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蔚縣剪紙”傳承人周廣口述史

2021-09-10 13:16睢辰萌王雪松郭樹航
關鍵詞:口述史傳承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睢辰萌 王雪松 郭樹航

摘 要:“蔚縣剪紙”是我國河北省的一種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的點彩剪紙藝術,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2006年,“蔚縣剪紙”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又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周廣被確定為“蔚縣剪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訪談中,周廣圍繞其刻苦學藝、潛心鉆研和守正創新的經歷,講述了“蔚縣剪紙”的技藝特點、代表性作品和傳承發展情況,呈現出“蔚縣剪紙”詳實生動、鮮活真切的人文歷史。

關鍵詞: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蔚縣剪紙;傳承與保護;口述史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DOI:10.7535/j.issn.1671-1653.2021.02.014

Oral History of Zhou Guang, the Inheritor of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Yuxian Paper-cut"

SUI Chen-meng1, WANG Xue-song1, GUO Shu-hang2

(1.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ology, Shijiazhuang 050018, China2.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Office,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050018, China)

Abstract:"Yuxian paper-cut" is a kind of paper-cut art in Hebei Province of China, which is the only incised mainly carved category supplement color dyed paper cutting.It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00 years so far. In 2006, "Yuxian paper-cut" was selected as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 2009, it was included in the worl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In 2012, Zhou Guang was identified as the representative inheritor of the "Yuxian paper-cut" project. In the interview, Zhou Guang gave an accou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uxian paper-cut" skills, representative works and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Yuxian paper-cut" by concentrating on his experience of hard work, study and innovation, which presented the detailed and vivid, fresh and real human history of "Yuxian paper-cut".

Key words:

Zhou Guang;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Yuxian paper-cut;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oral history

周廣,男,1952年生,河北省蔚縣南張莊村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蔚縣剪紙”代表性傳承人。周廣出身于剪紙世家,師從其父周永明——蔚縣剪紙藝術創始人王老賞惟一的嫡傳弟子,9歲開始學習蔚縣剪紙設計、刀工和色工。60多年來周廣潛心鉆研,以他精細的刻制點染技法創作出的人物、花鳥等剪紙作品栩栩如生,代表作品有《北大景觀》《六合生肖》《百廉圖》《八仙》《神州騰飛》等,榮獲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項“山花獎·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獎”等50多個獎項,作品被多地博物館收藏,1995年周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

作者:周老師您好,您能介紹一下蔚縣剪紙的起源和工藝特點么?

周廣:按照文字記載和調查取證,從唐朝開始就有剪紙這門藝術形式了,最初是用剪子剪的,制作過程比較簡單。剪紙和刺繡差不多是同一時期誕生,它們有一定的聯系,刺繡有花樣,剪紙也是剪出花樣,只是不同的藝術形式。后來剪紙不斷地發展演化,加入了許多新的東西,逐步發展成今天這樣。蔚縣的剪紙藝人首創了用刻刀刻剪紙,從開始用刀刻到現在差不多有200多年的歷史。蔚縣剪紙是全國惟一一種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的點彩剪紙。傳統的蔚縣剪紙多以戲曲人物、翎毛花卉、魚獸草蟲及吉祥圖案作為題材,制作過程大致是先畫好圖樣,然后用刻刀刻,最后進行染色。從發源到現在,蔚縣剪紙一直是用宣紙制作,而且是惟一的用刻刀刻出來的彩色剪紙。剪紙在之前也叫窗花,過年過節貼在窗戶上,代表人們的美好愿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別的地方也有剪紙,和咱們蔚縣剪紙有什么區別呢?

周廣:其他地方的剪紙沒有彩色的,從開始到現在蔚縣的剪紙都是彩色的。蔚縣的是用刀子刻的,我現在徒弟全國各地都有,四川的,陜西的,東北的都有。咱們蔚縣有王老賞,我父親,我,還有我二妹周淑英。其他地方剪紙,大部分都是單色,它風格也不一樣。我記得浙江溫州有個特殊的剪紙,叫細紋剪紙,這細紋剪紙有兩個特點,第一個是細紋,它刻的特別細,第二就是不上色,就是白的,這種剪紙特別漂亮。還有這個細紋剪紙刻的張數少,就刻三張五張,也需要一定的功夫,一定的技術,不然也刻不好。他那個刀子和咱蔚縣的刀子不一樣,咱周家的刀子又和蔚縣其他地方的刀子不一樣。還有一個就是廣靈縣,蔚縣原來歸山西省,這個廣靈縣做剪紙和蔚縣剪紙刀子大不同,蔚縣剪紙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剪紙刀子,這是在王老賞他們師傅這一代發明的,蔚縣剪紙用的刻刀是蔚縣一個銀匠發明的,根據刻金銀首飾的刀子發明的。廣靈縣刀子刻的時候往前,咱的是往懷里推,再一個刀型也不一樣。全國各地剪紙各有各的風格,我們蔚縣有我們蔚縣的風格。

作者:咱們蔚縣剪紙是如何從單張發展到40多張的呢?

