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部語法、話語行為與學科文化研究
——以“例舉”為例

2021-07-05 07:39蘇杭張鈺卿
外國語文 2021年3期
關鍵詞:型式語法話語

蘇杭 張鈺卿

(1.四川外國語大學 外國語文研究中心,重慶 400031;2. 四川外國語大學 英語學院,重慶 400031 )

0 引言

局部語法(local grammar)指采用功能術語聚焦描寫特定意義的語言研究路徑(Hunston et al., 2000; Bednarek, 2008; Cheng et al., 2018; Hunston et al., 2019)。蘇杭等(2020:44)概括指出:“局部語法涵蓋詞匯、句法、語義、語用等層面的分析,融形式、意義、功能于一體,是語料庫語言學的新發展,為短語學、語言描寫和話語分析等研究提供了一條全新路徑?!庇纱送浦?,局部語法當可應用于學術話語研究。然而,綜觀國內外研究,采用局部語法路徑考察學術話語的研究還尚不多見。有鑒于此,本文嘗試將局部語法應用于學術話語分析,以期豐富局部語法的研究話題,并為學術話語研究,尤其是探討話語行為(discourse act)和學科文化的關系,提供新的研究路徑。具體而言,本文采用語料庫語言學的局部語法研究路徑,以“例舉”(exemplification)話語行為為例,考察其局部語法型式在純理型硬學科、純理型軟學科、應用型硬學科和應用型軟學科學術論文中的實現型式及其差異,進而探討語言使用與學科文化的潛在關聯。

1 語言使用與學科文化

語言使用的學科差異是學術話語研究的焦點話題之一(Hyland, 1998; Cortes, 2004; Kuteeva, 2013; Hu et al., 2015; Jiang, 2017; 王冰昕 等,2019;楊越森 等,2019)。前期研究表明,不同學科都有其獨特的學科認識論或學科文化,涉及研究范式、知識檢驗標準等方面,這些差異在相當程度上反映在不同學科的語言使用上(Becher, 1987/1989; Becher et al., 2001; Neumann et al., 2002; Hyland, 2008; Kuteeva et al., 2014; Jiang, 2017; 姜峰,2016/2019)。Becher(1987:261)更是明確指出:“學科文化差異反映在語言形式上,而語言形式的差異也可以預示學科文化的差異”。換言之,對不同學科話語的語言學分析有助于揭示學科文化。例如,Hyland(1998/2004/2007/2011等)通過探索軟、硬學科中元話語、詞塊、引用等來揭示語言使用與學科文化的聯系;其研究表明,相較于硬學科,軟學科領域因其辯證性的學科思維更依賴于修辭構建,頻繁使用元話語進行闡釋。Hu 等(2015)則借助學科特有的知識知者結構對互動元話語在應用語言學、教育學及心理學等學科中的使用差異進行了詮釋。

總體而言,國內外學者采用不同方法,從不同視角對學科語言差異進行了探討,極大地推進和深化了我們對于學科話語的理解(Charles, 2003/2006a; Hyland, 2008/2013; Jiang, 2017; 姜峰,2016;高霞,2017;王冰昕 等,2019;楊越森 等,2019)。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前期學科話語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語言使用的形式特征上,如不同學科的詞塊使用(如Cortes, 2004; Hyland, 2008)、型式結構(如Hyland et al., 2005; Charles, 2006a/2006b)以及元話語(如Cao et al., 2014; Jiang et al., 2015/2016)等,側重于詞匯語法或者語言形式層面,對話語行為或者話語功能的跨學科考察相對較少。不過令人欣喜的是,近幾年學術話語研究有逐漸從形式向功能分析轉向的趨勢,即研究重心逐漸從詞匯語法轉到功能或者語篇語義分析(如Cortes, 2013; Moreno et al., 2018; Whiteside et al., 2019),且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關注話語形式所實現的修辭功能(如Le et al., 2015; Moreno et al., 2018; Lu et al., 2020; Su et al., 2020; Lu et al., 2021)。Lu等(2020)指出,對實現特定交際功能的語言形式進行系統分析能夠加深我們對于學科文化的理解,更有助于學術英語寫作教學。因此,本文呼應這一研究趨勢,聚焦分析學術文本中的“例舉”話語功能。

