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愚公故鄉的贊歌

2021-08-05 08:21徐宜發
時代報告·中國報告文學 2021年4期
關鍵詞:養殖

徐宜發

24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列子,在他的《列子·湯問》中給人們留下了一個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愚公“開山修路,挖山不止”的故事感動著一代又一代人。如今,愚公的故鄉大峪鎮的黨委一班人,堅持發揚“愚公移山”精神,帶領父老鄉親譜寫了一曲奮力拼搏、攻堅克難的時代贊歌。

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位于王屋山區的大峪鎮。這里溝壑縱橫交錯,延綿起伏,全域面積有280多平方公里,有30個行政村、260個居民組、居住著2.9萬多人。長期以來,大峪鎮的各級黨組織帶領廣大人民群眾,認真落實黨的扶貧政策,發揚“愚公移山”精神,苦干實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到2019年底,大峪鎮30個行政村2.9萬多人中,有21個行政村900多人擺脫貧困。為此,鎮黨委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單位光榮稱號,

2017年上半年,41歲的馮璐和46歲的張中聯先后來到大峪鎮,接任鎮長、鎮黨委書記職務,肩負起脫貧攻堅的重任。

1971年6月,張中聯出生于王屋山腳下大路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父母憨厚淳樸,勤勤懇懇,一家人過著緊緊巴巴的日子。年幼的小中聯非常懂事聽話,上學讀書也十分努力。1986年初中畢業考入沁陽師范中專學校,畢業后回到家鄉,在王屋村、大路村與和溝村的中學任教,那年他才18歲。馮璐是個80后,這個來自山區普通農家的孩子自幼聰穎好學,22歲大學畢業被分配到濟源計生委。兩個年輕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干事肯動腦、思路敏捷,工作上踏踏實實,任勞任怨。

黨組織慧眼識人才。前些年,組織上選拔一批年輕有作為的青年干部,放在不同的崗位上重點培養。張中聯、馮璐兩人自然也在其中,他們踏實肯干,積極向上,先后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那時起,“為人民群眾服務”成了他們一生的諾言。

張中聯和馮璐來到大峪鎮,他們深感肩上的擔子重若千斤。站在一個新的起點,各項工作必須要有新的起色,尤其全國脫貧攻堅戰進入沖刺階段,若是打不好這一仗,無法面對江東父老……

他們心里十分明白,當下的第一要務就是打贏脫貧攻堅這一仗。他們先是帶領職能部門人員走村訪戶,一一摸清了建檔立卡的大峪鎮251戶貧困戶905名貧困人員的具體情況。這些家庭主要是病、殘拖累和子女上學讀書帶來的費用支出,導致生活水平下降,因而陷入貧困。他們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真功夫,全面落實國家扶貧政策,一戶不落、一個不少,和大家一道齊心協力奔小康。

張中聯與馮璐在工作中,可謂是黃金搭檔,研究工作、確立思路總是一拍即合,配合十分默契。他們認真分析了全鎮脫貧攻堅面臨的形式和任務,堅持從實際出發,確立了短期計劃和長期計劃,為大峪鎮描繪了鄉村振興的美好未來。

鎮黨委確立了責任壓實的三級脫貧攻堅的包保責任制,落實責任,推進整體工作穩步發展。同時,抓住機遇引進項目,大力發展集體經濟,為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儲備動力和后勁。

大峪鎮在扶貧幫困的實踐中,創造性地開發了傳統種植、養殖、農副產品加工、木業、飲料生產等產業集約經營,讓一部分農戶的錢包鼓了起來,甩掉了“窮”帽子。張中聯和馮璐在調研中發現,這些傳統產業經過進一步整合仍有潛力可挖。2017年,他們經過充分研究反復論證,決定成立大美大峪扶貧產業園。

