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醫結合”視角下城市社區體育組織共生模式運行效率評價
——基于AHP層次分析法

2021-06-21 01:42陳昌盛王石峰
湖北體育科技 2021年5期
關鍵詞:體醫結合體醫共生

陳昌盛,王石峰

(珠??萍紝W院,廣東 珠海519041)

體育運動是提升人類健康促進的綠色方式?,F代醫學普遍認同“運動促進健康”的觀點。在我國,2014年國務院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2016年頒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加強體醫融合和非醫療健康干預,建立完善針對不同人群、不同環境、不同身體狀況的運動處方庫,推動形成體醫結合的疾病管理與健康服務模式?!绑w醫結合”成為建設健康中國的主要理念,它主要通過身體鍛煉的形式進行健康風險干預,從而實現健康促進的目的。

目前對于“體醫結合”的概念尚無明確的定論,從大健康的視角,以社區為平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工作環境,體育健身服務參與其中,實現“醫體”資源共享的服務模式[1]。2020年5月,全國政協委員胡揚教授提出,醫療衛生、全民健身的各種政策和措施及社會服務最終都要落實到社區,基層醫療機構是開展“體醫結合”的著力點。從學科體系的視角,是體育學科與醫學學科在思想、理論、技術、資源、管理等方面相互補充、滲透與促進的融合過程。城市社區體育組織作為城市社區體育活動開展的主導要素,必然是承接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職能的重要社會力量,同時也是實施“體醫結合”的重要載體,通過在城市社區體育組織參與“體醫結合”建設,在運動健康促進、預防慢性疾病、甚至是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城市社區體育組織共生模式概述

1.1 共生理論的內涵及應用

“共生理論”最早來自于生物學領域,強調不同生物體之間為了生存需要而發生的相互作用,彼此間按照某種方式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從而形成共同生存、協同進化的共生關系,主要包含共生單元、共生界面、共生環境及共生模式4個基本要素[2]。此后共生理論的內涵與外延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的革新,并在政治學、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管理學等不同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在社會學研究視野下,共生現象是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所形成的共生關系,例如,城市社區以社會資本理論為基礎,社區生活共同體為政策框架,主要圍繞社區組織培育、網絡建設、文化塑造、人際互動等內容來開展社會實踐,旨在構建社區生活共同體的目標[3]。城市社區體育組織系統內部之間的構成與外部之間的運行本身屬于一種體育實踐活動,也可視為一種社會現象,需要借助城市社區空間載體來服務于居民的社會體育組織,它與城市社區必然會產生作用和聯系。在城市社區體育建設中涉及社區居民、體育指導者、體育組織及醫療衛生服務中心、社區管理者(物業)、社區管轄者(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等多種主體,能夠形成的一種或多種共生關系,即組織共生單元。

1.2 “體醫結合”視角下城市社區體育組織共生模式

依據上述共生理論的構成要素,城市社區體育組組共生可認為是以實現社區居民體育利益共同體為目標,通過有效整合社區體育與醫療衛生資源,采用運動干預為主要實施手段,以社區體育組織為主要實施載體,推動社區體育與醫療衛生兩大系統在理念、制度、技術、知識、保障等要素的交叉融合[4],以實現社區體育組織與社區發展和諧共生的目的。在社區體育組織與社區發展共生系統中,存在著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居委會、業主、體育指導者等多種共生關系,以健康促進、趣緣、市場需求、政府推動、體育政策、非營利組織產生共生界面,以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體育政策、場地設施、活動經費、居民鍛煉意識、居委會重視程度等外部因素形成共生環境;在社會學中,共生模式按照行為方式的劃分標準可分為單方依存模式、偏利依存模式和互惠共生依存模式3種,其中,互惠共生依存模式細分為對稱性與非對稱兩種。社區體育組織與社區發展(社區業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居委會、物業管理者等之間的社會互動)雙方相互受益,相互依賴,但是受益不均勻化,因此,兩者是一種非對稱互惠共生模式。

2 “體醫結合”視角下城市社區體育組織共生模式運行體系的構建

2.1 運行體系的建立

根據系統論思想,任何系統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系統中的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著,它不是各個部分的機械組合或簡單相加,而是每個要素在系統中都處于一定的位置上,要素之間相互關聯,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在“體醫結合”背景下城市社區體育組織共生模式運行體系主要由組織管理、經費、監控、協同、評價及服務等六大機制組成,每一個機制之間相互協同、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共同推動社區體育組織良性運行(圖1)。

2.2 城市社區體育組織共生模式運行體系的內容

1)管理機制:它是運行體系理論的基礎,在“體醫結合”的背景下,它以共生理論為基礎,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為制度指導框架,社區體育組織為核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業主、社區居委會為實施主體,通過整合體育與醫療衛生資源,運用管理的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創新等職能,在社區有效率地實現運動健康促進的目標過程。

