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松

2021-08-05 08:21秦艷
時代報告·中國報告文學 2021年4期
關鍵詞:昆山防護服醫療隊

秦艷

濮這個姓不太常見,我生活過的江南小鎮卻有。從小聽父母講濮姓人家的故事,心里便對濮德松醫生存有一份莫名的親切感,因此期待著能有一次愉快的采訪。

在采錄室里終于見到了他本人,看起來很像演員李晨,而且比官方的照片年輕得多、帥氣得多。打過招呼后,濮德松朝我笑了一下說:“去武漢之前,我把頭發剃光,現在長長了?!睘榱嗽豕ぷ?,他和當時很多醫護人員一樣,先剪掉了自己的頭發。濮德松來自黃山,他就像黃山上漫山遍野的松樹一樣樸實、謙遜與堅韌,哪怕風雨來襲也毅然挺立于山石之間,而這種感覺隨著采訪的深入更加深刻。這棵黃山松如今已扎根昆山13年了,每每提及昆山中醫院,他的表述都是“家里……”在濮德松的心里,對昆山早就有了歸屬感。

2007年7月1日,濮德松通過昆山中醫院的招聘考試,來到了昆山這座美麗的城市。他在這里工作、成家,一轉眼已經13個年頭了。2020年,正好是他36歲本命年。

2020年初,濮德松看到工作群里發出“報名援鄂”的信息時,“要不我去吧!”黃山松般樸實的他當即報名。彼時,可怕的新冠疫情正在肆虐,人人談之色變,不要說去武漢,即便在昆山,若某小區出現一名患者,所有人都會繞道而行。雖千萬人,吾往矣——醫生的使命感讓他挺身而出,這份使命感源自他有責任擔當的人生底色。很早以前,他就愛看報紙,愛聽廣播。如今他已榮升為父親,但唯一愛好仍是刷新聞。關注新聞的習慣讓他開闊了視野,為他打通了與外界交流的渠道,也培養了他的理性思維與責任擔當?!皼]事的,沒事的,我很快就會回來的?!边@是他寬慰愛人的話語,也是對當時疫情形勢理性的、科學的預判。

其實從2019年11月下旬開始,濮德松就已經在關注新冠肺炎疫情了,自2019年12月31日新華社報道“武漢暴發不明原因的肺炎”的消息后,出于職業的敏感,他便“盯”上了此類新聞。臨近春節,濮德松發現疫情逐漸嚴重起來,便打電話叮囑家人不要隨便串門,同時告訴他們今年可能不能回去過年了。

第一時間報名

沒過幾天,西安、上海、廣州等地的醫院開始派出援鄂醫療隊。濮德松感覺派出去的大部分人員應該是重癥醫學科的,因為平時科室里經常收治重癥肺炎病人,救治這些病例要會操作呼吸機、吸痰機等,而這些都是自己科室的專長。當時,他就在心里問自己:“如果派到我,我愿不愿去?我敢不敢去?”慢慢的,朋友圈、電視里全是各地援鄂醫療隊出發的新聞報道,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濮德松的眼淚就止不住地流下來。

2020年1月24日23:00,重癥醫學科護士長舒雅娟在科室群里發了信息:“可能輪到我們科報名(援鄂),誰去?”濮德松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當即回復:“要不我先去?!绷銜r許,科室確定李路生醫生先行出發,他處于待命的狀態。2020年1月28日,濮德松得知有預備隊后又第一時間報名,陳主任說:“這一次,你就去吧?!边@時濮德松才知道,第一批沒讓他去,是組織上考慮到他的兩個孩子太?。ù蟮?歲,小的2歲)需要照顧。等到正式名單定下來,濮德松名列其中。在出發前,醫院對援鄂醫療隊13人進行了相關培訓,重點是穿脫防護服。其實濮德松的內心是非常緊張的,早上醒來他發現后背上全是虛汗。但他不斷地鼓勵自己:沒事,肯定沒事的。

“2020年2月8日晚上8點,太倉中醫院的同事和我說今天晚上可能要出發?!眲偮牭綍r,濮德松還是心里一沉。緊接著,科室“262逆行天使”——“昆山援鄂抗‘疫醫務人員群”里消息就來了,通知第二天正式出發。護士長還打來電話再次提醒濮德松。這時,濮德松才知道他是這一批13人的援鄂醫療隊中第一個報名的。濮德松下班后馬上叫妻子給他剃了光頭,他成了這批醫療隊里第一個剃光頭的人。他心里想:到了那邊可以少給人家添麻煩。

