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近年來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創意趨向

2021-08-13 10:19尹瑞雪
藝術科技 2021年11期
關鍵詞:中國詩詞大會故宮

摘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文化類綜藝節目進入大眾視野。為了避免同質化,這些節目在不同方面進行了富有創意性的改造。本文以《一本好書》《中國詩詞大會》和《上新了,故宮》為例,分析文化類綜藝節目在內容、功能和敘事三方面改造上的創意趨向。

關鍵詞:文化類綜藝節目;《一本好書》;《中國詩詞大會》;《上新了,故宮》;創意趨向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11-00-02

自2016年以來,《一本好書》《經典詠流傳》《中國詩詞大會》《圓桌派》《朗讀者》等多檔優質文化綜藝節目紛紛涌現,到了2020年和2021年它們仍然呈現強大的生命力。這些節目兼具情懷與溫度,展現了文學價值與人文關懷,并在綜藝混戰中取得了收視與口碑的雙贏。在泛娛樂化時代背景下,這些文化類綜藝在不同角度的創新給其他節目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借鑒。

1 立足中國文化形成內容創新

近年來,不少屬于國外版權的節目不斷被引進、改編并取得了成功,如《極限挑戰》《爸爸去哪兒》等,而中國原創綜藝的發展依然停滯不前。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內容是綜藝節目的核心,而中華文化內容豐富、底蘊深厚,足以為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取材提供非常肥沃的土壤。一則神話、一首詩詞,甚至是一件瓷器、一座城池都可以激發節目制作人的創作靈感和創意[1]。

《一本好書》選取的書籍大多是中外經典名家之作,涉及歷史、科幻、劇情等諸多題材。節目組根據不同文化層次受眾的喜好選取相關作品,成功激發了文化素養較低的受眾的閱讀興趣,同時還幫助文化素養較高的受眾深入地理解了書籍,并與他們進行了情感互動。該節目并沒有將目光放在爆紅的網絡小說上,因為節目的目的并不局限于高熱度和曝光度,將傳統文化融入生活才是其最終所求?!兑槐竞脮返膬烖c就在于以娛樂為皮、文化為骨,真正與觀眾共同品讀好書,不讓經典名著被束之高閣。節目引領觀眾品味名作的情節故事、人物性格和文學魅力。例如,節目選取的《暗算》搭建了一個不為人知的特工世界,重新詮釋了特工的悲劇宿命;而《塵埃落定》又展現了別具一格的藏族風情,勾勒了藏族人民生活圖景,揭開了藏族文化神秘的面紗。再比如《駱駝祥子》讓我們不由感嘆人性隱藏在人世的哀樂和悲歡之中[2],在黑暗社會的壓迫下,祥子的人生三起三落,但他礙于世俗只能沿著既定的人生軌跡活下去[3],最終從一個熱情的老實人變成一個麻木且貪婪的人。

《中國詩詞大會》多選取膾炙人口、雅俗共賞的大眾詩詞。古詩詞是大部分中國人的啟蒙教育的學習內容,我們文學素養的培養很多都是從一句簡單的“床前明月光”開始的。詩詞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季節更替、心情轉變以及逢年過節我們都可以吟上幾句。對于中國人來說,不少唐詩宋詞也早已爛熟于心。詩詞以其短小精悍、朗朗上口而聞名,比起散文和小說,詩歌恰恰更好地適應了當代社會的快節奏[4]。這就是《中國詩詞大會》的內容選取更有創意,更加與時俱進之處。在觀看節目時,年輕的觀眾會覺得很有代入感,因為其中許多詩詞也被收錄于語文課本;而離開校園很多年的觀眾則會被一道道題目喚醒曾經的校園記憶。

而《上新了,故宮》作為以歷史為落腳點的文化類綜藝節目,在內容上的創新更為明顯。它不同于最早的一批歷史類文化綜藝節目,如《百家講壇》,《上新了,故宮》的創新之處在于將舞臺轉移到演播廳外,來到故宮實地演出,包括一些從未對外開放的地方。每一期節目用不同的歷史文物引出主題線索,引導觀眾跟隨嘉賓的腳步思考謎題,同時觀賞故宮風景。不僅如此,節目還將內容與《甄嬛傳》《康熙王朝》這類經典影視劇進行聯系,試圖用更親切的方式給觀眾傳輸歷史知識。每期節目的最后還會推出一個由常駐嘉賓聯手設計師根據本期歷史主題設計的文創產品,“故事+產品”的新組合迅速吸引了年輕受眾的注意力,故宮IP得以再度翻紅。

2 引導觀眾參與推動文藝創新

文化類綜藝節目的發展有賴于政策的扶持。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自信與文化理念兩者的重視程度也與日俱增[5],他提出:“文藝要為人民服務?!蔽幕惥C藝節目要善于從中華文化中提煉題材、捕捉靈感,做到推陳出新,以具有時代精神的文化滋養社會。

