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音樂教學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

2021-06-28 11:45孫毅
藝術評鑒 2021年8期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學民族音樂音樂教育

孫毅

摘要:自古以來,音樂一直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傳承五千年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傳統音樂受我國地域分布、人口、自然環境、經濟基礎的影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多元音樂系統,其中戲曲作為我國音樂中的集成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但由于我國長期以來處于奴隸制、封建制社會,音樂只是娛樂當權者的工具,古代從事音樂的專業人士地位低下,導致音樂發展長期處于落后狀態。當前,我國已經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在幾十年的發展前進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豐碩成果,我國正在逐漸邁入社會主義強國行列,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保證社會主義中國全面充分發展,不放過、不遺漏任何一個方面,發揮文化的精神引領作用,積極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文化強國,培養人民群眾的愛國精神,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發展音樂文化,共同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和文化強國建設。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學? 民族音樂? 傳承? 音樂教育

中圖分類號:J6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08-0141-03

音樂作為文化的重要部分,在促進文化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逐漸發展起來,近年來,我國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目標。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并不容易,只有從社會的各個方面入手才能向社會主義強國邁進。文化是引領我國不斷前進的精神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靈魂,能夠不斷推動我國向前發展。音樂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不斷推動我國前進,陶冶人民群眾的情操,凈化心靈,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道德素養,建設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社會。但當前,我國高校音樂教學中普遍重視西方音樂教學,忽視了中國傳統民族音樂,而在音樂行業中西方音樂依然占據半壁江山。因此,為充分發揮我國民族音樂的作用,筆者試圖探究高校音樂教學中的主要問題,民族音樂在高校音樂教學的地位、作用,進一步促進民族音樂的發展,發揮民族音樂對人民群眾的精神推動作用。

一、高校音樂教學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

(一)民族音樂

民族音樂形成于民間,是由人民群眾在長期的勞動過程中創造的表現勞動人民日常生產生活的歌曲。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各族人民不斷砥礪前行,奮勇前進,多民族文化不斷交融發展,多民族之間的音樂受到彼此的影響,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民族音樂。中國民族音樂內涵豐富、表現形式多樣,主要通過我國的傳統戲曲、傳統習俗樂曲、兒歌、基于不同種類的樂器而形成的樂曲,如十面埋伏、二泉映月等,都是勞動人民群眾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基于現實的社會生活狀況、個人際遇、自然環境而創造的表達人民群眾內心情感和個人理想的樂曲。

(二)高校音樂教學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關系

我國的高校音樂教學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息息相關,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推動我國音樂教育教學的發展,繁榮音樂行業。

民族音樂是高校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是我國高校音樂教學的基礎。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我國逐漸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形成了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受中國自然環境、民族文化影響的民族音樂,民族音樂是人民群眾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的,有著深刻的歷史底蘊、民族屬性、實踐基礎,深深鐫刻著中國人民的印記。而高校音樂教學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中國開展并長期發展,就必須重視中華民族的民族音樂,如此才能為人民群眾廣泛接受認可,才能在未來社會不斷發展起來。因此,民族音樂是高校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音樂在我國廣泛開展推行的基礎。

高校音樂教學是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民族音樂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形成的,反映了勞動人民的共同生活、反映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每個時代的音樂都具有時代的特色,既具有時代的封建糟粕、又具有時代的優秀文化。而當下,中華民族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中華民族逐漸走向繁榮發展之路,而我國要傳承中華傳統民族音樂,應當首先對民族音樂進行研究,學習民族音樂的基礎知識,有選擇的傳承,取其精神、去其糟粕,充分發揮民族音樂的積極意義,而要做到這些,高校音樂教學是必不可少的。高校音樂教學是集中統一傳授音樂知識的,高等學校中具有專業的人才、先進的技術、充足的樂器、大量的同伴,在高校中我們才能專心的學習音樂知識,不用顧慮其他因素,可以和同伴互相探討,接受教師的專業指導,更好地學習民族音樂知識,傳承中華民族音樂??梢哉f,高校音樂教學是民族音樂傳承的重要方法,沒有高校中的專業人士進行音樂教學,一些民族音樂演唱方式、樂器的使用方法就可能失傳。

