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碎與流動:鄉土空間的生態視角

2021-09-11 00:00聶平均
牡丹 2021年17期
關鍵詞:親情鄉土流動

工業化的社會將人打成碎片:生活與休息相隔離、物質與精神相隔離、人與自己的父母孩子相隔離、親情與友情相隔離、人與環境、世界相隔離;工業化的社會又將世界變成了流動的物質:信息、愛情、親情、友情甚至熱情和悲傷都變成了流動的。羊莊就是一個在破碎和流動中被作者呈現的鄉土空間,一群留守在中原大地上的群生相被層層展開。在作者筆下,不僅僅是親情和人與環境、人與動物之間的破碎和流動,甚至連死亡都是破碎和流動的。這是一束束振聾發聵的狂人式的囈語、又是預言式的亮光,它會刺激到我們的心靈深處,又會逼迫我們睜開雙眼,強迫我們看清當下的社會現實和羊莊的鄉土空間現狀。羊莊留守的一般是祖孫組合或者單是一個祖父,留守的祖父守護著青年人的根和血脈,也守護著青年人已經逐漸忘卻的親情,甚至還守護著青年人未來才會面對的死亡。在老年、青年和少年三者之間自古維系的原始家庭生態被工業化社會打破之后,如何重新建立三者之間的和諧關系,這顯然是作者思考的重要問題之一。在人類之外,作者還關注了人與動物,包括人與鳥類、人與家畜、人與魚等等羊莊家庭生態之外的空間生態問題,圍繞羊莊人與動物之間的種種故事,作者試圖思考人在空間生態中的異化問題。除此之外,作者尤為關注的是人自身的精神生態,在作者筆下,人物顯然是在現實、死亡之間來回穿梭,試圖來象征人自身除了有一個碎片化的人生和親情,還有一個碎片化的死亡,那么如何重建人的精神生態也成為了作者關注的一個重心。

鄉土空間中的精神生態危機:精神的破碎與流動

從整體而言,羊莊彌漫著一種說不出的詭異、陰冷和嘲弄的氣息。因為不僅僅是羊莊人的精神生態出了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家庭生態和空間生態也出現了危機。因為精神層面的生態危機是會傳染的、是整個羊莊精神層面上的出了問題,沒有人可以逃脫這個逼仄的空間帶來的壓力,除非能夠順利超脫這個空間的限制范圍,高高地站在空間之外俯瞰這個存在。

第一種精神生態問題是鄉土中普遍存在的被底層權力所規訓的沉默??梢哉f羊莊人的整體精神狀態是壓抑的、變態的和被規訓的,只有作為第一視角的“我”能看到真相,但是當眾人皆睡我獨醒的時候,誰會認為“我”是個正常人呢?當所有的人都被規訓的時候,有誰知道大家的精神從本質上已經出現了問題了呢?在《尋父記》中,只有“我”可以看到“父親”的真面目,還是大家都能看到其真面目只是裝作把它看做人而已?作者沒有說,我們能從文章中看到的是“我”被當做瘋子關在了屋子里。與之形成互文的是《鳥類報告》中所有的人都強烈反對“我”調查鬼仔嶺,由于我違反了羊莊的規矩,結果被視為怪物,沒有人再愿意跟“我”講話。當人不愿意聽真話的時候,無論如何我們也喚不醒他們。尤其是我們勢單力薄的時候,我們試圖喚醒別人,搞不好還會被關進籠子里。這是一種隱喻,一種關于“狂人”的囈語的隱喻,但是我們也有擔憂,擔憂被關進籠子之后過了一陣子會變成跟其他人一樣的所謂的“正常人”。但是,問題是大部分人并不需要被關進籠子里,只需要羊莊的小領導一露面就可以起到規訓的作用,基本上是無往而不利的。

第二種精神生態問題是留守的老年人與外出的年輕人在精神上已無法有效溝通。在《破碎的祖父》中,祖父是一個生長在饑餓年代中的老人,一生都在囤吃的、卻永遠都處于一種無法滿足全家需要的境地,尤其是要給自己的兩個兒子娶媳婦。狠心把兩個兒子都趕出家門刨煤掙媳婦,但是兒子們能理解自己的老父親嗎?在老大媳婦和兒子看來,他們的爹死了還糟蹋了半穴糧食,不愿意給老人請響器班子。老二認為父親拋棄了自己,壓根就不愿意回來給老頭送終。還有很多的祖父、祖母在小說中去世,有的兒子回來痛哭流涕、有的兒子回來悲痛欲絕,但是小說借助于“我”的冷眼旁觀折射了這群“兒子”們在老人葬禮上的表現。這些出外打工的人一去幾千里,他們也無奈:沒有錢不能娶媳婦、不能蓋新房、不能在村子里揚眉吐氣。家里有老人和孩子,但是溝通很少,一則老年人的思想陳舊,青年人的思想更新太快,小孩子太過于幼稚和不聽話;二則老年人沒有多大的能耐幫助他們,青年人在外面沒有少吃苦受累,小孩子又不能幫忙還要花錢搗亂;三則機器化的大生產,輪班倒使年輕人也許根本就沒有多少精力和時間陪老年人聊天,通話的時候老年人盡量讓小孩子來接,可是小孩子又不大愿意跟熟悉的陌生人通話。

