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兩用溫針灸筒的設計與應用*

2021-08-23 13:22王瑩張天宏張雯姣張兆偉張曉天朱蘊華黃正陽
現代中醫藥 2021年3期
關鍵詞:艾柱艾絨施灸

王瑩 張天宏 張雯姣 張兆偉 張曉天 朱蘊華 黃正陽

(1.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上海 201203;2.上海市奉賢區南橋鎮光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201406;3.上海市四川北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200081;4.上海市北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針傷科,上海 201204)

傳統的溫針灸療法,又稱為針柄灸,是集針刺、艾灸及特定腧穴刺激于一體的一種方法,在針刺得氣后,將針留在適當的深度,在針柄上穿置一段長約1.5cm的艾卷施灸,或在針尾搓捻適量艾絨點燃施灸,可配合針刺手法的運用,達到“針刺得氣”并使“氣至病所”,使艾灸產生的熱力通過針身傳入穴位深部,直達病所,從而達到調整陰陽,疏通經絡,祛邪外出之效[1],待艾燃盡,去除灰燼,再將針取出。其達到的理想效果為治療過程中患者自覺施灸局部穴區有溫熱感而無灼痛感,既能達到應有的治療目的又避免燙傷、灼傷的發生[2]。溫針灸法最早可追溯至漢代,張仲景在《傷寒論》中首次正式提出溫針灸:“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盛行于明代,如高武所著的《針灸聚英》載有“王節齋曰,近有為溫針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針于穴,以香白芷作圓餅,套針上。以艾蒸溫之,多以取效”。該法由于療效顯著而流傳至今,兼具針與灸的雙重作用,適用于寒凝經脈和氣血痹阻所致的寒證、虛證、痛證[3]。近代針灸大家陸瘦燕、蔡耀明、張縉等,也大力提倡針與灸的結合使用[4-5]。

溫針灸療法的臨床應用十分廣泛,治療病種達四十余種,對人體各系統均有一定的調節作用[6],尤善運動系統和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則以膝骨關節炎和痛經見長;證型以虛寒證為主;經脈多取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穴,也可結合疾病特征取病變局部腧穴[7]?,F代研究發現[8],溫針灸療法將熱能主要沿針體快速傳遞至穴區深處,溫針灸傳導熱能的速度比單純溫和灸快,而溫針灸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抗氧化物質可通過灸熱帶入體內,發揮調節作用,起到溫通經絡、行氣活血之效[9]。溫針灸是一種特殊的針灸聯用療法,融合了針刺的機械刺激和艾灸的溫熱刺激在針體上結合成一種復合刺激從而發揮新的效應[10]。這種復合刺激作為一種新的刺激源,啟動機制可能類似于火針或銀質針,通過針體的機械刺激以及溫熱傳導刺激,增強細胞的吞噬功能,改善血液循環,降低神經興奮性,起到鎮痛的效果[11-13]。

雖然溫針灸療法的作用顯著,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艾柱質地緊密,質量較大,置于針灸針柄上易使其壓彎變形;而艾絨燃燒后較易散落,存在灼傷患者或引起火災等危險?,F今市場上的自制溫針灸帽、溫針灸器、溫針灸架種類繁多,雖操作簡便,缺點也較突出,如溫針灸帽套于針尾后艾柱無法與針直接接觸,影響熱能透至穴區深處;部分溫針灸器或溫針灸架無法自如調節高度,成本也較高[14-15];或可通過兩側螺旋桿調節高度,但對于前臂或手足部體表面積較小的部位就難以適用;也有學者用一種“可自加熱的針灸針”代替溫針灸,或發明“智能控溫針灸治療儀”及“電子艾灸盒”來有效模擬艾灸手法變化和艾炷的溫度變化,維持連續的、可變化的熱刺激狀態,但這些類型的發明與傳統的溫針灸相去甚遠,只有溫熱而無艾灸,并不能完全體現溫針灸療法的效用[16-18]。結合臨床實際應用情況,傳統的溫針灸療法尚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如艾火容易脫落燙傷皮膚、燒灼床單等;較細、較短的毫針不能承受艾炷或艾條的重量而難以應用溫針灸療法;穴區皮膚淺薄、毫針平刺、斜刺亦無法使用溫針灸等[19]。其中最大安全隱患是燙傷,在對艾灸安全性的研究中發現,當艾炷距離皮膚3~4 cm時,其燃燒產生的熱量傳達到皮膚表面大約為42℃,這個距離既能對穴位表面產生溫熱刺激,又能最大程度的避免燙傷。由此可考慮,將3~4 cm設置為溫針灸中艾炷與皮膚的安全距離,同時將42℃設置為溫針灸的普適安全溫度[20]。

