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牖設計很“超前”

2021-09-13 02:03張清文
中國收藏 2021年9期
關鍵詞:百葉窗窗欞窗簾

張清文

原始房屋囪上的防水凸棱。

為了防風阻雨,從很久以前人們就開始開動腦筋,為居室設計一些裝置以作抵擋之用。窗牖是房屋建筑上所開的孔洞。窗由“囪”演變而來,本意為房頂的孔洞,牖則是指墻上所開之孔。但是在詞義演變過程中,這兩個字均指墻上所開的孔洞。在早期建筑中,人類為了達到防雨的目的,在窗牖的設計上采取了許多措施。

護囪引流

大約在新石器時代中期,為了達到排煙通風的目的,原始人在半地穴式房屋頂部坡面處開孔,這種孔洞便被稱之為“囪”。囪的防雨性能較弱,下雨時,雨水可以順屋頂沖入囪中。為了減少這種現象的發生,原始人在囪的上部用泥加筑了防水凸棱,等于給囪筑了一道堤壩。當雨水沖刷下來的時候,因被凸棱所擋,雨水便可以繞過囪流到下方,避免雨水流入屋中。這種防水凸棱在考古中屢有發現,如西安半坡遺址,在倒塌的房屋屋頂上便發現有大量防水凸棱遺存。

防水凸棱部分解決了囪的防雨問題,但仍不完善。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良渚時代,建筑屋頂上一種新型的囪開始產生。從良渚遺址出土的陶屋頂可以看出,這種囪結構已經非??茖W,與現代建筑上的氣窗相似。囪的開口向下,上部凸起呈流線型,整個形狀如鼻狀,這樣可以有效防止雨水直接淋入屋中。

扶風莊白出土的西周青銅器上的交窗。

美與實用

除屋頂的囪以外,在大汶口文化時期之前,房屋墻上已開有窗戶。已知最早窗的實證是出土于江蘇省邳縣大墩子的大汶口文化方形陶屋模型。在這個陶屋模型上,可見兩側墻上都開有窗戶。陶屋有較為寬大的屋頂,且屋頂四周有較寬的出檐。其墻上的窗戶縮在屋檐以內,下雨時可以被屋檐保護,不至于雨水直接進入窗中。值得注意的是,大墩子陶屋的屋頂上并沒有囪,進一步提高了屋頂防水的性能。

進入文明社會以后,建筑技術和水平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窗牖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從婦好墓出土的偶方彝仿建筑屋頂及其他一些仿建筑青銅器的屋頂部分來看,商代一些高等級建筑的屋頂采用四面坡的蕪殿頂設計。屋頂上未開設囪,其四面坡的房檐設計更利于防水,并且寬大的出檐也保護了墻體及墻上所開的窗牖。

通過對考古出土的周代文物圖像來看,至少自西周開始窗戶上便已有十字交叉的窗欞,這種窗欞即是文獻中所指的“交窗”。扶風莊白出土西周刖人守門鼎、故宮博物院所藏西周刖人守門鼎、紹興306號墓出土春秋伎樂銅屋及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漆棺等上面均開有交窗。

窗欞的出現,一方面使窗戶變得更為美觀和牢固。另外,窗欞的設計使較大的孔洞分割成為多個小孔,更有利于用織物和皮革等對窗戶進行遮擋。而且從窗戶的尺寸來看,此時窗戶一般較小,更有利于阻止雨水的侵入。

秦陵銅車馬上出現了推拉窗。

日漸豐富

秦漢時期,是窗牖發展的重要階段,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窗牖形式。其防雨功能主要有四種形式:

一是通過啟閉的窗扇來擋雨。窗子啟閉在秦漢時期已有多種形式,主要包括推拉窗、支窗及通過窗軸轉動的窗扇等。在秦始皇陵陪葬坑中出土的銅車馬上便有推拉窗,只需將窗子拉向一側便可以啟閉窗子。在秦咸陽1號宮殿遺址中發現有窗合頁,在漢代陶制建筑明器中也有這種窗子的實物。在漢代,我國南方一些建筑上出現了一些可以支起的窗戶,這應該是后世支摘窗的前身。但漢代這類窗戶只能支起,并不能摘下。當窗戶支起時,窗體下斜可以實現防雨,還不影響室內空氣流通。

