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衣將軍 為國為民
——記泰山馮玉祥墓

2021-06-30 02:36趙夫召
人文天下 2021年3期
關鍵詞:馮玉祥泰山將軍

■ 趙夫召

“只求為民,只求為國。奮斗不已,守誠守拙?!薄T玉祥《我》

馮玉祥將軍是民國時期的軍事家、愛國將領、民國軍閥、著名民主人士,有“愛國將軍”“布衣將軍”之稱。馮玉祥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赤心報國的一生。在“隱居”泰山期間,他心系國運,興教辦學,造福百姓。為了永久紀念馮玉祥將軍,中共中央決定在泰山修建馮玉祥墓,安葬骨灰。1988年1月13日,馮玉祥墓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2020年公布的第一批山東省革命文物名錄中,馮玉祥墓等1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列其中。

一、馮玉祥將軍生平

馮玉祥,字煥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縣(今安徽省巢湖市),1882年11月6日生于直隸青縣(今屬河北省滄州市)。

馮玉祥少時家貧,1896年投淮軍當兵,1902年改投武衛右軍,歷任哨長、隊官、管帶等職。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后參與發動灤州起義,失敗后被革職,遞解保定。1914年7月,馮玉祥任陸軍第7師第14旅旅長,率部在河南、陜西一帶參加鎮壓白朗起義軍。1927年4月,馮玉祥所部被武漢國民政府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任總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積極主張抗日,反對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1933年5月,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和推動下,馮玉祥與方振武、吉鴻昌等在張家口組織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被推舉為總司令,指揮所部將日軍驅逐出察哈爾??;同年8月,在蔣介石派重兵威逼下辭職,“隱居”泰山。1935年4月,馮玉祥被授予陸軍一級上將;同年12月,以蔣介石答應抗日為條件,在南京出任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1936年后,馮玉祥曾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第三、第六戰區司令長官。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不久,受蔣介石排擠離職,仍積極從事抗日救國活動。

抗戰勝利后,為形勢所迫,馮玉祥于1946年以水利考察專使名義出訪美國,同時被強令退役。1947年起,馮玉祥在美公開抨擊蔣介石的內戰政策,積極支持國內人民的愛國活動。1948年1月,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在香港成立,馮玉祥當選為常務委員和政治委員會主席,隨即發起組織民革駐美總分會籌備會。1948年7月,馮玉祥應中共中央邀請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工作,在蘇聯駐美大使潘友新的幫助下,乘“勝利”輪自美國回國,途經黑海,在向敖德薩港(今屬烏克蘭)行進途中輪船失火,馮玉祥與女兒馮曉達一起遇難,享年66歲。

二、馮玉祥將軍“隱居”泰山

(一)兩次“隱居”泰山

馮玉祥曾兩次“隱居”泰山:一次是1932年3月至10月,“隱居”半年多;另一次是1933年8月至1935年11月,長達兩年零三個月。

1.第一次“隱居”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馮玉祥向全國各界呼吁“抗戰則生,不抗戰則死”,并致電南京政府,力主不能依賴國聯,應由政府率領全國抗戰。同年12月,馮玉祥赴南京參加國民黨四屆一中全會,更是積極奔走呼吁抗戰,卻屢屢受挫。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馮玉祥極力主戰,但南京國民政府卻與日軍簽訂了《淞滬停戰協定》,憂憤滿腔的馮玉祥斷然拒絕就任南京國民政府內政部部長,并于當年3月應韓復榘(1930年9月至1938年1月任山東省主席)之邀赴泰山“隱居”。但是,山東省形勢日益嚴峻,爆發內戰的危險與日俱增。蔣介石支持盤踞膠東的劉珍年公開對抗時任山東省主席的韓復榘,馮玉祥又不得不應宋哲元之邀,于1932年10月離開泰山,前往當時的抗日前線張家口。

2.第二次“隱居”

1933年5月,馮玉祥與舊部方振武、吉鴻昌等人組織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自任總司令,一舉收復多倫等4縣,但最終于同年8月宣告失敗,不得已再次應韓復榘之邀到泰山“隱居”。

1935年10月19日,蔣介石從南京發來密電邀請馮玉祥參加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接到密電后,馮玉祥在日記里寫道:“我以國事危險如此,不論如何,我應走一趟,把我要說的話完全說了,至于我個人之危險與否,應不問也?!睅滋旌?,馮玉祥即趕赴南京,并出席了11月2日召開的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會議。會后,馮玉祥又被南京國民政府任命為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12月當選中常委。至此,馮玉祥徹底結束了其在泰山的“隱居”生活。

(二)“隱居”泰山期間的功績

面對波詭云譎的政治形勢,馮玉祥韜光養晦,勤奮讀書,尋求救國的真諦和機會?!半[居”泰山期間,他組織和團結各界愛國民主人士,努力探求抗日救國之路;他堅持興辦教育,倡導科學,努力實踐為民謀福利的一貫主張;他勤儉樸素,關心百姓,樂善好施,筑橋賑災。兩次泰山“隱居”,馮玉祥與泰山結下了深厚的情緣,留下了許多感人故事。

