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護

2021-09-11 00:00陳國棟
牡丹 2021年17期
關鍵詞:通江縣林場管護

陳國棟,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第八屆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高級研究員、文學創作中心主任,作品見《人民文學》《中國報告文學》《黃河》《大地文學》《中國國土資源報》《中國水利報》《中國礦業報》等報刊。合著出版長篇紀實文學《生命在大地上閃光》《大地情·中國夢》《守望大地》《燃燒的冰》《保大叔的故事》。獨著《烏蒙回旋》。

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日子里,我隨“重走長征路退耕還林還草看中國”主題采訪組,來到位于川陜革命老區腹地的四川省通江縣。一路走來,在追尋當年紅軍長征的足跡,回眸那激情的歲月,讓我深受教育。一路的采訪,讓我真切地體驗到我國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二十多年來,革命老區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和老區人民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

1

通江縣位于四川東北部,是集革命老區、秦巴核心區、及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三區疊加一身的縣。素有“一府三鄉”的美譽,一府即1932年12月至1935年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創建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首府所在地。三鄉是指中國紅軍之鄉、中國銀耳之鄉和中國溶洞之鄉。2020年2月,全縣實現脫貧摘帽目標。

當我們來到位于縣城文廟街的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時,已經是5月18日下午。在講解員的引領下,我看到了當年紅軍指戰員使用過的實物——槍支、油燈、圖片、圖表、史料及部分復制品和人物雕塑。它們在我眼前仿佛活了起來,讓我跟著它們回到了八十年前。我仿佛聽到了震耳的槍炮聲,急行軍的腳步聲;我仿佛看到昏黃的燈光下,紅軍指戰員在制定作戰方案,我仿佛看見戰士們疲憊卻堅毅的目光……以及蘇區老百姓給紅軍捐糧、編織草鞋的一樁樁、一幕幕不斷在我的腦海中閃現。

望著它們,我由衷感覺,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一個民族的持續發展,是無數先輩們用生命和鮮血的代價鋪墊的。讓千千萬萬的后來人,重拾革命記憶,時常接受紅色教育,不忘初心,傳承紅軍精神,應當成為世代相傳的法寶。

早在1995年10月,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6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紀念館從2008年對外開放以來,每年前來學習參觀的人數都在增加。

5月19日上午,我又來到位于沙溪鎮王坪村的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紅軍烈士陵園是1934年元月紅四方面軍總醫院遷至王坪村后,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西北軍事委員會為紀念犧牲的戰友,決定在這里修建紅軍烈士陵園。這也是當年由紅軍為犧牲的戰友修建的陵園。

紅軍烈士陵園東南西三面,被長滿青松的群山簇擁,顯得莊嚴肅穆。它由鐵血丹心廣場、千秋大道、陵園牌坊、英勇烈士墓碑、紅軍烈士集墓、無名烈士紀念園、英烈紀念墻、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紀念館、總醫院舊址、川陜蘇區黨的群眾工作陳列室、“赤化全川”石刻標語、大城寨遺址等12個部分組成。

站在鐵血丹心廣場上,目光首先被廣場中央的主題雕像所吸引。走近看,雕像群由19名人物組成,生動地再現了當年蘇區人民送子參軍、支援前線、紅軍將士和醫護人員英勇殺敵戰地救護的場景。東面的山崖上,刻有“紅軍精神萬歲”的白色大字。

是啊,石頭原本無言,經過雕刻家的手,卻生動再現了當年的艱苦卓絕。身處和平年代,更覺得人民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啊。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向長眠在這里的紅軍烈士敬獻了花籃并默哀致意。

紅四方面軍在川陜革命根據地戰斗的兩年多的時間里,歷經大大小小的戰斗數百次,川陜蘇區的青山啊,埋葬了多少犧牲的紅軍將士的忠骨!僅通江就有五十多處散葬的紅軍烈士墓。為了能夠集中緬懷為革命的勝利而獻身的紅軍英烈,經國家民政部批準,2012年,通江縣將散葬于全縣23個鄉鎮50處17225名紅軍烈士的遺骸集中遷葬于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新建的無名烈士紀念園。

湛藍色的天空潔凈得沒有一絲雜質,溫柔陽光傾情地灑在陵園綠蔭的草地上。

當我們仰望著長眠在陵園那25048名紅軍將士那鐫刻著紅五星的白色墓碑時;當我們站在總長有102米、高5.9米的英烈紀念墻前,仰視著刻錄在黑色大理石上7800多個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時,我不禁心潮澎湃、情難自己。

