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林牧結合地帶草地畜牧業可持續發展探討

2021-08-30 05:55王新友王多斌屈展
安徽農業科學 2021年16期
關鍵詞:載畜量

王新友 王多斌 屈展

摘要 為了探討農林牧結合地帶草地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性,以S村養?,F狀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當前和未來幾年的草畜平衡狀況。結果表明:當前草地欠載,欠載率為29.92%,還可適當擴大養殖數量;2021年底草地表現為超載,超載率為10.36%;按照規劃,該地在4年后將嚴重超載,超載率達61.29%。說明農林牧結合地帶應該通過實施改良天然草地機制、發展人工飼草種植、提高草地畜牧業管理水平和大量推廣應用草畜先進實用技術,采用牧區繁育和農區育肥跨區域融合發展的政策,才可能實現草地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草地畜牧業;撂荒地;改良機制;草畜平衡;載畜量

中圖分類號 S-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1)16-0210-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6.056??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in the Combination Zone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Animal Husbandry—A Case Study of S Village in Qingshui County, Gansu Province

WANG Xin-you1, WANG Duo-bin2, QU Zhan1

(1.The Open University of Gansu, Lanzhou, Gansu 730030; 2. Gansu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Lanzhou, Gansu 730070)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in the combination zone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animal husbandry, this study took Shigou Village, Qingshui County, Gan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nd analyzed the balance of grassland and livestocks in the current and fut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present, the grassland is under loaded, the under loading rate is 29.92%, and the breeding quantity can be appropriately expanded; at the end of 2021, the grassland is overloaded, and the overload rate is 10.36%; according to the plan, the grassland will be seriously overloaded in four years, and the overload rate will reach 61.29%.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natural grassland, develop artificial forage planting,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popularize and apply a large number of advanced practical techniques of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and adopt the policy of inter regional integration of pastoral breeding and agricultural fattening.

Key words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Abandoned land;Improvement mechanism;The balance of grassland and livestocks;Livestock carrying capacity

根據各地區資源環境稟賦,發揮資源環境的比較優勢,因地制宜培育、發展特色產業[1],是全面解決“三農”問題,實施鄉村振興的關鍵措施。推動牛羊養殖,扶持可持續發展的草地畜牧業,是廣大農村擺脫貧困,推進鄉村振興的主要路徑[2-4]。例如,近年來,甘肅省清水縣政府普遍將大力扶持發展畜牧業作為脫貧攻堅的主要抓手,迅速擴展草地畜牧業[5],引起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變化,進而影響著該農林牧交錯地帶的農村發展、生態環境和農牧民生計。伴隨草地畜牧業的崛起,草地生態系統能否實現草畜平衡并促進草原生態系統良性循環,是實現草原畜牧業持續發展亟待解決的科學問題。針對草地畜牧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問題,已有眾多學者就此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6-8]。學者們普遍認為草畜平衡問題是發展草地畜牧業的瓶頸之一[9],而草畜不平衡的問題嚴重制約著草地資源可持續利用[10]。草地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是實現草畜平衡,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問題,涉及人類、植物層面和動物層面,需要從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和科學技術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需要從生產體系的角度提出配套系統的解決方案[10]。

目前,基于草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農林牧交錯地帶農村草牧業發展策略的研究尚未見報道,缺乏關于草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長效機制以及草牧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行動策略的研究。鑒于此,選取甘肅省清水縣S村進行一次科學的草畜平衡調查分析,對探究農牧林交錯地帶農村草牧業發展策略及其政策啟示具有重要意義。

1 研究區概況和調查方法

1.1 研究區概況

研究區山門鎮位于小隴山林區的山門林場,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東部,海拔1 600~2 100 m,具有溫帶半濕潤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在10 ℃左右,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8 ℃,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8 ℃,生長期年平均258 d,無霜期年平均160 d,年平均日照時數1 985 h,年平均降雨量620 mL,主要集中在7—10月,9月最多。主要存在林地(天然次生林區域)、天然次生的小灌木林地和荒山荒地3種地貌狀況。天然草原屬于微溫潮濕類草場,植被以菊科蒿屬植物為主,共分為25科,183種。牧草生長期為5—8月,土壤為山地栗鈣土。該地是甘肅黃牛傳統養殖區,農民以農業和畜牧業為生,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馬鈴薯和蔬菜為主。草地主要分為天然草原(多為河灘洼地)和由撂荒地自然演替而來的荒草地,使用時屬于公共資源,沒有圍欄設施,草地的植被群落結構和生產力水平差異較大。農民借助政府補貼資金于近年大力發展養牛業。