結合以上針對溫針灸器具的優劣、安全距離的研究發現及臨床實際需要,筆者研制了一種兩用溫針灸筒,即可作為臨床溫針灸使用,也可為患者自我保健的溫和灸用。起到固定簡單、安全方便,能減輕醫務人員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由于傳統裝置過于簡易,對于操作者的要求較高,需要在實施過程中全程觀察,防止艾火掉落后造成皮膚燙傷。治療過程中溫度不易控制,對于治療效果產生影響。這些因素均不利于溫針灸療法的推廣應用。針對上述情況,筆者在臨床針灸過程中,特設計了一種兩用溫針灸筒(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號:ZL201920259771.0),既保證了溫針灸療法的功效,又避免了施灸過程中艾火掉落發生燙傷,也可根據患者對溫度的耐受情況及時調整艾炷與皮膚之間的距離,可作為臨床醫生溫針灸使用及患者溫和灸自用,操作靈活簡便、安全有效?,F介紹如下。

1 設計思路和結構

兩用溫針灸筒的外形為圓形,由旋轉式儲艾筒、散熱盤、底座等構成。上方的旋轉裝置可通過旋轉起到靈活調節艾絨高度的作用,方便操作者獲得最佳治療所需溫度;儲艾筒上方無密蓋,方便查看艾條燃燒情況及操作灸法的補瀉手法,高20 mm,上端開口處的內徑為25 mm,內放艾柱、艾絨、艾條段,中間散熱盤中心孔直徑1.5 mm,可將針具套嵌其中,方便卡住針具上的艾絨或艾柱、艾條段,使其更換方便,周圍散布直徑1 mm的小孔,避免艾柱燒灼時艾灰及火星掉落,燙傷患者,同時不影響艾火的傳熱作用。底座為圓柱形的空心裝置,高40 mm,底部內徑為25 mm,通過與儲艾筒螺紋相連接,起到支撐穩固針灸針及艾柱、艾絨、艾條段的作用。底座質地較厚,具有聚熱作用,可減少艾絨燃燒過程中熱量向環境散發,加強療效。圖1示中的2、3使用不銹鋼316材料,耐高溫可達到1200 ℃-1300 ℃;5使用尼龍非易燃材料,起到安全隔熱作用。兩用溫針灸筒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散熱盤結構示意圖見圖2。

圖1 兩用溫針灸筒結構示意圖

圖2 兩用溫針灸筒散熱盤結構示意圖(下面觀)

2 使用操作

使用溫針灸筒時,選取適當體位,充分暴露選穴處皮膚,嚴格消毒后以無菌毫針刺入穴位,得氣后可給予適當補瀉手法??上仍诎我欢舜烈恍】滓苑奖闾自卺槺?。插艾段時手持針柄下段,不要使毫針移動,防止針體深入,然后將溫針灸筒套入,使針體垂直于溫針灸筒,再放入適量的艾絨或艾條段,也可點燃艾條段下端后再套于針尾。針體及穴處的溫度以患者能夠耐受為宜,如自覺溫度過高,可通過旋轉儲艾筒的螺紋調節其與皮膚之間的距離,待艾條段燒完后將儲艾筒旋轉移出除去艾灰,再將針取出。若患者自行溫和灸,則直接將溫針灸筒置于穴處,調節適當的高度以控制溫度。

3 設置艾柱與皮膚間的安全距離

針對施灸的安全距離的相關研究不少,路玫[21]等發現距離足三里3 cm懸灸時,受試者疼痛閾值溫度為(40.7±2.93)℃,認為此溫度可以考慮作為臨床上防止發生灼傷的極限溫度。也有研究者[20]分別對足三里和關元穴距離2 cm、3 cm、4 cm施灸,發現在灸距為2 cm時,患者會產生明顯灼熱痛感,因而無法測量穴區溫度;當施灸距離為3 cm時,關元皮膚溫度上升超過44 ℃的時間約為10 min;足三里皮膚溫度持續穩定在(45.9±3.0)~(47.8±2.3)℃之間;施灸距離為4 cm時,關元皮膚溫度上升超過4 ℃的時間為7 min,足三里穴區皮膚溫度在(40.0±2.0)~(44.9±2.3)℃之間。提示艾灸距離越近,皮膚溫度越高,升高速度越快。臨床最佳的施灸距離應該既有溫熱感,又要盡量避免疼痛和燒傷,因此臨床上適宜的溫度距離建議為3~4 cm,兩用溫針灸筒底座的高度設為4 cm(圖3),控制在安全距離內。