第二天早上起來后,濮德松叮囑妻子:“我走之后,要記得戴口罩。放心好了,等著我回來?!笨赡苁清У滤傻臉酚^情緒感染了妻子,“她送我到醫院后沒有與我擁抱道別,也沒表現出生離死別的難過?!卞У滤烧f。

在科室送行的時候,同事們緊張忙碌地為援鄂醫護人員收拾一些必備物品。后來不知誰起的頭,大家突然哭了起來。濮德松忙著安慰大家:“沒事的,2003年‘非典好像很可怕,不是照樣過來了嗎?大家不要慌,我們最多一兩個月就能回來?;貋砗?,大家一起去吃燒烤?!逼鋵?,在科室全體人員合影的時候,濮德松的眼淚已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轉了。

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2月9日11點,濮德松隨昆山第二批援鄂醫護人員從昆山前往無錫機場。在大巴上,他才發現微信有大量的信息未回,尤其是家人、家族群里發來的鼓勵、問候的話語刷滿屏幕,溫暖著他的心。大巴上每個人都在低著頭回復信息,車廂氣氛莫名沉悶。濮德松非常認真地問大家:“坐飛機晃不晃,嚇不嚇人?我有點害怕?!薄昂濉钡囊宦暣蠹胰α?,“看你天不怕,地不怕,沒想到怕坐飛機??!”大家的調侃讓車廂氣氛活躍起來。他們所乘的飛機越飛越高,越飛越遠……

此一去山高水長,此一去吉兇未知,此一去生死難料……對于未知病毒的害怕是每一個人的本能,同行的醫護人員壓力巨大。出征前親人的不舍讓大家淚濕戰袍,為了緩解大家的壓力,濮德松樂觀地幫他們分析:“憑我對病毒的了解和醫學常識判斷,不會出現大面積醫護人員感染的狀況?!边@份樂觀感染了整個醫療隊,并持續到后來在武漢并肩戰斗的52個日日夜夜。

首戰光谷院區

武漢當時正被病毒的陰霾所籠罩,一群來自蘇州的白衣天使降臨了。

傍晚的武漢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暮氣沉沉的城市里仿佛到處彌散著病毒,濮德松一行先來到了的禧玥酒店。十點多,他從房間的窗口往外望去,對面的街道別說人流,人影也不見一個;小區里別說人影,路邊燈光也不亮一盞。當天晚上,濮德松連一塊毛巾都沒有——酒店的不敢用,自己的物品未送達。當晚,濮德松只能在沙發上合衣睡了一夜。好在一大早,個人物品送來了,濮德松第一個跳上卡車幫助搬運。在幫助別的醫療隊的同時,濮德松希望能快點找到自己醫院的物資。中醫院的箱子與眾不同,每個人的箱子上都系著兩個香囊——中醫院的領導親手系上的。香囊里裝有中藥,可以幫助驅避病毒——祖國的中醫藥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被證明療效顯著,小小的香囊也承載著醫院領導對醫護人員美好的祝福。

上午11點搬運完物資,12點吃飯,1點到達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院區首先給這些醫護人員安排了培訓,重點是“院感”,也就是自我防護的培訓。半小時培訓剛剛完畢,大家便得知一個消息,第一批病人即將送到,當天晚上就要救治病人。整個醫療隊一下子緊張起來,沒想到剛到醫院就要上戰場了。金一護士長來找濮德松:“濮德松,你第一批就要上的?!比嗣襻t院的錢佳護士長也來了:“你點子多,你要好好地照顧我們醫院的小朋友(小護士)?!卞У滤擅φf:“放心,我會照顧好她們的?!卞У滤梢豢诖饝聛?,雖然當時他心里也沒底,但他堅信,只要防護好肯定不會出現問題。這時,郭強主任匆匆忙忙也來找濮德松:“你快幫忙準備20個N95口罩?!碑敃r濮德松也不知道到哪去找N95口罩,他突然想起來,昆山為醫護人員準備的物資當中就有這樣的口罩,他當即把口罩拿了過來。