S村共有2個自然村,2020年共有110個農戶,常住戶44戶,常住人口504人。在政府引導和支持下,該村近年來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養牛業和木耳種植業。2020年,政府財政撥款超百萬元資金,扶持該村建立養牛農業合作社,建設暖棚牛舍。養牛農業合作社當年購進并養殖31頭牛,計劃2021年發展到40頭,2022年達到50~60頭,規劃未來養牛數量穩定在100頭左右。

1.2 調查方法

由作者參加的研究小組分別于2020年8月份和10月份,對S村進行了實地考察與農戶調查,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的工作:

與清水縣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局、林業和草原局的主要業務人員以及S村干部建立合作關系,詢問當地落實國家扶貧政策,扶持發展養牛業的實施情況與存在問題;對不同類型草地進行野外實地考察,了解基本情況;農牧戶問卷調查。

1.3 草畜平衡計算方法

該研究采用草地單位法計算草地資源的載畜量,其計算公式如下[11]:

牧草總產量(kg)= 牧草單產量(kg/hm2)×草地可利用面積(hm2)

可利用牧草量(kg)= 牧草產總量(kg)×利用率(%)

合理載畜量(羊單位)=可利用牧草量(kg)/羊單位年食草量(kg)

合理畜單位面積(hm2)=草地可利用總面積(hm2)/合理載畜量(羊單位)

草地載畜量計算公式為:

草地載畜量(羊單位)=

有效草地面積(hm2)×草地單產(kg/hm2)×利用率(%)放牧天數(d)×羊單位日食量(kg/d)

2 S村草畜平衡現狀調查

2.1 基本情況

S村全村有耕地217.67 hm2,林草地2 641.57 hm2,人均占有耕地0.43 hm2。該村有可利用草地286.8 hm2,其中天然草地149.07 hm2,撂荒地草地137.73 hm2;農作物秸稈來源有玉米、馬鈴薯、小麥和油菜籽,玉米種植面積為6.67 hm2,馬鈴薯、小麥和油菜籽種植面積均為2 hm2;全村養殖的牲畜全部為牛,品種為雜交西蒙達爾、夏洛萊、青川,共計121頭,其中合作社飼養31頭。

2.2 牧草產量及各種農作物秸稈產量

經調查估算,天然草地全年鮮草總產量為137.63萬kg,玉米、馬鈴薯、小麥和油菜籽秸稈年產量分別為9萬、0.8萬、1.8萬和0.3萬kg(表1)。

3 草畜平衡評估

3.1 飼草飼料總產量及理論載畜量

表1為S村天然和撂荒地草地、農作物秸稈總產量及其理論載畜量。

3.2 當前草畜平衡分析

S村草地面積總數為300.14 hm2,天然草地、撂荒地和農作物秸稈可利用干物質總量分別為31.36萬、1.97萬和2.38萬kg。依據一只羊日食草或秸稈的干物質量分別為1.2和2 kg計算,該村理論載畜量是786個羊單位(表1)。依據行業標準,結合西門達爾、夏洛萊和青川等牛的實際體重,S村的每頭牛折羊單位比例確定為每頭牛折5個羊單位,該村現有牛折合成605羊單位。因此,與理論載畜量相比,欠載181個羊單位,欠載率為29.92%。

3.3 規劃草畜平衡分析

按照計劃,2021年秋季,合作社養殖牛達到40頭,全村養殖牛將達到130頭,折合成羊單位即650,屆時將超載61個羊單位,超載率為10.36%;2022年秋季合作社養殖牛達到50頭,全村養殖牛將達到140頭,折合成700個羊單位,屆時將超載111個羊單位,超載率為18.84%;2025年合作社養殖牛將達到100頭,全村養殖牛將達到190頭,折合成羊單位即950,屆時將超載361個羊單位,超載率為61.29%。

4 存在問題及政策建議

4.1 實施在撂荒地建植人工草地政策

目前,該村的種植業主要以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為主,沒有種植飼料作物和飼草。由于農村空心化和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大量的耕地淪落為撂荒地,并逐漸自然演替為草地,占到總草地面積的45.89%(表1)。然而,根據筆者在現場的植被群落調查,耕地撂荒后自然恢復的草地植被以畫眉草( Eragrostis pilosa(L.)Beauv.)、發草(Deschampsia cespitosa(L.)P.Beauv.)、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車前草(Plantago asiatica L.)、早熟禾(Poa annua L.)、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問荊(Equisetum arvense L.)、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 Buch.-Ham.)、堇菜(Viola verecunda)、莓葉委陵菜(Potentilla fragarioides L.)、麻花頭(Serratula centauroides L.) 等雜害草占絕對優勢,優良的可食牧草僅占總蓋度的2%左右,基本上沒有放牧價值。