近幾年綜藝市場大多被真人秀節目占領,不可否認的是,這些真人秀節目輕松幽默、話題性強、受眾參與度高,并且有明星加持,大火是必然的。但這恰恰暗示了一種現狀,那就是現代人追求的愉悅是極易得到的,是對生理愉悅的一種暫時性的滿足,其中隱藏著不健康的因素[6]。在“娛樂至死”的浪潮中泡得久了,觀眾最終需要的還是高品質、慢節奏、更具生命力的文化類綜藝節目。這些節目要做的并不是給觀眾進行“填鴨式”的知識灌輸,而是要深層次、多元化地引導觀眾在觀看的同時主動思考,改變原本的粗淺認知。

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很快,很多人在閱讀時淺嘗輒止,或是整日刷著娛樂新聞,將紙質書棄置一旁?!兑槐竞脮访翡J地觀察到了這一普遍現象,并且制定了“場景式閱讀”的新形式。節目力求以高質量的舞臺呈現吸引受眾,以舞臺為點、興趣為線,實現點線面式的信息擴大。節目播出后,節目組還在北京、上海等地組織多場線下讀書會,試圖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激發觀眾的主動性[7]。

《中國詩詞大會》則試圖通過競賽激發觀眾對中國古典文化的探索欲,漢語言文字是千百年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記載與見證,在傳播中國文化方面具有獨特影響力[8]。該節目的環節層層漸進,“百人團大戰”“擂主爭霸賽”加強了節目的對抗性。這些環節不僅在考驗選手,更是給了在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一個與選手同時思考的機會。一個優秀的文化類綜藝節目必須考慮到受眾的參與度,只有這樣才能使節目具有一定的國民度。

《上新了,故宮》一般先由館長拋出問題,然后嘉賓去往相關實景進行探索,并且前往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最后專家再解答問題。節目還鼓勵社會各界人士,特別是高校學生共同參與文創產品的設計,這種形式摒棄了以往歷史紀錄片枯燥乏味的講解方式,做到了全民參與,寓教于樂。

3 跨媒介制作構建敘事創新

3.1 舞臺呈現方式創新

通過不同方式進行聚合與強化的舞臺要素能夠組織并呈現不同的視覺意象,構建不同的故事架構,傳達不同的感情與思想。因此,要想讓受眾在觀眾席中或屏幕前達到身臨其境的境界,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場景的搭建[9]。各物件之間的協調統一能夠對畫面效果產生積極影響,物件與人物的匹配度越高,就越能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一本好書》的舞臺設計獨具匠心,其服飾細致精美,道具都是嚴格按照歷史文物或歷史文本描述制作而成的。小說與戲劇都是有一定敘事性,重視塑造人物、刻畫情節、營造沖突的文學體裁[10]。面對優秀作品,節目采用舞臺劇的形式重現文本,再輔以點評與講述的表現方式充實情節[11]。舞臺燈光明暗的變化暗示著人物心理的轉變,而舞臺背景音音量的變化也預示著高潮的來臨。并且,《一本好書》在舞臺劇的呈現上多采用遠景拍攝,輔以部分近景的鏡頭。遠近結合的拍攝方式兼顧了舞臺的整體性與人物細微的神態,讓整個表演更有層次感[12]。不能否認的是,一直以來,聲音語言都是影片表達情感的方式之一[13]。該節目舞臺劇的表現也常穿插充滿磁性的獨白,以達到更深的情感共鳴,讓節目盡可能真實地重現文本,更有力度地撼動觀者的心靈。

《中國詩詞大會》更是充分運用中國古典文化元素,如水墨畫、城門、圓月、祥云等,并將它們融入舞臺背景,再輔以燈光渲染與古樂器伴奏,以增強舞臺感染力。在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中,節目又通過外景拍攝的方式增設了身臨其境題,即由一位嘉賓或專業人員介紹一處景點或某項重大科研成就,并當即為選手出一道與之相關的題目。節目播出前后,欄目組也將舞臺延伸到微博、微信等平臺,進行花絮預熱和后續跟進,將節目的影響力從舞臺擴大到了網絡,真正打造了一場獨屬中國詩詞文化的視聽盛宴。

《上新了,故宮》則憑借高還原度的服裝、道具、配景和臺詞風格,通過熒幕上的畫面與聲音,以原景為基礎,塑造更為真實且直觀的視聽形象,呈現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和令人嘆為觀止的精美畫面。節目組還嘗試運用后期動畫重現歷史盛況,并對歷史人物進行了一些聯想創作。例如,重現了乾隆六下江南的盛況,運用后期技術還原了百年前宮中可能出現的場景。不僅如此,《上新了,故宮》還與故宮官網、北京衛視、愛奇藝等終端聯動,共同宣傳節目,并與微博、淘寶等平臺合作銷售自己的文創產品。

