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跑好“信用浙江”建設接力棒

2021-07-23 02:45阮奔奔邵千龍
中國經貿導刊 2021年18期
關鍵詞:浙江省浙江信用

阮奔奔 邵千龍

回顧新時期,浙江早發現、早學習、早實踐,推動信用浙江建設取得豐碩的理論成果、實踐成果、制度成果,實現主體守信踐諾向規范化、體系化、數字化迭代躍遷。

浙江作為民營經濟的萌發地,在經歷了改革開放初期GDP一路狂飆的同時也早早遭遇了“誠信危機”。浙江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主動作為,在破立結合中積極探索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嚴厲打擊制售假冒、查處不正當競爭、取締無照經營、整治虛假廣告,同時開展“守信用、重合同”等活動,立志為社會再造“浙江制造”的聲譽。在經歷風風雨雨之后,浙江人民逐漸認識到信用才是產業復興、城市覺醒的“富足”之道,信用建設對于浙江保持先發優勢、增強后續動能、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應該說,“信用浙江”建設1.0時期已經取得豐碩的成果,完成了歷史使命。

一是堅持政治引領,將信用浙江建設作為忠實踐行“八八戰略”的重要內容,奠定了信用建設在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市場經濟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信用經濟,沒有信用,就沒有秩序,市場經濟就不能健康有序發展。同時,信用建設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加強戰略謀劃、提高政治站位,善于運用系統觀念、系統方法,把信用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早在2001年,浙江省委十屆一次全會第一次提出建設“信用浙江”的口號。2002年,浙江省第九屆人大五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建設‘信用浙江,進一步發展健全有序的市場體系”,率先運用誠信力量保護市場競爭、維護市場秩序、激發市場活力。同年6月,浙江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進一步明確了目標任務,提出必須把建設“信用浙江”作為重點來抓,標志著浙江省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正式開始。

2003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政浙江期間作出了信用浙江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要求“努力打造‘信用浙江”,并把信用作為浙江忠實踐行“八八戰略”的重要內容。藍圖繪就,責任在肩。18年來,浙江始終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堅定不移地沿著習總書記信用浙江建設道路砥礪前行,加快推進“信用浙江”建設步伐。經過18年的接續奮斗,信用浙江建設不僅已生根開花,而且也成為習近平信用建設理念在省域的生動實踐。信用浙江在“八八戰略”指引下,與法治浙江、平安浙江、綠色浙江等戰略部署一道,在現代化建設全局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發揮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為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保駕護航。

二是堅持創新實踐,建立健全信用“531X”工程框架體系,推動數字化信用建設重要領域、重點部門應用場景由點上開花到面上結果。

創新是深化信用浙江建設的不竭動力,浙江省率先垂范、敢打硬丈,善于運用創新思維方法,搭建起信用“531X”工程框架體系,以數字化改革為契機,在數據共享、支撐保障、業務協同和場景應用率先打造數字化鏈條,推動信用建設取得重要成果??梢愿爬椤按罱ㄒ粋€平臺、建立三大體系、深化X項應用”。

搭建“一個平臺”,實現數據共享一體化。按照數字化改革“四橫四縱兩端”總體架構,持續迭代升級全省一體化智能化公共信用信息平臺,集成信用數據、信用應用、信用產品、信用服務、行業信用、信用工具、信用大屏等模塊;基本實現信用評價、信用檔案、紅黑名單等信息的實時調用,激勵、懲戒措施的自動推送和反饋。

建立“三大體系”,實現主體畫像精準化。編制《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目錄》《浙江省五類主體公共信用評價指引》,建成覆蓋295.97萬家企業、4215.12萬個18周歲以上自然人、7.22萬家社會組織、3.72萬家事業單位、4853家政府機構的公共信用評價和指標體系,更加全面、科學地判斷主體的公共信用狀況,實現可量化、可視化。推動33個省級部門建立行業信用監管責任體系,大幅提升了問題發現率。歸集涉及我省195萬條紅、黑名單信息,對嚴重失信主體實施聯合懲戒,初步形成跨地區、跨部門的信用聯合獎懲體系。