哪一個不是父母的寶貝兒女?這些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分別來自12個省、49個縣,他們在生龍活虎的年紀,為了崇高的理想與共同的信仰,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福祉,大無畏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臨走,高大的紀念碑漸漸消失在視線里,可它將永遠矗立在我的心上。今天,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我們只有努力工作,為建設國家奉獻出自己的力量,才能告慰先烈的英靈。

2

通江縣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春暖秋爽,夏熱冬冷,降水集中,雨熱同季,年平均氣溫13.9度。四季分明的自然氣候和縣域內豐富的水資源,為退耕還林、建設美麗生態提供了必要的自然條件。

我來到沙溪鎮三品寨村新一輪退耕還林基地,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甫滿對我說,在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中,縣林草局給了他們很多政策扶持。不但有補助資金,還有樹苗費,還直接打到村民的銀行賬戶上。

三品寨村有兩千多人,近一半的人在外面打工。當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開始實施后,就采取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林業產業、養殖業、旅游休閑觀光產業。這一舉措,吸引了當地農民通過流轉土地和種植藍莓、青脆李、林下套種中藥材和養植土雞等致富脫貧。全村曾經有163戶的貧困戶,已經有400多人脫貧。

王書記的臉上,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他信心滿滿地說,下一步要圍繞鄉村振興做文章,爭取繼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集建身娛樂、采摘體驗、休閑垂釣為一體的鄉村振興產業示范園。他們的目標是打造成園在山中、山在林中的生態格局。

最后,通江縣林草局局長王青松詳細地向我們介紹了通江縣實施退耕還林工程所取得的成效——

自2000年以來的20多年的時間,通江縣實施了二輪退耕還林工程,累計退耕還林27.74畝,配套荒山造林16.6萬畝,封山育林4.2萬畝,完成鞏固第一輪退耕還林成果基本口糧田6萬畝,生態移民483戶,補植補造林8.55萬畝。累計完成中央財政投資7.16億元,退耕還林工程惠及全縣32個鄉鎮,11.37萬戶38.66萬人。

2016年以來,在新一輪退耕還林工作中,通江縣按照“生態優先、產業并重”的原則,以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為載體,圍繞“生態優先、土地增效、產業增量、農民增收”的總體思路,優先將大小通江河沿線和北部高山生態脆弱地區納入實施范圍,累計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13.34萬畝,鞏固了第一輪退耕還林成果14.4萬畝。宜林地轉為有林地27.82萬畝,使全縣森林蓄積增長了16.8個百分點,森林覆蓋率提高了9.1個百分點,大小通江河流域泥沙減少40%以上,生態服務總價值超過15億元。

——這些在我們看來非??菰锏臄底?,恰恰是老區人民昨天用鮮血和生命哺育了中國革命勝利,今天又用智慧和雙手打贏脫貧攻堅戰役,并繼續用青春和汗水描繪美好明天的歷史畫卷,值得我們每個人去贊美和歌頌。

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有效助推農民增加了收入。有多少人,因為這一舉措,因地制宜地發展了諸如核桃、茶葉、花椒等優勢產業。通過辛勤的勞動,不但自己的腰包鼓了,還壯大了一批實體經濟組織和地方特色品牌,成為了一大批龍頭企業、專業大戶、家庭林場和創業帶頭人。

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還取得了十分明顯的社會效益。通過退耕還林,不僅調整了土地利用結構,而且優化了農村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促進了農村村民思想觀念的改變和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為生態文明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相信不就久的將來,這里會更加富饒,更加美麗。

3

始建于1958年6月的鐵廠河國有林場,位于通江縣的西部。2020年3月,林場場部剛從五十公里外的王黑埡遷至到這里。全場職工近八十人,分布在鐵廠河、泥地坪、小塘、茍家坪、陳河、涪陽、草池等七個森林管護站,管護著八萬多畝林地面積,森林蓄積達45萬立方米,管轄區的森林覆蓋率為92%。

座談會上,鐵廠河國有林場場長向越介紹了六十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林場人為綠化祖國的河山,秉持初心、不忘使命、艱苦創業和攻堅克難,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和辛勤的汗水,耕耘拓荒植綠、寒暑不輟守山護林的事跡,讓我們深受感動。

特別是當向越講到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16年最美生態公益人物、中國十大生態英雄景祥俊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大山深處,不顧重病在身,用弱小的身軀守護著綠水青山的故事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為深入了解景祥俊和她的同事們在一線森林管護站、管護工區的工作生活情況,在向越場長、四川省林草局退耕中心主任科員張方林的陪同下,我們坐著越野車在林區的山路中行駛了兩個半小時,來到了景祥俊所在的鐵廠河管護站。

