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經濟體制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

2021-09-10 07:22張領
客聯 2021年1期
關鍵詞: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市場經濟

張領

【摘 要】眾所周知,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是國家對經濟宏觀調控的兩大主要政策,它們的目的相同,都是為了保證我國國民經濟的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取得平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步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這種經濟體制下的財政政策與宏觀政策之間應該如何協調,需要有關部門引起重視。本文首先介紹了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關系,然后提出了二者之間協調的必要性,最后根據我國市場的實際情況提出一些對策。

【關鍵詞】市場經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

一、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定義與關系

財政政策是由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用以指導財政分配活動,同時為財政分配關系提供準則。財政政策的制定需結合國情,因此也可以說它是客觀存在的財政分配關系在國家意志上的反映?,F如今,商品經濟空前發達,財政政策則是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以實現宏觀經濟目標。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采用財政政策往往能夠順應歷史潮流,促進經濟發展,然而隨著社會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復雜,一味地采用財政政策只會加劇社會矛盾,財政政策也不能繼續滿足生產力的發展。

貨幣政策通俗來說就是金融政策的一種,用以實現某種特定的經濟目標,從而調節當前社會的貨幣供應量。貨幣政策往往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出,針對我國當前不同的經濟發展情況,改變貨幣政策的松緊程度。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作為國家對經濟調控的兩種手段,都有自身獨特之處。貨幣政策比較靈活,可以根據經濟發展的不同隨時進行調整,并且實施沒有很大難度。而財政政策在實施之后并不能立時見效,故而財政政策有時滯性,但是正因為如此,才使得財政政策對產業結構的調整更加有利。

雖然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存在差異,但二者之間的關系實則密不可分。在國家宏觀政策的制定過程中,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往往是相輔相成、互相補充。它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這也決定了在市場經濟下二者之間必須做出協調。首先,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最終目的相同,都是為了保持國內供求平衡、穩定貨幣價值、促進經濟增長。與此同時,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有交叉性,財政政策的實施能夠為后期貨幣政策的制定奠定基礎,貨幣政策的制定也能夠與財政政策互相配合,達到更好的效果[1]。

二、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的必要性

我國當前屬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國民經濟發展的政策都由政府制定,這就意味著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密不可分,在使用這兩種制度時必須掌握火候,使它們之間協調發展。首先我們都知道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會有自發的調節功能,然而在宏觀經濟層面上,微觀市場的調節作用是十分有限的。盡管有時國民經濟呈現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然而從市場經濟本質來說,它的發展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市場對經濟的調節作用在宏觀層面上必然會面臨失靈的局面。在這種情形下,就必須加強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

其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市場的發展都有不同的作用,兩者各有長短,只有互相協調才能夠使社會往更好的方向發展。財政政策往往是通過影響社會總產品的分配結構,來改變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的發展速度,從而影響到居民的日常消費習慣。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不同,他對于宏觀經濟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央行調整貨幣的發放數量,從而影響到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之間的關系,與財政政策相比,貨幣政策的實施周期較短,并且可以立時見效。貨幣政策調節的僅僅是貨幣的數量,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結構不會有很大的影響,然而財政政策卻也有自己獨特的優點,只有將兩者結合才能夠達到完美的調節作用。

第三,國外先進的發展經驗也能夠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在市場經濟中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結合在國外實行取得了良好的結果。西方國家很多先進的學者對宏觀微觀經濟政策都做出了深度的研究,他們指出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都對國家宏觀經濟有重要的調節作用,甚至一些西方國家給予銀行很大職權,使銀行保持較高的獨立性。銀行可以制定自己的貨幣政策,很少受到政府的影響。然而也有一部分西方國家的中央銀行與國家財政政策緊密相連,二者互相協調搭配,共同調節宏觀經濟。西方國家的學者在研究宏觀微觀經濟時更加注重理論研究,雖然他們提出了很多具有重要意義的經濟學理論,然而沒有付諸實踐,對于國家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盡管如此,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相互調節的理論在中西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下都得到了一致的認可,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普遍要求[3]。