深化“X項應用”,實現全域場景融合化。浙江省以推動“信用+”聯動十大場景應用為重點,持續推動信用與政府履職的深度融合,不斷拓展信用在行政、社會和市場領域的應用,初步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為打造整體智治政府、優化營商環境、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提升強有力的支撐。比如,在“信用+行政監管”領域,推動33個部門37個領域建成行業信用監管責任體系,初步實現信用分級分類精準監管。創新“通用+專業”融合模式,推動公共信用評價重點監管對象、企業信用預警對象和行業信用評價在省“互聯網+監管”平臺“雙隨機,一公開”中的應用占比從2020年初的5.98%提升至73.7%,平均問題發現率由20.9%提升至34.9%。在“信用+融資服務”領域,通過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與省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對接,將信用數據共享融入171家銀行風控產品模型中,累計調用接口214萬次,授信8.6萬筆,授信額度3012億元。在“信用+惠民便企”領域,杭州市依托“錢江分”,創新“信用+醫療”模式,患者在舒心就醫授信額度內,可在就診結束后48小時內通過自助機或手機等進行支付,實現就醫最多付一次,累計授信金額11.02億元,信用付金額5.46億元,人均就醫時間縮短1小時。

三是堅持制度集成,將各方面各領域較為成熟、可操作性的典型做法上升為制度規范,搭建起信用浙江制度體系建設的“四梁八柱”。

早在2002年,浙江省政府印發《關于建設“信用浙江”的若干意見》,要求充分認識建設“信用浙江”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準確把握建設“信用浙江”的目標和基本內容,著重做好審批制度改革、信用法規建設、信用信用查詢等十項工作,為推動信用浙江建設指明方向。2003年,出臺了第一個有關企業信用評價的指導性文件《浙江省企業信用基準性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2005年,出臺全國領先的《浙江省企業信用信息征集及發布管理辦法》。2007年,出臺了《浙江省信用服務機構管理暫行辦法》,對信用市場上的信用服務機構進行規范和管理,同年,浙江省企業信用促進會向社會公布了全國首部《企業信用管理標準》和《信用服務行業標準》。

特別是在“十三五”期間,浙江省社會信用制度體系建設全面加速,出臺我省首部信用地方性法規《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條例》和全國首部信用領域的地方性法規《臺州市企業信用促進條例》。制定《關于加快推進信用“531X”工程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實施意見》《浙江省公共信用修復管理暫行辦法》《關于推進信用應用業務協同的實施意見》《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目錄(2020版)》《浙江省五類主體公共信用評價指引(2020版)》、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網絡安全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260余個,涉及信用信息歸集、評價、應用、修復和安全等各個方面,基本覆蓋信用建設全過程。

為保障信用體系建設有效實施,浙江省建立了全方位、系統化推進機制。2002年5月,成立浙江省“信用浙江”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全面履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職能,負責全省信用建設日常工作。2006年,在總結“信用浙江”建設五年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第一個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專項規劃《浙江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十一五”規劃》,之后相繼出臺“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專項規劃。

展望“十四五”,浙江將奮力開啟信用“531X”工程2.0,全力打造以“兩省兩高地”為標志的信用浙江升級版,繼續當好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排頭兵。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起步之年,也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并賦予我省“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新目標新定位一周年。信用浙江建設站在了新起點,面臨新形勢、新任務?!笆奈濉逼陂g,浙江省將緊緊圍繞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題主線,以數字化改革為統領,深化行政管理、社會治理、市場領域信用應用,全面建成信用“531X”工程2.0版,全力打造“兩省兩高地”的目標,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傮w要求可以概括為“四個化”。

一是聚焦數字化,形成具有整體智治、綜合集成的全要素信用數據供應鏈。

我省已經進入數字化改革階段,這是數字浙江建設的新階段。我們要緊扣數字化改革“152”體系,運用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思維、數字化認知對體制機制、組織架構、方式流程、手段工具進行全方位系統性重塑,打造數據供應鏈價值優勢。按照數字化改革“四橫四縱兩端”總體架構,依托全省電子政務“一朵云”等基礎設施,迭代升級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建設信用中心公共技術組件,建設具有感知、分析、決策能力的信用大腦。以數字化改革撬動信用各領域各方面改革,建立涵蓋全領域信用數據共享模型,貫通“互聯網+監管”、政府采購云平臺等重要應用系統,完善“浙里辦”“浙政釘”等信用服務窗口,支撐整體智治、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法治五大應用系統。同時,在業務流程再造、數據開放共享等方面實施配套制度,建立健全標準規范體系,推動數據共享、業務產品、技術應用標準有效實施,努力爭創信用數字化建設先行省。

