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理念下高校藝術概論課程創新改革初探

2021-07-16 10:42羅晶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關鍵詞:愛國主義課程思政

[摘? 要: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從國家戰略高度出發,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藝術課程的思政建設?!八颊逃比谌胨囆g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在教學改革中,都不能單方面強調藝術專業課程或者思政課程的重要性,需要藝術概論與課程思政理念融合的主要特色。

關鍵詞:藝術概論;課程思政;愛國主義;道德情懷]

一、藝術概論與課程思政并行的教學改革仍存在的問題

由于學生對藝術概論課程理論知識的認知不夠強,理論基礎也較為薄弱,學習掌握程度和藝術素養參差不齊,這為“思政教育”在高校藝術概論課程教學中的有效融合制造了困難。本著課程建設與思政指導協同協作的宗旨,這門課程的教學方式有待完善,也對任課老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要將藝術專業知識和政治理論知識融會貫通,無疑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

二、藝術概論與課程思政并行的教學改革擬采用的方法

1.結合思政元素修訂新的教學大綱

一是,在教學目標中樹立課程思政的理念和目標,充分挖掘和梳理藝術概論課程中所蘊含的德育元素,深入提煉其所蘊含的愛國情懷、家國責任感、民族認同、文化自信、創新精神,融入本課程的教學大綱進行修訂。

二是,以課程為載體,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理念為先導,使學生在認知、情感、行為等方面有正確的行動指南,發揮好藝術概論課程的育人作用,將教書育人落實于課堂內外,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

2.提升教師的課程“思政” 教學能力

一是,任課教師在傳授藝術理論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同時,扎實開展教研活動,對各章節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思政內容強化、細化,優化教學方案設計,通過說課、公開課、評課、課程研討等方式,提高教師的課程思政的教學能力,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是,按照“四有好老師”的要求,建立師資準入標準,制定系統的培訓方案。做好教師思政能力提升培訓,多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教研組互幫互助等多種課程教學方式,深刻把握高等教育的政治性特征,把國情教育很好地融會貫通在專業教學之中,不斷提升課程教師隊伍的思政教學能力。

3.優化教學方案設計

一是扎根藝術理論教學內容本身,在課程教學中,通過解讀人類視覺藝術的歷史,重點挖掘本地最貼近實際、既具形式美要素,具有民族文化特質的優秀作品。

二是以“課程思政”教學大綱為指導,對這些杰出的藝術作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知識、能力與道德素質的全面提升為目標,開展課程頂層設計研究,形成綜合功效。

三是,通過理論關聯、案例講解、教師引導和藝術環境熏陶等四個途徑,形成知識與育人高度契合,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職業倫理、以及品行操守,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4.創新教學和考核方式

一是,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師生互動, 強化學生主體地位。對于較難的知識點,以教師講授穿插學生小組進行研討;對于相對簡單的知識點,則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

二是,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興趣,而且向學生傳達了更多感官信息,促進了與德育教育的融合,寓德于教,寓道于教,道教合一。

三是,評價課程思政的實施效果。諸如課堂討論、信息媒介、參觀體驗、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到日??己谁h節,課程作業和考核中融入中國藝術元素,考察學生對中國藝術精神的理解與運用。

三、藝術概論與課程思政理念融合的主要特色

1.向大師學習,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懷

一是,通過藝術大師的曲折人生、追求藝術道路的頑強探索精神,加強藝術概論課程的情感建設。

二是,引導學生養成恪守誠信的良好品德,追求藝術的最高價值真、善、美。

三是,引領學生欣賞大師藝術作品中蘊涵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懷,更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融入“紅色美術資源”,厚植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一是,融入紅色美術資源,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及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

二是,教導學生把愛國主義作為藝術創作的主旋律,引導其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國家觀和文化觀;

三是,引導學生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上實現個人價值。

3.以實事施教,培養學生擔當國家重任的使命感

一是,針對國家乃至世界實事報道,將其內容融入藝術概論課堂,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了解國情、理解藝術規律,成為勇于承擔責任、敢于擔當國家重任的社會主義藝術學習者和接班人。

二是,藝術概論課程概括、簡要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哲學方法,對藝術問題進行多角度的探索,總結藝術客觀規律,其基本理論要用諸多社會現象來支撐,這些社會現象蘊含著豐富的思政教學內容。

三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剖析藝術概論課程涉及到政治、經濟、宗教、科學、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以藝術理論為基礎,以藝術現象為抓手,讓學生領悟藝術情懷,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引領,得到靈魂的升華和凈化。

參考文獻

[1]毛艾嘉.大學生美學教育教學模式研究與改革[J].藝術評鑒,2018,(12):172-174.

[2]侯鈁 藝術院校推進“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與思考 2020,(2):42-46.

[3]許丙泉.審美成就藝術人生—論大學美學教育的重要意義[J].中國大學教學,2012,(1):26-29.

[4]杜曉杰.“課程思政”背景下藝術概論教學有效度提升策略研究傳播與版權,2019(7):164-166.

[5]王龍生. 紅色經典藝術對高校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與價值[J].老區建設,2019,(2):12-13.

[6]吳娜.以“思政教育”推動高校藝術概論課程建設研究[J].文藝教研,2018(9):245.

作者簡介

羅晶(1983.11-),女,漢,湖南湘潭人,四川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重慶工商大學藝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學。

重慶工商大學藝術學院? 重慶? 400067

猜你喜歡
愛國主義課程思政
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工作,提升中小學生民族自豪感
新時代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的建構方法
探索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下的教學之路
愛國主義教育70年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醫學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討
學好質量管理,鍛造品質人生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浩然正氣貫長虹 愛國主義譜新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