鐵廠河管護站距離林場有五十多公里,在管護站我見到了剛從三個管護工區回來的李海陽、劉繼春、景祥?。ㄅr坤華(女)陳芙蓉(女)羅桂華(女)等十位同志。他們大都是在林業技校畢業后,在林場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老職工。

聊起這些年來林場管護站的工作、生活條件發生的變化,大家心里十分感激國家對林草工作的重視,對林草職工關心。2018年元月,在國有林場的改革時,將國有林場列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鐵廠河管護站有十五名職工,由于林區處于高山偏辟地區,自然條件差。2012年以前,管護站沒有通電,沒有電視、手機沒有信號,生活很單調也很寂寞。白天,樹木森森;晚上,風聲漫野。大家都分散住在各工區,除了造林育苗、養護森林,砍雜枝、護林防火和建防火隔離帶,還要到周邊的村里宣傳護林防火知識。

工作是辛勞的,生活也不輕松。管護站不通自來水,生活用水要到一公里外的溝里去背。米油菜及日常生活用品要去鎮上買,那可是要走五個多小時的山路啊。遇到雨雪天,出趟山比登天還難。劉繼春還清楚地記得,有一次她從家里回工區,下起了大雪。漫天大雪中,她一個人整整跋涉了六個多小時,那種孤絕的心情,至今難忘。等她回到工區,已經是個雪人了。

后來,衛星村村通工程實施后,管護站就能看電視了。2020年3月,林場場部遷走后,鐵廠河管護站的三個管護工區的同志就集中搬到這里,白天大家分別去自己的管護區工作,晚上回到站里,能打手機與家人聯系,也能看電視了,娛樂生活豐富了許多。

這十幾名職工大都四五十歲,家有的在通江縣城,有的在重慶或成都。這個年齡段,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期,但為了管好護好森林,他們基本兩個月才能回家一次,而生活的重擔只能交給自己的另一半了。

之后,我見到了景祥俊。景祥俊,四川省通江縣鐵溪鎮人,生于1975年2月。中共黨員,在職大專文化,林業工程師,畢業于通江縣勞動技校。她二十四年來如一日,堅守在大山深處密林之中,用弱小的身軀守護著9000畝的綠水青山。多年的積勞成疾,使她患上了嚴重的腎病。雖然在2014年左腎壞死做了切除手術,可右腎也萎縮了,但她依然堅持邊吃藥邊工作,從來沒有向上級領導提出過任何要求。

每天清晨八點,晨霧還沒散盡,卻是她準時到林區巡查的出發時間。通常她都會帶上干糧、水和藥,拿著長把的彎刀,既用于砍去雜枝,又在巡查中起到打草驚蛇的作用。就這樣,她日復一日,從清晨到夜晚,在林海中穿行。冬天,天亮得晚一些,可她會在八點半準時出發。

林區內,草木旺盛,蟲類眾多,她經常會遇到蛇、旱螞蟥和馬蜂等令人懼怕的東西。我跟著她就一小會兒,可回到工區后,我的鞋里居然鉆了五條旱螞蟥……我望著她,怎么也不能相信,這么一個柔弱的女子,胸腔里居然跳動著一顆這么強勁的心臟!

景祥俊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她的愛人張志才是當地玉皇村人,因不放心她的身體,就一直陪伴著她,每個月拿著一千元的補助金,同她一起管林護林、巡查。他們的女兒在通江縣讀高三,每逢假期她就回來陪伴父母。談起女兒,景祥俊一臉幸福:女兒很懂事,自律能力強,每個月打給她的錢都節省著用。今年高考,她希望女兒能報考林業院?!醋o林場的工作這么辛苦,可她熱愛著這個職業。她希望自己的女兒也能夠成為一名光榮的林區守護人。

九層之臺始于壘土。

建設青山綠水的美麗生態,是一代又一代林草人不變的初心。傳承紅色基因,矢志不移、艱苦創業、實干奉獻的優秀品格,在景祥俊等一大批基層一線林草職工身上休現得淋漓盡致。舉目全國上下,有多少美麗生態的建設者、守護人正在堅守崗位、默默付出,為構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而發光發熱著!

向他們致敬!

責編編輯 ? 楊 ? 櫪

猜你喜歡
通江縣林場管護
2022年將農村公路管護領域就業崗位穩定在80萬左右
通江縣:砥礪奮進 強力構建“溫暖人社”
通江縣:創新推行“培訓+”模式 助增技促就業
通江縣:扎緊制度“籠子” 筑牢居?;稹胺谰€”
寒冷天氣 咋管護羔羊
通江縣:“三集中三聯合”打好根治欠薪攻堅戰
山西省兩林場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佳林場”
八步沙林場人的新愿望
入秋養羊管護 不同于春夏季
森林管護中GPS技術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