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農村貧困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2021-08-03 09:29林藝勤
考試周刊 2021年44期
關鍵詞:農村學校貧困學生心理健康

林藝勤

摘 要:當今社會中學生已經慢慢成為青少年教育的主要目標,在這個階段中學生的思維意識與價值觀處于一個塑造期,而農村教育水平普遍較低,所以農村學生出現心理障礙的頻率遠高于城市學生。文章重點關注農村貧困中學生的心理現狀,針對當前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農村學校;貧困學生;心理健康

一、 引言

學生在學習生涯中,很多個階段都會產生煩躁、易怒、膽怯的現象,這是明顯的心理問題。心理問題雖然不如身體疾病對人的危害那么直觀,但是如果不能進行有效解決,長期下去一樣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與生活狀態。近些年來,雖然學生的心理問題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但是關注的重點還是普遍放在城市學生中,極少會有人關注到農村學生的心理發展。學生的心理發展在學生未來的成長道路上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只有做到照顧好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身體、心理都健康發展,那么學生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才能越走越遠。

二、 貧困學生的心理特征

(一)自卑感

當代貧困生中,自卑心理是產生其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貧困生由于家境貧寒,在很小的時候就擔起了一個家的責任,在日常生活中會省吃儉用,渴望有一天能夠學有所成,幫助家里擺脫當前困境。然而在學習中,學生往往會發現周圍環境與自己日常生活有一個較大的反差,學生之間的心智都尚未發育成熟,盲目攀比的風氣屢禁不止,還會出現同學之間的討論。在這種情況下,貧困生的心理就會產生較強的波動,出現自卑、緊張等心理疾病。

(二)焦慮感

焦慮感是生活中每一個人都可能會出現的一種心理障礙,而貧困生由于自身的家庭原因,身上往往擔負著更大的責任,家庭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學生的生活及學習都擔負著極大的壓力。過低的學習目標可能無法做到改善家庭現狀,過高的學習目標家庭可能負擔不起,這無疑加重了他們的心理負擔,造成焦慮感飆升。同時,學生還要在學習的同時兼顧著家庭的問題。比如,是否有需要照顧的父母及老人,是否有還在上學的弟弟妹妹,等等,這同樣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生活及學習的雙重壓力很有可能會將一個心智尚未發育成熟的中學生壓垮,從而對生活失去希望。

(三)社交恐懼癥

社交恐懼癥產生的原因歸根結底屬于自卑心理帶來的附屬產物。每一個學生最初的時候都不會拒絕與外人結識與交往,但是在他們嘗試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家庭原因體現出來的差距會使得他們的自尊心受到極大的打擊。他們渴望與人溝通,但是卻很難找到話題,這種矛盾的情況會使得學生的情緒極不穩定,很容易出現較為極端的現象。這種狀態下的貧困生會給人一種急躁、難以接觸的錯覺,從而會有意對其疏遠,而貧困生在感受到其他同學的疏遠后,心理上就會更加的脆弱,將自己徹底與其他同學進行分隔。

例如,曾經有一個小男生,家庭狀況就類似上述所提到的,高度的自卑心理與緊張感讓他經常逃課,沒日沒夜地泡在網絡與小說的虛擬世界中,同學的疏遠,課業壓力的緊張,讓他覺得自己被這個世界所拋棄,只有在虛擬世界中才能體會到親情、友情的感覺。所以筆者有一天就在晚自習的時候主動找到了他常去的那個網吧,看到他打游戲的身體還有些微微顫抖,

筆者把大衣給他披上去,坐下來后才發現他的臉色不大好看,一詢問才知道原來是感冒了,筆者連忙將他送到附近診所打了點滴,在輸液的過程中筆者開始第一次跟他的談心。通過溝通筆者才知道,原來這個孩子的母親很早就去世了,父親一個人要養家,只能被迫到外地打工,而家里只有他一個人,得不到父母的愛,得不到同學們的幫助,才會導致他沉迷虛擬世界無法自拔,當筆者對他進行深入了解以后,發現他對于網絡的認知還是較為片面,只能用電腦進行聊天與游戲,所以筆者決定改變他現在的狀態。首先要從改正他的認知入手,讓他對于網絡世界有一個正確的了解,網絡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娛樂,還有更多的知識獲取渠道,通過長時間的深入交流,能從這個學生的眼睛里看到他的變化,第二天,這個學生竟然是第一個出現在教室里的,跟筆者說:“老師,接下來我會用實際行動證明,您的眼光沒錯?!?/p>

由此看出來,貧困學生的心理問題產生原因不僅僅是某一個方面造成的,而是從性格、狀態、人際關系、課業壓力等多個方面同時產生的壓力造成的,而多種原因同時出現就會導致問題的構成極為復雜,教師解決起來也是無從下手,而學生因為出現的問題而產生的具體行動也會多種多樣。例如,聚眾打架斗毆、逃學曠課、離家出走,通過國家近些年來的調查報告也能看出,在校園中的“后進生”構成中,貧困生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

三、 貧困家庭的形成原因

(一)家庭遭遇變故

通過調查,筆者發現有一些貧困家庭最初并不是貧困家庭,他們可能曾經生活的并不困難,甚至有的家庭還達到了小康的水準,但是這些家庭或者出現天災,或者出現人禍,家庭成員、經濟產業等等受到了嚴重損害,而在農村中,各個家庭對于保險的普及程度較低,很多家庭有了錢都喜歡存起來或者放在手里,很少會去購買相應的意外險,這就導致在出現問題后,不但對于整個家庭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同時也意味著這場打擊的后果,也只能自己進行承擔,很有可能一場大病就會拖垮一個原本較為富裕的家庭,而且與生來貧困的家庭不同,這種遭遇變故導致貧困的家庭抗壓能力較差,他們內心會產生一種極為不適應的落差感,從而導致這種家庭成員的心理問題更為嚴重。

(二)文化水平較低

往年,提到農村,給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農村人口文化水平低,文化素質差,近些年來雖有些好轉,但是相較于城市家庭來說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在這種陳舊的觀念下,部分學生從小就會被家里灌輸一種“讀書無用論”,只要孩子上完義務教育后,就讓孩子開始幫家里干活,早早結婚生子,這種陳舊觀念的循環就會導致家里的文化水平永遠無法提升,常年重復著最累的農業勞動,無法提高生產效率,導致了自己付出著最多的努力,拿著最低的收入,這種惡性循環嚴重地影響了家庭的發展。

猜你喜歡
農村學校貧困學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淺談農村學校的班主任工作
小班額背景下學生作業批改方式的研究
淺談農村學校管理藝術
軍旅書法家李洪海捐助蘭考縣貧困學生
2600多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
籌資百萬救助貧困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