3.2 節目敘事主體創新

文化類綜藝節目的敘事主體不僅要有一定的文學底蘊,有時候根據節目需要,還要具備表演、朗誦等專業技能。節目有時也會邀請具備不同文化素養的受眾參與節目錄制。

《一本好書》中邀請了眾多能力卓越的演員參與節目錄制,配合主持人進行沉浸式的場景化表演??v觀各類名家著作不難發現,作品對于人物形象的詮釋與刻畫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部作品的成功與失敗[14]。在《萬歷十五年》這期節目中,王勁松飾演了萬歷皇帝,他憑借對書本的研讀以及自身對于角色的理解,在舞臺上為觀眾還原了一個距今400多年的歷史人物,縮短了觀眾與經典作品之間的距離。

《上新了,故宮》在嘉賓的選擇上也有自己的定位與思考,節目組利用“明星效應”,邀請了當下最具熱度的明星,如鄧倫、楊穎等,作為嘉賓參與節目錄制?!渡闲铝?,故宮》不僅展現了故宮生生不息的文化生命力,還以創新的視角、前衛的形式,提高了節目知名度,吸引了更多年輕觀眾。

《中國詩詞大會》的四位專家——酈波、康震、王立群和蒙曼,他們有著深厚的文化素養,對中國古詩詞的解讀恰如其分,與參賽選手的互動也是游刃有余,不失幽默。其中康震老師更是作得一手好畫,他即興創作的沙畫經常被當作考題。此外,節目為了拉近選手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并不只是選用了高水平的參賽選手,其“百人團”選手大都是各行各業的人員,有警察、教師、創業者等。這樣的“百人團”極具社會代表性,更加貼近普通群眾,貼近日常生活,給人以親切感,增加了節目的可看度。

4 結語

如今,文化類綜藝應去浮華浮躁,實實在在地講中國故事、揚中華文化。同類型的其他節目都可以以《一本好書》《中國詩詞大會》和《上新了,故宮》為鑒,堅持節目內容多樣化,以有價值的文化理念為支撐,并結合自身節目的特點不斷創新表現形式。只有這樣才能使文化類綜藝節目形成符合時代變更和市場競爭的發展體系,使傳統文化真正“活”起來,最終得到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晉.中國傳統文化的媒體化進程[J].漢字文化,2019(15):33-34.

[2] 馬秋月.試解構劉亮程《虛土》中的夢境描寫[J].漢字文化,2019(15):60-61.

[3] 許凌云.淺析《驛路》中的社會性表現[J].戲劇之家,2019(22):106-107.

[4] 沈嘉欣.從“烏青體”看當代詩歌的多元化特點[J].漢字文化,2020(03):33-35.

[5] 黃曉宇.淺析棚內競技真人秀的創新發展——以《王牌對王牌》為例[J].藝術評鑒,2019(14):161-162.

[6] 謝語睿.從曹操和劉備形象的變化淺析中國審美價值的趨向[J].漢字文化,2020(15):41-42.

[7] 姚佳.淺析由小說改編的電影——以《大紅燈籠高高掛》為例[J].戲劇之家,2019(29):96,98.

[8] 楊晉.影視作品與中國傳統文化共生問題探討[J].漢字文化,2020(16):146-147.

[9] 宗楨,劉雪芹.影視作品中非語言符號的應用與傳播——以電視劇《都挺好》為例[J].漢字文化,2019(20):70-71,73.

[10] 班易文.文化記憶與人民關切:老舍《茶館》再解讀[J].中國文學批評,2020(03):84-91,159.

[11] 郭譯之.淺析電影《歸來》中的光影色調設計對劇情的暗示[J].漢字文化,2019(18):109-110.

[12] 徐爽,劉麗麗.淺析“十七年”時期戲曲電影的藝術特色——以越劇電影《梁?!窞槔齕J].藝術評鑒,2018(14):160-161.

[13] 李曉薇,鄭仁霞.淺析《水形物語》的敘事策略及主題表達[J].藝術評鑒,2019(15):157-158.

[14] 顧詩怡.淺談由小說改編成電影的細節處理——以《買地方報的女人》為例[J].漢字文化,2020(10):126-127.

作者簡介:尹瑞雪(2001—),女,江蘇南京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

猜你喜歡
中國詩詞大會故宮
你好呀故宮!
雪中故宮
夢回故宮
試析《中國詩詞大會》的試題創意及文化導向
《中國詩詞大會》火爆背后
“中國詩詞大會”喚醒民族精神
央視《中國詩詞大會》掀起詩詞狂歡
故宮大探索
寶島上的故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