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山里的“鴻雁”34年風雨無阻為鄉親送去“期待”

2021-08-23 03:55鐘文明
百姓生活 2021年7期
關鍵詞:郵路郵包鴻雁

鐘文明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黎平、劍河三縣交界的地方,有一位農民鄉郵員,常年奔走在山間小路上,步行24萬多公里,穿壞200多雙解放鞋,為鄉親投遞報刊信件達140多萬件,被山區苗族群眾稱為“鄉郵路上的天使”,他就是貴州省錦屏縣郵政局啟蒙支局苗族鄉郵員張林昌。

走上全縣最難走的鄉郵路,一走就是34年

1987年,23歲的張林昌從部隊退伍,當了解到錦屏縣河口片郵路沒有人愿意走,郵政局經常為招不到鄉郵員犯愁時,他主動要求走這條郵路。有好心人勸他:“這條鄉郵路難走,還沒有哪位鄉郵員能堅持到3年?!边@條鄉郵路90公里,橫穿啟蒙、河口、固本3個鄉鎮,服務面積200多平方公里,覆蓋23個行政村、25000余人,這些苗鄉侗寨散落在崇山峻嶺之中,投遞過程穿山越嶺、跋山涉水,一個來回,得花上4天時間。

上班的第一天,張林昌領取了郵件,正準備出發時,支局長把他叫到身邊,再三叮囑:山路崎嶇,叢林中有毒蛇出沒,路上要小心,天黑了就到當地鄉政府或者老鄉家投宿。張林昌“牛刀初試”:翻越高山,穿越密林,餓了,摘點野果吃,渴了,捧口山泉水喝……三天后,他回到了啟蒙郵政支局。同事們發現他泥巴粘滿褲腿,蓬頭垢面,形象“狼狽”。但面帶倦容的他卻高興地說:“這工作,我能做!”就這樣,他選擇了鄉郵員這個工作,一干就是34年。

鄉郵漫道,誓言如鐵,是信念支撐他砥礪前行

鄉郵路上負重獨行,不避雨雪風霜,不顧炎炎烈日,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不僅是對體力和血肉身軀的挑戰,更是對意志、精神的考驗和磨練。張林昌歷經數不清,道不盡的艱辛。

由于當地海拔較高,山谷與山頂溫差大,夏天日照集中,氣溫高達40攝氏度,一個夏天下來皮都脫幾層,夏天山雨常常來得很突然,令人防不勝防,經常被淋得全身濕透;冬天,山下已經是陽光普照,山上依然是白雪皚皚。走這條郵路他一年四季只能穿兩種鞋:一是水膠鞋,二是從部隊帶回來的解放鞋。這條郵路最難走的就是從苗吼寨到宰格寨,要翻過一座叫“背細坡”的大山,也被當地老百姓稱為“九十九拐”,走幾級就要拐個彎,讓人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每邁上一步,腳不用力,身子就會向后倒退。夏天路邊的草長得比人還高,人在“草林”中穿行,不時有蛇、野豬出沒;冬天大雪封山,數月不化,山路有些地方會結冰,張林昌就在解放鞋上捆上稻草繩,一步一步前行。遇上好天氣,挑著郵件爬上山頂最快也要兩個多小時。由于山高路陡,他常常在九十九拐上摔跤,常常是摔得身上青一塊、紫一塊。

在郵路上摔倒,對張林昌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1998年的冬天,連續幾天的大雪使路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冰,他挑著郵包小心翼翼,一步一滑地艱難地行走著。在冰地里行走,上坡容易下坡難,挑著郵件下坡就更難。在下啟蒙鎮甘塘村干田壩一個小坡時,突然腳下一滑,他本能地把郵包扔到了一邊,自己卻摔到了路坎下的一條兩米多深的水溝里,將厚厚的冰層摔破,全身浸進了冰冷刺骨的水溝中。當時,他急忙把頭伸出水面,兩只手不停地抓。經過幾次掙扎,嗆了幾口冰水后張林昌才爬到路上。鉆心的寒冷使他大腦一片空白,只知道挑起郵包拼命往前跑,隨后他趕到3公里外韶靄村岳父家,趕緊換身衣服繼續前行。