1.數次營救愛國人士

1932年5月28日,因共產黨嫌疑被捕入獄的山東著名教育家、革命老人范明樞被馮玉祥營救出獄。與此同時,范明樞還向馮玉祥說明了另外七位獄友的情況,他們分別是共產黨人徐西哲、徐步云、袁春霆、袁復榮、顏子安、陳元中、李秋巖。為圖救人,馮玉祥致信韓復榘“愛國無罪,刀下留人”,最終使七人得以“取保釋放”。1935年,馮玉祥成功營救打入“武漢行營”的共產國際遠東情報局情報員劉思慕,在其巧妙安排下,劉思慕秘密藏于泰山三陽觀近一個月,多次躲過國民黨特務的搜查,幫助他從泰山后山潛入濟南,并安全抵達煙臺。

2.修建辛亥灤州革命烈士祠和紀念碑

1933年9月,馮玉祥為紀念辛亥革命灤州起義死難的烈士,修建了泰山烈士祠,自己出資、督工建造并主持落成典禮,使烈士英靈與泰岱永垂不朽。該地原屬普照寺資產,馮玉祥情愿捐助普照寺大洋330元,作為寺中長年歲修之資,普照寺也愿將該地1大畝5分6厘作為祠堂永遠之基地,并立了字據,字據碑現鑲嵌在東配房西墻上。烈士祠平面布局為長方形,南北長76米,東西寬42米,總面積3200平方米,由大門、享堂、祠殿、東西配房,以及前、中、后三院組成東西配殿等建筑構成,分前、中、后三進院落;院中古柏森森,臘梅叢叢,巨大的山石存留在原處,顯得古拙肅穆。烈士祠院內現有馮玉祥詩畫碑、周恩來賀馮玉祥先生六十壽辰碑、于右任題詞刻石、邱山寧頌泰山詩刻石、吉鴻昌“國魂”碑刻等眾多歷史名人題刻。

1936年3月19日,在馮玉祥的提議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通過了在泰山修建“辛亥灤州革命烈士紀念碑”事宜,同年,紀念碑在泰山腳下落成,寄托了馮玉祥將軍對灤州起義犧牲戰友的追思。辛亥灤州革命烈士紀念碑全部用泰山石建成,底座方形,高1.1米,邊長11米;碑座方形,分三層,層層抹角,碑體四角用長條石鑲嵌,上置冰盤式出檐;碑首頂部也有一冰盤式碑帽。

辛亥灤州革命烈士紀念碑

3.興教辦學,建橋鑿泉

馮玉祥將軍在泰山時,經常走訪附近山村,看到山民生活貧困、文化落后、文盲眾多,認為要想改變泰山人民的貧困狀況,首先要為他們興辦教育。為使山區的青少年有機會讀書,學習抗日道理和文化科學知識,馮玉祥委托夫人李德全主辦,副營長孫繼顏協助,于1933年冬在普照寺西南隅創辦了第一處學校。教室是三間草房,定名為“貧民學?!?。后因看到畫家趙望云的《武訓行乞興學圖》,感佩武訓的高尚,與范明樞等商議,把學校改名為“泰山革命烈士祠紀念武訓小學”,簡稱“泰山武訓小學”。僅在一年之內,就在泰山附近創辦了15所學校,有21個班,共有學生800余人,范明樞任總校長?,F泰山馮玉祥小學仍保留當年“泰山武訓小學”的一間教室。

泰山馮玉祥小學(泰山武訓小學舊址)

馮玉祥將軍還為百姓修橋。大眾橋位于環山路西首,泰山西路天外村,是馮玉祥于1935年捐資創建。此前,他看到貧苦山民經常肩挑百余斤的山柴,過河非常艱險,若是盛夏山洪爆發后河道被阻,山民就難以賣柴糊口了。這條河確實給人們帶來許多不便。于是,馮玉祥下定決心,要出資在這里修一座橋。他帶領隨從親自勘察選址,又派人到濟南請來工程師制定方案,就近取用泰山石料,并組織隨從和學生們義務扛石頭。1935年10月大橋勝利竣工,因大家齊心協力修筑大橋,馮玉祥取名曰“大眾橋”,并親自題寫了橋名。為解決泰城居民生活吃水問題,馮玉祥親自勘探選址,在王母池南鑿泉引水,并書“朝陽泉”。

大眾橋

4.以書法題刻堅定抗日決心

馮玉祥在泰山創作了大量書法及刻石作品,以表達抗日愛國情感,堅定國人抗日決心。主要包括洗心亭題刻、“東科學山”和“西科學山”石刻、跋鹿鐘麟“佛”“壽”石刻、馮玉祥“為大多數人謀最大幸福為職志”碑刻等。

