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轉課堂對學生實踐課程學習內部動機影響研究

2021-08-17 14:20王韻涵石中軍胡瓊
軟件 2021年3期
關鍵詞:實踐課程翻轉課堂

王韻涵 石中軍 胡瓊

摘 要:翻轉課堂是一種將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顛倒安排的新型教學模式,其優勢在于改善學生績效、發展學生技能和提高學習動機等方面。翻轉課堂2.0概念誕生,更加強調學生學習內部動機的重要性。在自決理論作為理論框架下,對學生開展多輪關于翻轉課堂實踐教學行動研究,探索翻轉課堂的實施對于學生實踐教學內部動機的影響,并結合前測結果在數據分析階段將學生劃分為三個層次,探索翻轉課堂對不同水平學生的影響程度。數據分析表明,翻轉課堂有助于改善學生實踐課程學習內部動機,即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能力、自主權和歸屬感,是一種更為長久的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模式。此外,傳統教學表現不佳的學生獲得的改善最為顯著。

關鍵詞:自決理論;翻轉課堂;內部動機;實踐課程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21.03.051

本文著錄格式:王韻涵,石中軍,胡瓊.翻轉課堂對學生實踐課程學習內部動機影響研究——基于自決理論視域[J].軟件,2021, 42(03):175-179

Research on Students' Intrinsic Motivation of Practical Course Learning of Flipped Classroom: Based on the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WANG Yunhan1, SHI Zhongjun1, HU Qiong2

(1.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81;

2.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7)

【Abstract】:Flipped classroom is a new teaching model that reverses the arrangement of knowledge transfer and internalization of knowledge. Its advantage lies in improving student performance, developing student skills and improving learning motivation. The concept of Flip Classroom 2.0 was born,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students' intrinsic motivation for learning. With the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several rounds of practical course learning action research on flipped classroom ,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s on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course? learning,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pre-tests to divide students into three in the data analysis stage Level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flipped classrooms on stud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Data analysis shows that flipped the classroom helps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nal motivation for practical course learning, that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acquire more abilities, autonomy, and sense of belonging. It is a more long-term teaching model to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n addition, students who performed poorly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achieved the most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Key words】:self-determination theory;flipped classroom;intrinsic motivation;practical course

0 引言

隨著創客教育、STEAM教育等新型理念的出現,翻轉課堂2.0誕生,其強調提升學生創新素養和創造思維能力[1]。與翻轉課堂1.0相比,2.0將學生的定位由“參與者”轉換為“主導者”,更關注學生學習內部動機[2]。近些年,翻轉課堂的應用研究證實其有助于改善學生績效、發展學生技能和提高學習動機。但對于翻轉課堂究竟是如何影響學生學習內部動機,尤其是實踐課程學習體驗,進而達到以上外部效果的研究卻很少。本文以自決理論作為理論框架,開展多輪關于翻轉課堂實踐課程學習的行動研究,并在數據分析階段將學生劃分表現良好、表現中等和表現不佳三個層次。通過行動研究探索翻轉課堂的實施對于學生實踐課程學習內部動機的影響,以及對不同水平學生的影響程度。力求判斷翻轉課堂是否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好的成績和能力,同時幫助相關從業者判斷翻轉課堂是否能夠改善學生性格,促進動機的轉化,進而實現可復制性的、持續性的改進。

1 相關研究

1.1 翻轉課堂

在翻轉課堂中,課堂內外的時間被重新分配,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信息,這些信息需要學生在課前完成自主學習。在課后,學生自主規劃學習內容、學習節奏、風格和呈現知識的方式,教師協助滿足學生的需要和促成他們的個性化學習,翻轉課堂式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結構與教學流程的顛覆。20世紀90年代中期,翻轉課堂的概念在邁阿密大學商學院“翻轉課堂”教學實驗中誕生[3]。2007年,兩位美國教師將精心制作的視頻上傳網絡,被視作翻轉課堂的首次實踐應用[4]。在翻轉課堂中,課堂內外的時間被重新分配,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信息,這些信息需要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課后學生自主規劃學習內容、學習節奏、風格和呈現知識的方式,教師協助滿足學生需要和促成個性化學習。