張林昌在郵路上差點丟掉性命的還不止一次。從裕和村到八一村的郵路上要過一條小河,2000年夏天里的一天,剛下過大雨,鄉親們勸他不要急著趕路,說大雨過后必有山洪??粗]包里的郵件,想到鄉親們期盼的眼神,他還是決定趕在山洪暴發前過河。當他正走在一座簡陋的木橋上時,山洪突然暴發,洪水像數千頭猛獸迎面奔來,瞬間就將他剛剛走過的那段橋板沖得無影無蹤。他驚出一身冷汗,三步并作兩步跑到了河對岸,回頭呆看著肆虐的洪水半天沒有回過神來。

2005年9月的一天下午,天空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張林昌背著沉重的郵包,急著從“九十九拐”趕到苗吼寨給鄉親送信,在下山的路上,由于下雨路滑,腳下突然一滑,一個踉蹌,摔下幾十米的陡坡,臉撞在了一塊突起的大石頭上,當場撞掉了兩顆門牙,石頭上留下了一攤鮮紅的血跡,兩個嘴巴皮當時腫得像兩塊烤糊的面包。當時疼得他差不多昏過去了,可他看到夜幕即將降臨,在此停留太久十分危險,于是他忍著劇痛,背起郵包又繼續趕路,堅持將信送到鄉親手里。由于一時難以找到頂班的人,好幾個月時間里他仍堅持出班,一直沒有去醫治。直到2005年年底,張林昌到縣城開報刊發行表彰會,局領導得知他的情況后,才立即安排張林昌到醫院去鑲牙。

在張林昌看來,這一切都是他的本職工作。行走山路的那些年,村戶散落分布,風餐露宿是常事,張林昌不敢隨意停下歇息,怕趕不到下一個地點,更怕村民不能第一時間收到匯款單、書信等。

在鄉郵路上繼續前行,直到走不動的那一天

作為一名少數民族子弟、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退伍軍人,張林昌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他記下了每家每戶的情況,群眾出行不便和有需求的時候,哪怕肩上的郵包再重,他也要把群眾囑托的物品帶去,每次路過孤寡老人房屋的時候,他都要進去看看有什么困難需要幫助,盡力幫忙解決。固本鄉培亮村的范培碧老人,每個月都要到鄉里取些生活費。他年事已高,出門又不方便,既花錢又傷神。為此張林昌主動提出“代勞”,老人高興地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他。啟蒙鎮、河口鄉、固本鄉一帶山高路陡,溪河密布,學生上學和回家很不安全,張林昌就根據孩子們上學、放學的時間,來調整自己的行程,陪學生們一起上學、放學,心甘情愿地做起了孩子們的“保護神”。 2020年疫情期間,村子里都實行了封閉管理,進出不方便,有些村民需要購買一些日常用品,在其他快遞都已經停運的時候,張林昌依然堅持在崗位上主動為村民購買物資。

由于常年奔波在鄉郵路上,張林昌卻少有時間陪伴自己的家人,家里所有的家務也都是妻子一人承擔。作為家里的頂梁柱,張林昌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是他作為鄉郵員的工資,近年來,看到周圍人都外出打工掙錢,張林昌妻子多次勸他放棄鄉郵員的工作出去打工,但是每次都被張林昌拒絕了。張林昌說:“這條郵路我走了這么多年,跟大家有了感情,要是我不跑這條路,這一帶的郵件可能就沒人送了?!闭沁@份堅持,張林昌一路前行,收獲殊榮。34年漫漫鄉郵路,張林昌服務山區群眾的腳步風雨無阻。他義務為山區群眾代購農作物良種逾千次,義務為山區群眾代購生活用品4500多件、代取款10萬余元。他先后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如今,張林昌送郵的方式從步行改為摩托車,送的東西也發生了變化,唯一不變的是他當鄉郵員時的初心,還有他腳上的解放鞋。張林昌說,我是一名退伍軍人,經歷部隊大熔爐的鍛煉,在部隊入的黨,我不會忘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為人民服務的路上,我會繼續前行,直到我走不動的那一天為止。

猜你喜歡
郵路郵包鴻雁
36萬里山區郵路云和月——記全國優秀共產黨員趙明翠
鴻雁飛
其美多吉: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
雄雞和鴻雁
雄雞和鴻雁
花蕾是一個郵包
繁花郵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