創辦企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鎮黨委確立發展規劃,鎮政府負責具體組織實施,他們成立了以鎮長馮璐為組長的扶貧產業園籌備組。從選址、土建、修路、搬遷到工商注冊,籌備組一抓到底,節省時間、提高辦事效率。他們調查發現,位于王莊村早年興辦的中藥材廠已廢棄多年,是創建扶貧產業園的理想之地。2019年,在迎春花盛開的季節,大美大峪扶貧產業園在王莊村掛牌成立,農副產品加工、防護用品生產、木業加工生產和飲品生產四大公司注冊入園,創造了200多個就業崗位。技術和專業管理人員適量外聘,貧困農戶勞動力優先安置,當年投產當年見效。2020年,扶貧產業園銷售收入達370多萬元,員工平均月工資達3500多元,大峪鎮村民收入水平整體上升。發展集體經濟,擴大集體財富,這是農民脫貧走上富裕的根本保證。隨著扶貧產業園的創建開業,大峪鎮又有30個產品代銷網店應運而生,增加就業崗位,擴大產品銷路。同時,他們又利用網絡開辦電商,組織網上產品銷售,讓大峪品牌走出大山,銷往各地。這個曾名不見經傳的山區小鎮,在經濟市場的大舞臺上也有了一席之地,扶貧攻堅碩果累累,這是質的飛躍!

在前進的道路上,大峪鎮黨委又有了新的設想,他們想發展養奶牛事業,這可是個大手筆。張中聯早在濟源市政府辦公室任職期間,就知道濟源養牛戶與伊利集團是長期合作的伙伴,濟源現有的奶牛養殖遠不夠伊利集團奶品加工的需求,發展空間很大,他想到了養奶牛起家的韓建常。一個電話,倆人聊上了。韓建常正愁著找不到養殖場地擴大養殖規模,做夢都沒想到,一個電話,張書記張口給了他1500畝山坡荒地,解了燃眉之急。張中聯算了一筆賬,在這片無人問津的1500畝荒山野嶺創建養奶牛場,光租金一年少說也有七八萬元,還能安置二三百名村民務工,而且就一個養殖場,可以帶動種植、運輸、屠宰、牛皮加工等14種產業迅速發展??梢灶A想到,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有新生的第三產業加入到這個產業鏈,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也必定會有更大的收益。一個奶牛場就是一棵搖錢樹!

好事就要快辦、辦好。2019年12月31日,韓建常的恒偉奶牛場與大峪鎮政府正式簽約。第二天,大型挖掘機、裝載機和一臺臺重載汽車開進這片處女地,轟鳴的機器聲回蕩在高山峽谷,沉睡了千百年的寂靜山林沸騰起來,充滿了勃勃生機……

采訪中,恒偉奶牛場副經理李爭光興致勃勃地告訴我,他們是邊建設、邊養殖,時不我待,一天都沒耽誤,現在奶牛存欄已達4500多頭,再有兩三個月小牛犢出生,一天產奶至少也有120多噸。他指著前方新建的養殖大棚,引進的4500多頭奶牛個個都掛著大肚子,正在那里津津有味地咀嚼著草料。旁邊的養殖大棚是為即將出生的小牛犢新建的牛舍,它們將享受的都是單間待遇。若按將要降生的牛仔公母各半來算,這里的奶牛很快就會增加到8000余頭。這里還將注冊一個規模相當的專業菜牛養殖場,后期將源源不斷地向市場投放品質良好的肉牛,豐富人們的菜籃子。大峪,將在這里點燃新的希望!

大峪鎮黨委實施脫貧攻堅戰略,緊密結合實際,確立了壓實責任,措施落地的三級包保責任制,有任務、有責任、有考核,即領導班子成員包保貧困村,機關中層干部包保貧困戶,各村黨支部和駐村第一書記包保貧困人。責任包保與干部考核結合起來,責任落實考核結果就是干部使用的依據,公平、公正、公開,穩步推進脫貧攻堅健康發展。

程芳芳是偏看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1999年,程芳芳與丈夫喜結連理,還生下一個大胖小子,小日子過得美滋滋的??墒菦]過多久,丈夫不幸患病,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積蓄也沒能挽回他的生命,還因此欠了十多萬元的債。多病的公婆、殘疾的弟弟和欠下的十多萬元外債,壓得程芳芳喘不過氣來,她真不知道以后的路該怎么走,愁得連死的念頭都有過。2016年,她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成了鎮各級組織和扶貧干部的重點幫扶對象。一次次地做開導工作,一次次地為她紓解內心的壓力,重新為她點燃了生活的希望。

