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眾創空間與大學生創客行為關系影響探究

2021-07-16 10:12何國煥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關鍵詞:影響機制

何國煥

[摘? 要:心理場理論能夠有效指導高校眾創空間對大學生創客行為的影響,從心理場理論的概念詮釋出發,分別就大學生創客成長因子(P)、高校創客空間環境因子(E)兩個方面闡述高校創客空間對大學生創客行為(B)的影響機理,期許通過技術、經濟、社會等支持體系的完善進一步提升高校眾創空間的功能性,激發大學生創客創新行為的產生與可持續。

關鍵詞:心理場理論;高校創客空間;大學生創客行為;影響機制]

高校眾創空間是面向大學生創客的小型組織,它在幫助大學生創客適應創客角色,進而持續產生創新行為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近年來,高校眾創空間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逐步暴露出一些現實的問題,比如,大學生創客入駐高校眾創空間后,受多種原因所限而導致其創新創業項目或終止,或流于形式,從而部分削弱了高校眾創空間創設的目的。

因此,需要以心理場理論視角來進一步探討推進創新創業過程中,高校眾創空間與大學生創客行為的影響機理,挖掘高校眾創空間難以成功培育大學生創客,無法真正實現創業團隊孵化目標的根源,以期為高校眾創空間更好地轉化、培育創客、提高項目孵化率提供借鑒。

一、心理場理論溯源

拓撲心理學領域中,心理場的概念比較著名,它的提出者是勒溫。勒溫視人為一個“場”,他肯定了人的心理現象的空間性,認為人的心理活動產生于一種心理場(或生活空間)。心理場由兩個要素彼此作用而來:一是個體的需要,二是個體的心理環境。

心理場的內在關聯關系可表述為公式:B=f(P*E)。公式中的B代表的是個體行為,也就是某心理場中個體的行為表現及其情緒表征;f表示函數關系,而這樣的關系主要由心理場上的性質所反應和決定的;P代表的是個體,也就是綜合體現個體素質的多種因素集合:價值觀、興趣、氣質、能力、性格;E代表的是環境,也就是個體所處內外環境的總和,既包括人文與人際關系互動等軟環境,也包括物理等硬件環境。

二、心理場理論的適用性

積極心理學可謂心理場的理論基礎,前者的研究重點在于三個方面:第一方面,人的情緒;第二方面,人的體驗;第三方面,人的個體特征。通過上述三方面針對積極信息過程作用于個體的智力、興趣、認知、社會適應力等因素加以明確。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高校創客空間對于大學生創客行為的影響應是種積極心理場。

首先,從心理屬性的視角來說,大學生個體特征(P)綜合表現為價值觀、興趣、氣質、能力、性格的不同。大學生創客個體需要及其心理環境彼此作用就構成了一種心理場——高校眾創空間(E),它結合了技術與經濟等硬件環境,同時也融合了師生、企業與大學生等社會關系的軟件環境。所以,意志取向明顯的心理場——高校眾創空間是大學生創客行為(B)的決定性因素,大學生創客受其心理環境作用而產生了參與高校眾創空間的行為結果,如果眾創空間的經濟環境、技術環境、社會環境對他們的吸引力大,將會激發其參與的積極性;反之則會降低其積極性。

其次,從心理影響理論的視角而言,心理狀態是社會認識及行為的決定因素,積極心理場要引領大學生創客心態更積極,正能量地解讀事物——眾創空間,即便起初的參與過程不順暢,乃至處在逆境,也會堅持,從而最終達到成功創新創業的目的。

再次,基于心理激勵理論的視角,著眼于大學生創客的積極意識以及優秀品質,激發其潛在的創新創業力量,最大地挖掘他們參與眾創空間的主動情緒與優良品質,使潛在的更積極的創新創業心態貫穿其創客活動的全過程,最終實現眾創空間與大學生創客的雙贏。

三、心理場理論視角下高校眾創空間與大學生創客行為影響機理

(一)大學生創客自身成長因子(P)影響大學生創客行為(B)