2)經費機制:它是運行體系動力的重要保障。首先,社區體育組織要建立多元化的經費來源渠道,以組織自身經營收入為主體,地方政府的財政撥款扶持、企業贊助、會員繳納等為輔助的,其次,對于經費的使用有著科學合理的審核流程。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組織經費原有的本質功能,即向社區居民提供更高質量的體育+醫療服務。

3)服務機制:它是運行體系服務目標、內容、方式的統稱。社區體育組織共生模式以貫徹《“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政策為引領,倡導“體醫結合”的理念,通過運動非醫療健康干預的方式,積極促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其服務內容主要包含健康咨詢、體質監測、體育競賽、體育培訓、健身指導、保健康復等。運行方式可以多樣化,如社區體育組織承接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社區體育組織進行有償與無償相結合的服務方式等。

4)協同機制:它是運行體系過程的管理方式。長期以來,我國體育行政部門與衛生部門各自為政,彼此職能與權責互不交叉[5]。因此,為了更好地推動“體醫結合”的深度融合,其關鍵點在于管理方式上的創新,以體制創新為根本,才能破除體育和醫療衛生系統各自為政的行政體制壁壘?;趨f同論思想,在城市社區中,實現體育組織與醫療衛生系統的共生發展,要從理念、體制、人員、技術、知識等要素出發,重構部門各自職能與權責,形成兩者內部權責清晰外部交叉共融的工作體系,探索體醫結合下的社區體育健康服務新模式,實現兩大系統的聯動發展。

5)監控機制:它是運行體系效率的控制方式。這是組織共生模式運行不可忽略的環節,監控的目的是為了達成社區體育組織目標、維系組織運行的良好秩序及控制期前進方向與速度,它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6]。組織共生模式的監控機制主要包含監控主體、手段與過程3個部分。其中,對象主要有體育組織人員、醫療衛生人員、體育行業專家、上級主管部門、居民、社區居委會等,監控過程有階段性項目檢查、形成性結果考核等。

6)評價機制:它是運行體系終端的反饋方式。為了更好地提高社區體育組織共生模式的服務質量,需要建立完善的服務評價機制。一般來說,為保障組織服務質量,社區體育組織服務質量的評價主體是多元化的,涉及到單一的上級行政主管部門驗收、組織內部的考核評價、社區居民的參與反饋,除此之外,還需要引入第三方專門性的評價機構,通過行政授權對組織服務效果進行評估。

3 “體醫結合”視角下城市社區體育組織共生模式運行效率的評價

3.1 AHP層次分析法

為了能有效地對城市社區體育組織共生模式運行效率做出評價,采用層次分析法(AHP)來確定組織共生模式運行體系的評價指標,簡要分為3個步驟:第一步,構建城市社區體育組織共生模式運行效率體系的層次結構模型;第二步是判斷矩陣的構建,即城市社區體育組織共生模式運行效率體系評價指標的兩兩判斷矩陣,Pij表示針對要素Pi相對Pj重要程度的數值,即重要性的標度(表1);第三步是層次指標的排序及其一致性檢驗。

表1 判斷矩陣重要性的標度方法

3.2 評價權重的確定

通過判斷矩陣重要性的標度方法,計算其一級指標的權重,首先將管理機制指標A1分別與經費機制A2、服務機制指標A3、協同機制指標A4、監控機制A5、評價機制A6兩兩對比進行重要程度判斷。同理,第二行一級指標A2經費機制分別與A1、A3、A4、A5、A6進行兩兩對比,依據表1判斷矩陣重要性的標度方法得出城市社區體育組織共生模式運行體系(表2)。最后通過層次單排序法判斷矩陣的權重,層次單排序采用求和法,對應于判斷矩陣最大特征根λmax的特征向量,經歸一化(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1)后記為W,其原理為計算A最大特征值所對應的特征向量,即滿足:

公式的特征向量W=(w1,w2,…,wn)T,作為該層次n個要素的優先權重向量。經計算該矩陣的最大特征值λmax=6.037,可以用λ-n數值的大小來衡量A權向量的不一致程度,其一致性檢驗結果:CI=λx-N/N-1=6.037-6/6-1=0.007,CI越接近于0,則表明A的權向量具有滿意的一致性,通過對其進行一致性比率檢驗,依據查表RI=1.24,引入隨機一致性指標CR計算公式:CR=CI/RI=0.007/1.24=0.005<0.10,即通過一致性檢驗。而當CR>0.1時,說明比較判斷矩陣不一致性較高,則需要進行修正。依據上述方法得出專家對城市社區體育組織共生模式運行體系一級指標的評價權重體系。