周廣:蔚縣剪紙最古老的時候也用剪子剪過,一開始是窗花,剪一些福字什么的。當時供應不足,尤其是春節家家戶戶貼。那會兒有個銀匠說,這簡單,你把花樣拿過來,我用我這刀子一次能刻十幾張。這是打這兒傳過來的,蔚縣剪紙是自己發明用刀子刻的,不是從別處傳過來的。

作者:蔚縣剪紙的“染”和“刻”有什么關鍵之處么?

周廣:刻刀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好的剪紙藝人大約有40到50把刀子,它有大中小不同的型號,分刻什么地方用什么刀。它一般同類的刀子有兩個,還有能用的有不能用的,好使的不好使的。我父親告訴我,這刀子必須得聽你的指揮,心里想啥樣就能做啥樣。有針尖刀幾毫米,倒拉胡子刀。染色就是用筆,和畫畫一樣。染色的特點簡單地說,第一就是顏色不能散到別的地方。第二就是配色,三原色發展到七原色,七種顏色能配成幾百種顏色。在王老賞的時代,顏色是現配,酒還是酒,色還是色,酒盅不剩色,就和咱們喝水一樣,倒一杯喝完了再倒。在解放以后,蔚縣成立剪紙廠,人多了,有技術高的有技術低的,就開始配一瓶子大伙兒一塊用,主要是方便大家。

作者:您是什么時候開始學習剪紙的呢?

周廣:這個剪紙,從我爺爺那一代,爺爺叫周信,爺爺人特別心細,也是做剪紙的,但是沒有我父親做得好。我小時候,不知道我父親的技藝有多么好,但是經常聽別人夸我父親的剪紙,我母親也是剪紙藝人,大約在我9歲,我和母親學的染色。怎么就喜歡上這個剪紙呢,原來家里沒有大桌子,也沒有這么大的房子,就在家里炕上的小桌子上,用小酒杯放著染料,父親和母親就給剪紙上色,我就趴在桌子上看。父母白天上班,晚上回來業余搞這個,過大年做剪紙,刻窗花,我就在旁邊看,特別感興趣,染得花紅柳綠的,染了好多顏色,看得我十分感興趣,也很高興。

平時不論做什么,父親要求十分嚴格,有一次,我就問我媽,父親正好不在,我能不能染一染,母親說可以呀,可以試試。父親對母親要求也嚴格,不能染壞了,母親就拿一張新的,讓我染黃色,開始為什么染黃色呢,因為其他的顏色可以把這個黃色蓋住,先染淺的顏色,再染深的顏色。先染陽色,就是紅的、粉的、黃的;后染陰色,就是黑的、綠的、藍的,這是蔚縣剪紙民俗的分法,和美術不一樣,美術顏色分冷暖,而咱們老百姓分陰和陽。

染色的時候,母親就教了我兩點:第一點,你不能洇,什么地方是什么顏色,就是什么顏色,不能洇到別的地方。我父親從小喜歡畫畫,看見什么就畫,熟能生巧,后來畫得特別好,但是也沒上過美術學校,我父親是一個真正的農民藝術家,沒上過高等學校,但我父親畫出來的東西,在剪紙界堪稱一絕。

我染完之后,母親和父親說,你看看這個染得行不行。父親說還可以。母親說這是你兒子染的,他想學剪紙。父親說,可以呀,你教他吧。就是從這會兒開始,慢慢學剪紙。至于為什么喜歡這個,就是看這個東西好,想學他,從小就喜歡,所以后來就一直學。從9歲開始和我母親學染色,和父親也學。到11、12歲,學的刻,咱們蔚縣剪紙不是用剪刀剪的,而是用刀子刻的,為什么咱們蔚縣剪紙在全世界、全國這么出名,就是用刀子刻。咱們蔚縣剪紙的特點就是畫、刻、染、裝裱。15歲,父親教給我畫,他和我說,你要想做一個好的剪紙藝術家,畫、刻、染這三項,你只會一項,都不能稱為一個好的藝術家,必須要三項全能,三項全精通。