1.2 自決理論

20世紀80年代由美國心理學家Deci和Ryan等人提出自決理論,其全稱為自我決定理論,是建立在動機概念上的,旨在描述個體內部需要的理論[5]。他們認為,人的行為按照動機可以劃分為自決行為和非自決行為,兩者之間不是對立的,而是連續發展的。自決行為,關注內部動機的重要性,是指個體在不受外部環境的影響下所做出的行為。同樣,動機也是按照無動機、外部動機到內部動機的順序連續發展變化的。其中,內部動機是指個體參與學習是出于對學習本身的樂趣,是一種高自我決定的狀態[6]。

自我決定理論認為,當某些個體的內部需要(具體包括能力需要、自主需要和歸屬需要)得到滿足時,就可以促進外部動機向內部動機的轉變,進而影響個人行動時的外部表現,最終達到改善學生績效、發展學生技能和提高學習動機的外部效果[7]。

2 行動研究

2.1 研究問題

本研究通過行動研究探索翻轉課堂的實施是否對學生實踐課程學習的內部動機產出影響。同時,思考翻轉課堂對傳統教學中不同水平的學生的影響程度。研究問題從學生的成績、能力需求、自主需求和歸屬需求四個維度進行設定。問題1: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否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問題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否有助于滿足學生的能力需要?問題3: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否有助于滿足學生的自主需要?問題4: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否有助于滿足學生的歸屬需要?

2.2 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遼寧某高?!冬F代教育技術》課程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選取的三組對象之前均參與過翻轉課堂教學活動。為了減少研究結果的偶然性,三組研究對象學歷包括大學本科和專升本兩個層次,專業包括文科和理科兩類。下面分別以A行動、B行動和C行動來代表三組行動研究。A行動選取2017級本科生物科學(師范)專業的88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B行動選取2019級專升本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的6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C行動選取2019級專升本計算機與科學技術(師范)專業的3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三組行動研究均采用準實驗研究,實驗組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對照組則進行常規教學。研究在劃分實驗組和對照組前,通過兩周的常規教學后對學生進行了水平測試(前測),根據測試結果將學生平均劃分為表現不佳、表現中等和表現良好三個水平,再隨機對三個水平的學生平均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2.3 研究過程

三組行動研究根據Lewin的螺旋循環模型設計,包括四個階段,即計劃階段、行動階段、觀察階段和反思階段,共進行三輪行動研究,每輪行動研究為期四周。

計劃階段:制定研究問題、選取研究對象、設計和開發教學過程;行動階段:將計劃階段設計開發的兩類課程內容分別在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教學;觀察階段: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分析制約學生進行小組協助的因素,記錄面對不同活動設置中學生的反映情況,收集與研究問題相關的實驗數據;反思階段:將收集到的數據匯總,總結分析不足之處,并制定新一輪的行動方案。

在三輪行動研究開展前后,分別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用于輔助分析翻轉課堂對自決需要的影響,問卷改編自Gagne的基本心理需求量表(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cales, BPNS)。該量表包括能力需要、自主需要和歸屬需要三個部分,共21個項目,已被廣泛應用于動機領域的研究,其中文版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也得到了初步的檢驗,同樣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4 數據采集

三組行動研究的數據收集分別來自學生測試成績、問卷調查結果和教師的綜合評價。

對于問題1,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否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數據采集來自教師的評估分數,教師結合課堂測試和協作項目的完成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初始診斷測試用于評估學生對于前導知識的掌握情況,其收集時間為行動研究前兩周,前三次測試的收集時間為每輪行動研究的最后一周。為了進一步驗證結果,三輪行動研究結束后實驗組和對照組仍采用研究過程教學方式,期末考試成績作為第四次測試結果。

對于問題2-4,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否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決需要。在能力需要方面,數據采集來自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在自主需要方面,數據采集來自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和教師綜合評價得分,評分來自教師的觀察記錄;在歸屬需要方面,數據采集來自問卷調查結果和教師基于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參與和貢獻水平所給出的成績。

