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怪的滿足感”:社交媒體上療愈視頻的審美范疇迷因探究

2021-08-13 07:59王滄何雙百
編輯之友 2021年7期
關鍵詞:社交媒體

王滄 何雙百

【摘要】社交媒體上的療愈視頻日益流行,這類視頻不僅帶給受眾類似“奇怪的滿足感”的審美感受,而且引發學界對社交媒體上的審美范疇迷因進行反思。文章用康德美學理論和網絡觀察法來探討這些圖像的觀看與延伸軌跡,試圖在類似轉發、點贊等假定被動性過程中恢復受眾的審美判斷能力。審美判斷不僅是社會關系的日常碎片,還是基于互動形成和轉化為群體判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審美范疇迷因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分享,而是一個由共享觀點、實踐和處理世界的方式組成的波動聚合體,揭示了審美范疇迷因的貢獻者無意中參與了一個檢驗美學理論原理的哲學項目。

【關鍵詞】社交媒體 迷因 審美判斷 社群意識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687(2021)7-058-06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1.7.009

近年來,隨著社交媒體的大量興起,國外如YouTube、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國內如微信、抖音、快手、嗶哩嗶哩等,各種各樣的療愈視頻呈病毒式傳播,很多人樂此不彼,耗費大量時間沉浸在不需要費腦筋卻覺得很奇妙的一個視頻或一張圖片里不能自拔,如那些有關車床、糕點師傅、書法家、工業機器、咖啡師和三維打印機的視頻,這些人和機器以熟練和精確的方式執行重復的任務,卻常常吸引數百萬人觀看。圖像中的感性屬性喚起受眾的各種愉悅或滿足的感覺,成為特定的審美范疇,如“奇怪的滿足感”“溫和的有趣感”等??傊?,社交媒體上類似療愈視頻這類短視頻的審美范疇迷因引發了國外學者對審美的日常性進行反思,促進審美范疇迷因作為一種審美判斷、鑒別力和歸因的交流。國內雖說關于網絡短視頻的研究燦若繁星,但多集中在內容分析、傳播策略和審美價值層面,尚未有以療愈視頻為研究對象的文獻出現。那么“奇怪的滿足感”該如何解讀?日常性的審美判斷在該類視頻中是否存在?審美判斷與社群意識又是否相關?本研究結合康德美學理論與網絡觀察法試圖對這些問題進行回應,旨在證明審美范疇迷因的貢獻者無意中參與了一個檢驗美學理論原理的哲學項目。

一、療愈視頻中的“奇怪滿足感”

1. 何謂療愈視頻

療愈視頻這一趨勢最早出現在2010年美國的娛樂社交網站Reddit上,試圖描述一種令人莫名愉悅或滿足的特質,即觀看一些平凡的東西卻能沉浸其中,這類視頻的奇怪之處好比第一次扔出一個皺巴巴的紙球,讓它砰的一聲砸在垃圾桶里,然后剪輯成視頻一遍又一遍地看,它是一種互聯網視頻剪輯類型,著重描繪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或行為,由于受眾認為它具備難以言說的愉悅感以及使人全身心放松的減壓感等,也被稱為解壓神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在2020年發現,這類視頻在有壓力、內向、孤獨的兒童中很受歡迎。[1]也許最先出現的視頻展示的是一只手在面團中混合閃光、膠水和其他材料,其他類似視頻也會相繼而出,如動態的沙子切片、肥皂切割、油漆混合,還有蛋糕、海綿、液態金屬、糖霜等,無論什么材料都有足夠的可塑性使它成為一個令人滿意的觀賞物。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學教授拉丹·沙姆斯從多感官感知的角度對這一現象進行了研究,他沒有從整體的角度來思考這些視頻,而是從其組成部分如形狀、顏色和運動來思考,了解究竟是什么因素牽引著受眾的喜好。療愈視頻中展示的任何事物都以復雜或多元的方式刺激著人們的神經元,提供感性的愉悅感可能只是讓人們感到滿足的一種方式,所以要從心理學角度去解釋這些視頻的吸引力。

