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較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和內鏡下黏膜下剝離術治療結腸粗蒂息肉對患者預后的影響

2021-08-03 07:21吳緒中
世界復合醫學 2021年5期
關鍵詞:息肉結腸內鏡

吳緒中

重慶市璧山區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重慶402760

結腸粗蒂息肉是一種常見的腹部疾病,該疾病可導致患者出現腹痛、消化不良、血便等癥狀,目前該疾病普遍采用手術治療[1]。傳統的開放手術損傷較大,術后恢復緩慢,可能對患者胃腸道造成損傷。近幾年,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開放性手術逐步被內鏡手術替代,微創手術損傷小,并且擁有清晰的影像學引導,操作便捷,切除完整,殘留率低,治療效果好,受到了廣大患者的青睞[2]。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和內鏡下黏膜下剝離術均為臨床中常用的微創手術,但對于其具體的療效比較,學者們說法不一[3]?;诖?,選取2018年5月—2020年6月期間入院的100例結腸粗蒂息肉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和內鏡下黏膜下剝離術治療結腸粗蒂息肉對患者預后的影響?,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的100例結腸粗蒂息肉患者進行探討,按照入院的時間順序對患者分組,對照組采用內鏡下黏膜下剝離術治療,觀察組采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治療,每組50例。觀察組年齡43~84歲,平均(62.5±2.7)歲;男31例,女19例;蒂部直徑(1.23±0.17)cm;升結腸息肉患者5例,乙狀結腸息肉患者26例,橫結腸息肉患者10例,直腸息肉患者3例,降結腸息肉患者6例。對照組年齡41~82歲,平均(62.25±2.4)歲;男32例,女18例;蒂部直徑(1.24±0.12)cm;升結腸息肉患者5例,乙狀結腸息肉患者28例,橫結腸息肉患者9例,直腸息肉患者3例,降結腸息肉患者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影像學檢查確診,術后病理學檢查提示良性者;患者符合手術適應證;患者以及家屬同意該次研究;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該次研究。

排除標準:凝血障礙患者;精神障礙患者;免疫缺陷患者;患血液系統疾病的患者;合并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合并嚴重臟器功能損傷的患者;麻醉不耐受患者。

1.2 方法

所有手術均由同一組醫護人員負責進行,設備使用OlympusCF-HQ290I電子腸鏡、ERBE VIO200D高頻電發生器、安瑞AMH-EK-O-2.4X2300(4)-N黏膜切開刀、AMH-SNER241524圈套、AMH-HF-A-2.4X2300熱凝鉗、AMH-SYB-2418-2304一次性注射針、AMH-HCG-195-135一次性止血夾和尚賢XT-DL-128-40透明帽。

黏膜下注射液配置如下:生理鹽水15 mL+透明質酸鈉[批準文號國食藥監械(準)字2010第3640588號]3 mL,2支注射用血凝酶(國藥準字H20051839)以及少許亞甲藍注射液(國藥準字H32024827),充分震蕩混合均勻。

觀察組采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治療,麻醉后,在內鏡上安裝透明帽,在息肉基底部黏膜下部注射配置好的黏膜下注射液,使用圈套器進行息肉蒂根部結扎,病變部位行電凝切除,局部出血位置使用熱止血鉗止血,創面以一次性止血夾縫合。

對照組實施內鏡下黏膜下剝離術治療,麻醉監護下在內鏡前安裝透明帽,在息肉基底部黏膜下部注射配置好的黏膜下注射液,病變以黏膜切開刀剝離,創面以一次性止血夾縫合。

兩組患者取病灶樣本送病理學檢查,術后當天實施心電監護,禁飲禁食48~72 h,禁止劇烈活動,術后實施抗感染治療,嚴密觀察患者出血情況。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參照以下標準評估患者療效:病灶徹底切除,癥狀消失,影像學以及各實驗室檢查未見異常為顯效;病灶徹底切除,癥狀改善,實驗室檢查未見顯著異常為有效;與以上描述不符合為無效,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50×100%。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止血夾數量、術后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s),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為[n(%)],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8%,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icien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2.2 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止血夾數量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

3 討論

結腸粗蒂性息肉屬于臨床常見病,該疾病屬于胃腸道疾病,目前臨床對于其具體的發病機制還不明確,疾病可引起腹痛、消化不良、腹痛等癥狀,對患者生活影響較大。

近幾年臨床中一般采用內鏡下手術進行治療,具有創傷小、病灶切除徹底以及恢復快等優勢[4]。內鏡下手術包括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和內鏡下黏膜下剝離術、內鏡下結扎手術3種[5]。由于結腸息肉供血比較豐富,不排除有惡化的可能性,內鏡下單純結扎缺乏術后病理,因此,前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和內鏡下黏膜下剝離術在臨床中的使用更為廣泛,而單純結扎手術則不推薦使用[6-7]。

在該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觀察組手術時間是(19.83±6.38)min,止血夾數量為(5.12±0.27)個,優于對照組(P<0.05),同時,兩組患者均未見嚴重并發癥,僅出現了發熱、感染以及出血,經簡單處理后恢復,未引起嚴重后果。結果說明: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和內鏡下黏膜下剝離術治療結腸粗蒂息肉兼具療效和安全性,這兩種手術均能夠有效處理病灶,確保病灶完整剝離,而且手術損傷較小,不易引起過多的并發癥,對于患者術后康復有利。王顯嶺等[7]在其研究中也指出:內鏡下黏膜切除術下手術時間是(19.46±9.37)min,止血夾數量為(5.26±0.32)個,優于對照組(P<0.05)。其研究與該研究論證觀點一致,僅存在較小的數據差異,考慮和病例數差異相關。但臨床中有研究指出:內鏡下黏膜下剝離術后存在穿孔風險,其發生率在14%左右,與該次研究結果存在差異[8-9]。該研究所有患者均未發生穿孔,而且并發癥發生率較低,考慮其原因在于:黏膜下注射透明質酸鈉混合液可以提高下液體層張力以及黏膜厚度、支撐力,故不易導致穿孔[10-11]。此外,手術中采用透明帽輔助視野,切開刀尖清晰可見,避免了對肌層造成誤傷,以止血夾確切縫合也可以有效減少穿孔風險。

在結腸粗蒂性息肉的實際治療中,建議結合患者病情、經濟條件等選擇適合的方案,由于既往研究中有關于內鏡下黏膜下剝離術后存在穿孔風險的報道,為進一步確?;颊叩陌踩?,改善預后,建議首選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治療,該手術在操作上也更為簡單,手術時間更短。

綜上所述,結腸粗蒂性息肉應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均可以獲得良好療效,而且預后較佳,但前者操作更為簡單安全。

猜你喜歡
息肉結腸內鏡
新生兒先天性細小結腸癥相關病因與影像表現
宮頸長息肉了怎么辦
內鏡止血在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中的應用
眼內鏡的噱頭
腸息肉防治莫入誤區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結腸中的研究進展
胃息肉會發展成胃癌嗎?
大探頭超聲內鏡在上消化道較大隆起病變中的應用(附50例報告)
你真的了解子宮內膜息肉嗎
憩室炎,藏在肚子里的神秘疾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