湖北襄陽菜越三國墓出土的陶樓,頂端出現了類似百葉窗的設計。

二是通過窗欞設計實現防雨。我們通常認為百葉窗是自國外引入,但通過考古材料可知,我國漢代已出現有百葉窗。最初百葉窗的窗欞為平面,到漢末三國時期,百葉窗的窗欞開始內高外低,已經接近于現代百葉窗的形式。如湖北襄陽菜越出土的三國陶樓,其頂層便開設有百葉窗。

三是增加雨棚。雨棚的應用在東漢時期也已開始,作為窗戶的輔助措施,能夠起到保護窗子的作用。在廣東廣州、河南三門峽等地區出土的陶屋中,都有雨棚的出現。

四是通過所貼窗紗防雨。在宋代李誡所著的建筑學著作《營造法式》中,記載有一種破子欞窗。這種窗欞尖端向外,而內側則是平面,供貼窗紗或窗紙使用。破子欞的產生時代最早可追溯至東漢時期,如江蘇邳州桿集、邳州梁王城等東漢墓葬中均出土有破子欞窗畫像石。東漢時期雖然紙已經發明,但是質量粗劣,難以供貼窗使用。漢代窗戶上所貼的應該以絲、麻等織品,這種窗紗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防范雨水潲入屋中。

我們可以看到,秦漢時期的窗牖防水措施已十分豐富,應該說對后世影響很大。

河南省三門峽市張灣出土的漢代陶水榭上有了雨棚。

簾幕遮擋

窗簾是古時人們防雨的輔助手段,在唐代窗簾已開始盛行,并在唐代詩文中大量出現,如自居易《重到毓材宅有感》中“軒窗簾幕皆依舊,只是堂前欠一人”,李憑《海榴》中“海榴殷色透簾櫳”等。

從已知圖像上來看,窗簾的產生大約是在魏晉時期,如東晉顧愷之所繪《洛神賦圖》中,船艙窗中便有大幅面的卷簾。從繪畫中可以看出,窗簾基本是由毛、麻等織物制成,平時向上卷起,用繩系起,如遇風雨則可放下。

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中樓船上的窗簾。

天窗紙瓦

在古代建筑中有些開有天窗,天窗雖能增加屋內采光,但卻不利于防雨。漢代是通過在天窗上面加蓋屋頂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的,但這既增加了施工難度,又增添了成本。

宋代以后,隨著紙的質量不斷提高,天窗的防雨一般是采用紙瓦的形式。如南宋范成大《睡覺》詩中寫道:“尋思斷夢半瞢騰,漸見天窗紙瓦明?!奔埻叩淖龇坝貌脑诜冻纱蟆渡炙幷芬辉娭杏性敿氂涊d:“何以筑花宅,筆直松樹子。何以蓋花宅,雪白清江紙。紙將碧油透,松作畫棟峙。鋪紙便成瓦,瓦色水精似?!睆姆冻纱笤娋渲锌芍?,紙瓦是用清江紙浸泡碧油做成,既透明且防水。據《江西通志》記載,清江紙產自于江西省金溪縣。這種紙十分結實,甚至可以用來絮成紙被使用。元曲中便有“寒蘆花絮衾江紙也似薄,問袁安怎生高臥”的句子。由此推測,用清江紙做成的紙瓦也定會經久耐用。

猜你喜歡
百葉窗窗欞窗簾
窗簾兒跟我杠上了
羊城快速通道
趕路人
最特別的旅行小貼士:尋找故宮里的窗欞
新型鐵路運輸發電集裝箱進氣百葉窗設計
用百葉窗給手機充電
發電百葉窗
相思湖
窗簾
寄醒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