2. 療愈視頻中的滿足感

休斯敦大學藝術和電影哲學教授埃文·馬龍將療愈視頻中獲得的“奇怪的滿足感”描述為人們在壓力下清洗車道的視頻流中每天都有超自然的幸福時刻……這是一種令人安慰的逃避現實主義,一種熟悉但更有條理、比現實更具電影色彩的東西。還有人認為該類視頻不僅能提供瞬時的快感,也能創造平穩的鈍感,是細水長流式的解壓。[2]療愈視頻的吸引力可能在于它們把日常的經歷描繪成電影一般,就像人們的真實生活,卻比真實生活更好,甚至更真實,用鮑德里亞的話說就是超真實。正是這種電影性讓某些世俗的體驗可或強烈或微妙地成為審美對象,即便它與日常生活中的審美品質背道而馳,這種“奇怪的滿足感”的電影性敘述與那些強調陌生化和光環投射的日常美學故事是一致的。一般而言,由于日常經驗中靜謐平庸的審美條件,很難將日常作為一種審美對象,而這些微小、微妙的有著電影視覺效果的視頻,為人們提供了重新熟悉日常美學的方法,所以觀看這些視頻之后達到的效果被描述為“大腦按摩”或“輕度催眠”,“這是一種能帶來愉悅的心流體驗”。[3]

不管是從心理學角度還是影視藝術學角度,探討這種“奇怪的滿足感”都不容易,一旦急于從原因(無論是生理原因還是社會原因)來解釋這種奇怪的滿足感的吸引力,將掩蓋一種陌生的快樂邏輯。也就是說,當我們評論一張圖片有趣或一只小狗可愛時,這種隨意的判斷幾乎自動地傳到我們的嘴里,以至于我們只顧著思考這只小狗為什么可愛以及人們為什么做出這樣的判斷,而忽略了判斷本身意味著什么。從網絡特有的參與式文化角度來說,也許類似判斷、評論、轉發及模仿等多種形式的參與本身就能夠帶來一種滿足感,而療愈視頻恰恰為其提供了一個可供參與及創造的迷因。

二、迷因效應在療愈視頻的審美范疇中價值如何?

1. 迷因效應成為參與式文化的重要前提

迷因(模因)是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于1976年創造的一個術語,在生物學上被認為是強烈決定個體特征的基因,文化上是指通過模仿和占有的方式在人與人之間傳遞的產物,對道金斯來說,迷因可以是“曲調、思想、流行語、時尚服飾、制作陶器或建筑拱門的方法”。[4]奧杰提出“迷因就是病毒”的隱喻,常江等同樣認為,社交媒體環境下個體對其他個體行為的模仿可能導致一種病毒效應。[5]當然,迷因復制方式是否與基因天擇完全相同或只是一個形象的類比,這點在各界仍存有歧見,布萊克摩爾認為它“過分強調基因被高保真地復制、文化被嚴格地模仿,而對文化變異、混仿和再生產的重視不夠”。[6](56-71)在文化傳播過程中,既有復制模仿的成分,也有再創作的轉換,在每一次復制事件中都可能存在某種“變異”因素,“基因組上每一個片段總是在編碼、表達、復制和遺傳過程中和其他手段相互作用”。[7]這個術語已在許多網絡中介中逐步演變,成為參與性工作的首要標簽及多模態的人造物。

無數的參與者借助網絡平臺創造、傳播和轉化迷因,隨著每一個新的迷因被重新分配,新的迭代和更廣泛的想法隨之產生,這樣,互聯網迷因成為一個典型的參與性工作:開放、協作和適應性。亨利·詹金斯把參與式文化看作一種集體智慧,認為迷因群體通過“盜取”不同的媒介文本,重新創作出屬于迷因群體本身的文化產品,并在迷因群體中進行共享和傳播。對于詹金斯等人來說,參與性文化在粉絲社群、迷因社群、圖像共享平臺和社交網絡鼓勵高度活躍、有創造性和好玩的文化交流過程,“參與變成了一種重要的政治權利”。[8]如在抖音上紅極一時的抖肩舞并不是簡單地復制與粘貼,參與者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增加新的元素,賦予其新的價值,創造出符合迷因群體內部傳播的新的抖肩舞?!巴ㄟ^參與式文本的補充、分析與評論,網絡上紛繁多樣的聲音逐漸形成大致方向并最終穩定”,[9]迷因在形式層面上將參與和限制交織在一起,參與迷因社群是一個需要展示社會能力的過程。這種能力是創新的附加條件,決定了使用迷因的參與者最終可在一種相互關聯的通用語言中隨心所欲地使用迷因,這種熟悉與陌生、主導與協商、流行與古典的混合,賦予迷因作為文本傳播的靈活性和多功能性,有的選擇閱讀,有的選擇閱讀、分享,有的選擇閱讀、分享和創造,這個過程中,促進了新的審美范疇活動的生成。

