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準化研究綜述

2021-08-06 16:49游俊花
文教資料 2021年11期
關鍵詞:精準化思想政治教育大數據

游俊花

摘? ?要: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步入新時代,新的時代產物——大數據正指引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踏上新的征程,逐步走向精準化道路。學術界對數據挖掘、對象“數據化”、價值定位及發展機遇、認識方法及平臺建設等領域,是大數據背景下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準化研究的主要方面,但仍存在思維方式不夠精準、角色定位不夠精準、發展渠道不夠精準、管理方法不夠精準等問題。

關鍵詞: 大數據? ?思想政治教育? ?精準化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準化建設如何得以順利開展,需要把握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實基礎,認識到大數據帶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和挑戰。因此,總結梳理發展狀況、面臨的機遇、挑戰和創新路徑,對于充分運用大數據,發揮優勢,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準化建設,提高科學化水平等,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我國大數據時代的到來

1997年,美國著名未來學家尼古拉·尼葛洛龐帝在所著的《數字化生存》中指出,計算不再只是和計算機相關,更和我們的生存息息相關,數字科技將帶給人們全新的世界[1]。2017年,相關學者在對此著作解讀時指出,20年前是本“幻想書”,20年后已成歷史書。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在著作《與大數據同行:學習和教育的未來》中指出大數據正悄悄影響教育體系的每個層面,與大數據同行的學習就是未來的教育[2]。充分指出,網絡時代、數字化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快速地發展著。

自2012年以來,大數據(Big Data)一詞越來越多被大家提及,數據的重要性逐漸被社會所注意,2013年,更是被業界稱為“大數據元年”。2015年,“互聯網+”提升到國家戰略地位,各行各業都需打破傳統模式,加快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創建新型行業模式,進一步顯現出數據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大數據的應用開始炙手可熱,大數據以蓬勃發展的趨勢覆蓋我國乃至全世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國家管理、社會治理、文化建設帶來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為教育領域帶來了顛覆性變革。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數據和教育的結合及運用,先后發布《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國務院關于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高等教育是教育領域中的重要一環,運用大數據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漸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和焦點問題。數據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得以運用的基礎,大數據技術的開發和使用使數據發揮巨大價值,可以說,互聯網時代開始走向越來越精準化的大數據時代。

二、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準化研究現狀

關于大數據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進程,我國學術界進行了深入研究,整體呈現上升態勢。截至2020年8月14日,在中國知網數據庫中對“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準化”進行文獻檢索,共發現以“高校思想政治(思政)教育”并“精準化”為關鍵詞的期刊論文6篇,碩士論文0篇,博士論文0篇,會議論文1篇;以“大數據”并“高校(思政)教育”為關鍵詞的期刊論文242篇,碩士論文15篇,博士論文1篇,會議論文2篇;以“大數據”并“高校(思政)教育”并“精準化”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結果顯示尚未有與此相關的論文成果??梢?,針對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準化研究多是從大數據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角度進行的,以期刊和碩士論文的形式展現,其中,相關文章發表的最早年份為2014年,同時從2014年到2020年相關文章的發表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最近三年數量更是大幅度上漲,表明大數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運用越來越得到廣大學者及專家的重視。本研究內容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

(一)面臨的問題

在對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研究中,集中于數據挖掘方面。傅雅琦、藍少鷗等指出,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對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的技術性挑戰,思想教育工作者面臨教育的復雜性挑戰、確保數據的安全挑戰及數據存儲的倫理性挑戰等[3](103-106)。劉輝認為,在面對大數據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有:數據全面問題、自身數據匱乏且現存數據雜亂、數據被應用缺乏有效性;教育工作者存在唯數據論思想[4](60-65)。徐永利指出數據倫理急需考察。數據倫理考察即數據的應用風險性,包括引發亂貼數據標簽的嗜好和形成潛在性的干擾[5](46-53)。

(二)帶來的機遇

大數據作為一個全新的技術,讓眾多數據“化腐朽為神奇”,為社會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機遇。當前,學者分別從教育對象“數據化”、大數據的價值定位等方面研究大數據帶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

一是分析教育對象走向“數據化”。邱啟照、孫鵬等(2016)認為高校中存在海量大學生思想數據,大學生思想動態和預測思想發展態勢是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趨勢;錢云光、駱睿等(2019)在對大數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中指出大數據在宏觀上把握群體思想規律,在微觀通過“用戶畫像”等方式精準定位每個大學生,“數據化”揭示他們的思想動態和發展態勢,精準化的數據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維定向發生轉變[6](66-67)。

二是大數據的價值定位。崔海英分別從政治價值、社會價值及個體價值出發,指出大數據的到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關主體的安全、目標及自我需求等方面的問題得以滿足,帶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的價值定位[7]。虞亞平指出大數據分別賦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價值、服務育人價值、心理育人價值及實踐育人價值等[8](31-33)。李奕璇、王洛忠等認為大數據運用的價值在于促進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體統一,警惕教育工具取代教育目標[15](140-143)。劉輝認為,大數據的應用將增強教育教學個性化、教育工作服務精細化和教育管理科學化[4](60-65)。徐永利認為應著眼時代訴求,分別從教育目標、教育保障和教育管理三個層次對時代訴求展開論述,指出教育目標訴求主要是大學生在個性化發展與人文化關懷方面,已經從“克隆人”轉型為新時代“創造人”模式、在教育保障訴求上,體現對大學生的精細化服務和精準化保證,在教育管理訴求上,主要體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更加科學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5](46-53)。

(三)路徑創新

在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創新方面,當前學者分別從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兩個方面展開研究。