(三)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必要性及意義

民族音樂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文化積累的濃縮,反映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勞動成果,凝聚著中華民族人民群眾的心血。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一方面可以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取其精髓、去其糟粕,促進民族精神的弘揚與發展,加強新時代青少年的愛國精神,加強青少年對祖國的向心力;另一方面,學習民族音樂知識,可以傳承民族音樂文化,了解民族音樂產生的時代背景、階級基礎,加強學生對歷史文化知識的理解學習,而進行民族音樂的高校教學可以弘揚民族音樂,讓西方國家主動學習我國的民族音樂,發揮民族音樂文化的影響力,提升中國的文化軟實力,樹立中國的文化強國形象。

二、高校民族音樂教學的現狀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逐漸邁入社會主義國家,隨著經濟社會條件的變化,社會生活各方面蓬勃發展起來,涌現出來許許多多民族音樂的著名音樂家,如彭修文這樣的指揮家和作曲家、劉明源(板胡)、劉德海(琵琶)、閔惠芬(二胡)等杰出的器樂演奏家,隨著社會的發展又涌現出來許多杰出的青年音樂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開放與世界的經濟往來,伴隨而來的其他國家的音樂文化也逐漸向我國涌來,西方的流行音樂、快餐音樂、搖滾音樂等新鮮事物逐漸影響了我國的青少年,在青少年群體中影響巨大,大多數青少年更渴望學習西方國家的音樂文化,在這種背景下,西方的文化也逐漸傳入我國,給我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造成了巨大影響,我國的文化思想面臨著巨大危機,同時作為影響最大的我國音樂行業也受到了巨大沖擊,綜上,為解決我國音樂文化行業面臨的危機,筆者試圖通過發揮民族音樂的作用,通過民族音樂營造的氛圍發揮熏陶作用,培育新時代青少年的愛國精神,但目前我國的高校民族音樂教學中遇到了一些問題,阻礙了民族音樂教學的推進,主要在于下列幾個方面:

第一,由于西方快餐音樂、流行音樂的沖擊,民族音樂相對式微。民族音樂主要是由民間人民群眾在社會生活勞動中形成的,凝聚著幾千年來中國人民的心血。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全球化趨勢明顯,世界逐漸聯系在了一起,世界各國文化相互影響,經濟相互聯系融合發展。世界各國都被聯系在一起,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脫離世界而存在,可以不受其他國家的影響,在這種背景下,我國社會發展面臨著嚴重沖擊,如何在保持我國自身特色情況下,基于中國的國情快速發展,應對國際社會的挑戰成為中國當前發展的主要問題。我們通過研究發現,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就是獨具中國特色、蘊含廣泛的中國歷史、中國精神的事物,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就是永葆中國特色的基本道路。民族音樂凝聚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傳承、學習、傳播民族音樂能讓中國的特色文化傳播開來,能夠培養人民群眾的道德思想素養,加強人民群眾對祖國的向心力,建設中國文化強國,樹立中國的大國形象。但目前,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音樂逐漸流入我國,現代的流行音樂廣泛傳播,民族音樂相對而言逐漸式微,發展面臨困境。

第二,高校音樂教學忽視了民族音樂的教學。近代以來隨著全球化趨勢的發展,西方文化逐漸傳入我國,對我國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在音樂領域中,隨著西方樂器,如鋼琴、小提琴等的傳入,西方音樂的表現形式、情感表達方法影響了我國音樂的創作、表現,同時沖擊了我國的民族音樂。我國的民族音樂誕生于我國獨特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中,帶有明顯的中國特色,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智慧結晶。特別是以中國的京劇、豫劇等為代表的民間戲曲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善良、謙遜性格,帶有本土色彩。而現代國家生活速度快,人們無法停留下來欣賞戲曲,且戲曲的遣詞造句古樸、典雅,只有深入探究才能了解,大部分人理解不了古老樂曲的曲中之義,導致民族音樂無法大規模傳播開來。