2. 迷因效應給予參與者一種愉悅的滿足感

互聯網迷因的背后是大眾身體及話語表達的一個出口,這種主動的創作、參與行為帶給大家一種娛樂解壓的快感或被親密關系包圍的感覺。格雷厄姆在《對基因的哲學探析》中用“選擇壓力”來解釋這一特殊的現象,“人作為一個社會群體中的一員,都渴望被接納、被連接,而想要參與到社會生活當中就必須和社會中的其他人有共同的社交因子”。[10]當一種新的觀點、思想或者是生活方式剛剛興起時,人們為了避免成為邊緣人而被排斥在社交之外,就會對這種新的觀點或行為進行模仿。因為模仿是一種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融入社會的方式。

網絡迷因的存在為人們積極瀏覽、分享以及再創作奠定了基礎,也讓療愈視頻變得更加流行,但這還不能解釋為什么療愈視頻比一般視頻能產生一種更明顯的愉悅的滿足感?;氐蒋熡曨l本身,充斥視頻的大量漂亮的手繪書法、精致的蛋糕糖霜制作以及完美的肥皂切塊,所有的事物都如此契合,任務輕松完成、進程精確掌握,會不會就是這種完美的契合讓它擁有給予人“奇怪滿足感”的審美價值?如此看來,探討這種“奇怪的滿足感”還需回到易被忽略的日常審美的層面來思考。

三、被忽略的日常審美價值判斷

人們經常用情感的語言來描述對電影、小說、音樂、風景和其他有審美價值的事物的反應:討厭或喜歡它們,欣賞或厭惡它們,貌似審美價值本質上與感覺有關,特別是與某種喜歡或快樂有關,然而就算這種感覺在社交媒體上非常突出,大家在討論迷因交際和瘋狂瀏覽時也很少使用審美能力或審美價值,如點贊常被認為是社會姿態的一個空的能指,“認同價值大于符號價值”,[11]是“量化或貨幣化用戶參與行為的工具”,[12]或是“強大的社會聯系手段”,[13]一般不會將其和審美判斷建立關系。哲學中的審美要求用一種高度的認知與反思狀態去評判一件藝術作品的美,需借助深厚的藝術學理論功底或抽象的美學概念,這與一個人每天用鼠標點擊或拇指輕敲做出的快速、半分心的判斷是不可等量齊觀的,但為一個覺得有趣的視頻點贊,確實與審美判斷無關嗎?其實未必,只是有了點贊功能的存在,這種判斷通常被認為是被動的,或是不足為道的,所以它很容易被排除在真正的審美反應之外。不斷有學者從美學角度力圖彌合審美經驗與日常經驗之間的裂隙,倡導美學要回歸日常經驗和感性場域,感性的審美已滲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里。

1. 療愈視頻中的審美判斷

療愈視頻不僅構成受眾視覺滿足的源泉,還是一個奇怪的難以捉摸的快樂類別的實例,難以捉摸恰恰構成其吸引力的關鍵,如“細沙被切割”“果凍掉落”就是一種描述秩序被破壞的片段,“奇怪的滿足感”中包括這種直面不確定性的樂趣,且這種樂趣還與視頻傳達出來的某種美有關系。美在康德看來是純粹主觀的,沒有任何標準來確定,但卻能感覺到它客觀地存在于一個美麗的物體中,如令人滿意的順序,精確性、完美性等所帶來的客觀品質。美學理論認為,最高的美是通過“多樣性的統一性或復雜性的簡單性來實現的,就像當一個復雜的主題以一種可接近的方式呈現的時候”。[14]這種現象可通過概念化的一致性或簡單性作為流暢性的來源,以及多樣性或復雜性作為處理期望的來源來理解。也就是說,“當理解過程被認為是困難的,但結果卻是容易的時候,就能創造一種特別強烈的審美愉悅體驗”,[15]療愈視頻中那些工廠機器和手工藝品的展示,恰恰滿足這種簡單的流暢、多樣的復雜性。