“例舉”是學術語篇中極為高頻的話語行為,對理解學術文本至關重要(Biber et al., 2000; Hyland, 2007; Paquot, 2008)。例如,Paquot(2010)發現,與其他體裁相比,“例舉”話語標記語在學術語篇中使用頻率更高;Hyland(2007: 270)強調“例舉”有助于增強學術論點的說服力。具體而言,“例舉”話語行為在學術語篇中的修辭作用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例舉”話語行為能夠通過從普遍到具體的話語組織流程,陳述一般命題的具體實例,起到解釋抽象概念或者支撐論點的作用(Hinkel, 2004);其次,“例舉”話語行為通過呈現與被例舉對象具有相似意義的實例進行解釋和信息交換(Hyland, 2007);最后,簡單易懂的實例能夠幫助讀者理解學術文本中的抽象概念和論點,從而增強文本的可讀性(Hinkel, 2004; Su et al., 2020)。

綜上所述,前期研究表明語言使用與學科文化聯系緊密,學科文化制約語言使用,語言使用折射學科文化。同時,學術話語研究重心逐漸由詞匯語法轉向語篇語義或者話語功能分析?;诖?,本研究采用局部語法路徑,考察“例舉”話語功能在不同學科中的詞匯語法實現型式及其差異,以期為探討語言使用和學科文化提供新的研究視角。

2 局部語法

局部語法是一種功能語法,指用與特定話語功能直接相關的術語分析話語形式成分的語言研究路徑(Hunston et al., 2000; Hunston, 2002)。國內研究已詳盡論述過局部語法的概念和理論淵源(如衛乃興,2017;蘇杭 等,2017/2020;張磊 等,2018;劉運鋒,2018等),本文不再贅述。概括言之,局部語法的概念特征可歸納為兩點:“(1)每個局部語法僅描寫一個特定的意義或功能;(2)局部語法用功能成分取代傳統的語法成分來分析和描寫給定意義/功能及其詞匯語法實現形式?!?蘇杭 等,2020:40)。換言之,相較于傳統語法關注各類語境下的語言使用,采用諸如主語、謂語、賓語等術語進行語言分析,局部語法聚焦特定話語意義或功能,其分析術語能夠直觀反映句子各成分在特定語境中體現的話語功能(如表1的評價局部語法),進而能夠更加系統且全面地描寫話語行為實現形式(詳見Hunston et al., 2000; Su, 2017; Su et al., 2018; 衛乃興,2017;蘇杭 等,2020)。

表1 評價局部語法(Hunston et al., 2019: 583)

國內外研究已對局部語法在話語行為或功能分析中的應用做了有益嘗試,建構了如評價局部語法(Hunston et al., 2000; Hunston et al., 2019; 蘇杭 等,2017)、免責聲明局部語法(Cheng et al., 2018)、致歉局部語法(Su et al.,2018)等。此類研究展現了局部語法在聚焦描寫特定話語功能時的重要作用,其描寫具有“系統性、直觀性和精密性”(蘇杭 等,2020:42)等優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前期研究表明局部語法有助于量化特定話語功能的實現型式,進而為對比話語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徑(Hunston, 2002; Bednarek, 2007;蘇杭 等,2020)。正如沈家煊(2012)所言,對比研究不能流于表面,而應關注語言形式上的證據,且重視證據的系統性,這樣的對比研究才經得起推敲,才具有說服力。因此,局部語法研究的優勢在對比研究中更為突出。例如,張磊等(2017)從局部語法視角對比分析了中、西方法律學者學術論文中的評價局部語法型式,探討了中西學者評價語言使用的特征及異同。劉國兵(2019)等探討了中外學者在商學文本中所實現的兩個評價局部語法型式,進而對比中西方學者的評價取向。Su(2020a)采用局部語法路徑考察了COHA語料庫中致歉言語行為的歷時發展。這些研究表明,局部語法系統詳盡地描寫特定話語功能,其分析兼顧形式和功能,可以有效量化特定話語功能的實現型式,為對比話語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

基于局部語法在量化話語功能實現型式方面的潛勢,我們認為,局部語法同樣可以應用于考察學術文本中的話語行為實現型式,進而揭示學科文化。因此,在Su (2020)等的基礎上,本文從局部語法視角聚焦分析“例舉”話語行為在不同學科英語學術論文中的實現型式,嘗試為學術話語研究,尤其是探索學科文化及學科差異,提供新的研究路徑。

3 研究設計

3.1研究對象和問題

本研究參照Becher等人(Becher, 1989/1994; Becher et al., 2001)提出的學科分類框架,選取語言學、教育學、計算機科學和物理學分別代表純理型軟學科、應用型軟學科、應用型硬學科和純理型硬學科(見圖1),聚焦考察“例舉”話語行為在這四個學科英語學術語篇中的實現型式。具體的研究問題如下:

圖1 學科分析框架及各領域代表學科(楊越森 等,2019)

(1)“例舉”話語行為的實現型式在所選取的四個學科學術論文中的頻率分布如何?