按照心理場理論,可見大學生的心理需求表征為三方面:第一方面,自主需求;第二方面,能力需求;第三方面,關系需求,且它們可積極地同環境互動,滿足某種心理需求會提高大學生參與高校創客空間動機的激發率,進而選擇出使其需求得到滿足的大學生創客行為。當前,大學生創客具有充滿激情、學習努力、思想多元、樂于接受新事物、喜歡冒險,但在責任感上也有不同程度缺失的特點,他們大都還沒有離開高校,專業課學習任務較重,無法在創新創業方面給予足夠的時間,且年齡、閱歷等因素也制約了其知識、經驗、心態、技術與資金積累,商業經驗不足又使他們創新創業項目雛形多,系統性不足、把握不夠。而對創業理解度雖有提升,但創業信心、能力都有所欠缺,從而制約了大學生創客的創客行為。

(二)高校眾創空間環境因子(E)影響大學生創客行為(B)

個體與環境互動會產生工作行為這種結果,而大學生創客行為指的是大學生創客個體與高校眾創空間間的互動結果,高校創客空間中,大學生個體的自我展示是否充分;眾創空間支持性工具是否豐富均會影響大學生創客的參與數量與參與度。

首先,高校眾創空間技術支持影響大學生創客行為。大學生創客技術學習積極性同其創業創新意愿相關較高。高校眾創空間內的工具、材料可見性及其可獲得性均會對大學生創客的使用意愿產生影響。高校眾創空間技術支持影響大學生創客創新創業的參與意愿,且可借提供可選擇項目強化創客行為,以助其選擇特色創新創業方案。高校眾創空間提供的工具可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意愿,助其轉化創新創意為產品,進而使其創新能力得到根本的提升。

其次,高校眾創空間經濟支持影響大學生創客行為。高校眾創空間提供給大學生創客低成本的網絡空間、資源共享空間、工作空間、社交空間,借專業服務使大學生創客能夠加強產品研發、業態培育、技術使用及市場拓寬。大學生創客得益于高校眾創空間的經濟支持而縮減了空間參與成本、工具成本、創業培訓課成本,大學生創客的行為意愿得到明顯的提升。成本的節約允許大學生創客將更多的時間、精力、金錢投入研發或市場開發,創業速度得到明顯的提高,創業精度,乃至創業的成功率也得到提高。

再次,高校眾創空間社會支持影響大學生創客行為。創客活動團體由大學生創客這一學習者、教師與輔導者等一些助學者共同構成,他們在學習中互動、分享學習資源,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成員間形成相互影響、促進的人際關系。高校眾創空間社會支持可借提供大學生創客向同伴學習機會影響其創客。高校眾創空間會鼓勵大學生創客間展開有序合作,也會提供他們間的知識共享、技術交流的輔助服務,如路演活動、沙龍等活動的舉辦可拓展大學生創客間的知識經驗分享空間,并與同伴或導師間開展公開的意見反饋。大學生創客可從中加強技能學習與經驗借鑒,進而探尋到創新創業問題的較佳的解決方案??梢?,高校眾創空間的社會支持有利于大學生創客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進而激發其創客行為的專注度與產出效率。

四、心理場理論視角下激發大學生創客創新行為的對策建議

要激發大學生創客創新行為(B),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應該從大學生自身出發,塑造個體的本身所應具備的具體特性(P),但在現實生活中,也要從環境的角度(E)入手,將E與P兩者之間積極互動,從而促進B的產生與持續作用。

(一)注重高校眾創空間對大學生創客行為的有用感知

感知有用性是大學生創客使用高校眾創空間的創業支持對其提高創新創業效率的程度的一種實質性感知,也是大學生創客對高??臻g內的一系列創業支持的認知與客觀評價。 基于心理場理論,感知有用性在高校眾創空間的各類支持與大學生創客行為間起到調節作用。這就要求高校在創設眾創空間時,要注重大學生創客行為對于高校創客空間的感知有用性。尤其應注重支持系統與市場需求的有機結合。比如,針對技術理論來說,要確保其處于市場前沿,甚至是超越市場需求,強調通過科技成果轉化率的提高,使大學生創客感知到技術支持對其創新創業的有用性。感知有用性的調節作用呼應了高校眾創空間功能作用,也映射了大學生創客行為的影響因素,凸顯了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要素的異質性。需要高校在創客空間創設的過程中,既要關注場地型孵化器、創業者服務,又要關注創業者的融資、營銷、導師、人脈等高端資源需求。在政策、資金、技術、服務等多個領域細化支持政策體系,通過多方協同極大化大學生創客行為。