(1)審美判斷的直觀層次:愉悅與滿足。阿多諾曾明確反對審美愉悅的概念,他認為“真正享受藝術作品的人是庸俗的人”,他以典型的格言方式提出,藝術吸收的快樂不是復制品或直接效果,片面追求當前的快樂不利于滿足感的獲得,樂趣甚至不是快樂,而是快樂的模擬,“文化產業不斷地從消費者那里騙取它一再許諾過的東西,無休無止地延期支取快樂的約定票據,其承諾是虛偽的,實際上使之有效的東西,不過是真正意義上永遠也達不到的東西”。[16]如果按照阿多諾的說法,這類療愈視頻宣稱可以安撫、解壓或分散注意力,看上去為人們提供一個逃生閥,實際不過是商業平臺的一種烏托邦式營銷手段罷了,自然也不會有審美價值,這種“奇怪的滿足感”也不能上升到審美愉悅的高度。

雖然樂趣在阿多諾那里是一個被否定的對象,但互聯網用戶觀看視頻的樂趣卻始終存在,在人們的意識里,特別是在一個社會壓力巨大的背景下,大家都有追求快樂或滿足的愿望,理所當然也為文化產業提供了一個規劃并開發療愈視頻的空間,在此基礎上延伸出一系列解壓游戲,如通過相應操作就可在屏幕上有規則地擠出牙膏、擊破泡泡等。在這些情況下,樂趣無處不在,景觀與生活全面融合,但當焦點過度集中在個人的愉悅或樂趣等判斷上,不禁讓人懷疑這些判斷是否抓住了社交媒體上美的深層境界,畢竟有時候讓人覺得不悅甚至有點丑的視頻也會引發關注,關于視頻的一條評論比視頻本身更讓人覺得有趣,這種轉變可引發更廣泛的概念轉變。用這種方式看一張照片,可能會使它從丑陋變為美麗,從可愛變為有趣,也可能從奇怪的滿足轉向輕微的憤怒。

(2)審美判斷的隱含層次:感知與分類。社交媒體上的社群互動方式可建立一種審美范疇迷因貢獻者與參與者的對話關系,這種持續的、永恒的、對話式的傳播有利于恢復原文本內的話語死角或語義空白,構成反身結構,讓參與者除引用復制外還可加入新的創意?!吧缃幻襟w基于用戶關系節點的互動圈層傳播模式,擴展了公共議題構建輿論生成的時空?!盵17]如在抖音網站搜索關鍵詞“捕鼠神器”,就會彈出各種各樣捕捉老鼠的視頻(見圖1),很容易發現下面有大量網友留言。第一層次的留言多是一些直觀感受,如“內容極度舒適、真厲害、好可怕、太有才了、完美、看完真滿足、簡直難以置信、看上癮了”等;第二層次的是較為幽默或反其道而行之的說法,如“人類好可怕”“老鼠那么可愛,干嘛要這樣陷害它,一腳踩死就好”“這是哪個缺德的設計的?要把老鼠氣瘋了”“這種陷阱套鉤別說老鼠,老虎也能套到”等;第三層次的評論已迫不及待跳出原有的視頻而進行了再創作,如“這種陷阱,死老鼠都不上當,來看看我設計的陷阱”,后面還有視頻鏈接,甚至還有網友在此類捕鼠視頻基礎上進行了惡搞,為老鼠配音,如“大師你慈悲為懷,就放我一馬吧”,達到讓人啼笑皆非的效果,這一配音還被其他網友拿去套用(見圖2),成為一個新的迷因,循環往復傳播下去。所有的元素借助社交平臺不僅互動,還形成互文關系。布萊克摩爾在《謎米機器》中將迷因分為基于內容復制的基因型迷因和基于形式復制的表現型迷因兩種類型,但不管是改變信息內容還是形式,都能借助社交媒體達到病毒式傳播效果。正如道金斯所說:“迷因能像病毒一樣傳播復制?!盵6](2-10)