(2)各個學科中“例舉”局部語法型式的使用在何種程度受到該學科文化的制約?

(3)局部語法在揭示學科文化及學科差異中的作用如何?

3.2 語料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語料均來自Beijing Collec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Essays(Beijing CARE)中的英語本族語學者子庫,各子庫分別收錄2000—2014年發表于各學科權威期刊的研究論文(衛乃興 等,2020)。四個學科語料庫的基本信息見表2。

表2 語料庫元信息

本文采用Sketch Engine(Kilgarriff et al., 2004)處理語料,具體做法為:(1)參照前期相關研究(Hyland, 2007; Paquot, 2008, 2010; Su et al., 2020),我們確定了八個“例舉”標記詞,即, such as、for example、for instance、illustrate、exemplify、an example of、an instance of,并在各子語料庫中進行檢索,以提取所有包含這些標記詞的實例(表3);(2)對所有提取的語言實例進行局部語法分析。

表3 “例舉”標記詞在各子語料庫中的頻數

4 語料分析及討論

本研究借用Su(2020)等提出的“例舉”局部語法分析術語(表4),對四個學科語料庫中提取的“例舉”實例進行人工分析。

表4 “舉例”局部語法成分標注(Su et al., 2020: 5)

限于篇幅以及鑒于Su(2020)等已詳盡討論了“例舉”的局部語法分析,本文不再贅述具體分析過程,但我們在歸納“例舉”局部語法型式時為各型式提供了一個具體實例,以幫助讀者理解(表5)。

表5 “例舉”局部語法型式

我們進一步歸納了“例舉”局部語法型式在四個學科中的分布情況(表6)。

表6 “例舉”局部語法型式在四個子語料庫中的分布

四個學科學術論文中實現“例舉”話語行為的局部語法型式頻數如圖2所示??傮w而言,本研究部分驗證了North(2005)和Hyland(2007)的研究結論,即軟學科(語言學和教育學)較于硬學科(物理學)更傾向于通過“例舉”對抽象的事物進行說明。然而,圖2顯示,計算機科學作為硬學科卻高頻使用“例舉”話語行為,甚至超越了兩個軟學科,這與Hyland (2004)等對元話語在不同學科中使用的考察結論大體一致。他們發現,應用型硬學科(如計算機科學)在元話語的使用上與其他硬學科存在明顯差異,其研究目的性強,重視實用性,在元話語的使用上趨同于軟學科。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解釋計算機科學為何高頻使用“例舉”話語行為,即計算機科學在“例舉”話語行為的使用上也趨同于軟學科。

圖2 四個學科文章中實現“例舉”話語行為的局部語法型式

此外,PA1“Exemplified-Indicator-Exemplification”是四個學科中實現頻率最高也是最為典型的“例舉”局部語法型式。這說明,在舉例闡釋時,學術論文作者通常會先提出他們的觀點或被例舉對象(Exemplified),繼而呈現具體例子進行例證說明。同時,圖2顯示,PA1在計算機科學文章中實現的頻數明顯高于其他三個學科,而在物理學中卻極低(見圖3)。究其緣由,除了兩個學科體現“例舉”功能的語言實例總數懸殊較大以外,學科文化也與之密切相關。簡言之,物理學作為純理型硬學科,知識結構緊密、理論方法明確并且論證模式簡潔(Becher, 1987),因此頻繁通過“例舉”話語行為闡釋文章內容并非必要;相反,計算機科學作為應用型硬學科,其研究成果多為技術或者軟件產品,因此需要對消費者和使用者提供充分的解釋說明(Becher, 1989; 王冰昕 等,2019)。

