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84例新生兒聽力及耳聾基因聯合篩查結果分析

2021-06-16 01:38張秋韻劉云亮毛竹1張沁銘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21年3期
關鍵詞:遲發性雜合攜帶者

張秋韻 劉云亮 毛竹1, 張沁銘

1福建省兒童醫院耳鼻咽喉科(福州 350001)

2福建省婦幼保健院耳鼻咽喉科(福州 350001)

耳聾是嚴重影響生存質量的疾病,遺傳性耳聾在感音神經性聾患者中超過50%[1]。隨著國民生活水平和醫療保健水平的提高,致聾環境因素得到有效控制,遺傳因素逐漸成為耳聾的主要致病原因[2]。臨床上聽力篩查的普遍開展,其防聾成果顯著,在此基礎上聯合耳聾基因篩查,目標在于既可以發現出生時就存在的聽力損失,又可以預防遺傳因素導致的遲發性、進行性聽力損失的發生。本研究回顧性分析11684例新生兒聽力篩查和耳聾基因檢測結果,探討新生兒聽力和耳聾基因聯合篩查的臨床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8年10月~2019年9月在福建省婦幼保健院出生并進行聽力及耳聾基因聯合篩查的11684例新生兒為研究對象,新生兒家長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行聽力和耳聾基因篩查。

1.2 篩查方法

1.2.1 聽力篩查

新生兒出生后48-72小時采用(德國麥科Mai?co)瞬態誘發耳聲發射(TEOAE)進行聽力篩查,未通過者于42天回醫院進行復篩使用(德國麥科Maico)自動聽覺腦干反應(AABR)和瞬態誘發耳聲發射(TEOAE),2項均通過表示復篩通過。若任意一項未通過,表示復篩未通過,要求家長于3月齡帶孩子回醫院或指定的聽力診斷中心,進行診斷性聽力檢查包括DPOAE(丹麥爾聽美)、ABR(美國Bio-logic)、ASSR(美國Bio-logic)及聲導抗(德國麥科Maico)檢查,大于6個月的兒童增加行為測聽檢查,明確聽力損失情況(WHO1997的標準[3])并采取適當的干預措施。

1.2.2 耳聾基因篩查方法

新生兒出生72小時后,采集足跟末梢血,血斑直徑≥8mm,自然晾干,送至博奧生物實驗室,通過耳聾基因芯片(微陣列芯片法)進行檢測,對4個耳聾基因的 15個位點:GJB2(c.35delG、c.176_191del16、c.235delC、c.299_300delAT),GJB3(c.538 C>T),SLC26A4(c.2168 A>G、IVS7-2 A>G、c.1174A>T、c.1226G>A、c.1229C>T、c.1975G>C、c.2027T>A、IVS15+5G>A),線粒體12SrRNA(m.1494C>T,m.1555A>G)進行檢測,所有陽性樣本均行Sanger測序法驗證。

2 結果

11684例中通過新生兒篩查10933例,未通過751例,初篩通過率93.57%,(10933/11684);耳聾基因篩查正常11268例,占96.4%(11268/11684)(表1)。

表1 新生兒聽力篩查與耳聾基因聯合篩查結果(例)Table 1 Results of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and Deafness Gene Screening(case)

11684例新生兒中共檢出耳聾基因突變416例,基因突變攜帶率3.56%(416/11684),男女比例214/202,GJB2突變攜帶率占比1.76%(206/11684),GJB3突變攜帶率占比0.30%(30/11684),SLC26A4突變攜帶率占比1.28%(149/11684),線粒體12SrRNA占比0.27%(31/11684);復合雜合突變與聯合基因突變共5例,其中3例為SLC26A4合并GJB2聯合基因突變,GJB2c.235delC與c.299_300delAT突變復合1例,SLC26A4c.1229C>T與c.1975G>C突變復合1例,無純合突變。耳聾基因突變位點和聽力篩查情況見表2、3。

表2 耳聾易感基因突變率Table 2 Mutation Rate of Genotypes

表3 416例耳聾基因突變攜帶者耳聾基因突變位點及聽力篩查情況Table 3 Genotypes and 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in 416 deafness gene mutation carriers

耳聾基因篩查和聽力初篩均未通過者31例,其中復篩未通過8例。3月齡診斷,發現其中1例雙耳重、極重度感音神經聾伴GJB2(c.235delC、c.299delAT)突變復合,右耳75dBnHL,左 耳85dBnHL,給予佩戴助聽器,患兒1歲隨訪,言語發育正常,對聲音反應良好。3月齡診斷時,2例正常,5例輕度、中度聽力下降,5例均為單耳或雙耳分泌性中耳炎,治療后均恢復正常。6月齡-1歲隨訪,行聽力學隨訪,5例均對聲音反應良好,言語發育正常。

3 討論

新生兒聽力篩查已在全國普遍開展,對防聾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某些基因突變引起的耳聾在傳統的新生兒聽力篩查中無法檢出,因此我們運用微陣列芯片對常見耳聾突變的基因在新生兒中進行同步篩查。

2000年由Green最早提出將新生兒應該進行耳聾基因篩查[4],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微陣列芯片以其快速周轉和低成本,使其廣泛應用于聽力篩查成為可能[5]。聽力與耳聾易感基因聯合篩查能夠從分子水平發現可能存在聽力損失的新生兒,分析易感基因突變的流行病學特點,明確遺傳性聾高危人群[6]。

本研究中耳聾易感基因突變攜帶率為3.56%(416/11684),以GJB2基因突變為主(占49.52%),其次為SLC26A4基因突變(占35.81%),然后是GJB3基因突變(占8.41%)和線粒體12SrRNA基因突變(占7.45%)與先前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7,8]。