(二)擴展高校眾創空間對大學生創客行為的技術支持

通過此前的分析可見,高校眾創空間技術支持越充分越能夠使大學生創客的創新創業需求得以滿足,繼而促進大學生創客創新創業活動的有序開展。目前,多數高校的眾創空間提供的僅是最基礎的物理空間支持,未深度關注創業企業后期發展資源、各類技術性工具與原料儲備,且高校創客空間的特色并不明顯,使得大學生創客所感知的創客空間技術支持趨同。所以,要著力提升高校眾創空間內的創新創業廣度與深度以及特色性。重在豐富各類技術支持平臺:第一類,軟硬件平臺;第二類,項目庫;第三類,設計創新工具。以此為基礎創設專門的大學生創客線上交流平臺,積極引入新思維、新項目,持續優化支持和反饋系統,增加大學生創客的創新創業項目的選擇面,使其多積累創新創業項目完成所需的專業技術知識,以增加大學生創客的參與創新創業項目的信息,繼而提升其創新創業工作的活力,增加其在此方面的專注度。

(三)強化高校眾創空間對大學生創客行為的經濟支持

高校眾創空間對于大學生創客的創客行為支持還應體現在經濟支持方面,這一點也是極其重要的。原因在于經濟支持能夠激活大學生創客的創客行為的活力與專注度,同時又能夠滿足其奉獻的根本需求。積極心理場的視角,高校眾創空間所提供的專門用于大學生創客行為的各類場地、各種工具以及各類物料實現了大學生創客行為發生過程中的創業成本的降低,解決了大學生因在校學習而在經濟方面的窘境,使其在主觀意識上樂于從事創新創業活動,且受限于大學生創客感知的高校創客空間內的創業支持有用性,大學生創客行為發生的過程中,需要高校眾創空間提供財務、稅收、公司運營等多方位的經濟知識支持,以便降低上述因素對于大學生創客行為的負面影響。此外,高校眾創空間的戰略合作機構,特別是融資機構應在融資支持上給予大學生創客充分的心理安全感,使其進一步提升創新創業的信心與獲得期望結果的能力,繼而便于深度集聚各類大學生創客,促進高校眾創空間效益的進一步凸顯。

(四)提高高校眾創空間對大學生創客行為的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是大學生創客行為發展以及延續的又一重要支撐?;谛睦韴鲆暯?,需要高校眾創空間加強學習、交流服務會的常態化建設,以便能夠激發大學生創客更積極地參與各類創新創業活動。為了深化社會支持體系建設,高校眾創空間應鼓勵空間內的各類大學生創客個體開展交流與合作,尤其要在輔助性服務方面,加強同類大學生創客的知識共享、技術交流。通過創新創業氛圍的渲染,加速高校眾創空間與大學生創客間的雙向溝通的形成。實踐中,可通過針對性較強的路演的定期舉辦,或是沙龍活動,乃至創業指導會的開展促進同類大學生創客間的創客行為交流,還可以引入由技術專家或是創業導師、行業領袖參與的線下直面交流會,延伸大學生創客的交流、學習、成長平臺,激發其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興趣與能力,進而衍生出創客行為。

參考文獻

[1]謝建,王夢宇.“雙創”背景下高校眾創空間構建探析[J]. 安徽建筑大學學報,2019,27(5):114-118.

[2]李保玉.勒溫場動力理論視域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機制探析[J].大理大學學報,2017(7):45-47.

[3]張育廣.眾創空間的建設實踐及發展路徑[J].中國高??萍?,2017,(7):81-83.

[4]陳輝榮,鄭江楓,葉行.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高校眾創空間組織模式探析[J].海峽科學,2018(9):90-93.

[5]應莉.高校眾創空間建設模式探索:以浙江省為例[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4):5-9.

[6]“知行合一”視域下高校眾創空間建設內容研究[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4):5-9.

[7]謝凱.“雙創”教育視域下的高校眾創空間運營模式及建設路徑研究[J].科技文匯,2020,(25):14-16.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 紹興? 312100

猜你喜歡
影響機制
開發第二次人口紅利及對經濟增長影響機制
房地產投資對城市經濟增長影響的分析
商貿流通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機制及效率評估
城鎮化進程影響居民福利的內在機制探究
區域經濟差異的方向及影響機制
警務監督對警民關系的影響研究
高??蒲薪涃M審計背景分析和影響機制、主要關注點研究
天津市物流業發展與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機制研究
企業經營績效與創新投入的影響機制與治理對策
故事如何影響我們:敘事傳輸的影響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