作者:在您從小學藝的過程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

周廣:在學藝的過程中,剪紙怎么才能做好,要求很多,其中一個要求就是蠟板。但那時候小,15歲左右,雖然當時會做,但還不精,但已經比我們村別人家的好。我們村是個剪紙村,是蔚縣剪紙的發源地。當時我就學這個蠟板,我二弟還是三弟就給搗亂,說大哥這是干什么呢,結果就給我整壞了。當時給我急的,這可怎么弄,我就問我二弟和三弟,后來還動手打了他們。父親知道后,把我教訓了一頓,說你作為家里的老大得照顧弟弟,這個我當時記得特別清楚。

我在15歲的時候,當時就是做8cm×10cm的小窗花。剪紙的畫法和美術不一樣,畫的都是民間的東西。父親給我講了講民間的畫法。當時也不知道啥意思,也沒見過。當時我畫了一個剪紙,給父親看,畫了一個菊花,下面有一個姜芽、石榴、桃。拿給父親看,父親笑了笑,說還行,不錯。后來學畫和刻,父親給我講,越是不懂美術的人,畫出來的東西越有民間的味道,就是真實,用俗話說,就是有土味,準確的說,就是有窗花的味道,現在我們蔚縣剪紙統稱為剪紙,但其實之前就是窗花。

作者:您小時候學習剪紙時,遇到過什么困難么?

周廣:肯定有啊,當時,12歲的時候開始學習銼刀,當時小啊,沒有勁,父親和我說怎么去銼,怎么去拿刀,這是周家獨有的,但是當時拿不住,一銼就把手弄破了,然后特別疼,這時就想,我們差不多大,為什么我二弟不做,從心底里就不想去做。當時我父親看我弄破了手,他不安慰你,還怪罪你,說為什么不小心點,當時教完之后,先說你幾句,再和你講道理,為什么會傷到手。

這個刀子在銼的時候,要時不時在頭上磨。因為你剛銼好的刀子,它不光滑,刻的時候,它刻不動,頭上有頭油,可以使刀子好銼。我最感興趣的是,有一個老師傅,他在頭上磨刀的時候,是往前一下,往后一下。我就問他,你這樣,也不割頭啊,我們都這樣割過頭,在頭上磨刀的時候,一不注意,在頭上拉一口子。這個刀子特別鋒利。我還學過這個老師傅的做法,拉了好幾次口子,一下不想學了,還是學我父親的最基本的磨法。還有就是這個刀子,在刻的時候,刀子一下跳了出去,直接扎到指甲蓋上了。我就問父親,這個拉胡子,您是怎么拉的,也扎過手嗎,父親就和我說,你要用胳膊并上一股勁,心里要有一口氣,拉直線,不能松勁,不能泄氣,才能拉好。在我25歲左右就差不多學成了,用我父親的話說,就是達標了,有了點小名氣。但我父親就批評我,別人說你,不是說你已經巔峰了,只是好一點點。當時我還不服氣,但30來歲時,我才懂,這個藝,它沒有止境。我現在雖然說是在別人看來剪紙技藝很好了,但是和我的父親還差得很遠,不論是技巧還是技藝,在各方面比,差得太多了。

作者:您有哪些比較得意的剪紙作品,可以選幾個為我們做些詳細介紹嗎?

周廣:剪紙和圖片不一樣,在對圖片中的相關內容進行創作時,不能直接照著圖片進行同等樣子的創作,不同的藝術形式具有不同的創作風格。剪紙有剪紙的風格特點,國畫有國畫的特點,水粉有水粉的特點,油畫有油畫的特點。為了觀賞性,為了藝術性等方面,在創作前會對原圖進行相關的改造,加進一些剪紙的語言,就將圖片改成了剪紙的藝術形式。

在游覽了蘇州園林后,我被這美麗的景色所深深吸引,想要創作關于蘇州園林的作品?;貋砗笪覍λ鸭团臄z的蘇州園林的圖片進行剪紙藝術性的改造,大膽開創剪紙手法的新思路。用黑白兩色表現古建筑和園林美,黑白結合美感強烈,一口氣創作了23幅蘇州園林,成為我的經典作品。累是肯定的,但更多的是高興,是傳承,是發揚。