圖3 PA1在四個子庫中的分布情況

在純理型(語言學和物理學)和應用型(教育學和計算機科學)學科中,“例舉”話語行為的實現型式差異不大,僅體現在PA4“Exemplified-Hinge-Indicator-Exemplification”這一型式上。與PA1“Exemplified-Indicator-Exemplification”相比,該型式中的具體例子大多是引用相關研究(詳見Su et al., 2020),提請讀者查閱所引用文獻中的相似觀點。相較于應用型學科,PA4更頻繁實現于純理型學科學術話語中(見圖4),這一差異表明純理型學科更傾向于引用現有文獻以佐證個人觀點。此外,純理型學科與應用型學科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前者重視知識的獲取,而后者則更關注知識理論的實際應用(Neumann et al., 2002; 王冰昕 等,2019)。因此,純理型學科趨于通過現有文獻的呈現,為讀者構建一個高說服力、高可信度的知識框架,這“反映了純理型學科研究的證據性思維和嚴密科學推理、依賴新的研究發現進行知識建構的學科文化觀”(楊越森 等,2019:517)。

圖4 PA4在應用型學科與純理性學科文章中的分布

“例舉”話語行為在軟、硬學科文章中的差異尤為明顯,主要表現在PA6、7在軟學科(語言學和教育學)文章中的頻數明顯高于硬學科(圖5),而PA8、11、15則相對更頻繁地出現在硬學科文章中(計算機科學和物理學)(圖6)。具體而言,PA6、7型式相似,皆是含括“Relevant Study”的雙層局部語法型式(詳見Su et al., 2020)。二者區別甚微,僅存在于術語序列,因此合并討論。PA6、7高頻出現于語言學和教育學文章中彰顯了軟、硬學科文章知識構建方式的差異性。從學科認識論上看,軟學科的知識構建方式呈現出批判性和反復性的特點,對同一研究問題得出的結論或觀點不盡相同(Becher, 1987; Hyland, 2011/2013),因此軟學科更多依賴于個人的闡釋,傾向于引用相關文獻或評述前人研究為個人觀點提供研究論據,從而構建一個更為合理且可信度更高的理論框架(Charles, 2007; Hyland, 2013; Hu et al., 2014; 楊越森 等,2019)。相較于軟學科,硬學科有明確的知識認定標準,知識構建過程呈現線性、累積的特點(Becher, 1989),因此物理學和計算機科學文章甚少通過例舉相關文獻進行解釋說明。

圖5 PA6、7在軟、硬學科文章中的分布情況

反觀硬學科中的高頻型式,PA8、11、15皆由施為性動詞(exemplify,illustrate)體現,區別在于主語類型不同。PA11“Researcher-Exemplifying-Exemplified”的主語為有靈主語,通常由人稱代詞I、We指代研究者本人,與“介入策略”(engagement strategy)存在一定程度的關聯(Hyland, 2005;衛乃興,2016:273)。一般來說,作者介入的目的在于“明確作者對所傳遞命題信息承擔責任,間或也顯示研究者的貢獻”(楊越森 等,2019:517)。前期研究表明(如Hyland, 2005;衛乃興,2016),硬學科作者在文章中的的介入程度通常低于軟學科作者,其原因是“通過降低個人顯現度,硬學科作者能夠凸顯研究的客觀性和可復制性”(王冰昕 等,2019:15-16)。然而表6數據顯示,PA11更多地出現在硬學科(計算機科學、物理學)文章中,說明硬學科作者在使用“例舉”話語行為時介入的程度更強。這可能有三個原因:第一,當今學科研究存在交叉的趨勢,思想相互借鑒,學科語言使用可能出現變異(楊越森 等,2019),如軟學科呈現從思辨性研究轉向至實證類研究的趨勢,因此逐漸淡化作者的個人角色以凸顯觀點和研究結論的客觀性;而硬學科也改變以往的“數據報告模式”,增強文章的互動性和可讀性(姜峰 等, 2020: 25)。第二,如今職業考核或學科評估愈發強調作者的貢獻和學科影響力,因此硬學科文章中I、We等第一人稱代詞使用率大幅上升,以突出個人研究成果的創新價值(Jiang et al., 2020;姜峰,2020;姜峰 等, 2020)。第三,造成研究發現差異的原因可能還在于研究切入點,即前期研究多是探討元話語等詞匯語法特征,而本文關注的則是話語行為。這也說明聚焦話語行為考察學科差異具有重要意義。