2.5 數據分析

為對設定的四個研究問題調查結果做出分析,在研究實施的反思階段,對于四個問題進行了獨立樣本t檢驗,以判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對于學生成績改善、能力需要、自主需要和歸屬需要的影響,并結合協方差分析,消除學生先前認知影響,來判斷上述效果是否來自翻轉課堂的實施。此外,針對問題2-4,還使用了配對樣本t檢驗來判斷翻轉課堂對于不同水平學生的影響程度。

3 研究結果

3.1 學生成績

在三項行動研究中,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都顯示出了學習成績的明顯提高。為了進一步證明該結論的合理性,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來驗證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各次測試成績是否存在顯著差異。

根據獨立樣本t檢驗的結果,在三項研究中,所有測試的F值對應的概率均大于0.05,可以認為實驗組對照組總體方差無顯著差距。就診斷性測試而言,各組學生的成績在統計學上均沒有顯著差異,表明實驗組對照組學生具有相似的先前能力水平。在測試一中,雖然在分數上實驗組表現出了較高水平,但不存在統計學差異。但隨著翻轉課堂的繼續進行,其影響越來越明顯,第二次測試中,研究A開始顯示出顯著差異,其他研究也陸續在第三次和第四次測試中顯示出顯著差異,如表1所示。

為了進一步證實此改善效果來自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研究借助協方差分析,利用線性回歸的方法消除學生診斷性測試的影響,即消除學生先前學習能力水平對結果的影響。根據協方差分析結果,三項研究在第三次或第四次測試中,都陸續顯示出改善效果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高度相關,如表2所示。因此,可以認為此改善效果來自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

結合學生分類,思考翻轉課堂對不同水平的學生的影響程度。將第四次測試成績與診斷性測試的差值作為評估標準,對三項研究的實驗組進行了分類統計。表現不佳和表現中等的學生在翻轉課堂教學中獲得了更多的進步,而表現良好的學生相對進步較小??梢?,翻轉課堂對成績較差的學生積極影響更為顯著,有助于減小學生群體間的差異。

3.2 學生能力需要

針對研究問題2,獨立樣本t檢驗的結果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總體方差無顯著差異。相較對照組而言,三項研究的實驗組學生均在能力需要上存在顯著差異(在95%的置信區間,p值達到0.01的顯著水平)??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能力需要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該研究結果表明,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學生在參與任務的過程中,獲得了良好的效能感,感到自身有能力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從而建立起了學習信心。翻轉課堂通過課前的學習反饋設計學習活動,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為學生解疑答惑,學生學習上遇到的問題能夠被及時解決,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強學生的自我認可意識,進而提升了學生的能力需要。

為進一步明確此改善源自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對實驗數據進行了協方差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即使考慮學生能力需要的前測影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在三項研究中也均在p<0.01水平上存在顯著差異??梢宰C明以上改善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高度相關。

與問題1相類似,針對學生能力需要,研究結合學生分類,思考翻轉課堂不同水平學生的影響程度。三項研究按照學生分類,各自建立數據表格,使用配對樣本t檢驗。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在能力需要上與前測數據相比,盡管各水平的學生均存在顯著差異,但表現不佳、表現中等和表現良好的學生的增長水平呈現出依次遞減的狀態??梢?,表現不佳的學生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能力需要方面獲益最多。這與翻轉課堂重視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密切相關。

3.3 學生自主需要

針對研究問題3,獨立樣本t檢驗的結果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總體方差無顯著差異,相較對照組而言,三項實驗組的學生均在自主需要上存在顯著差異??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對于學生的自主需要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該研究結果表明,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學生在參與任務的過程中,感到選擇變得更加自由。這是因為在課堂上,他們不必再受到教師講授主導課堂的影響,而是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和同伴的交流與合作中。

為進一步明確改善效果來源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對實驗數據進行了協方差分析,以消除實驗前測的影響。根據分析結果,即使考慮學生自主需要的先前水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在三項研究中也均在p<0.01水平上存在顯著差異。因此,改善效果來源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

