心自然延伸而推己及人、愛人如己。(王中江:《“身心合一”之“仁”與儒家德性倫理》,《中國哲學史》2006年第1期)

以楚簡的字構形為據,揭示心對身的關愛,確可闡抉仁學的心性內蘊,體現儒家之愛的理論一貫性。不妨重溫龐樸前文的提醒,字的集中出現,可能是子思學派的產物,把孔子的人道論建基于人性人情;同批楚簡有大量從心之字,前所未見、后亦無蹤,皆似特意創造出來以彰顯心態心性,而與行為相區別。劉寶俊也注意到子思學派向人性尋找仁學根基的內省傾向,判定仁是秦國文字,是三晉文字,是楚人特地加以區別而創造,簡省為,再省為。(劉寶?。骸墩搼饑盼摹叭省弊帧?,《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劉翔前書曾指出,所從之身與、極似,應是省心而作、仁。構形近似這點很有啟發,但不排除存在相反的可能:“”字由、仁添加心符而成,區別于既有的字形,意涵向內深化,抵達內在情性。余英時提及楚簡仁()、義()之心化,同時有大量心符字出現,應晚于孟子用“人心”界定“仁”,這些特殊的文字現象伴隨著內向超越觀念而來。(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華書局,2015年)此猜測倘若成立,就比上文所述的為子思學派產物還要晚。

“”字大量涌現,為思想闡釋提供了材料,豐富了“仁”的文化意涵。但應看到,楚簡隨葬于公元前300年左右的戰國中后期,思想成熟度高,學派色彩濃,“”字集中出現,伴隨著成群的心符字,彼此關聯、相互支撐,構成完整的意義系統。從屬于這空前絕后的局域現象,“”字應非“仁”字初文。雖然楚系文字出土字量最多,但秦系文字更接近西周文字原貌。裘錫圭已指出,宗周故地建立的秦國,忠實繼承了西周王朝的文字傳統,而六國文字相對于傳統正體字,幾可說是面目全非。(裘錫圭:《文字學概要》,中華書局,1988年)

仁源于人:共同體成員的品行

仁字諸形,夷族風俗或尸祭禮儀之相人偶之仁,身心會意之與省形與,貫穿其間的主脈是“人”?!啊弊謨啥虣M無論是重文還是羨文,所從之尸皆是人形,唯曲度略甚?!啊弊种?、“”字之千亦是人形,“”字更不用說。秦簡、秦璽從人從二之仁,也是依人構義。諸形皆圍繞“人”而衍生,無論側重于行為還是心理,均依人形載體以見。李家浩推測“仁”字由“人”字分化而來,以兩短橫為標記,區別于人字而仍因人字為聲。(李家浩:《從戰國“忠信”印談古文字中的異讀現象》,《北京大學學報》1987年第2期)何琳儀謂兩短橫為分化符號,人、仁乃一字之分化,人、亦一字之分化。(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2004年)兩字確有高度的親緣性,仁字遠晚于人字,聲韻完全一樣,各種字形也從不同方面承載著人的諸多要素:形貌、情意、行為、品質。概言之,仁字稟有的意涵由人而來。周清泉、羅建平基于原始部族成人儀式的文字原型解讀,強調合格的氏族成員之接受任命而擔當重任,這就為推尋“仁”字的前身提供了富有啟示的思路。

族類群體的共同生存,代代承傳的交流與協作,是文字符號得以孕生的土壤?!叭恕边@個字,指稱的是人與動物有別的生物種類。在文字符號產生的年代,人的基本存在樣態已經是聚族而居、協同勞作。人字最為切近的所指,就是族類群體的成員而非孤立個體,天生就身處群居狀態,經由長期培養、訓練,乃成長為合格的部族成員。每位成員都在群體協作的生產與生活中,塑造身份認同,維系親密關系,獲得生存歸屬感。成員的能力,保障著族群共同體的生存安全與血脈延續,成員的優秀品質更是族群神圣生命的標識。人作為族類成員的初始意蘊,經由漫長的演化,有可能匯為孕育“仁”字的母胎。

董作賓認為,“仁即人字重文,古或作‘”,“為人之道,亦即‘人道”。(董作賓:《古文字中之仁》,載《董作賓先生全集:乙編第四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前引章太炎書已提及古彝器的形人字,“以小畫二代重文,則為仁,非兩字也”。周建明猜測此即仁的本字,以背負之象,表撫助之意。(周建明:《“仁”的解析》,《東方早報》2012年12月23日)人重人的寫法,寓示人之承負他人的能力,成為可信賴、能合作的族群成員,“仁”字所蘊之意或即脫胎于此,兩人相重之形的就演化為、。身字古音與人、仁很接近,楚系的身字也形似仁,區別于中原文字系統而添心符為,簡省作、。秦系文字忠實繼承了西周文字體系,仁字就從、演化為、。

以“人”為貫穿“仁”字諸體的主脈,合乎初民共同生存的原生形態。人與尸乃同一個字之分化,無論仁字是否源自東夷尸祭禮儀或親睦族風,敬神祭祖以虔誠之心、莊肅之儀,本就是族群合格成員應盡的職責;英武勇敢又互助互讓,也本就是繁衍興旺的共同體之合格成員所應具備的品行。人重人可能含有的承負之能,作為“仁”字來源只不過是一種猜想。但就“仁”字由人字分化而來,依人構形,因人為聲,不妨推測“仁”的意涵應當是人的某種特性與表現。字形的演化軌跡,由人到、,再到、、,定形于小篆之。結合初民群體協作的生存現實,“仁”字很可能用于表示族群合格成員應有的儀容才具、能力品質,此后演變成牧民恤眾的政治德行??鬃永^述三代文化,諸多德目整合為全德之仁,既顯發于仁愛,又凝聚為仁德。從家族到邦國到天下,仁之意深入逐層擴大的共同體,立于禮、適于義,參助仁道之協和共生。

作者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

猜你喜歡
人偶孔子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熱愛與堅持
人偶師的煩惱
人偶師的煩惱
夢中的文字
《人偶大戲—一泄密》
如果孔子也能發微博
種出來的“逍遙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