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背景下“以課題領訓”實踐性教師培訓模式的構建及運用

2021-06-21 08:06李品儀徐志芳林雪榮
贏未來 2021年1期
關鍵詞:科研課題實踐性課題

李品儀,徐志芳,林雪榮

1 桂林市第三中學,廣西桂林541000

2 柳州市壺西實驗中學,廣西桂林545000

3 永??h教育局,廣西永福541800

1 問題的提出

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新時期教育改革與發展對教師整體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強教師培訓工作,對于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基礎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中小學教師培訓的成效不佳,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培訓理論性太強、觀念較陳舊、內容不適用、培訓形式較單一、培訓層次和水平不高等問題,特別是教學理論與課堂實踐的分離是導致培訓針對性不強、實效性不突出,影響了中小學教師培訓“應然價值”的充分實現。

為了解決以上的問題,我們根據杜威的“從做中學”、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等教育理論,結合《教師培訓課程標準》,借鑒一些成熟的培訓模式,成果研究組發揮團隊的智慧和力量,堅持“以課題為抓手”在相繼完成了廣西“十二五”科研規劃B 類課題《農村中學優秀教師成長的研究和規律探索》、桂林市“十二五”規劃資助經費專項課題《抓農村教師隊伍建設促農村教師專業發展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研究》《新課程背景下農村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有效途徑探究》《農村小學青年教師校本培訓策略研究——以桂林市草坪回族希望小學為例》等課題后,針對如何通培訓促進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有效性、培訓高效性展開行動研究。

培訓者不斷完善原有課題并升格課題,將自己與課題、課程和課堂融為一體,踐行“立德樹人”即用思想和心靈引領參訓教師。帶給教師的是開放程度的拓展,是培訓文化意境的回味,更是思維層次的延伸,讓學員愛上培訓,直接有效提高了教師培訓效益,間接提高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信息技術背景下“以課題領訓”模式應運而生,模式圖如下:

2 概念界定和內涵特點

2.1 信息技術

指以計算機為基礎的能采集、存儲、處理、管理和傳輸信息的技術。是用來擴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協助人們進行信息處理的一類技術。本文主要是指除了常規運用的多媒體課件、希沃白板外,更主要的全程借助UMU 學習平臺——訓前問卷調查、訓中課堂掃碼答題參與、訓后掃碼完成訓后拓展延伸,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師培訓深度融合。

2.2 以課題領訓

借助于授課專家的科研課題的優秀成果為案例,是以受訓者的科研課題需求出發,培訓課程是反向設計、正向實施的,“需求”既是起點又是終點,最大程度上保證了教育培訓目標與結果的一致性,最大限度地順應和達成學員的愿景目標,讓學員愛上培訓。主要特征是培訓課程設計時關聯“課題”、講授中滲透“課題”、活動中強化“課題”、訓后評價拓展“課題”。

2.3 實踐性教師培訓模式

是指在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教師培訓課程標準》指導下,依據“實踐性培訓”的內涵界定和核心理念,把新課程提倡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應用到教師培訓工作當中去,最主要表現是“帶著做”“請參與”,支撐點在“課(課題、課例)”、著力點在“領”、關鍵點在“訓”、提升點在“思”、落腳點在“行”。是一種“師生共作”的交互式的雙向交流的高效培訓。

3 模式研發的過程

(1)初期實驗階段,以收集講座材料和講座課程課件開發實驗研究為主,經典案例再提煉。

研究團隊思考“成人”培訓如何克服“低效”的問題,并利用因為做科研課題獲得成功,被邀請分享交流做講座的機會,研創“以課例領訓”培訓課程的模式——《借“題”發揮、以“課”引訓、成果導向》貫穿整節課,“主題式、專題化”“帶著做、參與式”、“問題研討”以及“以研強訓”“以卷推訓”“研訓融合”,將教學、科研、培訓有機滲透融為一體的,實現了培訓讓教師學習真實發生。

(2)中期發展階段,循序漸進,集約歸納,引進UMU 學習平臺將研究成果創造性地推廣。

研究組研究團隊基于受訓教師實際,把受訓教師需求調研作為邏輯起點,且貫穿培訓始終,研發“教科研,我能行”線上系列研修項目,倡導把“我不行”變成“我能行”,“要我”變成“我要”,讓受訓者把任務變成福利。培訓主題關聯科研課題,確定多元性、層次化的培訓目標,聚焦將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實際需要提供“菜單式、自主性、開放式”的選訓、選學、選研平臺,通過UMU 網絡平臺訓前訓中自主報名參加參與培訓。注重把科研課題成果轉換為實踐性培訓資源,把培訓教師成功經驗加工為實踐性培訓資源,把典型教學課題案例和受訓教師培訓期間生成的物化成果遷移為實踐性培訓資源,與受訓教師共建《美篇.培訓學習簡報》實時更新,共享培訓生成資源。