表2 城市社區體育組織共生模式運行體系一級指標的判斷矩陣

3.3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及其權重

根據AHP原理,并按照上述的建模步驟與方法,運用德爾菲法,遵循社會組織治理體系原則、結合社區體育發展原則、評價指標可測量與操作原則[7],邀請高校體育學專家教授9人(其中體育社會學研究者3人、體育管理研究者3人、體醫結合研究者3人),地方體育主管部門3人,城市社區管理者3人等共計15位行業專家經過2輪對城市社區體育組織共生模式運行體系的二級指標進行篩選并進行反饋修正,通過判斷矩陣重要性的標度方法,首先根據評價準則層一級指標來確定其權重,接下來通過上述方法依次來確定評價指標層二級指標及其權重,最終構建完整的城市社區體育組織共生模式運行指標體系(表3)。

在評價準則層:根據表3的綜合權重,在城市社區體育組織共生模式運行體系一級指標中,經費機制與管理機制兩者之和的權重占整個評價體系的0.6以上,其中,前者權重系數為0.366,后者為0.265,表明經費機制在社區體育組織運行體系中被視為重要的一級指標。一方面經費作為社區體育組織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社區體育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物質基礎,同時也是體育組織良性運行的動力保障,另一方面,經費也制約社區組織開展體育活動的規模、水平及服務質量。在“體醫融合”的過程中,由于體制壁壘,長期以來體育與醫療衛生部門各自為政,以相對獨立的管理方式治理著社區,部門之間的業務協同不足,易造成體育與醫療衛生資源整合度低,不利于社區體育組織共生發展,因此,構建體育與衛生健康部門協同治理框架體系變得尤為迫切[8]。服務機制是組織共生模式運行體系的具體實踐過程,主要回答的是社區體育組織如何實現共生發展的問題,其權重達0.142,此外,協同、監控與評價機制三者占比相當,共同構成整個運行評價體系。綜合上述分析認為,經費與管理機制是實現城市社區體育組織共生模式有效運行的內在條件,而協同、監控與評價機制是體育組織共生模式發展的外部保障。

在評價指標層:體育社會組織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9],是實現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的重要載體,具有重要的地位與作用。采用權重分區的方式可更加有效地反映二級評價指標體系的重要程度。在30個二級評價指標中(表4),從上述權重區間分布結果來看,有7個二級指標權重值在0.1以下,占比23.3%,有9個二級指標權重值在0.1~0.2之間,占比30%,有10個二級指標權重值在0.2~0.3之間,占比33.3%,有3個二級指標權重值在0.3~0.4之間,占比10%,有1個二級指標在0.4以上,占比3.3%,二指標權重排在前三的分別是B17社區組織制度管理協同(0.419)、B5有效的整合體醫資源(0.398)、B6穩定的經費來源渠道(0.376)。

從管理學的視角,首先,社區組織管理協同主要是指體育與醫療衛生部門在組織制度上的融合,主要包含體育與醫療衛生等行政職能部門和體育社會組織與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等非政府組織等[10],以組織制度規范管理主體的行為。其次,在建立“體醫融合”的組織制度框架體系后,有效的整合體醫資源是推動組織共生發展的核心,需要建立社區組織理念、技術、裝備、場館、人力、知識為一體化的長效融合機制。在2016年12月,上海市靜安區大寧路街道在轄區內率先開設了第一家綜合為老服務中嵌入式社區老年人“體醫融合”中,由第三方企業——尚體健康科技參與規劃建設和運營。最后,依靠穩定的組織經費來源,以政府主導配送、政府購買社區體育服務、聯合高等體院校和社會體育組織承接等多種方式進行運營管理模式,如2019年廈門市體育局同市衛健委在全省率先實施“體醫融合”試點建設,通過政府主導,街道社區提供場地資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高校組建專家團隊的合作方式,成功構建了“政府部門-醫院-社區-科研院所”四位一體的廈門“體醫融合”模式[11]。由實踐經驗表明,社區組織制度管理協同、社區體醫資源的整合和組織穩定的經費來源是城市社區體育組織共生模式運行體系最重要的因素。

表3 城市社區體育組織共生模式運行體系及其權重

表4 城市社區體育組織共生模式運行體系二級指標及其權重分析

4 結語

推動“體醫結合”在城市社區落地生根,需要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充分調動社會資本參與其中,堅持黨的領導,建立地方體育行政部門、街道、醫院、企業、社區體育組織為主體的聯動管理機制,鼓勵有條件的社區社會體育組織主動承接政府購買體醫結合的公共體育服務并與其他管理主體和諧共生發展。除此之外,從市場供給的角度,高等院校要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專業的“體育+醫療”復合型人才,同時也需要科技支撐,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手段精準對接社區居民體育鍛煉指標,才能有效地提升社區公共健康管理效能。

猜你喜歡
體醫結合體醫共生
創建體醫融合健康促進體系實踐研究
后疫情時代安徽省體醫融合現狀的調查研究
體醫結合背景下提升城鎮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
邊界與可能:體醫融合中的身體、技術與知識
人與熊貓 和諧共生
優生共生圈培養模式探索
優生共生圈培養模式探索
“體醫結合”背景下健身氣功在普通高校的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
“體醫結合”導向下對體育專業教學的影響
兵器 多元共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