第三種是少年人的精神生態出現了問題。比如《空蕩蕩的田野》中,小武的奶奶走后其父母想帶他去廣州,但是小武因為眷戀死去的奶奶不愿意離去,就被隨意寄養在三娘家。由于沒有大人照看,上課調皮被老師轟出教室、被同學欺負、喜歡一個女生又被其哥哥威脅,只能每天與自己家的雞為伴,后來不知所蹤。他的精神其實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因為他每天都可以跟自己的奶奶講話,實際上不從亡靈敘事角度來看的話,可以被視為出現了幻覺。當沒有人與之溝通、沒有人與之玩、沒有人關心他的時候,他會怎么辦?他能怎么辦?這是作者留給我們的疑問。在《世世無窮》中,表面上是因為賣了三妹的羊引發了她的死,可是實際上我們細思之后就會發現,與她經常交流和溝通的哥哥走后,那只羊代替了哥哥的位置可以為她帶來慰藉和寄托。本質上是父母的疏忽造成了少年人的精神空巢現象,雖然父母守在身邊,但是鄉土中有多少父母會與自己的子女做真正的溝通呢?他們也許很愛自己的孩子、也很疼自己的孩子,但是卻并不懂得如何與自己的孩子有效地溝通。這并不是他們的錯,但是這是一個生態問題,是一個鄉土中存在著的精神生態問題。

鄉土空間中的家庭生態危機:留守兒童和老人

家庭是中國人的基本單位,家庭一度非常重要,比如說在中國有所謂家國情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說,尤其是在中國古代家的觀念是非常強烈的,對于中國古代人而言,家可以說是一種信仰和一種歸宿。家庭是用來組織婚姻、血緣和親情的重要空間,也是中國人賴以維系精神穩定的重要載體,家庭又是維系社會穩定和文化繁榮的重要樞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秩序尤其是家庭秩序是維系原始家庭生態的基石,家庭秩序甚至可以提升為治理國家的秩序。中國的文化是家文化,是從家這一個體倫理組織所生發出來的,在家靠孝、悌、仁、愛;在廟堂靠忠、親、仁、恕來維系。由此可見,家庭生態無論有多原始、多僵化,在中國實際上是一直在場的。

建國后中國實現男女平等、尊老愛幼、長幼有序的新的家庭倫理生態,既繼承了中國古典的家庭生態的有益成分,又進行了新的創新和建構。但是隨著中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大量農村務工人員進城,再加上分工、制度化以及西方考核制在生產和社會組織的引入,中國的家庭生態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壞。這種破壞在農村的直接表現就是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的大面積出現。如果說作家創作是為了提供一個可供我們反思和關注的樣本的話,那么啊威筆下的羊莊就是一個很好的范本?!对诤铀纳ぷ永铩啡奘且粋€父母在??诖蚬さ牧羰睾⒆?,與自己的祖母相依為命,思念自己的父母的時候只能通過煙盒子寫信“順水”送給他們,當自己奶奶生病的時候,為了把自己的父母從??诮谢貋?,他跑到汾河順水而下游泳去找他們,結果主人公一直到結尾都不相信三娃死了。作者通過平靜地筆觸把一個奶孫兩代的留守、用主人公爺孫兩代的留守以及豁子爺的老來處境用一種看似很輕松的手法表現了出來,但是給人的觸動卻是巨大的,留給人的深思,尤其是家庭的破碎和死亡的破碎感讓人久久不能忘懷。在《空蕩蕩的田野》中留守的小武撕心裂肺地阻止奶奶的下葬,《流動的祖父》中留守的“我”甚至對祖父的死還沒有任何的感覺,兩篇對比之后更加觸目驚心地展現了留守家庭的破碎和親情的裂痕,家庭生態的碎裂感隨處可見。在小說集中,死亡是一個常見的場景,無論留守老人還是留守兒童,他們的死亡都是流動的。死亡本身是一個終結,但是死亡之后那些遠隔千里的兒子們、媳婦們對自己留守的爹娘表達敬意的方式就是哭、就是撞和對小孩子不哭的苛求。而死亡之后的不能瞑目又是羊莊書寫中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他或者她死后總是放不下心,他或她留在世上的人如何為他(她)操辦葬禮、留在世上的小家伙該怎樣在沒有自己的庇佑下生存下去?

