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學活用,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寫話能力

2021-08-05 18:54周永芳
速讀·上旬 2021年8期
關鍵詞:寫話文本教材

周永芳

◆摘? 要:本文從挖掘文本語詞、重視文本語段、巧用文本留白、延展文本空間四個維度,淺談低段語文教學如何巧用教材文本,豐富學生素材積累、引導學生模仿創新、激發學生進行想象創造,從而開啟學生寫話泉源,培養低段學生寫話能力。拋磚引玉,希望能對小學低段語文教師開展寫話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寫話;教材;文本

葉圣陶先生曾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語文的技能?!狈_部編版低年級語文教材,精美的插圖讓人浮想聯翩。那些充滿童趣的選文、回歸傳統文化的知識積累學生更是喜聞樂道。它讓學生享受美,更為學生語言表達、想象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要巧用教材文本,充分發揮部編教材的優勢,激發學生寫話興趣,培養學生寫話能力。在運用教材培養低段學生寫話能力時,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重視文本詞語,豐富學生素材積累

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寫話首先要突破的是字詞積累,部編教材識字教學便為這一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如二年級下冊識字4主題是《中國美食》。說到美食,學生就打開了話匣子,想到各種各樣愛吃的美食。說完之后我根據將書上涉及的美食的圖片一一展示,及時為孩子呈現美食名稱:涼拌菠菜、香煎豆腐、紅燒茄子、蛋炒飯、蒸餃等詞,再通過視頻展示食物制作過程的片段,讓學生積累炒、炸、蒸、燉、煎、煮等制作食物的方法,并讓學生根據我所出示的食材,想一想這些食物可以用什么烹飪方法完成。這樣遵循了低年級學生形象為主的思維規律,在影像瀏覽的基礎上識記文本詞匯,積累詞語,讓來源于生活的詞語,得以有效還原生活的原貌。

二、挖掘文本語段,引導學生模仿創新

部編版的課文都是經過編者千挑萬選、仔細斟酌而來,充滿童趣,很多文段語言優美,帶有很強的示范性。在教學過程中,適當挑選精彩語段,讓學生進行背誦,并提煉一些簡單實用的句式,讓學生進行仿寫訓練,學生的寫話也定能得到目標明確的指導,收效更為明顯。如,部編版二年級下冊課文第9課《楓樹上的喜鵲》第5自然段中,“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這樣的句式常用,理解難度小,適合成為低年級日常寫話的素材,讓學生根據圖片的提示和課文中的范例仿寫句子,極大的降低了寫話的難度,幾乎所有的同學都能迅速接受,并完成寫話。

此外,“模仿寫話”還可以基于課本內容,適當進行拓展,使學生的創新思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學完第20課《蜘蛛開店》后,教師除了引導學生復述故事之外,還可以指導學生根據蜘蛛的性格特點續編故事:蜘蛛還可能開些什么店,掛些什么招牌,又會有怎樣的客人到訪,收到什么樣的結局呢?寫話過程中,學生大膽模仿,續編的故事讓人眼前一亮,忍俊不禁。如:“晚上,蜘蛛想:還是賣帽子吧,因為帽子織起來很簡單?!钡诙?,蜘蛛的招牌換了,上面寫著:帽子編織店,每位顧客只需付一元錢。顧客來了,竟是一頭藍鯨。藍鯨那么大,帽子好難織啊,蜘蛛織了一年又一年,最后累到在店里。據說,后來再也沒人看見過它了?!?/p>

三、巧用文本留白,激發學生想象創造

教材中總是留有許多空白,藏著許多意猶未盡之處,它是激發學生想象力、拓展課堂張力的有效空間,在教學中若能適當挖掘,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有著重要的意義。較為明顯的部分就是標點符號中“……”的使用。

如部編版課文第8課《彩色的夢》中最后一小節“我的彩色夢境,有水果香,有季節風,還有紫葡萄的叮嚀,在溪水里流動……”。我的彩色夢境里還有什么呢?教學中教師不妨引導學生去細細思考,嘗試表達。又如第21課《青蛙賣泥塘》第10段,“小猴跑來說,這兒應該蓋所房子;小狐貍說……”,根據不同動物的需求,要求學生補全狐貍的意見,并發揮想象:還可能會有哪些動物經過這里,對青蛙的泥塘提出什么樣的建議呢?

除了省略號以外,部分語句的表達,也給人留下了空靈的部分去發揮,如第21課《大象的耳朵》一文中,寫出了兔子、小羊對大象說的話,但對小鹿、小馬、小老鼠的語言描寫則以“見到大象,都要說他的耳朵”簡單概括,教學中,教師便可以根據小鹿、小馬、小老鼠對“大象的耳朵”的態度,引導學生積極表達。

四、延展文本空間,開啟學生寫話泉源

從語文學科的性質上來看,它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不僅存在于課本,更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處在語文大環境中學習語文,生活中處處是語文學習的素材。課本,作為語文學習的載體,連接著教室與社會,學習與生活。受到表達的限制,有時文本并不能精準、有效的輔助語言訓練,這時我們便可以找到書本與實際的結合點,開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學活動。如在教第2課《找春天》時,孩子們通過學習、朗讀、背誦課文,對春天有了一定的感受,但在根據課文內容進行仿寫時,便出現了新的問題,學生平時對生活觀察較少,對課本提及之外的春天的事物似乎積累很少,老半天擠不出一句話,我當即改變教學流程,給學生發放了相應的學習單,引導學生從第二段開始,“二(1)班的孩子____________,沖出________,奔向_______,去尋找春天”。讓學生走出教室去尋找春天,有了實踐體會和發現之后,再完成寫話任務。這一次,便有了不少驚人的發現。

“油菜花綻放張張笑臉,那是春天這個大富翁擁有的黃金吧?”

“花壇里的花五顏六色,那是春天的發夾吧?”

從課本走向實踐,孩子們思維的源泉似乎得到了開啟,優美的句子一次又一次閃現。

巧用教材,挖掘利用教材中一切可供于寫話的素材,讓學生感受到寫話的樂趣和實用性,克服寫話過程中的心理障礙,發展創造性思維,從而達到有效提升低段學生寫話能力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朱曼.依托教材基石,指導低段寫話——以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材為例[J].中華少年.2018(05).

[2]施丹丹.依托教材,夯實學生寫話基礎——二年級上冊教材例談[J].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2010,(12).

[3]王云.依托教材,吹響習作“號角”——低年級學生快樂寫話策略例談[J].小學教學參考.2017,(01).

猜你喜歡
寫話文本教材
寓教于樂 以評促學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教材精讀
挖掘文本資源 有效落實語言實踐
搭文本之橋 鋪生活之路 引習作之流
文本與電影的照應閱讀——以《〈草房子〉文本與影片的對比閱讀》教學為例
小學低年段寫話練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