光谷院區由綜合性醫院改建為收治新冠肺炎的定點醫院,由蘇州醫療隊(一隊、二隊)成建制地接收。醫護人員剛抵達病區,第一批病人就要送進來了。當時場面確實比較忙亂,大家心里也比較慌,不知道接下來會是什么狀況。到了病區之后,醫療隊的羅愛萍主任給醫療隊檢查防護服,一個一個地把關;“進去后,上呼吸機、吸痰動作一定要慢!你們一定要相互保護!”錢紅英護士長重復這句話時喉嚨都快啞了;“你們肯定會安全地出來的!”郭強主任給每個隊員拍了照。濮德松知道他們心里更緊張,因為在外面的人并不清楚里面的人員會遇到什么樣的情況。一股豪情涌上濮德松心頭,“加油!”濮德松用力地揮了揮拳頭,所有人都跟著吼了聲“加油”,便義無反顧地進入了病區。

根本固者,華實必茂。在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濮德松主動選擇在重癥病區的特護病房(ICU)扎根,這是他跟排班的護士長之間的秘密。

冰火兩重天

特護病房的工作環境相對來說更艱苦,就像黃山松的根扎在最貧瘠的山石,卻能頑強地生長成最美的姿態,濮德松也在特護病房里綻放自己的芳華。

剛進入病房,第一批病人就被送進來了。剛開始,厚厚的防護服讓他們很不適應,呼吸都很困難,看到病人都不知道該做什么?!拔?,第一步吸氧,把氧氣瓶打開!”濮德松反復提醒大家?!皠e慌啊,跟在家里(各自醫院)是一樣的?!甭?,大家適應過來了,把病人放到床上,量體溫、測血壓……有條不紊,忙而不亂。因為疫情緊急,整個光谷院區當晚收治了大量的重癥病人。劉院長形容當時的場面“就像打仗一樣”,大部分病人連基本信息都來不及錄入,什么都顧不上了,就是上下一條心:救人,救人!濮德松的病區屬于重癥病房,好多病人都是先用輪椅推進來,然后再抱到床上。其實,大家的體力早就跟不上了。才兩個多小時,濮德松感覺就像在老家爬黃山一樣,呼吸越來越急促,身體越來越疲憊,后來缺氧嚴重到連意識都變得模糊了,一陣陣反胃惡心,差點吐出來。但是一旦吐出來,這套防護服就廢了,于是只能強行一次次將嘔吐物咽回到肚子里。

第一次的工作時間從晚上8點持續到凌晨3點。濮德松這一組共有10人,除了一個女護士因體力不支被迫早退,李建秋因護目鏡開裂提前出來一小會兒外,其他人都堅持了下來。所有人出來的時候都喘著粗氣——完全是上氣不接下氣了。羅主任看著大家一個一個脫下防護服。等到防護服脫完,濮德松才發現自己從頭到腳全濕透了,連內褲都是濕的。武漢正值寒冬時節,在特護病房里穿著防護服悶熱難耐,出來瞬間卻猶如一盆冰水從頭澆到腳,濮德松控制不住地瑟瑟發抖,真可謂是冰火兩重天。好不容易走出四間緩沖區,濮德松換好衣服后便癱坐在椅子上。每個人都顯得疲憊不堪,濮德松對大家、也是對自己說:“這第一天是最難過的,但是相信適應之后會越來越好?!被氐骄频?,已經凌晨4點多了,為了做好防護,濮德松沖洗了半小時。5點半才睡下,但是一直處于似睡非睡狀態,仿佛有大量的信息不斷進入腦中。濮德松7點多就醒了,他把注意事項(病區的工作經驗)整理出來發給同事們。

經過近兩個星期高強度的工作,濮德松慢慢適應了那里的工作環境。在大家的爭取下,上班的時長調整為4個小時(加上穿脫防護服等,實際上需要6個多小時),這樣能保證濮德松和其他醫護人員們的體力,也能讓他們更好地為病人服務。

進入特護病房,需要在原有的防護服外面再穿一層防護服,臉上再戴一個“全面屏”。濮德松對金一護士長說:“你盡量安排我進特護病房吧。雖然特護病房的工作更累更辛苦,但我是重癥醫學科室的,比起其他科室的人員相對更專業一些。另外,我的應變能力、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可能比其他人更強一些,而且我是男同志,體力也相對更好一些?!苯鹨蛔o士長相信濮德松的能力,也接受了他的提議,后面安排人員去“特護”,基本都有濮德松。.