這折射的是現代鄉土家庭生態的破裂。在農村,老年人本就識字不多,文化水平也不高,從教育孫子輩角度出發,更多的是羊莊的那種神秘的、古怪的和輪回的教育內容,同時又老態龍鐘地保護和庇佑著自己的孫子,為出外打工的孩子守護著未來和他們的根。孩子在這種愚昧、神秘和輪回的觀念指導下,想象力非常豐富。但是在關鍵時刻卻會帶來更大更多的悲劇,比如說會順著河去找父母,會一直覺得跟自己死去的親人在一起等等。老年人的疾病和小孩子的無知是羊莊悲劇的又一個原因。羊莊的老人生病不會輕易告訴在外的孩子們,怕影響他們賺錢,他們與外界的溝通靠的是一部破手機,而外出務工的子女打來電話,只是因為想孩子??墒情L久不見父母的孩子面對電話中陌生的父母的聲音、在祖父母葬禮上見到的有點熟悉但是陌生的父母的時候,留守的孩子是害怕的、膽怯的、抗拒的。羊莊留守的孩子一般都不會相信庇佑自己的祖父母會死去,即便是過了很多年也同樣如此。其實,如果從整部小說集來看的話,那么在羊莊出現的人與外出的人之間做一個區隔的話,那么羊莊也可以算作是一個留守的鄉土空間書寫。

鄉土空間生態危機:人變動物的異化

動物被欺負慣了、被殺戮慣了、被消滅慣了,人就麻木了,人就以為自己是這個世界的統治者,如果展開實驗:比如說人被動物統治、人被動物追殺、人被動物同化會怎樣?

智啊威在《解放動物園》中塑造了一種奇幻的羊莊空間,在描寫空間生態的時候,留守問題隱退,羊莊的人與動物之間發生了奇妙而又驚悚的故事。父親為了賺到200元錢去獵殺野豬,最后變成了野豬;一群去羊莊捉鶴的人迷失在尋找羊莊的路上;去鬼仔嶺做人變成鳥的田野調查;父母變成了鵝;羊莊被動物統治了20年。通過變形和奇幻的描寫,作者試圖塑造羊莊空間生態中人的異化。通過一種類似于因果報應或者生命輪回的佛教思想來揭示空間生態問題,尤其是羊莊人與動物的關系問題。

羊莊中人的異化其實就是一種羊莊生態空間的反轉性精神實驗,當人追殺野豬反被同化;一邊吃著面條、一邊溫柔地看著自己的兒子,又一邊生而為豬的樣貌和形態的時候;當人的精神、靈魂與人的身體發生破碎的時候;當親情在變成動物的爸爸與作為人的兒子之間流動的時候,為什么人不能與動物和平相處?反倒是自己的父母變成了動物之后我們才覺得那是我們的親人變的,雖然很難接受,但是心里還是覺得它們是的。難道動物就沒有靈魂和內在的心靈嗎?作者其實就是在試圖詢問這樣的問題。從人追殺動物到最后人被動物追殺的時候,為什么“我”會感到人是兇手呢?因為人把動物追到了絕地,人不是兇手是什么?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也不正是如此嗎?當我們把大量的垃圾、難以降解的東西和工業化的廢料拋入這個世界的時候,世界是不是正在被追殺?今年新冠病毒的全世界爆發可不可以被看做是世界對我們做出的反“追殺”呢?

如果現代社會僅僅由技術理性和工具理性所驅動,那么人類的世界就只能淪為被開發和被挖掘的冰冷的對象,但我們是與世界是一體的,如果世界毀滅,那么我們可以獨活嗎?輪回和角色轉化固然可以為我們提供一種反觀人類自身的視角,但是唯有我們轉化思維模式和重塑人與自然、人與環境以及人與其他生物的相互關系,只有我們人類意識到其他生物也是生命、它們也有生存的權利而且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地重建人類生存的外部生態。也這有這樣,羊莊的鄉土空間生態才能夠真正地走上良性的發展軌道。當然,人變成動物是寓言也是隱喻,但是人在追求對外在世界的占有和征服的時候,確實也有動物性的本能和欲望在里面,并非完全是理性的。如果引入生態的視角,這種理性就必須考慮未來,重新衡量人與世界之間的關系問題。

小結

智啊威的小說集《解放動物園》是具有魯迅式的斗士風采的,其語言洗練、用詞犀利。其小說集有一種“狂人”的風骨在里面,試圖警示由于留守兒童、留守老人而帶來的鄉土空間的精神生態和家庭生態問題;由于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的人與動物之間的空間生態問題。另外,啊威小說集還有一個與眾不同之處——作者進行了一場生態空間的反轉性精神實驗,把人與動物的關系進行顛倒,在羊莊的鄉土空間中展開一種讓人體會動物、讓人變成動物的倫理實驗,追問動物的生命、價值以及靈魂的問題。啊威小說集對于死亡的描寫也體現著一種生命的流動性和破碎感,在神秘、夢幻和驚悚之中讓人深思留守問題、生態問題和生態倫理問題,在整個小說集中,流動的河水、流動的生命、流動的季節、流動的親情以及破碎的死亡、破碎的生活、破碎的親情構成了整部小說集的一個主旋律。

責任編輯 ? 王小朋

聶平均(1981—),河南漯河人,河南大學文學院文藝學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親情鄉土流動
永不凋零的親情
鄉土人才選好更要用好
流動的光
鄉土中國
流動的畫
偽親情何以大行其道
為什么海水會流動
清明話親情
芬芳鄉土行
流動的光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