已有學者們研究證明,采用補播、混播措施進行人工草地建植,是盡快恢復植被和改善生態環境經濟實用而又可行的方法[12-13]。在撂荒地科學種植混播人工草地,可利用干草單產分別相當于自然恢復撂荒地植被和撂荒地的6.0~10.4、19.7~50.9倍[14]。S村現有撂荒地137.73 hm2,若全部改建人工草地,可增加可利用干物質總量71.95萬kg,增加載畜量1 474 羊單位,存欄量可增加2.436倍(表2)。顯然,在撂荒地人工種草,能夠顯著提高該村的載畜量。

4.2 建立天然草原改良機制

當前,S村的天然草地呈現3個特點:一是草地支配權沒有明確的歸屬,實際上屬于公共草地,所有牧戶開放使用。二是牧戶往往到離家較近的草地放牧,基本上是連續放牧,這極容易誘發超載過牧等短期行為的發生。三是畜牧業生產以“零投資”的天然放牧為主,沒有進行草地建設,導致草地退化,草地結構簡單化和生產力降低,直接表現為產草量減少,可食牧草下降,毒草成分增加等。顯然,草地的使用和保護處于一種無序狀態,局部區域過度放牧的“公共地悲劇”問題顯而易見??梢钥闯?,這是由于缺乏科學合理利用草地的制度安排,草地建設的“外部性”以及“草地公有”的制度安排導致了資源的過度利用[15],可能造成畜牧業發展是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而換取畜產品增量的惡性循環。為此,設計并實施“自下而上”的牧場管理規劃方案,將實際的草地使用者與明確和合理的“自上而下”的政府農業政策結合起來,建立健全草畜平衡發展的法律制度,保障合理的放牧制度以遏制草地退化,已成為該村發展畜牧業的當務之急。

我國退化天然草地恢復的措施主要有兩種:一是管理措施,主要有圍欄封育和休牧輪牧等;二是技術措施,主要是有翻耕、灌溉、施肥和補播等。實施各個單一措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草地恢復,例如,相比于連續放牧,輪牧能使草地載畜量提升20%,控制放牧和短期放牧則更是能使草地載畜量提升30%~50%[16]。但是,已有研究表明,綜合恢復措施的效果均優于單一處理措施[17]。為此,基于實際情況,該研究提出綜合應用管理和技術兩種恢復措施,綜合應用多種處理措施,融合建立一種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強的改良機制(圖1),有望從根本上扭轉該區域過牧和草地退化的局勢,提高草地生產力水平,維持草畜平衡關系,實現草地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4.3 推廣應用現代飼草加工和科學飼養管理技術

該區域養牛業呈現典型的“夏壯、秋肥、冬瘦、春乏”現象,而“冬瘦、春乏”導致養牛業出欄率低、飼養周期長,經濟效益差。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冬、春季天然草地牧草枯萎、質量低,且補飼不足,導致家畜營養不足,體重下降,消瘦乏弱。二是在枯草期(11月—次年5月)代謝能攝入量低于維持需要量,家畜掉膘,體重下降。

近年來,在政府投資幫助下,該村的養牛業在冬季全部實現了暖棚養殖,理論上有效減少了由于代謝能攝入量低于維持需要量而導致的冬季的體重下降。但是由于經濟條件限制,飼養過程中,在冬春季僅飼喂一些干草或者農作物秸稈。由于秸稈氨化,青貯料的加工技術等僅有少數養殖戶掌握和應用,大部分養殖戶在飼草加工儲存方法上仍舊采用傳統的晾曬方式,干燥時間長,營養損失大,導致飼草浪費35%~55%[18]。這也是影響草畜平衡的重要因素,是制約當地畜牧業發展的又一問題。

為解決這一問題,建議政府或社會公共部門要做到以下4點:一是要教育農牧民學習現代科學養殖技術,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二是引導他們學會并掌握、應用秸稈氨化和青貯料的加工技術等現代飼草加工儲存方法;三是繼續加大給予養殖戶的資金支持,用以建設青貯、氨化池等設施和購買飼草加工機械;四是培育擁有現代化飼草加工體系,能夠上門服務于農牧民飼草加工的草地畜牧業服務企業。

4.4 發展集約化畜牧業,推動農牧跨區域融合發展

政府撥款扶持建立的養殖合作社是該村畜牧業生產方式從粗放的、生產很不穩定的半舍半牧的養殖模式向科學的、工廠化的養殖模式轉變的產物,有長遠建設規劃,是擴大牲畜頭數的主要生力軍。但是由于優質飼草種植匱乏,目前,該村合作社圈養的飼草全部是從外地運來的,近的在距離村莊50 km的縣城,遠的可能運輸距離在數百公里以上,造成該區域肉牛養殖成本快速上升和生態環境代價增加。因此,飼草短缺和嚴重依靠外購就成了養牛合作社經營發展的主要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首要途徑是構建種養結合,利用規模適度、用地養地相結合的家庭牧場發展模式。但是該山區耕地(撂荒地)多為坡地,實施機械化耕作難度極大,這一模式難以實現。