我的主場在“特護”

在特護病房,工作責任更重、更危險,濮德松遇到了工作多年從未遇到過的挑戰。曾有一位病人病情危重,發生血便癥狀弄臟了床單和地板;他曾幾次獨自一人,幫助插滿管子的病人更換床單。要知道,為了保障醫務人員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這種情況一般需要兩個人一起合作。抱著“少一個人進來就少一份危險”的信念,身穿厚重防護服、心跳達每分鐘130次的濮德松硬是用他黃山松般的韌勁完成了更換工作,并且在實踐中得出一套特殊情況下的科學操作流程,這樣既守護了病人的健康也保證了自己的健康。

特護病房的故事說起來都很沉重。有一位73歲的老太太,進來時插著管,打著呼吸機,昏迷快一個多月了,還出現便血癥狀。最嚴重的一次,地上、床欄、床單上全是血,連病人家屬都不抱希望了。大部分醫護人員也是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很是慌亂,因為病區里沒有護工、清潔工,所有的清潔工作全是濮德松來做。濮德松進去之后很快了解了情況,他等病人病情比較平穩后,給病人換了兩遍床單,把殘留的血跡擦拭干凈并消毒。他還在地上噴了消毒水,拿著拖把把地面清掃了三遍。而這時的病房是很危險的,因為存在氣溶膠傳播的風險。為了其他醫護人員的安全,濮德松用把床單一點一點塞、病人一點一點平移等方法,一個人完成了更換床單的工作。這項操作在常態下是違規的,但當時情況特殊,濮德松靠著多年的專業素養及對病人病情的準確評估,再加上自己力氣大的優勢,順利地完成了更換工作。后來,在病人置有胸管、導尿管、深靜脈置管、血液透析機的狀態下,他也順利完成了床單更換工作。

在濮德松和醫護人員們的努力下,奇跡發生了,幾天過去,病人便血情況沒有了;又一個月過去,情況似乎正在好轉,再后來,病人被轉移到其他院區去了。后來,老太太還是沒能救回來?!叭绻谖覀冊簠^繼續堅持下去,老太太可能會得救?!闭劶斑@件事,濮德松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濮德松所在的援鄂醫療隊在這里堅持了近兩個月,直到病區光榮地宣布清艙關閉。其間,很多病人因為他們的堅持與努力,得到了生命與健康的守護。因為他們的醫治效果顯著,蘇州二隊受到了上級部門的表揚,治療方案還獲得了國家衛健委的表揚。

在病區,每次交班的時候,濮德松都是最后一個出來。一方面,危重病人交班時間要長一些;另一方面,濮德松會手把手地教其他隊員如何操作呼吸機、吸痰器等儀器。然而,每次輪到濮德松接班的時候,他都請上一班的隊員快點出去,讓他們可以盡早脫去防護服。

有一次,濮德松發現特護病房的呼吸機擺放位置有問題,他建議,應該把呼吸機放到負壓機的下風向,吸痰器也要放到下風向,并且吸痰時應該站在上風向,這樣就大大減少了氣溶膠在病房里的傳播機會。濮德松的建議得到了羅主任的贊同,他們還把這個房間的布局模式拍成視頻發在工作群里,此后的幾例氣道開放病人都是按照這個標準操作的。

除此之外,濮德松還注重心理護理。有一名女性患者,來的時候坐著輪椅,是濮德松把她抱到病床上去的。因為不是特護病人,所以不是他的護理對象,但濮德松看她比較虛弱,經常去看看她。有一次去看她,她喘著氣說:“我不行了,快要死了,感覺越來越差?!卞У滤砂参克f:“你的病歷我看了,這一階段是最難受的,接下來會越來越好的。你放心好了,不會有事的?!彪m然沒時間看她的病歷,但濮德松仍然鼓勵她,讓她知道所有的醫生、護士都在關心著她。過了幾天,濮德松再去看她時,她朝濮德松笑了笑,高興地說自己好多了,并不停地向濮德松表示感謝。

我的“吃播”能解壓

援鄂期間,整個醫療隊都知道昆山中醫院有一個叫濮德松的特別能吃。醫護人員也是普通人,在幫助病人戰勝新冠病毒的同時,也要戰勝自己的負面心理。在武漢的前兩周,醫療隊里好多人都處于焦慮、恐懼的狀態,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昆山中醫院有個13人的微信群,半夜里有時會有人說睡不著,濮德松索性把他們叫起來,給他們表演“吃播”。吃堅果時,濮德松撕開包裝就往嘴里倒,還會夸張地介紹:“香得很,非常美味!”當然,再來點音樂當背景就是場完美的“吃播”秀了。當時,社會上捐助給醫療隊很多食物,有水果、零食,還有泡面、盒飯、自熱火鍋等,濮德松基本上每樣都吃過。當然,這些食物也都被他“吃播”過。最夸張的一次,大家通過視頻看到濮德松吃光了一只真空包裝的狼山雞,他們一邊調侃濮德松是一個“吃貨”,一邊直咽口水。濮德松的目的達到了,他就是希望同事能多吃點,保證體力,增強抵抗力!