針對學生自主需要,研究結合學生分類,思考翻轉課堂對不同水平的學生的影響程度。三項研究按照學生分類,各自建立數據表格,使用配對樣本t檢驗。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在自主需要上,與前測數據相比,盡管各水平的學生均存在顯著差異,但表現不佳、表現中等和表現良好的學生的增長水平呈現出依次遞減的狀態。

3.4 學生歸屬需要

對于研究問題4,獨立樣本t檢驗的結果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總體方差無顯著差異,相較對照組而言,三項實驗組的學生均在歸屬需要上存在顯著差異??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歸屬需要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該研究結果表明,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學生更容易感到自我受到重視,感到自己被他人需要。這歸結與課堂上開展的小組交流與協作的活動上,活動的開展極大的影響學生的內在感受,從而達到了支持和促進學習的效果。

為進一步明確此改善效果源自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對實驗數據進行了協方差分析,以消除實驗前測的影響。根據分析結果,即使考慮學生歸屬需要的前測影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在三項研究中也均在p<0.01水平上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可以認為改善效果來源于翻轉課堂的實施。

針對學生歸屬需要,研究結合學生分類,思考翻轉課堂對不同水平的學生的影響程度。三項研究按照學生分類,各自建立數據表格,使用配對樣本t檢驗。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在歸屬需要上,與前測數據相比,各項研究均存在顯著差異。且表現不佳、表現中等和表現良好的學生的增長水平總體呈現出依次遞減的狀態。與前三個問題的結論相類似,表現不佳的學生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的過程中獲益最大。

4 總結

結合實施翻轉課堂行動研究的綜合分析,可以得到結論,翻轉課堂不僅可以改善學生實踐課程學習成績,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促進學生的動機轉化,滿足學生內部動機的需要,即改善自決能力(能力、自主權和歸屬感),從而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自決能力的提升,進一步作用于學生,提升了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進而表現出了成績的提高、能力的提升和動機的改善。有助于學生改善自身性格,逐步走向積極學習,是一種更為長久的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

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觀測到實驗組學生的親和力有明顯提升。研究還關注到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對于不同水平學生的影響程度。行動研究結果表明,與表現良好的學生相比,表現不佳和表現中等的學生在成績、自決能力獲益更多,表現不佳的學生取得的進步最大。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可以有效的支持學生持續學習,增強學生的自決能力,且對于傳統教學中表現不佳的學生實施效果更為明顯。該行動研究豐富了翻轉課堂理論,為翻轉課堂的實踐課程教學應用提供一定參考。

參考文獻

[1] 彭紅超,陳林林,龐浩,等.創造取向的翻轉課堂教學樣式:理論與實踐的橋梁[J].中國電化教育,2017(7):58-66.

[2] 丁永剛,金夢甜,張馨,等.基于SPOC的翻轉課堂2.0教學模式設計與實施路徑[J].中國電化教育,2017(6):95-101.

[3] Lage M.J.,Platt G.J.,Treglia M.Inverting the classroom: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00,31(1):30-43.

[4] Strauss V.The flip:Turning a classroom upside down[DB/OL].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local/education/the-flip-turning-a-classroom-upside-down/2012/06/03/gJQAYk55BV_story.html?utm_term=.5aeb7a78a979,2012- 06-13.

[5] Ryan R M,Deci E L.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and well-be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68-78.

[6] 胡小清,唐炎,黃霞,等.基于自我決定動機理論視角下的體育學習效果研究進展[J].體育科學,2020,40(4):67-77.

[7] 楊盼,韓芳.芬蘭STEM教育的框架及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9,40(9):106-112.

[8] 劉俊升,林麗玲,呂媛,等.基本心理需求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初步檢驗[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3,27(10):791-795.

猜你喜歡
實踐課程翻轉課堂
智能機器人實踐課程自主創新能力培養研究
民辦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課程改革芻議
基于翻轉課堂的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研究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優勢學科的“材料化學實驗”課程改革研究
翻轉模式在“液壓與氣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翻轉課堂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