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濱州市發揮比較優勢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新作為

2021-07-23 02:45王辰
中國經貿導刊 2021年18期
關鍵詞:濱州市格局消費

王辰

2020年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個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來的,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強調,“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既要深刻認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對推動地方高質量發展的原則要求,又要準確把握本地區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的比較優勢,走出一條符合本地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要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边@些重要論述,為我們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

一、準確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核心要義和深刻內涵

(一)國內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過去,我們從需求的角度講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凈出口,近年來(自2014年起)實際上已經變為消費、投資、凈出口,國內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比如2019年,最終消費、資本形成、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7.8%、31.2%和11.0%,分別拉動經濟增長3.5、1.9和0.7個百分點。2020年情況比較特殊,從全年來看,消費受疫情影響更加明顯,消費、投資、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分別為-0.5、2.2和0.7個百分點,但是從第四季度看,三者對經濟的拉動分別為2.6、2.5和1.4個百分點,季度GDP增長6.5%,為全年最高,呈現明顯的恢復增長態勢,可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日益凸顯。

(二)國際貿易環境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強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加速演變期,排外主義、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國際格局發生深刻復雜調整,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也使產業鏈供應鏈出現本地化、分散化趨勢。進出口受制于國外需求和供給鏈,面臨著越來越大的不確定性,進出口受國際環境掣肘的因素太多,因此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把握發展主動權的必然要求。

(三)依靠投資拉動面臨多重制約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在基礎設施、民生、科技創新體系和防災備災體系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投資空間。但同時要看到,過度依靠政府大規模投資刺激經濟的方式容易帶來通脹壓力,特別是去年以來政府債券規模已經超過了2009年的4萬億。僅專項債券和抗疫特別國債就超過了4.6萬億,而且部分項目由于準備不充分,甚至出現專項債資金花不出去的情況。

(四)超大規模單一市場的天然優勢

我國有14億人口,有世界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是全球最大最有潛力最具成長性的消費市場。進入新發展階段,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已經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需求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趨勢,消費水平和品質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居民消費升級同科技、生產方式緊密結合,蘊含著巨大的增長空間。因此,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優勢,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

二、濱州市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比較優勢

(一)提升傳統產業,為全市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夯實基礎

長期以來,濱州市形成了一批配套完整、技術先進、充滿活力、獨具特色的優勢產業,比如以魏橋創業、渤?;钊?、盟威戴卡、創新金屬等為代表的鋁產業,以京博集團、濱化集團、魯北集團、中海瀝青為代表的化工產業,以魏橋紡織、華紡股份、愉悅家紡、亞光家紡為代表的紡織業,以香馳糧油、渤海油脂、中裕食品為代表的食品加工業。這些產業盡管以傳統產業為主,但傳統產業絕對不是生產落后淘汰的產品,相反,很多產品都屬于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些產業的顯著特點:一是規模大,鋁產業集群是世界上最大的,魏橋紡織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棉紡織企業,2020年以上產業營業收入達到4590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62%。二是創新能力強,鋁產業集群擁有國家級技術平臺3家、省級技術平臺15家,被列為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全省重點支柱產業集群。紡織行業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亞光、華紡)、“‘國家認可實驗室認定(CNAS)”1所(亞光),國家級質檢中心1個(國家生態紡織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濱州實驗室),國家家用紡織品檢測中心1個(華紡)。三是產業鏈完整,鋁產業擁有“鋁礦石—原鋁—鋁型材—深加工制品”上下游配套完整的產業鏈條,魏橋創業在印尼投資建設了年產200萬噸氧化鋁的生產線,在幾內亞開發了儲量22億噸的高品質鋁土礦,可滿足未來70年發展需求?;ば袠I形成了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細化工、無機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相互配套的產業體系,產品涵蓋200多個品種,具備了產業鏈向高端延伸的良好基礎。紡織業擁有棉紡、染整、家紡、地毯、服裝服飾、化纖等門類齊全的完整產業體系,形成了長江以北唯一超千億級紡織產業集群,產品種類豐富,涵蓋了化纖、紡紗、織造、印染、家紡和產業用等主要產品。這些支柱產業既是濱州市經濟發展行穩致遠的“壓艙石”,也是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最大底氣。

同時也要看到,濱州市經濟還存在“結構偏重、能耗偏煤、布局偏散、鏈條偏短”的突出問題。比如,2020年全市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長4.6%,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高1.0個百分點,比重高達69.5%;投資增長42.3%,高出全部投資34.5個百分點,占全部工業投資的比重54.3%。如何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推進傳統產業持續升級,加快動能轉換也是濱州市面臨的重大課題。