在飲食上,醫療隊有時會遇到一些小小的不方便。下班后回到酒店差不多下午5點,午間送來的飯菜基本上都涼了,本來就累得不想動,這下大家更不愿吃了。濮德松就通過“吃播”介紹一些吃的技巧:可以把飯菜放到臉盆里,燒兩壺開水澆到飯盒上,這是不出房門加熱飯菜的好方法,而且吃起來口感相當不錯。濮德松通過“吃播”,在一定程度上為大家緩解了緊張情緒和壓力,所以濮德松的“吃播”深受大家的喜歡。

看見昆山牌子

天氣漸漸暖和起來,隨著病人一批批出院,援鄂工作也快要收尾了。濮德松每天都透過窗戶往外看,他發現了馬路上行駛的車子越來越多,小區亮燈的家庭也越來越多了……2020年3月31日,援鄂醫療隊順利完成任務,懷著勝利的喜悅踏上了回家的路。

到了武漢機場,濮德松非常開心,和來時完全是兩種心情。濮德松拿著手機,在機場拉著同事們到處拍照,“來時是第一次坐飛機,因為緊張疫情沒有好好地感受,回去時一定要好好感受一下?!卞У滤刹煌5財[姿勢自拍,大家再一次被他逗樂了,此時是發自內心的快樂,是完成任務的快樂,是回家的快樂!當飛機起飛的一瞬間,整個機艙沸騰起來,齊聲歡呼,那一刻就是幸福。

回到蘇州,走到酒店房間的陽臺,濮德松馬上把口罩摘掉。那一刻,真切地感受到了家鄉的味道!醫療隊首先要先在蘇州進行14天的隔離,雖然家近在咫尺,但因為在隔離期間發生過山東援鄂護士張靜靜心跳和呼吸驟停的事情,所以大家的心其實還是懸著的。終于,14天到了,昆山衛健委的領導、中醫院的領導舉著牌子來接醫療隊了!“昆山!”看到昆山那塊牌子,在場的醫護人員激動不已?!坝H人、朋友來接我們回家了?!卞У滤傻难蹨I唰地流了下來。

大巴在高速路上急馳著,終于到達昆山。一路上,大家發現所有的交通信號燈似乎有些特別,綠燈上都標有數字“6”。原來,52天的奮戰,14天的隔離,加起來一共是66天,昆山以這種特殊的方式歡迎英雄凱旋。去時是上午11點,回來還是上午11點,去時陽光明媚,歸來朗朗晴天。一瞬間,濮德松感覺這兩個多月仿佛像在做一場夢。

經過這次疫情,醫護人員贏得了全國人民的尊重。歷史上,人類始終無法避免疫情的來臨,但是每經過一次疫情,就可以總結一些抗擊疫情的方法,而后輩們就可以去借鑒這些經驗。濮德松明白,這才是大家去做這件事情的真正意義所在。對于自己,濮德松始終相信,雖然困難很多,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

采訪不知不覺進行了兩個多小時,聆聽濮德松的故事,會讓人相信奇跡并非遙不可及,它其實正在你我身邊發生著。絲絲縷縷,方方面面,用心至深,用情至真地去做一件事情,奇跡就會來到你我身邊。這次疫情,暴發之突然、之猛烈,打得所有人都措手不及,但是千千萬萬像濮德松一樣的醫務人員,為全國人民筑起了一道道健康長城。濮德松名字當中有一個“松”字,而他就像家鄉的黃山松一樣,也許生存條件惡劣,但他卻堅持長成了讓大家仰望的樣子;在長成大家都仰望的樣子后,仍然樸實、謙遜且堅韌地抓牢著腳下的泥土。

責任編輯/孫燕麗

猜你喜歡
昆山防護服醫療隊
改良醫用防護服的穿著舒適性與防護性能分析
巾幗風采
抗疫空調防護服及其保障系統
武漢人的心聲
特殊的“衣服”特殊的愛
“疫”往情深
“疫”往情深
昆山之路為何震撼人心
黃昆山
陳昆山治療痹證驗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