一是理論研究:主要體現在認識方法論方面。

在對認識方法論研究中,數據的量化和實證性特點成為研究的主要領域。黃欣榮指出大數據是一場興起的數據革命,海量數據是進一步認識教育客體的有效手段,帶來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的變革,運用大數據技術對大學生數字足跡進行挖掘、分析、預測,最終做到精準的思想政治教育。張林茂認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為大數據的特點、性質發生了變化:數據體量的“無限性”要求使其更具針對性、數據生成的快速性使其更具時效性、數據來源的多元使其更具全面性、數據價值的分散性使其更具導向性。同時對其體系進行了重構:教育內容個性多樣化、教育價值生活體驗型、教育方式交往引導式、教育理念現代共享型[9](47-49)。

二是實踐探索:著重體現在數據平臺建設、精準化教育和個性化教育策略等三個層面。

在數據平臺建設方面。優化和構建新系統,加強數據平臺建設。傅雅琦、藍少鷗從大數據的角度出發,運用“大數據”優化數字化校園系統,對數據進行分類分析,最終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特點和“大數據”特點的無縫對接。李懷杰指出以教師、學生、教育中介和教育環境四個要素為對象,以對網絡海量數據的有效使用為基礎,分別為它們建立對應的評價子系統,此四個子系統又構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數據評價系統。成功構建的大數據評價系統為實現管理服務精準化、識別問題差異精準化、學習教育個性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16](82-86)。吳昊、黃禹鑫等指出應運用大數據技術,在高校打造易班平臺,充分整合校園文化資源,以定量分析為依據,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精準化和有效性[10](64-67)。錢云光、駱睿、張鳳寒等(2019)指出應樹立大數據理念,加強網絡信息管理。指出數據是客體,大學生是主體,把握大學生思想動態和發展趨勢,對數據進行搜集、存儲、處理和建模,建立多層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數據管理平臺[5](46-53)。李懷杰指出,以“數據平臺—職能部門—教師或輔導員—項目組數據分析—可視化呈現—教育引導對策”為“思想政治教育鏈”,構建校園一體化大數據平臺;以學生知識、能力、人格、心理和生活五個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為維度,構建“五位一體”的大數據“學生畫像”系統;開發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需求的網絡資源數據庫和建立教師輔助教學的智能化數據平臺和可視化系統,實行定制式“數據驅動型教學”改革[11](67-70)。

在精準化教育方面,提升互聯網思維和創新教學手段方法,強化教育主體綜合能力。黃欣榮指出變革思維方式是最大變革。思想政治教育者應樹立大數據意識和互聯網思維,包含整體化、兼容性、現象性等思維[12](94-101)。丁凱等認為教育主體不僅要樹立精準思維還要有敬業精神、數據挖掘分析能力,才能兼顧不同的教育對象。思想政治教育者應著力自身精準理念的培育和數據治理能力的提高[13](101-105)。

在個性化教育方面,宋德孝指出促進供需精準對接,提高教育客體吸收能力。這里的供需精準化對接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給與大學生精神需求的精準化對接。宋德孝(2020)指出經濟文化、國際交流、媒介技術等三重語境下,教育客體應轉變心態,重構教與學的辯證機制,提升思政理論課的有效性[14]。

三、研究的總結

國內外學者對大數據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仍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思維方式不精準。整體思維、籠統思維方式是傳統思維的主要表現形式,也是目前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主旋律,精準的問題意識、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嚴謹的實證思維能力等精準化的思維方式,還有待深入研究。

二是角色定位不精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對的人群是當代大學生,面對的主要場所是高校。精準定位和識別其需求、準確把握教育場所的轉換是課題研究的首要條件。但目前運用數據化的教育方法和數據分析工具等精準定位研究較少。

三是發展渠道不精準。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涉及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計算機、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多個學科,更需要緊密聯系和數據大數據科學技術,國內部分學者盡管以互聯網為背景,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開展研究,但是多學科并跨學科交叉融合研究有待突破。

四是管理方法不精準。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逐步走進互聯網、“互聯網+”、大數據等時代,技術新舊交疊,數據種類繁多。大量數據信息中必然涉及教育對象的隱私內容,如何在數據信息使用過程中做到有效監督、強化數據使用者的責任意識,如何避免數據不當使用帶來的倫理問題和法律問題等,研究相對較少。

參考文獻:

[1]尼古拉·尼葛洛龐帝.數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7.

[2]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與大數據同行[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3]傅雅琦,藍少鷗.大數據時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變革[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09).

[4]劉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用大數據的現實困境與訴求[J].思想理論教育,2015(09).

[5]徐永利.大數據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8(12).

[6]錢云光,駱睿,張鳳寒.大數據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22).

[7]崔海英.大數據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維度與實現方式[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3).

[8]虞亞平.大數據驅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定位與價值實現[J].中國高等教育,2020(06).

[9]張林茂.在大數據時代創新高校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J].中國高等教育,2018(Z3).

[10]吳昊,黃禹鑫.基于易班構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大數據平臺的思考與實踐——以重慶大學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6(01).

[11]李懷杰.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大數據研究范式變革的邏輯理路與實踐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01).

[12]黃欣榮.大數據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的變革[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5(03).

[13]丁凱,宋林澤.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準化的機理及實現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20(06).

[14]宋德孝.供給側視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大學生精神需求的精準化對接[J].思想教育研究,2020(2).

[15]李奕璇,王洛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運用大數據的三重邏輯——基于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辯證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20(04).

[16]李懷杰.思想政治教育大數據評價及其實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7(06).

2020年內江師范學院校級科研項目: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準化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020SZ15)。

猜你喜歡
精準化思想政治教育大數據
構建大學生精準就業服務體系思考
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的精準化研究
我國公租房政策的福利分配和福利輸送分析
我國公租房政策的福利分配和福利輸送分析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