二是聚焦一體化,建立左右聯動、上下貫通的省內外高效協同的社會智能治理。

全面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加快推進長三角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助力“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聯合打造 “信用長三角”。深入推進長三角社會信用合作示范區建設,支持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信用一體化建設。完善“信用長三角”平臺,加大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場信用信息整合力度,強化長三角區域紅黑名單等信用信息共享,構建跨區域跨部門信用協同監管和聯防聯控網絡。構建以公共信用應用為主、地方特色應用為補充的一體化智能化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推動公共信用信息平臺與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信用長三角平臺以及行業地方場景應用系統協調互動。強化平臺信用服務支撐功能,推進信用浙江、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公眾提供全省統一的信用信息查詢服務。加強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與基層治理四平臺對接,發揮信用在省市縣一體化社會治理中的支撐作用。

三是聚焦全域化,加快構建高能級、高效率的信用保障市場暢通機制。

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強化系統觀念、系統思維,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從生產、流通、消費三端發力,推動全方位全要素信用建設。生產環節要注重對危險化學品、特種設備、食品藥品等重點企業實施重點監管。加大對企業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懲戒力度,健全產品治理追溯和召回機制,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流通環節要深化信用交通省建設,建立全省一體化信用管理系統,構建信用管理制度體系,對超限運輸、道路危險運輸等失信行為實行專項治理。發揮信用在優化物流分撥中心、末端配送網點布局、完善農產品流通骨干網、推進冷鏈物流發展中的支撐作用。消費環節要重點圍繞文化教育、健康養老、旅游、家政等消費熱點,加快打造“信用+消費”新模式,不斷拓展社區電商、直播電商業、網約車等新模式新業態信用應用。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虛假宣傳、網絡傳銷、惡意刷單等違法失信行為,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同時,建立分級分類信用監管機制,加強網絡空間、生態環境、民生保障、科技教育、金融財稅等重點領域信用監管,爭創國家信用新型監管先進省。規范信用獎懲機制,加強嚴重失信信息公示和聯合懲戒,發揮信用在人身健康、生命安全、市場經濟、社會管理等方面的保障作用。

四是聚焦融合化,打造一批具有浙江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信用應用標志性成果。

以信用應用為突破口,開展“大數據+信用”創新應用,推出符合地方實際的、具有地方特色信用創新產品,不斷拓展信用多元化應用場景,打造全社會信用應用新高地、誠信環境新高地。在“信用+社會治理”領域,創新“信用+治理體制”,將信用機制和鄉鎮(街道)基層治理四平臺、全科網格等對接融合,探索開展商圈、街道等“信用+社會治理”試點。在“信用+便民服務”領域,加快建設“智慧醫?!逼脚_,形成全省統一的醫療保障信用監管平臺和信用評價信息系統,推動創建“誠信醫院”“誠信藥店”。在“信用+融資服務”領域,推動國家信易貸平臺、省市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互聯互通,不斷擴大“信易貸”規模,創新金融信用產品。完善納稅信用評價體系,深化納稅信用結果應用,推廣“銀稅互動”守信激勵措施。在“信用+行業監管”領域,推進各行業(領域)主管部門在公共信用評價指標體系框架下,構建行業信用監管評價(預警)模型,實現重點行業部門信用監管全覆蓋。在“信用+政府建設”領域,對全省11地級市和90個縣(市、區)開展浙江省市縣政府誠信指數評價,進行綜合考量排名,倒逼各級政府提高誠信水平。鼓勵各地政府建立“責任指數”“擔當指數”換企業“信心指數”“發展指數”。在“信用+政務事務”領域,完善用人單位勞動保障信用等級評價,建立拖欠工資違法行為公示制度。深入推進校外培訓機構非接觸式智能監管體系建設,開展知識產權保護試點示范區創建,全面推行教育科研誠信承諾制。

(阮奔奔,浙江省發展改革委信用中心。邵千龍,浙江省發展改革委信用處處長)

猜你喜歡
浙江省浙江信用
神秘的植物工廠
Mother
Task 2
2020年浙江經信定下了這些目標
歡天喜地過大年
數字經濟 浙江這么干
失信商人的悲劇
信用消費有多爽?
浙江省第一批省級特色小鎮分布圖
“信用山東”微信號正式啟動發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