一個幽默的評論傳達出一種快樂,盡管這些評論只是為了搞笑,但敏銳地意識到矛盾修辭中最有趣的幽默,也是審美判斷的一種獨特形式。換言之,這里的樂趣在于,在圖像的最不起眼之處,精確地指出這種模糊的早期美學范疇的一個原型實例。就像康德的美學理論所指出的那樣,當人們發現多種異質的形式可在一個共通感的原則下統一起來的話,就會帶來一種明顯的愉悅感,所以迷因貢獻者要不斷創造新的哪怕是膚淺的美學范疇,使其他參與者樂于發現這些概念,在看似不起眼的物體中一次又一次地發現它們的特別之處,調用其他審美類別來觸發圖像可能被忽略的感知,從而加強分類歸屬的愉悅感。在這個過程中,審美主體不再尋找陌生或奇異的感知對象,而是在陌生的或奇異的審美對象中感知熟悉或平凡的美。這是一種雙管齊下的審美愉悅,尤其當大家積極地評論并熱情參與再創造時,這種分類歸屬的愉悅變得更加清晰,而這些日常性的片段(視頻、圖片、評論)都能成為審美判斷的對象。

2. 療愈視頻的社交媒體語境

不管是視頻觀看的愉悅滿足還是創作參與的歸屬分類,這種不尋常的審美參與形式是作為社交媒體平臺的一種特殊提供而出現的,這意味著審美范疇的分析不能脫離社交媒體語境,即需要將審美判斷和網絡社交融合起來。

(1)審美判斷中的社群意識。審美判斷長期以來被認為與他人的情感有著特殊的關系,從根本上說,這種關系的基礎是康德的《判斷力批判》中的一種主張,其主張美感的條件是它的主觀符合目的性,目的不是作為概念而被明確認識,只是“從情感上感覺到事物形式符合我們的認識功能,這就是審美判斷,然而對于一種有機物本質應該具有何種結構形式,先需有一個概念,才能判斷它是否完善,這就是審目的判斷”。不管是審美判斷還是審目的判斷,只要對象是美的或完善的,這感覺都是愉快的。由此可知,美的判斷可以讓人愉悅,而一種判斷能否成為對美的判斷,不僅取決于愉悅感官的對象,人們還要在此之前想象一個社群能夠具有共同的感知、判斷和概念。[18]正如賽寧·蓋所闡述的,“審美體驗是可以被過量涌入的信息和效果驅動所改變的”。[19]阿倫特把它稱作社群意識,“如果說在康德那里,對人們的同伴的判斷是一種純粹形式的訴諸,與社群的任何實質性關系無關,那么阿倫特則通過把共同感翻譯成社群意識來建立自己關于公共空間的思想”。[20]所謂社群意識,就是“在一個群體內交流和支持的共同審美判斷的公眾面孔,來分析審美判斷與群體歸屬感或‘群體性之間的關系”,[21]審美判斷是一個最有效的“群體制造者”,把他者可能的種種判斷納入考慮。[22](101)

當前,社會學者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審美判斷在群體形成和維持中的作用。在布爾迪厄看來,審美判斷是由慣習形成的,“慣習是普及性的調停,這種調停使得一個特定行為者的沒有明示理由和無意義意圖的實踐仍然合情合理,并獲得客觀上的協調”。[23]個人判斷在與他人溝通互動的過程中同時受他人判斷的影響,有些判斷或許不會有根本變化,但個人會傾向對自己的表達做一定的修改或調整,以盡可能符合社群標準,因為群體性是通過互動和審美判斷來驗證和失效的。當療愈視頻作為帶給人“奇怪的滿足感”或讓人減壓的標簽出現在社交媒體上時,個人已對該類視頻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看完視頻后再看后面的評論,基本就會明確該類視頻的群體意識。該意識是共同愉悅感還是厭惡感,可能會影響個人判斷,一旦某些審美判斷成為群體認同的核心標志,個體也會表達出大體相同的感受,就算存在著特殊的分歧,也會用一種大眾的、溫和的審美去描述。