中國人常染色體隱性非綜合征性聽力喪失的最常見基因是GJB2[9],占一半以上病例[10],中國人群常見耳聾基因突變的高攜帶率是造成中國耳聾高發的重要原因[11]。本地區數據中GJB2的攜帶率最高,常見突變類型是c.235delC,其次是c.299_300delAT,c.176del16,但c.35delG突變未見,可能與樣本量不足有關。研究表明[12-15],GJB2及SLC26A4突變耳聾患兒,及時佩戴助聽器、人工耳蝸植入效果好。本組研究中,1例GJB2(c.235delC、c.299_300delAT)復合雜合突變,在出生3月診斷為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6月齡內佩戴助聽器,后期行為測聽及言語發育良好。因此,早期聯合篩查對于明確病因的聾兒進行干預,有助聾兒言語正常發育。

GJB3在國人的發病率較低,GJB3中的雜合子c.538C>T變異與遲發性高頻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有關[16],GJB3c.538C>T為不全外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17],本組研究中35例GJB3突變基因攜帶者,隨訪1年,除6例失訪外尚未發現聽力下降。應該加強對攜帶者宣教,避免隨年齡增大出現的中頻聽力下降。

本組研究中143例(143/149)SLC26A4基因雜合攜帶者通過了新生兒聽力篩查。SLC26A4突變基因攜帶者出生時可表現為聽力正?;蚵犃ο陆?,感冒、摔倒、顱腦震蕩等因素可誘發聽力損失或進一步的聽力下降。所以,對SLC26A4基因雜合攜帶者必須長期隨訪,避免上述誘因,預防耳聾的發生,一旦出現耳聾,及時干預。在婚育指導方面,由于SLC26A4基因片段較大,極具異質性,21個外顯子都有可能發生突變,基因芯片僅僅對部分位點進行篩查,很有可能同時存在其他外顯子的突變,對于雜合突變攜帶者及父母中有生育二胎愿望,建議行全外顯子檢測。

耳聾基因與新生兒聽力聯合篩查,可以發現部分高危耳聾新生兒和遲發性耳聾新生兒[18]。我們的研究中線粒體12SrRNA基因突變31例(占比7.45%),為m.1555A>G異質突變2.40%,m.1555A>G均質突變5.05%,未發現m.1494C>T雜合突變。21例線粒體m.1555A>G均質突變者中19例通過了新生兒聽力篩查,明確提示他們對氨基糖苷類藥物的敏感性極高,對這類人群進行基因篩查,可避免因耳毒性藥物導致的聽力損失,這是單純聽力篩查無法做到的。通過對患兒家長進行宣教,避免其使用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對于聯合篩查陽性線粒體12SrRNA基因突變攜帶者隨訪1年,無藥物性耳聾的發生。另外,線粒體12SrRNA基因突變為母系遺傳,耳聾基因篩查結果對于該家庭其他母系成員用藥同樣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本研究中重度耳聾發生率相對較低,可能與隨訪中部分患兒失訪有關,部分患兒可能出現遲發性聽力下降,我們仍在繼續進行隨訪。臨床工作中,時常遇到家長因為通過了新生兒聽力篩查,在生活中忽略對兒童聽力的觀察,導致遲發性耳聾患兒出現延遲就診。實施新生兒聽力和聾病易感基因聯合篩查,對于部分聽力篩查不能早期發現的遲發性耳聾患者被確立并做到目標性隨訪。

同時,基因篩查陽性結果能從病因上給家長解釋耳聾,更加能被理解和接受,尤其在給予可避免耳聾發生或耳聾進一步發展的方案后,家長能更加積極主動參與隨訪,也加強耳聾基因攜帶者家長的主動觀察患兒聽力變化的意愿。攜帶者及其家屬對于遺傳風險有較為清晰的認識與理解,可使其有意識避免與致聾基因相同的異性談婚論嫁,對于耳聾遺傳高風險人群的耳聾預防與干預有重要意義。

因為目前仍有大量耳聾基因未被定位和克隆,并不是所有的新生兒聽力損失都能通過基因篩查被發現。此外,傳統聽力篩查異常,也可能基因檢測結果正常,說明兩者不能相互取代。

4 結論

聯合篩查,提高了高危聾兒的檢出率,擴大了耳聾的防治與干預范圍。對于遺傳性耳聾有關的基因突變在新生兒耳聾的早期發現和正確處理起著重要作用。對聽力障礙的兒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減少因聽力障礙造成對兒童生長發育的影響,減少兒童受到校園霸凌、學習困難等問題,有利于聾兒融入社會。推動聽力篩查與耳聾基因聯合篩查在新生兒中的廣泛開展,使得臨床耳聾遺傳咨詢、產前耳聾基因檢查有依據,有益于耳聾的預防與治療。

猜你喜歡
遲發性雜合攜帶者
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的社會支持研究進展
顱腦損傷患者血漿凝血酶敏感蛋白-1、血漿組織因子水平與遲發性顱內血腫的關系
乙肝病毒攜帶者需要抗病毒治療嗎?
結直腸內鏡黏膜下剝離術術后遲發性出血的危險因素分析
甘藍型油菜隱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統不育系材料選育中常見的育性分離及基因型判斷
遲發性骨質疏松椎體塌陷的2種手術方式的比較
童光東教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常用藥對舉隅
文化趨同下的翻譯視角
與細菌攜帶者決戰
淺析英語文學漢譯中雜合現象的成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