圖3 兩用溫針灸筒底座示意圖

4 討論

4.1目前傳統溫針灸療法存在的問題 ①操作過程中,艾柱的艾火容易脫落,燒傷皮膚或衣物,無法保證治療的安全性;②較細或較短的毫針不能承受艾炷或艾條的重量,易出現彎針而不能應用溫針灸療法;③應用傳統溫針灸療法時,為避免患者燙傷,在施灸的下方墊一紙片,以防止艾火掉落燙傷皮膚,但無法人為控制艾柱與皮膚之間的安全距離,紙片的阻隔同時也可能會對艾灸燃燒時產生的紅外效應、熱效應以及艾絨的藥效產生影響;④傳統溫針灸不使用灸具,僅在針尾施一小艾柱點燃,艾火的熱量易發散,難以聚于穴處均勻傳熱,影響治療效果。

4.2兩用溫針灸筒主要有以下優點 ①避免燙傷 兩用溫針灸筒采用擋艾灰防燙傷隔片,有效防止艾火或艾灰掉落,燙傷皮膚或燒灼床單,同時也可避免艾炷距離皮膚過近而灼傷患者;②加強溫熱效應 艾灸治療疾病時產生溫熱效應是取得療效的關鍵[22],因而本溫針灸筒的防燙傷散熱盤為多圓孔型設計,在避免艾灰掉落的同時,不影響艾火對穴區皮膚均勻持久的傳熱作用;③便于實施補瀉手法 灸法的補瀉最早可追溯至《黃帝內經》,《靈樞·背俞》曰:“氣盛則寫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敝赋鼍姆ㄒ残枰鶕孀C論治的原則進行補虛瀉實。具體操作方法:補法是點燃艾柱后,不吹其火,待其慢慢地燃燒、自滅;瀉法是點燃艾柱后,以口速吹其火,快燃速滅??梢娧a法是火力溫和、時間稍長,能使真氣聚而不散;瀉法是火力較猛而時間較短,能促使邪氣消散?;颊哌\用兩用溫針灸筒行溫和灸時,由于上部分儲艾筒為開放狀態,可以通過臨床需要實施不同的補瀉手法,提高療效;④可配合藥物施灸 儲艾筒內可以放置艾絨、艾柱,也可配合不同藥物施灸,在辨證論治理論的指導下,用艾絨中加入藥物施灸(如附子粉、姜絨、紅花絨等),運用灸法使藥物透達肌膚,加強治療效果;⑤溫和灸自用 除臨床溫針灸使用以外,本溫針灸筒還可便于患者溫和灸自用,在醫生的指導下,選取施灸的穴位,無需針刺,將艾絨或艾柱放入儲艾筒中點燃,根據耐受情況調節適當的高度以控制溫度;⑥艾灰便于清理 待艾條段燒完后將儲艾筒旋轉移出,便于清理艾灰,如需增加壯數,再放入艾條段施灸即可;⑦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使用兩用溫針灸筒操作簡便,一位醫生可以同時為多位患者施灸法,患者可通過旋轉溫針灸筒調節至可耐受的溫度,艾條段置于儲艾筒中,避免掉落患者皮膚而發生燙傷,提高了灸法的安全性,也保證了臨床應用灸法的簡便性。

溫針灸療法是將針刺與艾灸結合使用的一種方法,又稱針上加灸、針柄灸、傳熱灸、燒針尾,已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具有溫通經脈、活血行氣之效,適用于虛寒類各種疾病。傳統的溫針灸療法在實際應用中一方面由于自身裝置材料的缺陷,安全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其對于操作者要求較高,不利于實踐推廣。本文設計的兩用溫針灸筒可以彌補傳統療法的局限性,使用防燙傷隔片避免皮膚燙傷,多圓孔型的隔片設計也有利于熱量均勻持久的傳導至穴位;針對患者的不同證型,可在儲艾筒中加入適合的藥物施灸,配合灸法的補瀉手法;根據臨床需要,也可作為患者溫和灸自用;灸筒的上下部通過螺紋旋轉調節高度且可拆卸,便于艾灰的清理。綜上所述,兩用溫針灸筒具有保持恒溫、應用方便、安全可靠、固定簡單、艾灰易清理的特點,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燙傷風險、減輕醫務人員的勞動強度,具有較高的實用性,能夠滿足臨床使用溫針灸療法及患者自用的需求,更加有利于溫針灸的推廣發展。

猜你喜歡
艾柱艾絨施灸
艾灸床運行過程中表面的溫度分析
旋轉的鋼鐵廠
艾灸療法原材料艾絨的燃燒熱值測定研究
中暑
艾灸療法原材料艾葉和艾絨的鑒別*
基于紅外成像技術的艾柱燃燒溫度特性研究*
新型專利艾灸儀 100臺免費送
新型專利艾灸儀 100臺免費送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應
艾灸的煙氣對人有害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