在北大校慶制作紀念品時我發明了幾種新的染法,想達到一種新的高度。1998年北京大學百年校慶,8000多校友參加,有省委書記、中央領導,還有就是一些科學家、名人等,我受邀為北京大學校慶設計剪紙紀念品。當時是北京大學向我提供的相關的圖片,有北京大學北校門,上邊有毛澤東主席親筆題的字,還有三孔橋,還有就是北大在多年前的舊貌。針對三孔橋、華表和鐵獅子運用了霧染法,我也叫六筆霧染法。像鐵獅子本身是白色,就要進行染色,豐富剪紙內容。按當時的剪紙工藝來說,已經是最高的制作水平。這次創作可以說費了很多的辛苦和努力,是我最累的一次。因為一方面自己作為剪紙藝人,能夠被北京大學這樣數一數二的學校邀請來設計制作紀念品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光榮的事,也是對自己剪紙技藝的肯定,對自己的信任。另一方面,來參加校慶的都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都是在國家級層面的人物,自己設計的紀念品必須得是精品,自己一點不敢怠慢,任何一個細節都不敢放過,盡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2021年正值建黨100周年,我也正在創作關于建黨100周年的剪紙作品,向偉大的共產黨致敬。2022年冬季奧運會北京申奧成功,冬奧會即將在咱們張家口舉行,我很自豪,我也正在為冬奧會設計相關的剪紙作品。一方面助力冬奧,另一方面向外國友人展示我們的剪紙文化。

作者:了解到您從2011年開始著手打造《蔚縣百工圖》這幅作品,現在進展怎么樣呢?

周廣: 《蔚縣百工圖》和《清明上河圖》的形式一樣,是一幅長長的生活圖卷。以南山---縣城---農村為軸線,從空中草原開始,到蔚縣縣城,再到八大鎮。有南關、南安寺塔、玉皇閣等各大景點,有蔚縣的五朵金花:樹花、雪絨花、窗花、杏花、雕花,還有秋收的、燒磚的、打鐵的各種工匠等等。我從2011年著手開始創作,大概完成了三分之一,其中刻的三分之一,上色的十分之一。預計成品20多米長,現在大約10米長。這是以前開剪紙藝術節時設計的,篇幅比較長,現在創作到了一定的程度,等找到傳承人后,再開始自己的百工圖。在創作的過程當中,這件作品可以說是我最期待的一件作品,這是記錄我從小生活的家鄉的一件作品,對我來說意義重大。也算是寄托著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是這片土地養育了我們一代代的剪紙人,也算是對這片土地的回饋。

作者:蔚縣剪紙是什么時候發展起來的?

周廣:不同時期剪紙的發展有不同的制作規模,在建國初期,剪紙的制作集體是叫互助組,大家在一塊互相協作,制作剪紙,之后發展成合作社,到1956年左右成立了縣剪紙社。但在六十年代那會兒,蔚縣剪紙被強制停工過一陣,期間剪紙藝術被迫轉型,改為玻璃畫。在最困難的時期,我父親的《百臉譜》面臨被全部銷毀的局面,這可是我父親一生的心血。于是我父親把跟自己性命一樣重要的臉譜藏到房梁上,這才把這些珍貴的剪紙臉譜模板留了下來,也為后來的剪紙制作工藝提供了模板。直到70年代,蔚縣剪紙又開始煥發了生機。當時一個外國領導人訪華,當時就是看的我父親的10種大臉譜。然后外國訪問者在欣賞完咱們蔚縣剪紙后,就說我們要買你們這剪紙。當時接待的領導人說可以,說我們也愿意把我們的文化分享給大家。于是1971年蔚縣剪紙重新煥發生機,剪紙藝人開始做畫樣,1972年開始大規模制作,畫刻染分工制作,批量生產。除了一小部分剪紙供國內使用,其余絕大部分是出口到國外。

南張莊作為蔚縣剪紙的發源地,國家和蔚縣各級領導都很重視剪紙文化遺產的保護,把王老賞和周永明的故居進行了重新修建,也把南張莊村的門樓、牌樓進行了修建,保護這些文化遺址,便于傳承蔚縣的剪紙文化,南張莊的街道也進行了修建,并入了蔚縣縣城的街道。剪紙博物館里邊陳列著從王老賞到我父親周永明再到我這一代的剪紙藝人的剪紙作品,可以說是代表了各個時代的剪紙文化特色。在過年過節時候,來南張莊觀賞剪紙的游客每天就有幾百甚至上千人。

作者:您能介紹一下現在蔚縣剪紙文化產業集聚區的建設么?

周廣:中國剪紙第一村也就是我們剪紙的發源地——南張莊,與旅游相結合,建設標志性建筑、剪紙商業街,整修剪紙藝術大師王老賞故居等。2010年蔚縣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確立了“世界剪紙看中國,中國剪紙看蔚縣”的領頭雁地位?!爸袊艏埖谝唤帧笔⒋箝_街,街內收集了全國多位大師的幾百幅作品,使“中國剪紙第一街”成為中國剪紙藝術長廊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大觀園。2011年“第二屆中國剪紙藝術節暨首屆中國蔚縣國際剪紙藝術節”在蔚縣隆重舉辦。作為蔚縣剪紙的代表人物,我也在藝術節上發言,感謝大家對蔚縣剪紙的支持,自己也會把這門手藝發揚下去。同時蔚縣剪紙也帶動了咱們蔚縣的旅游業發展,可以說是為全縣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原先咱們縣是貧困縣,現在也成功脫貧了,人們生活也好了。

作者:您是怎么傳承這門手藝的?