程芳芳把孩子托付給公婆照看,只身來到城市闖天下。她在飯店當過服務員,干過洗碗工;在建筑工地,她搬磚、和泥,干過小工,推車、送料,出過大力;做生意,不慎把打工辛辛苦苦掙來的幾萬元錢打了水漂,程芳芳又一次陷入了無奈……

鎮扶貧干部和村干部、幫扶責任人得知這一情況,第一時間來幫她出主意、想辦法。聽說她曾做過艾灸產品生意,考慮到她對艾灸的認識會有獨到之處,就幫助她爭取到5萬元的小額貼息貸款,在濟源開了個艾灸養生館。2017年下半年,程芳芳的艾灸養生館注冊掛牌,當年收入就有3萬元之多。程芳芳不僅摘掉了貧困帽子,生意還越做越紅火。她逢人就講,是黨的扶貧政策讓她過上了新生活。黨的扶貧政策猶如和風細雨滋潤心田。盧三保這個出生在大山里的農家子弟,怎么也沒有想到是黨的扶貧政策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1991年5月,一個幼小的生命降臨在王屋山區上寨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里,全家人樂得合不攏嘴,家人為他取名盧三保。誰也沒有想到,他雙腳先天性殘疾。小三保三個月大的時候,雙腳明顯呈弓外翻狀。童年時期雖然經過兩次手術治療卻沒有明顯好轉,上學走路都是一瘸一拐,這讓他幼小的心靈產生了強烈的自卑感。平日里,他少言寡語,常常獨自一人活動,很少與人來往。初中畢業,他考入縣職業高中學習機床數控技術,3年后他進入一家工廠干車工。2015年夏天,24歲的盧三保左腳掌扎進了一顆鋼釘,導致感染,發展成骨髓炎,不能正常工作。盧三保只能選擇辭職,在家休養,尋找新的機會。

2016年,市場上出現了送外賣業務,三保有點坐不住了,他琢磨著:自己也有兩只手,不能在家吃白飯,干別的不行,送個外賣總是可以的吧!一天,他騎著電動車來到濟源一家送外賣的公司。見到經理,開門見山說明應聘求職的來意。經理看他說話實在又十分懇切,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決定聘用盧三保為送外賣小哥。從那一天起,三保騎著電動車風里來雨里去,把熱乎乎的飯菜送到家家戶戶,并贏得了好評。第二個月,他的送單量達到900多單,刷新了公司紀錄。

時間長了,盧三保送外賣送出了經驗。他總結出三條:一是接單送達要快。他熟悉濟源大街小巷,取捷徑快速送達。二是飯菜飲食要熱乎。采用保溫飯盒裝餐,最大限度地壓縮行走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內送到客戶手里。三是態度和氣,微笑服務。他總是面帶笑容待客,給人以溫暖。盧三保用心干事,無論是送單數量還是送單質量,都在公司名列前茅。有一次,他的單日送單量,竟然達到80單,在全公司遙遙領先。

盧三保送外賣風生水起,揚起了他心中的風帆,他要獨立門戶,努力創建一家具有特色的送外賣的代理企業。2016年6月,“餓了么”外賣公司打進濟源市,招聘代理經理管理業務。盧三保發現了商機,他一定要拿下代理權!但是就是缺錢。他想到了人們常說的“有困難找支部”這句話,于是走進了上寨村黨支部辦公室,見到河南省交通局駐村第一書記和村黨支部書記盧紅戰,他直奔主題,說想貸款應聘代理公司經理。5萬元的無息貸款很快到手了,他成了“餓了么”在濟源的第一個代理公司經理。

事不宜遲。他租用了兩間臨街門面房,新購20輛電動車,新建一個電動車充電棚,制訂了公司管理制度,“餓了么”濟源代理公司掛牌亮相。兩年多來,衣著清一色作業服裝的“餓了么”外賣小哥,穿行在大街小巷,成為濟源一道亮麗的風景?,F在,盧三保的代理公司員工已發展到80余人,他身殘志堅,帶領著大伙兒向幸福出發。

大峪鎮黨政領導堅持加強村黨支部建設,充分發揮駐村第一書記的作用,帶領廣大群眾打好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