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該研究認為需要縣級政府出面規劃和協調,從政策方面實現以下兩點,以實現農牧跨區域融合發展:一是將繁育和育肥在時間和空間上分開,“繁育”和“育肥”分段、異地養殖。分別在草原面積大、撂荒地多的地區設置“牧區”,專門用于家畜的繁育;同時在城鎮附近郊區,耕地面積較大的農區設置“育肥”場。利用局部地理位置的比較優勢,在養殖生命周期內將其產業鏈人為分段:基礎母牛在牧區繁育,待牛犢長成架子牛的時候運送到農區的育肥場育肥,實現兩個生態系統的耦合,增加牲畜的出欄率,提高農牧民經濟收入。二是大力調整種植業結構,將“糧-經”二元結構轉變成“糧-經-飼”三元結構,實現糧草并重,藏糧于草,為先進養殖業的發展提供優質、充足、廉價的飼料資源保證。

參考文獻

[1] 曾慶捷.從集中作戰到常態推進:2020年后扶貧機制的長效化[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7(3):101-109.

[2] 任智慧,劉俊盈,趙運良.基于鄉村振興目標導向的畜牧業發展模式探討[J].家畜生態學報,2019,40(11):83-85.

[3] 楊凱麗,方熱軍.試論畜牧業在精準扶貧中的地位與作用[J].安徽農業科學,2017,45(30):215-217.

[4] 李新一,尹曉飛,李平,等.論草牧業與鄉村振興戰略的辯證關系[J].黑龍江畜牧獸醫,2020(16):11-15.

[5] 王新友,王旭強,白美婷,等.林緣山區生態肉牛養殖扶貧的優勢、困境與對策:基于甘肅省3個村的精準扶貧調查[J].中國牛業科學,2018,44(4):61-64.

[6] 方精云,白永飛,李凌浩,等.我國草原牧區可持續發展的科學基礎與實踐[J].科學通報,2016,61(2):155-164,133.

[7] 白永飛,王揚.長期生態學研究和試驗示范為草原生態保護和草牧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7,32(8):910-916.

[8] WANG Z,DENG X Z,SONG W,et al.What is the main cause of grassland degradation? A case study of grassland ecosystem service in the middle-south Inner Mongolia[J].Catena,2017,150:100-107.

[9] 陸娜娜,熊康寧,杭紅濤,等.我國草地畜牧業研究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飼料,2019(23):110-115.

[10] 任繼周,梁天剛,林慧龍,等.草地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及其碳匯潛勢研究[J].草業學報,2011,20(2):1-22.

[11] MACE R.Overgrazing overstated[J].Nature,1991,349(6307):280-281.

[12] 白永飛,玉柱,楊青川,等.人工草地生產力和穩定性的調控機理研究:問題、進展與展望[J].科學通報,2018,63(Z1):511-520.

[13] LAGRANGE S,BEAUCHEMIN K A,MACADAM J,et al.Grazing diverse combinations of tanniferous and non-tanniferous legumes:Implications for beef cattle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0,746:1-59.

[14] 于振田.改良撂荒地 播種老芒麥 建立人工草地試驗[J].草與畜雜志,1986,6(5):8-11.

[15] 仇煥廣,張崇尚,劉樂,等.我國草原管理制度演變及社區治理機制創新[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20(3):48-56.

[16] 徐敏云,高立杰,李運起.草地載畜量研究進展:參數和計算方法[J].草業學報,2014,23(4):311-321.

[17] 劉延斌,張典業,張永超,等.不同管理措施下高寒退化草地恢復效果評估[J].農業工程學報,2016,32(24):268-275.

[18] 賈玉山,侯美玲,格根圖.中國草產品加工技術展望[J].草業與畜牧,2016(1):1-6.

猜你喜歡
載畜量
西寧地區草原生態監測及草畜平衡狀況分析
瑪曲天然草場載畜量分析及過載放牧應對策略*
呼倫貝爾草原載畜量偏低原因探究
一種含轉動副間隙多連桿機構非線性動力學行為分析方法
施肥和補播對高寒草甸草原載畜能力的影響
天然草地劃區輪牧管理利用
草原生態載畜量測算核定方法研究
肅南縣天然草地資源利用現狀調查
內蒙古典型草原放牧壓力評價及土壤N儲量響應
淺談發展甘南草原生態畜牧業的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