PA8“Exemplified-Hinge-Exemplifying- Exemplification”與PA15“Exemplification-Hinge-Exemplifying-Exemplified”的主語皆為無靈主語,例子多為證據、圖表等(如figure、data、evidence等),呈現為被動語態。硬學科學術論文中高頻出現這兩個型式間接印證了Hyland(2008)的發現,即硬學科作者高頻使用被動語態的詞塊(如is illustrated in figure…),且傾向基于客觀可見的證據對個人觀點進行解釋說明(也見Charles, 2007)。從學科文化的角度來看,物理學和計算機科學作為硬學科,通常會使用較為專業的術語、研究方法和程序(Kuteeva et al., 2014),需要頻繁對其實驗操作或數據進行闡釋以幫助讀者理解,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PA8和PA15高頻呈現于硬學科文章的現象。

圖6 PA8、11、15在軟、硬學科文章中的分布情況

上述討論揭示了“例舉”話語行為在四個學科中的差異,驗證了Becher等人(Becher, 1987/1989/1994; Becher et al., 2001)及其他研究人員對四類學科文化特征的概述。簡單而言,計算機科學作為應用型硬學科,面向市場和客戶,知識構建側重于實用性和科普性(Becher et al., 2001;楊越森 等,2019)。因此,該學科作者需通過淺顯易懂的例子對研究過程及產品進行明確說明,以保證讀者理解文章中所提出的觀點、產品及其用途等,從而達到應用目的,這就解釋了為何該學科高頻使用“例舉”話語行為。相反,物理學作為純理型硬學科,知識建構呈累積式層層遞進,論證過程強調簡明扼要,較少使用“例舉”功能輔助個人闡釋。從學科維度來看,教育學和語言學作為軟學科,知識建構過程呈現批判性和重復性的特征,均高頻例舉相關文獻并加以評述以佐證個人觀點。此外,相較于軟、硬學科維度,“例舉”局部語法型式在純理型和應用型學科上的區分并不十分明顯,大概可歸因于兩類學科具備大致相通的知識構建過程。具體而言,雖然應用型學科更加重視實用性、功能性,關注專業實踐能力的提高,其理論知識仍然源自純理型學科(Biglan, 1973; Becher, 1989)。此外,本研究也揭示了學科的動態變化,即硬學科在文章中的作者介入程度高于軟學科,表明“學科認識論在相當程度上制約學科語言,但不能直接‘生成’特定的語言特征”(王冰昕 等,2019:17)。由此可見,特定話語行為的局部語法實現型式不僅可以直觀反映語言使用的表層規律,也能深入句法、語義、語用層面進行對比,有效揭示學科特性和學科的動態變化,對學科文化研究有極大助益。

5 結語

本文采用局部語法路徑探討“例舉”話語行為在不同學科學術論文中的實現型式,嘗試揭示語言使用與學科文化的潛在關聯。研究結果表明,局部語法分析能有效量化話語行為的實現型式,從語篇語義視角揭示學科語言使用的特性和異同,為學術話語研究,尤其是探討話語行為和學科文化的關系,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徑。

此類研究在二語教學和學術英語寫作教材編寫等方面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局部語法在關注詞匯語法形式的同時,也兼顧其語篇語義型式,有助于加深學習者對學術語篇意義構建過程的理解;(2)局部語法側重特定語境實現的交際功能,為語言使用者在特定語境下通過動態語言的選擇而實現意義產生提供了詳盡的描寫,有助于提升二語學習者的語義理解、語用能力,并豐富其話語行為的表達資源庫(Hinkel, 2004; Su et al., 2020);(3)局部語法詳盡且系統地描寫特定話語行為高頻復現的型式,為學術英語教材編撰提供了相應的啟示(Hunston et al., 2019; Su, 2020b; Su et al., 2020)。概言之,局部語法為學術話語研究,尤其是為探討話語行為和學科文化之間的聯系提供了新的路徑,值得深入探索。

猜你喜歡
型式語法話語
幕墻型式對高層建筑室內自然通風影響的模擬
現代美術批評及其話語表達
現代中小河流常用有壩壅水建筑物型式探討
跟蹤導練(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語法鞏固練習
軍持的型式分析與年代分期
不同動力型式的巡飛彈總體參數對比分析
話語新聞
話語新聞
“那什么”的話語功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