打鐵必須自身硬。大峪鎮黨委緊緊抓住村黨支部建設,開辦村黨支部書記培訓班,交任務、教方法、講責任、重考核、抓落實。鼓勵大家大膽創新,脫貧攻堅,多出成果,向新的目標進發。

東溝村,山高、溝深、耕地少,是大峪鎮的“老大難”。脫貧攻堅戰打響之后。鎮黨委領導深入基層,與村黨支部一起研究分析東溝村的自然條件,找準切入點,落實責任制,盡快見成效。

東溝村生態良好,植被茂盛,一年四季景色各異,適合開辦鄉村旅游。這個建議很快被納入議事日程,42家農家樂陸續整修一新,28家農副特產開門營銷。2017年,春暖花開,四面八方的游客來到東溝,看花賞景,歡聲笑語,盛贊東溝負氧離子充足,景色美若仙境,家家戶戶掙了個盆滿缽滿。鎮黨委積極宣傳推廣“東溝經驗”,一時間“東溝現象”大放異彩,形成了“旅游+扶貧”的新模式。新開發的旅游景點如雨后春筍,推出林仙、偏看、曾莊、寺郎腰等8個旅游扶貧村喜迎八方游客,青蘿河、桃花園、官帽山自然景區更是絡繹不絕。2019年,第六屆濟源市美麗鄉村文化旅游節在大峪鎮國家級旅游扶貧重點偏看村拉開序幕,展示了愚公故鄉大自然的無窮魅力。

冢固堆村的聶素珍原本生活無憂無慮,丈夫勤勞能干,養殖的生豬年年進賬可觀,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她怎么也沒有想到,201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一窩活蹦亂跳的半大豬仔瞬間全都死了,一家人的夢想泡湯了。那時,女兒正在上學,兒子嗷嗷待哺,生活跌進了谷里。她成了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是鎮、村兩級組織重點幫扶對象。2016年以來,孩子上學有“兩免一補”。2017年夏天,國家扶貧政策幫她家改造危房、改善住宿。2019年,組織上又幫助他們家申請到廉租房,徹底改善了他們的住房條件。

聶素珍知恩感恩,心想總不能靠救濟過日子,要自食其力,靠雙手創造幸福生活。于是,她和朋友聯手籌款在東夫村開了一家理療店,然而卻以失敗告終?;氐郊依?,她反復考慮,民以食為天,認為獨自開一家涼皮小吃店不會有多大風險。2019年,她申請報名參加村“兩委”開辦的技能培訓班,學習涼皮制作工藝與調味配方。結業之后,她從擺攤兒起家,挖到了“第一桶金”。她又在鎮西關租了一間敞亮的門面房,掛牌經營“九千涼面”。開業那天,陽光燦爛,風和日麗,鎮長馮璐為其揭牌并送去良好祝愿?,F在,她的“九千涼皮”成了大峪鎮的品牌飲食店,薄利多銷,贏得贊譽。聶素珍“九千涼皮”店的成功,在大峪鎮引起了很大反響,引起不少農戶村民效仿,形成了良性互動的局面。崔來毛夫妻倆在東馬蓬創辦了“愛尚美紋繡店”,月均收入六七千元。趙春鳳的兒子周備聰在一家汽車修理廠打工多年,掌握了技術,積累了經驗,回到家鄉創業,很快拿到了5萬元的小額貼息貸款,創辦了一家轎車維修店,客戶盈門,財源不斷。8歲失去左臂的郭信,如今已長成27歲的大小伙子,奮發學習木工技術,在工藝上精益求精。出自他手的木制家具、兒童玩具和工藝制品深得市場青睞,月均收入足以滿足生活需要,還略有節余……聶素珍“九千涼皮”的影響力,遠遠大于它的自身價值。

聶素珍創業脫貧的故事傳到了河南省會鄭州,大學畢業在鄭州就業的趙飛燕有點坐不住了。2020年5月,趙飛燕毅然辭職回到家鄉大峪鎮,打算與他人合伙開一家特色旋轉火鍋餐廳。這一想法立馬遭到一圈兒人的反對??伤饕庖讯?,她與伙伴們確定了整體方案之后,將預算控制在最低限度,花小錢也要辦成大事。他們一方面翻箱倒柜自籌資金,另一方面爭取政策支持,申請小額貼息貸款。選址就在濟源小區密集、高校附近、培訓機構旁邊的繁華地帶。7月10日,趙飛燕的“吖咪”火鍋店開張營業了!股東分工明確,選材進料、食材搭配、高湯熬制、調料制作、營銷宣傳等,各負其責,落實到位,吸引了不少顧客。