對賽寧·蓋來說,美的判斷迫使人們對詞的描述進行仔細審視或精雕細琢,當從對美的判斷轉向對諸如可愛之類的次要審美范疇的日常判斷時,這些條件就會發生變化,像有趣、可愛這樣的審美范疇的“半描述性或半判斷性”,使它們成為一個“在描述的掩護下判斷的手段”。出于這個原因,“可愛在作者看來是商品的精髓,因為商品似乎無力抗拒購買者”。[19]因此,盡管對可愛的判斷仍預設了一個感知和判斷的共同群體的存在,也就是說,判斷小狗可愛的要求仍然是普遍一致的,這些判斷削弱了真正的審美交流,描述性的部分讓人忽略判斷的成分,自然也很少引起關注或審美反思。當人們隨意判斷一只小狗是否可愛時,判斷行為僅僅是對小狗審美愉悅的一個自發指標。人們對可愛這一難以定義的概念并沒有任何理解,它僅僅是由普通語言使用者的共同點支撐的。在這種情況下,一種社群意識確實是通過這些判斷而存在的,作為對美麗或可愛物體的感覺的一種條件,用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的直觀操作形式就是點個贊、按下關注按鈕。當通過喜歡、評論或分享來判斷一張圖片或一個視頻的可愛性或有趣性時,這種有意識的感覺關聯或審美交流應歸因于網絡社群意識。由此可見,審美判斷不僅是社會關系的碎片,更是基于互動形成和轉化為群體判斷的過程。

(2)療愈視頻的連接本質。審美范疇的迷因迫使一種相互感知的人群交互接觸,這種社會性使其比其他迷因群體更接近趣味群體,使審美社群的創建成為可能。盡管這樣的社群表現出網絡聯系的特征抽象模糊且不斷變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親密關系,但他們仍然通過成員間持續不斷地瀏覽、評論或共享,持久地團結在一起。迷因貢獻者在虛擬世界中用一種創造性的方式解決了現實中的個人情緒問題,那么這究竟是一種治療,還是逃避?社交媒體平臺不斷問“還在想什么?分享給朋友吧”,但人們除了不斷發訊息和做出反應外,還能做什么?這種不斷發出訊息、不斷要求他人回應的狀態,帶給人一種充實與滿足的假象。透過不斷觀看社交媒體上的療愈視頻的現象,毛榮富認為:“我們在一個號稱可以代替人類讓世界變得有意義的科技裝置面前,暴露了自己的脆弱——我們需要聯結,需要他人的肯定,需要意義互動才能回歸到一種自然的幸福的生命狀態?!盵24]

結語

社群形成感是美學范疇迷因的基礎,迷因似乎讓人想起許多烏托邦式的主張,這些主張源自后康德美學理論,即“審美判斷可以帶來一種純然沉思的快樂或一種寧靜的愉悅”[22](37)或阿倫特所認為的“提供一種理想的民主模式”,但關注這類療愈視頻或稍微有趣的東西,不是在挑戰成熟的哲學范疇,更多的是對網絡參與式文化下的日常審美進行反思,將受眾的審美判斷能力在類似轉發、點贊等假定被動性過程中恢復出來。審美范疇迷因其實暗含人們對審美交流的渴望,盡管審美范疇迷因的存在取決于排序算法、數據聚合和情感量化,但結果卻是感知知覺和認知反射的發展,培養了一種獨特的審美意識,審美范疇迷因的貢獻者也確實在積極為審美反思創造對象和自我,但這種反思既不具有先鋒批評的革命性追求,也不具有欣賞美的承諾。事實上,正是因為審美范疇的迷因可能沒有達到藝術或政治的意義,才如此清晰地反映了網絡文化中的一種集體欲望:需要通過不斷分享看的方式及感受來建立網絡上的聯系。

當“奇怪的滿足感”或有趣、點贊等新的審美范疇紛紛在網上出現,從這個意義上說,藝術的主體性和日常生活審美化的邊界正在模糊。它提醒人們,即使是在互聯網上浪費時間的形式,也絕不是無意識的,反而是參與性的、積極的或創造性的,它可以將人們的審美能力和情感語域聯系起來,而情感聯系可以是一個分享文字和圖像的問題,也可以是一個分享判斷和創意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審美范疇迷因將審美知覺隔離開來,成為情感聯系的中心手段,它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分享,而是一個由共享觀點、實踐和處理世界的方式組成的波動聚合體。

參考文獻:

[1] 《中小學生短視頻使用特點及其保護》調查發布 65.6%未成年人使用過短視頻[EB/OL].[2020-11-0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2414629310490404&wfr=spider&for=pc.