(二)壯大新興產業,為全市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注入新動力

近年來,濱州市堅持創新發展,推進“雙型”城市建設,培育了一批具有比較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比如,以輕量化汽車及零部件、風電、智能制造為支柱的高端裝備制造業,最大限度地實現產業聚集、鏈條互補、資源共享。以魯北、海容、京陽為核心的新能源電池產業鏈,濱化集團與清華工研院合作打造中國頂尖的氫能生產產業鏈。在全國率先建立“云超市”服務模式、全省首家工業大數據服務中心,京東黃河三角洲大數據中心和大數據產業基地落戶,集聚形成國內半導體分立器件生產基地。以愉悅醫養聯合體項目為代表的健康制造業和多業態融合的健康服務業,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醫養健康產業體系。這些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將在很大程度上優化全市產業結構,為濱州市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增添新動力。

三、濱州市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工作路徑

“十三五”時期,由于去產能、減煤炭、化工轉型升級、采暖季錯峰生產等一系列政策因素影響,濱州市經濟經歷了艱難的低位調整期。2016年至2019年全國GDP年均增長6.7%,而濱州市年均增速只有5.1%;2019年全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而濱州市人均GDP只有9080美元。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濱州市經濟發展也到了一個重要節點,要知恥后勇、砥礪前行、迎頭趕上,堅持新發展理念,加快“富強濱州”建設,“十四五”是一個關鍵時期。

(一)堅持工業強市、工業興市不動搖

2020年,濱州市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36.5%;全市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6.4%,拉動GDP增長1.3個百分點。盡管工業經濟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瓶頸期,面臨較大壓力,但仍是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2020年,從工業內部來看,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三個門類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0.58%、79.86%、19.56%。由此可見,“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對濱州市來講意義尤為重大。發展制造業要在“去、轉、育”上下功夫?!叭ァ本褪菆詻Q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質效的落后產能,加快“騰籠換鳥”?!稗D”就是立足濱州市具有規模優勢的高端鋁、化工等產業,借助新技術,大力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2020年,有色金屬、石化化工、紡織、農副產品加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23.77%、19.62%、5.7%和6.06%?!坝本褪敲闇矢叨饲把丶夹g,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產教融合、實業創新“雙型城市”建設。

(二)促進消費升級,融入新發展格局

“十三五”時期,全市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2020年,批發、零售、住宿和餐飲4個行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12.0%。要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全面促進消費。一是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發展服務消費,發揮強大國內市場增長潛力,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二是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至2020年末(用2019年常住人口數測算),濱州市擁有各類市場主體40.02萬戶,平均每萬人擁有市場主體1020戶,列全省第10位,比全省平均水平少157戶,東營、濰坊、淄博分別為1307戶、1251戶和1194戶,均高于濱州市平均水平。

(三)發揮投資關鍵作用,拓展發展空間

一是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比如,相對于東營,濱州市應該更有潛力成為京津居民短途休閑旅游的“后花園”,但受交通條件限制,區位優勢難以發揮,只“享受”到了26個通道城市的產業發展約束。二是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堅持投資補鏈強鏈,用下游投資帶動上游投資,用消費需求帶動投資需求,投資只是中間需求,若消費需求不足,盲目擴大投資只會形成過剩產能。三是用好“過堂會”制度,變督促督導為服務下沉,推動重點投資項目加快實施,盡快形成產能。

四、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展現統計新作為

統計具有信息、咨詢、監督三大職能,是黨委政府的“參謀部”、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社會公眾的“信息窗”,主要任務是“反映發展、宣傳發展、評價發展、促進發展”。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日益成為國家治理的主要方式,“基于統計的管理”正在向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滲透。這就要求我們既要提供領域更完整、內容更豐富、準確度更高、顆粒度更細的數據,更要對形勢變化開展深入分析研判、監測預警,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近年來,我們堅守主責主業,守正創新,突出抓了兩件事。一是制定并實施《專業務實統計體系建設實施辦法》,列入全市首批17項“流程再造服務體系攻堅行動”,推進數據生產發布、經濟運行分析、統計業務培訓、升規納統服務、部門統計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系統化。二是按照“想明白、說明白、干明白”“看到數據、看懂數據、看透數據”的要求,強化統計分析研究,一大批有理論高度、有思想深度、有政策溫度的統計分析進入市委、市政府決策視野,較好地發揮了統計職能作用。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富強濱州建設“七個走在前列,八個全面開創”,以建黨100周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契機,努力提高統計服務水平,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作者單位:濱州市統計局)

猜你喜歡
濱州市格局消費
濱州市青少年機器人大賽開賽
新的一年,準備消費!
格局與結局
以天地為格局
“新青年消費”,你中了幾條
最美還是夕陽紅
消費輿情
信用消費有多爽?
濱州市一道中考題的探研
春天是一位染色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