第三,高校民族音樂教學缺乏人才。民族音樂反映了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勤勞、善良、艱苦、奮斗特質,其特殊的產生背景更是賦予了它獨特的生命力,漫長的歷史發展賦予了民族音樂豐富的內涵,它值得人們去不斷追求、探索。而現今世界,社會瞬息萬變,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新的行業不斷涌現,人們執著追求經濟利益,都在為更好的生活奮斗,滿足自己的物質生活需求,而物質生活條件是現實的,精神生活則是虛擬且看不見的,常常被人所忽視。民族音樂作為一個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滿足人的精神需求的行業在社會中常被忽視,因此,要發展民族音樂,就要讓人們意識到民族音樂的價值,發動群眾的力量,讓人們自覺學習民族音樂知識。同時,民族音樂是一個需要人慢下來的行業,只有仔細推敲、深入了解民族音樂字里行間的意蘊,研究樂曲產生的社會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學習好民族音樂,而要做到這種程度,只有通過系統全面學習,而不是零碎化的學習片段,這需要有專業的教育機構中的專業高水平的人才進行專業教學。當前,我國民族音樂的專業化人才隊伍已經基本健全,可以進行系統全面性的教學,但要大規模開展民族音樂教學,推廣民族音樂,發揮民族音樂積極作用,需要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

三、做好民族音樂文化傳承

第一,樹立正確的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觀念。思想能夠指引行動向正確的道路邁進,是行動的指南,高校教師與學生要想更好的傳承學習民族音樂文化,首先應當轉變自身的學習理念,以學習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民族音樂為榮,積極學習民族音樂,踐行民族音樂,做民族音樂的傳承者、傳播者。高校教師、學生是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重要主體,肩負著傳承民族音樂、傳播民族音樂的偉大任務。因此,高校教師、學生要在日常的教學、學習活動中自覺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爭做民族音樂的傳承者、傳播者,做民族音樂的踐行者。

第二,要提高教師的民族音樂文化素養,建設民族音樂文化專門人才隊伍。人才是開展民族音樂教學、傳播民族音樂、做好民族音樂傳承的重要保障,但當前,我國的民族音樂專業人才稀少,僅有的民族音樂的集大成者只有一小部分人,即使有許多人推崇民族音樂,想要學習民族音樂也無法找到合適的老師,而現有的高校民族音樂的一些教師水平一般,只能教授初級的民族音樂知識,學生無法進行更深入地學習。因此,我國要做好民族音樂文化教學,首先要提升民族音樂的教師素養、教學水平,培養更多的教學人才,為民族音樂的傳承、傳播做好人才保障。

第三,創新民族音樂的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民族音樂是基于我國國情形成的獨具特色的音樂文化?,F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提升和經濟社會的發展,一些科技成果不斷涌現,一些可以用于我國民族音樂的科技成果不斷涌現。目前,要做好我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要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民族音樂在高校教學中,可以將信息網絡引進教學,利用互聯網進行民族音樂的教學演示,傳播音樂文化知識,讓更多的人有更廣闊的途徑學習民族文化知識,傳播民族音樂,創新民族音樂的學習方式、傳播方式,拓寬民族音樂知識的學習途徑,讓每一個人都成為民族音樂的傳承者。

四、結語

民族音樂凝聚了幾千年來中國勞動人民的心血,是中華文化的濃縮,是我國音樂的實質和內涵,發展民族音樂對我國音樂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高校音樂教學與民族音樂關聯緊密,兩者相互影響。在新時代背景下,要做好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就要做好高校民族音樂的教學,積極踐行民族音樂,傳播民族音樂,讓民族音樂成為我國對外發展的名片,提升我國的大國形象。

參考文獻:

[1]徐亮.論高校音樂教育在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J].藝術評鑒,2019(09):96-97.

[2]郝宏圖.論高校音樂教育在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J].中國民族博覽,2019(04):34-35.

[3]楊軍.對高校音樂教學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幾點思考[J].藝術評鑒,2019(06):80-81.

猜你喜歡
高校音樂教學民族音樂音樂教育
在高一年級音樂教學中深化民族音樂教學的實踐
論高校音樂教育在傳統文化傳承中的地位與作用
傳統文化與民族音樂的重構研究
中西民族音樂在多元世界民族音樂中的地位探析
論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高校音樂教育
高校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的文化傳承研究
高校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論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運用
音樂美學基本原理對音樂教育的幾點啟示
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的價值與功能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