這是一代有知識、有文化的年輕人。在經營的過程中,他們通過問卷調查、口頭征求意見等形式,不斷改進調味配料和服務方式,贏得了顧客的信賴,營業額月月有增加,“吖咪”火鍋店名揚四方。

“有困難,找支部”是大峪鎮群眾的常用語。35歲的韓環玲是遠近聞名的養殖戶,她飼養的雞肉質鮮嫩,而且產蛋量高?;蛟S是命運捉弄,2008年,她籌款5萬元購進的雞苗打了水漂,2011年又趕上“禽流感”,投入的資金賠了個精光。她實在熬不住了,找到村黨支部求助。老書記問明情況,動員她參加養殖技術培訓班。家禽養殖也是一門科學,僅憑一股子熱情和干勁,只會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甚至還會竹籃打水一場空。老書記的一席話讓韓環玲豁然開朗。她在家禽養殖技術培訓班上,像小學生一樣細心聽、認真記,從雞苗品種選定到疾病預防,從飼料的合理搭配到圈養的燈光調整……這些專業知識的學習積累,為她重整旗鼓規模養殖奠定了基礎?,F在,韓環玲飼養了2.5萬多只雞,聘用的養殖技術員幫她消除了后顧之憂。韓環玲成了名副其實的“雞司令”。

1976年6月出生于三岔河村普通農民家庭的黃國政,家里靠他一人外漂打工,一家4口人日子過得緊緊張張。屋漏偏逢連陰雨,年紀輕輕的黃國政又患上了罕見的締結組織病,整天口干眼澀伴有低燒,渾身乏力,行動遲緩,失去勞動能力,2014年被納入貧困戶。歷任村黨支部書記和駐村第一書記,都為他家的事發愁,想盡辦法幫助他們家走出困境。先是安排黃國政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又把黃國政的妻子李改玲介紹到鎮托教所工作。這樣一來,全家人的基本生活有保障了,但孩子上學的費用還需要靠村里救濟和補助。黃國政沒有被病痛壓倒。他利用業余時間看些養殖專業方面的書,大腦里的知識多了。2017年,他找到村黨支部,提出要自食其力搞養殖,這一想法無疑得到村干部的一致同意。黃國政的養豬場很快建成,150頭小豬仔成了他家的寶貝,很快陸續出欄換來真金白銀?,F在,他家的豬場里,穩定保持在100余頭大小不一的中等豬群。2020年,黃國政又用積攢的錢買了300只羊,擴大養殖規模,徹底擺脫了貧困,被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命名為“十佳脫貧示范戶”,日子過得甜甜蜜蜜。

曾莊村黨支部在大力發展種植業、增加村民收益擺脫貧困的同時,重點扶持薛國軍開展蝸牛養殖,創立了“白玉”蝸牛品牌,養殖規模最多達到8000斤,年純收益8萬多元。王莊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張家祥,重點幫扶貧困戶黃慎貴。通過技術培訓,安排技術指導,使存欄頭數逐年增加保持在70余頭,獲得了濟源市“十佳脫貧戶”的光榮稱號,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大峪鎮脫貧攻堅打了一個漂亮仗,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都甩掉了貧困帽子。但成績只能說明過去,要實現偉大的宏偉目標,任重而道遠?,F在大峪鎮黨委和鎮政府,正在研究制訂鄉村振興發展規劃,為鄉村振興描繪新的藍圖,并準備帶領廣大人民群眾迎著朝陽闊步向前!

責任編輯/董海燕

猜你喜歡
養殖
農業農村部:印發通知 加快推進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工作
特種養殖 一技在手 輕松賺錢
訂單養殖能否促進農民增收
訂單養殖能否促進農民增收
特種養殖 一技在手 輕松賺錢
特種養殖 一技在手 輕松賺錢
廣州:【劃定10萬公頃水產禁養區】
特種養殖 一技在手 輕松賺錢
水產養殖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特種養殖需做好市場研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