[2] 從“云摧毀”到“云生活”:當代陀螺青年的視頻解壓大法[EB/OL].[2019-09-10].https://www.huxiu.com/article/317470.html.

[3] 熊開容,劉超,甘子美. 刷抖音會上癮嗎?——短視頻App用戶沉浸式體驗影響因素與形成機制[J]. 新聞記者,2021(5):83-96.

[4] 理查德·道金斯. 自私的基因[M]. 盧允中,張岱云,王兵,譯.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78-98.

[5] 常江,田浩. 迷因理論視域下的短視頻文化——基于抖音的個案研究[J]. 新聞與寫作,2018(12):32-39.

[6] 蘇珊·布萊克摩爾. 謎米機器[M]. 何懷宏,高申春,吳友軍,譯.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7] 陳勃杭,王巍,范雪. 基因選擇的本質[J]. 自然辯證法通訊,2015(3):29-33.

[8] 亨利·詹金斯. 融合文化:新媒體和舊媒體的沖突地帶[M]. 杜永明,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371.

[9] 白曉晴. 網絡視頻平臺中參與式文化的邏輯與運作[J]. 當代電影,2019(7):106-109.

[10] 抖肩舞為啥能風靡全網?meme理論給你整明白![EB/OL].[2019-12-08].喜馬拉雅網,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24985434/235239439.

[11] 胡菲,梁敏. 霍爾表征理論視域下“點贊”意義研究[J]. 知與行,2017(8):144-148.

[12] 何塞·范·戴克. 互聯文化:社交媒體批判史[M]. 趙文丹,譯. 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8:13.

[13] Chih-Yu Chin,Hsi-Peng Lu, Chao-Ming Wu .Facebook Users' Motivation for Clicking the "Like" Button[J].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15(4):579-592.

[14] 林嬌. 喬治·迪基美學思想研究——以《美學導論:一種分析方法》為核心[D]. 內蒙古大學,2014.

[15] E.H.貢布里希. 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M]. 范景中,楊思梁,徐一維,譯. 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16] 阿多諾. 美學理論[M]. 王柯平,譯.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9.

[17] 史劍輝,靖鳴,朱燕. 社交媒體互動圈層傳播模式:驅動力及社會價值——基于社會熱點事件的分析[J]. 新聞愛好者,2019(6):13-16.

[18] 朱光潛. 西方美學史:下卷[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387.

[19] 尹榕榕. 賽寧·蓋理論著作述介[J]. 青年文學家,2020(32):159-161.

[20] 應奇. 政治的審美化與自由的絕境——康德與阿倫特未成文的政治哲學[J]. 哲學研究,2003(4):46-52.

[21] Rogers Brubaker, Frederick Cooper. Beyond "Identity"[J]. Theory and Society, 2000(1): 20.

[22] 漢娜·阿倫特. 康德政治哲學講稿[M]. 曹明,蘇婉兒,譯.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23] 皮埃爾·布爾迪厄. 實踐理論大綱[M]. 高振華,李思宇,譯.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228.

[24] 毛榮富. 社交媒體時代社會性的未來:按Sherry Turkle的自我概念進行的考察[J]. 資訊社會研究,2017(1):51-82.

猜你喜歡
社交媒體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品牌營銷傳播策略分析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品牌營銷傳播策略分析
網絡事件傳播中公眾焦點的轉移
陜西老字號文化的對外傳播策略
社交媒體背景下中學生校園欺凌探析
論社交媒體助推大學生創業
社交媒體視域下弱勢群體輿情表達研究
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在線社交變遷及動因分析
基于社交媒體的廣告學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
“雙微時代”的危機傳播趨勢和影響因素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