馮玉祥“為大多數人謀最大幸福為職志”碑刻

1932年,日本侵略者步步緊逼,中國處于國破家亡的危急關頭。洗心亭題刻是馮玉祥為表達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對蔣、汪政府的不滿,為了讓大家不忘國恥,親自書寫東北三省的土地人口情況和醒目標語,并請人刻勒在五賢祠外洗心亭石梁上,其文為:

奉天省東西距一千三百里,南北距一千八百里,面積八十六萬五千方里,人口一千四百萬;吉林省東西距一千八百里,南北距八百里,面積八十八萬二千方里,人口五百五十二萬;黑龍江省東西距二千八百里,南北距二千六百里,面積一百七十八萬五千方里,人口五百萬。三省共面積三百五十三萬二千方里,人口三千萬。

你忘了沒有,東三省被日本人占了去,有硬骨的人應當去拼命奪回來!

馮玉祥,民國二十一年。

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

馮玉祥將軍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將領和民主斗士,他一生追求真理,奮斗不懈,為中國的民主革命特別是新民主主義的革命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為了紀念馮玉祥將軍的歷史功績,黨中央決定將他的骨灰安葬在泰山腳下。馮玉祥墓于1952年破土動工,次年落成。

1953年10月15日,馮玉祥墓前舉行骨灰安放儀式。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黃炎培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贈送挽聯。

毛澤東的挽聯為:馮玉祥將軍逝世,謹致悼意。

朱德的挽聯為:煥章先生千古,為民主而犧牲。

周恩來的挽聯為:紀念馮玉祥將軍的最好辦法是堅決地進行反對美帝國主義的斗爭。

參加安葬儀式的人員有:馮夫人李德全及其子女,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濟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統一戰線工作部副部長于毅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秘書長梅龔彬,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辦公廳副主任余心清,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于振瀛、王昆侖、邵力子、張治中等,以及泰安地方各級領導、群眾800余人。安放儀式于上午九點三十分開始,由李濟深副主席主持。

四、馮玉祥墓

馮玉祥墓削壁呈凹形,泰山花崗巖方石砌壘墓壁,坐東朝西,南北墓壁高7.83米,寬18.65米,正面墓壁高7.83米,寬14.45米,中設祭臺。正面嵌馮玉祥紫銅浮雕頭像,像后存放骨灰。像上方嵌黑色磨光花崗巖橫額,刻勒郭沫若書“馮玉祥先生之墓”。

浮雕頭像下方嵌馮將軍自書《我》詩刻,詩文如下:

平民生 平民活

不講美 不求闊

只求為民 只求為國

奮斗不已 守誠守拙

此志不移 誓死抗倭

盡心盡力 我寫我說

咬緊牙關 我便是我

努力努力 一點不錯

馮玉祥先生之墓

墓道設石級66級,取意馮玉祥將軍生年66歲的經歷,自下而上依次為20級、14級、14級、18級,共4段,表意馮玉祥“弱冠從軍—清末軍旅—段祺瑞時期—抗日救國時期”4個階段。

1988年1月13日,馮玉祥墓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對馮玉祥墓及其附屬文物進行文物調查,并建立了詳實的文物檔案。

2004年,對馮玉祥頭像貼金,對墓志銘進行維護。

2013年9月1日,為紀念馮玉祥將軍65周年忌辰,全國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民革中央委員、馮玉祥將軍長孫馮文二,香港中國馮玉祥國際研究會會長馮文中,民革山東省委會主委孫繼業,山東省僑務辦公室主任、省海外交流協會代會長劉方會等人去往馮玉祥墓參加祭奠儀式,并向馮玉祥敬獻花圈。修福金說:“馮玉祥為舊中國的變革和新中國的誕生產生過重要而積極的影響,作出過卓越貢獻。六十多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黨和人民始終沒有忘記這位為新中國的誕生而犧牲的偉大民主人士,他留給了我們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去挖掘和傳承?!?/p>

歷年清明節,泰安市政協、市委統戰部、民革泰安市委、黃埔同學會泰安聯絡組、泰山馮玉祥小學等單位都要組織開展為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先生掃墓活動。

馮玉祥將軍一生愛國,追求民主,兩次“隱居”泰山期間心系國運,矢志抗日,好學不倦,鑿泉建橋,興教辦學,扶危濟貧,給泰安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他在泰山所做的一切貢獻,將永遠銘刻在泰安人民心中。將軍今長眠泰山,英魂不滅,浩氣長存!

(本文部分資料來源于白壽彝著《中國通史·近代后編·馮玉祥》)

猜你喜歡
馮玉祥泰山將軍
馮玉祥提倡儉樸
玉出泰山 國泰民安
泰山之行
我家的“將軍”
寄馮玉祥書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將軍
將軍駕到
聯墨雙馨
將軍完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