3.3 成熟定型階段,成果物化,普適實踐,在全廣西各地市全面深化研究和推廣并重階段

本階段形成了特色與創新:特色一:打造一支來自一線的教師具有豐富實踐性經驗的培訓者團隊,注重與中小學教育各學段各學科教學實踐性的連接。特色二:構建模塊化的教師實踐性做科研課題的課程體系。繼續修訂《教師做課題并不難》系列校本教材9 本、從100 多場講座的課件中梳理出50 多個經典課件,按五種培訓類型分類,附上使用的小貼士。使培訓教師教得明白、學員學得明白。特色三:形成一個多維度、立體式的培訓方式體系?;赨MU 線上培訓平臺,實現了方式建模。授課教師基于組織結構的引領、案例式、情境式、主題式、討論式、分享式,主體參與、團隊協作、現場展示、互動生成。特色四:開展延伸性、發展性的培訓跟蹤服務,利用“UMU”平臺、微信群、QQ 群,各種活動的方式激勵受訓培訓教師再發展、深化受訓教師的發展性需求。

4 成果的主要內容

4.1 理論成果

(1)梳理出培訓講座課堂流程。突出教科研主題,持續深入,從訓前主題聚焦,到訓中任務驅動,再到訓后行為跟進,始終突出受訓教師身邊真問題意識、參與思考行動可能、感悟觸動喚醒、碰撞交流分享、實踐體驗展示這一復雜的培訓學習過程,全過程借助UMU 學習平臺助力。培訓課程課堂基本流程如下圖。

(2)歸納出了培訓課程設計的五個根本原則:主題性原則、關聯性原則、主體性原則、生成性原則、實效性原則。

(3)總結出培訓中授課環節學員活動四種類型:活動類型、特征及教學策略,如下表:

?

(4)整理出五種主題的培訓課程類型:針對五種培訓,量身打造此類培訓關聯課題的著力點及基本程序實操范式,如下表:

培訓主題類型關聯課題的著力點基本程序新入職教師培訓主題-聯系-共享-啟發-點撥-期許繼續教育類培訓提前播種教科研的種子游戲-提出問題-討論-反思-行動校長中層管理類重新點燃做課題的激情材料-聯系-共享-強化-行動-應用教育科研骨干類堅定走科研興校的路子互賞-共情-展示-提煉-行動-創新學科德育專業類科研能力提升課題升級案例-提出問題-探索-行動-提高彰顯科研反哺的大魅力

4.2 物化成果

(1)研發培訓推廣微縮手冊。從100 多場講座的課件資料中,精選出50 個經典講座課件,按其主題分成將其做成菜單,在各類前附上“使用小貼士”即對這類講座的特點和課件使用做了說明,特別提醒把握培訓中的動態生成點和課后拓展延伸建議,助力培訓者的快速成長。

(2)研發培訓教師校本教材。由《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數字出版在線發行《做課題并不難》《中小學課題研究快速入門手冊》《初中地理情境教學行動研究》系列共9 本,培訓教材網址https://bianke.cnki.net/z/collection/6184748。這樣可以利于培訓學員線上線下繼續學習、終身學習。

5 實踐效果及反思

5.1 培訓使得受訓教師群體、培訓團隊、實踐基地學校、區域教育都發生了變化

(1)通過系統化的、針對性的培訓和實踐,促進了教師實踐能力的有效提升學員的整體素質有了較大提高,涌現出了一批輻射區縣鄉的優秀學員,獲得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科研骨干、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多種榮譽,主持或參與各級各類課題400 多項,發表論文、獲獎論文600 多篇。生成了一些研修成果,為教師職前職后培訓形成了“模子”(培訓模式和培訓形式),探索了“路子”,培訓團隊口碑越來越好、風格日益明顯、成績突出。

(2)有效地推動了區域教育實現新跨越、引領新發展,以永??h為例,培訓團隊堅持將UMU 學習平臺運用到常規教科研培訓中,2020年度科研群400 多人,一直在線交流,為提高縣域農村學校教師專業成長水平,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在線課程的發布也引領了市縣外基礎教育的持續發展。

5.2 培訓輻射影響大,得到了邀請單位的肯定,多種媒體的報道,社會反響良好

研究組成員得到了廣西衛視、桂林電視臺、廣西日報、桂林日報、廣西教育都有對我們的培訓團隊和受訓學員的報道形成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培訓效果得到極高的贊譽。研究組老師成為廣西師范大學、南寧師范大學、廣西鴻遠教育研究院、廣西期刊傳媒集團、北部灣大學、桂林市師培中心等單位的培訓專家庫專家,通過培訓生成的專項成果,發行書籍(含在線)多本,總字數約100 萬字,內容以如何做科研課題為主,科研反哺教學為輔,種類繁多,價值多元。點擊量10 多萬次以上,輻射影響范圍大,對助力縣域農村教師教師專業發展,具有較好的指導和引領作用。

我們將繼續依據國家最新的培訓政策,鏈接最新的教師培訓理念,有效借力信息技術的手段,進一步在實踐性培訓課程的深層研究、培訓評價的跟蹤監測等多方面努力探索,以期為我國基礎教育的教師培訓貢獻一份力量。

猜你喜歡
科研課題實踐性課題
我校開展科研課題申報與科研能力提升培訓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and its effects on the content of IgE and the imbalance of Th1/Th2 cell function
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
第一次寫課題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lectroacupuncture at four sacral points for 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
合同架構與合同法實踐性教學的完善
“十三五”醫改的新課題
實踐性:音樂課程的本質特征
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獲得:為何與何為
“十三五”醫改的新課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