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檢測的臨床價值分析

2021-07-30 02:50
醫藥前沿 2021年16期
關鍵詞:女患者乙型肝炎資料

孔 婷

(四川省人民醫院檢驗科 四川 成都 610010)

乙型肝炎是一種臨床常見肝病,主要發病原因表現為:感染乙肝病毒。隨著病程時間的延長,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日益加重,最終威脅到其生命健康安全。對于已經患病的患者來說,臨床需及早確定病情,再進行針對性地治療。免疫球蛋白是一種具有抗體活動的動物蛋白,主要存在于機體以下幾個部位:血漿之內、分泌液內、其他組織以及體液內等。乙型肝炎患者感染乙肝病毒之后肝細胞功能受損,繼而導致機體內的抗原物質無法被有效清除,最終使得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上升。病理學研究顯示,血清免疫球蛋白在肝病患者的診斷中具有較高參考價值[1]。本文將對其診斷價值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乙型肝炎患者共68 例(其中有23 例急性肝炎患者作為A 組、20 例慢性肝炎患者作為B 組、11 例肝硬化患者作為C 組、14 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作為D 組),再選取同期本院的31 名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1)對照組均為健康人群;(2)A、B、C、D 組患者HBV-DNA 為陽性;(3)均知情且簽署相關同意書。排除標準:(1)精神障礙者;(2)中途退出者;(3)重要器官組織病變者。A 組男、女患者分別為14、9 例,年齡(43.65±5.25)歲。B 組男、女患者分別為13、7 例,年齡(42.96±6.16)歲。C 組男、女患者分別為8、3 例,年齡(41.52±6.39)歲。D 組男、女患者分別為11、3 例,年齡(42.22±5.57)歲。對照組男、女分別為21、10 例,年齡(40.86±5.34)歲。五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五組均在接受血清免疫球蛋白檢驗之前保持清淡飲食和充足的睡眠時間,在檢驗前1 d 叮囑其空腹8 ~12 h,再于次日清晨抽取空腹肘靜脈血(4 ~5 mL),離心處理后(頻率:3 000 r/min;離心時間:10 min),將標本置于抗凝管中保存(保存條件:-20°C)。A、B、C、D 組患者在確診后均接受針對性治療。

1.3 觀察指標

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體檢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使用BECKMAN IMMAGE800 分析儀分析IgG、IgM、IgA等)水平以及A、B、C、D 組治療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五組對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

A、B、C、D 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D 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A、B、C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五組對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 s,g/L)

表1 五組對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 s,g/L)

組別 例數 IgG IgM IgA A 組① 23 13.25±2.47 1.65±0.66 2.99±1.02 B 組② 20 17.56±3.26 1.72±0.45 3.88±2.11 C 組③ 11 17.86±4.52 1.84±0.75 4.65±2.39 D 組④ 14 19.38±8.28 2.28±0.77 5.55±2.74對照組⑤ 31 11.49±2.12 1.33±0.22 2.12±1.05 t ①VS ⑤ 2.8115 2.5241 3.0472 P 0.0069 0.0147 0.0036 t ①VS ④ 3.3408 2.6441 4.0703 P 0.0020 0.0122 0.0003

2.2 乙型肝炎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

治療前后A、B、C、D 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四組乙型肝炎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 s,g/L)

表2 四組乙型肝炎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 s,g/L)

IgM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A 組① 23 13.25±2.47 11.02±2.36 1.65±0.66 1.21±0.35 B 組② 20 17.56±3.26 14.23±3.02 1.72±0.45 1.39±0.33 C 組③ 11 17.86±4.52 14.15±3.11 1.84±0.75 1.31±0.22 D 組④ 14 19.38±8.28 14.02±1.69 2.28±0.77 1.18±0.79 t ① - 3.1305 - 2.8246 P- 0.0031 - 0.0071 t ② - 3.3511 - 2.6446 P- 0.0018 - 0.0118 t ③ - 2.2426 - 2.2489 P- 0.0364 - 0.0359 t ④ - 2.3732 - 2.7308 P- 0.0253 - 0.0009組別 例數IgG組別 例數 IgA治療前 治療后A 組① 23 2.99±1.02 2.05±1.14 B 組② 20 3.88±2.11 2.48±1.23 C 組③ 11 4.65±2.39 2.68±1.44 D 組④ 14 5.55±2.74 2.96±1.85 t ① - 2.9470 P-0.0051 t ② - 2.5635 P-0.0144 t ③ - 2.3416 P-0.0297 t ④ - 2.9312 P-0.0070

3.討論

隨著醫療技術的日益進步,臨床檢驗技術也逐漸進步。臨床檢驗技術的提高能夠為疾病早期的診斷提供可靠依據,繼而使得臨床醫師能夠更為快速且準確地制定出針對性治療計劃。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我國大約有6 500 萬乙肝病毒攜帶者,其中有3 200 萬左右的乙型肝炎患者,因此我國原衛生部始終將乙型肝炎的診治作為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2]。肝臟是人體中的一項重要器官組織,主要發揮著代謝和解毒作用。機體一旦被乙肝病毒所感染,將顯著影響肝臟組織的代謝和解毒功能。臨床實踐表明,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疾病癥狀不夠典型,因此極易被患者所忽視,導致疾病惡化,最終威脅患者的生命。

相關調查研究顯示,乙型肝炎好發于青壯年人群,其中有少部分乙型肝炎患者會發展成肝硬化或者肝癌[3]?,F階段來看,多數學者認為乙型肝炎的發生機制是乙型肝炎病毒經過多個免疫反應,繼而導致肝組織內部出現病理免疫損傷,并非是乙型肝炎病毒在機體內復制肝細胞,繼而引發肝組織受損。乙型肝炎患者發病早期的臨床主要癥狀表現為:失眠多夢、體力不濟、乏力、感冒等[4]。臨床在診斷乙型肝炎患者過程中一般通過癥狀檢查或影像學檢查或實驗室檢查等確診。有關資料顯示,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也能夠對乙型肝炎患者的相關病情進行確診[5]。根據已有研究發現,乙型肝炎病毒對肝臟的破壞越大,那么其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上升越快[6-7]。本文結果顯示,A、B、C、D 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D 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A、B、C 組(P<0.05),治療前后A、B、C、D 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文結果論證以上觀點。相關調查研究顯示,IgA 水平的表達與肝硬化的進展密切相關,IgA 可作為肝硬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之一[8-9]。有關資料顯示,IgG 可作為評估肝纖維化患者預后效果的重要參考指標[10]。IgM 對早期感染患者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IgM 水平變化在慢性乙型肝炎階段的作用不典型。

綜上所述,對乙型肝炎患者進行血清免疫球蛋白臨床檢驗能夠為臨床診斷提供可靠數據參考。

猜你喜歡
女患者乙型肝炎資料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同形異構:勞倫斯與吉爾曼筆下的“女患者”
慢性乙型肝炎的預防與治療
要想出奇效反過來說
少吃五個
德庸醫擅自拔人7顆牙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66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醫證候與辨證論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