周廣:想趕緊把剪紙這門手藝傳下去,讓這門手藝可以傳承下去。我的徒弟不少,有從最開始師從我的,也有跟別人學過后,又再來跟我學的。當時的剪紙都是手工刻,我家的剪紙比別家的剪紙價格要高,同樣張數的剪紙比如8×10的別家賣5毛,最多1塊,我家的就賣到了2塊5,就這樣的情況下還是供不應求,主要是因為我家的剪紙質量高,工藝精湛。因為供不應求,所以就得再招收工人,招收進來的工人制作工藝達不到周家的剪紙工藝要求,我就再教那些工人們制作出高質量的剪紙。還有全國各地的人慕名而來學習剪紙,就這樣徒弟們也越來越多,到現在達到上千個。

也有好多的學生專門過來了解和學習蔚縣剪紙,我也是熱情接待。益海嘉里是全國知名企業,他們在蔚縣創辦學校,給那些貧困孩子、沒人管的孩子提供學習的機會,包攬一切費用。有個孩子特別想學剪紙,于是學校老師把孩子帶到我家中向我請教,為了方便,也為了可以多培養培養孩子對剪紙的興趣,多學習學習,我就把他留在家中,跟著家里人一起吃飯生活,學習剪紙。下花園有個孩子是西南大學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的一名大學生,要寫關于蔚縣剪紙的畢業論文,前前后后來過好多次,最長一次在我們家寫了4天,他來我家也學了幾天,我也是讓他叫我師傅。他給我打次電話說師傅告訴你個好消息,就因為寫我家這個剪紙的畢業論文,還考上研了??吹竭@么多的學生對剪紙這門技藝感興趣,我也是十分的欣慰和高興。

作者:您被授予“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后對您的剪紙生涯有什么影響呢?

周廣:在被列為國家級傳承人后,首先自己的心情肯定是特別地激動,得到了國家的認可,可以說是最高的榮譽了。另一方面也意味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要把這項文化更加發揚光大。在之后的工藝制作方面,自己更是不斷努力鉆研,推陳出新,為剪紙注入新鮮血液,更好地呈現在大眾視野。后來我還發明設計了多層彩色剪紙。聯合國也授予我剪紙藝術家的稱號,國務院每年都會給予一定的津貼補助,也體現出了國家對剪紙文化的重視,我也很感謝國家對我們的關心與照顧,我也會好好地把這項手藝發揚下去。

作者:您對傳承和弘揚“蔚縣剪紙”這項非遺還有什么想法和愿望么?

周廣:蔚縣剪紙發展到現在,將來再發展還是靠文化水平,當今時代發展,都是新的東西。當年的自己和父親學習剪紙時候,都沒有美術功底,就是靠自己的所見所感?,F在的好多學生大都有美術功底,跟我們之前土生土長的農民藝術家不一樣,肯定會有區別,在創作、構思等方面都會有新的東西出現。像我侄子大學學習動漫,設計出的剪紙又快又新。蔚縣剪紙的發展前途不可估量,在以前的社會都可以發展的那么好,在現在國家這么重視的情況下,在社會發展這么好的條件下,文化水平越來越高,藝術的根已經根深蒂固,咱們蔚縣剪紙肯定也會發展得更好?,F在我的記性不太好了,但是對于剪紙的相關東西是永遠也不會忘記,是刻在骨子里的。

(本文在周廣口述的基本上整理,經周廣本人同意在本刊發表。)

收稿日期:2021-05-11

基金項目: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SQ201061)

作者簡介:睢辰萌(1988-),女,河北館陶人,河北科技大學電氣學院講師;王雪松(1991-),男,唐山樂亭人,河北科技大學電氣學院講師;郭樹航(1973-),男,河北辛集人,河北科技大學紀檢監察室;副書記,高級政工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歡
口述史傳承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貴州黔東南侗族大歌傳承與發展新探
文化體制改革背景下高安采茶戲傳承與保護研究
黃梅香自苦寒來
論口述史研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贛劇口述史為例
關于揚州口頭文學調查問卷結果的分析
關于口述史的若干問題探討
初探河南新鄉鑼鼓樂“小咚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