三、市場經濟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的途徑

財政政策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它能夠迅速拉動經濟增長,然而卻很容易在運用不善的情況下引起財政赤字通貨膨脹和經濟過熱的現象,因此財政政策在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過程中,發揮的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如果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發生經濟衰退,財政政策只能用作短期對經濟的調整,不能夠長期且大量地使用貨幣政策,在這種情況下才會通過貨幣的供應量以及信貸對政策進行調節,它主要以微觀調節為主,與宏觀的財政政策相比更加靈活。然而貨幣政策在推動經濟增長方面較為落后,卻對控制通貨膨脹長期有效,因此這兩種政策應當取長補短搭配使用。

(一)確定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運用的時空界限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要想取得協調,必須結合當時國民經濟的發展情況進行準確的估計。在運用這兩種政策時,一定要合理的漲我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都能夠發揮自身最大的效應。從時間界限方面來說,要想判斷兩種政策對國民經濟帶來的影響就必須要設置一個統一的標準,在合適的時間對兩者進行對比,才能夠發現它們是否達到了協調。首先應當考慮通貨膨脹率,在判斷兩者是否達成協調時要采用月或者季度的通貨膨脹率作為判斷的標準,通過與預期通貨膨脹率做出對比,來判斷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實行效果。用這樣短期的數據來衡量能夠及時反映市場的動態變化,如果采用年通貨膨脹率來計算很有可能忽略及時信息。其次是研究工業生產增長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工業的發展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工業生產的增長率能夠很好地反映市場經濟中市場經濟的發展。

(二)改革完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工具

要想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之間取得協調,就必須采取合理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工具。財政政策工具的改善主要依靠稅收的調節,我國政府往往是通過調節稅收量來加強對市場的控制,要想使財政政策在運用過程中能夠更加合理有效就應當制定合法規范的稅收政策,其次在進行財政投資時,首先應當考慮到我國的綜合實力以及我國當前市場的容納能力,保證投資能夠獲取很高的效益,同時也要保證風險性控制在可掌控的范圍之內。最后就是國家可以在一定時期發行公債,吸取一些投資能夠減少財政赤字現象的產生。對于貨幣政策工具來說,首先應當減少指令性貸款計劃的數量,使貸款產生競爭性,各個銀行之間互相競爭就能夠增強貸款的活力和有效性,第二應當完善銀行存款準備金制度,我國目前的銀行存款準備金智度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對資金的調節功能并不十分有效。中央銀行應當根據各大商業銀行發展的狀況,適當的對其存款準備金數量進行調節,在此基礎上對其超額準備金的數量再做出進一步的要求[3]。

(三)摒棄財政赤字政策,爭取財政收支平衡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財政赤字政策是十分常見的,這與市場經濟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然而卻不得不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為了穩定通貨膨脹率保證市場經濟往可持續化方向發展,財政收支應當爭取保持平衡。首先國家財政中不應當轉變傳統的觀念,在面對財政赤字時應當積極采取措施控制,制定的財政預算應當摒棄財政赤字的運算方法,使國家財政往平衡財政預算,其次應當在理論上減少財政赤字對國家財政的影響,不要存有僥幸心理,認為財政赤字在國家的可控范圍內,最后政府應當對不同部門做出規范,減少緊縮的財政政策對國家財政的影響,控制當前市場經濟的發展,只有減少了對財政赤字的依賴,才能夠改善銀行與市場之間的關系,是貨幣政策真正發揮起協調作用。

四、總結

綜上所述,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作為調節我國經濟的兩大主要政策,他們雖然存在一些區別,然而確對我國宏觀經濟的調整至關重要。尤其是當前市場經濟下,協調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的關系必須引起政府的重視。首先應當確定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的時空界限,其次應當改革完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工具,最后應當調控國家經濟往收支平衡的方向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取得協調。

【參考文獻】

[1]張雪萍.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J].中學文科:教研論壇,2005(4):59-59.

[2]賈康.當前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J].中國金融,2011(06):67-68.

[3]張志棟,靳玉英.我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互作用的實證研究——基于政策在價格決定中的作用[J].金融研究,2011:33

猜你喜歡
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市場經濟
兩次中美貨幣政策分化的比較及啟示
全球高通脹和貨幣政策轉向
商務部:美方認定中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嚴重歪曲事實
關于對市場經濟的認識
央行不能逃避責任
基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分析經濟增長的動因
蕭條經濟學、惡性通貨膨脹和赤字研究
正確理解財政政策
論市場經濟行為的善惡原則及對傳統道德的印證
重用懂得市場經濟的英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