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藝精品如何“走出去”

2021-09-15 18:47李嘉珊
人民論壇 2021年24期
關鍵詞:國際傳播走出去

李嘉珊

【關鍵詞】中國文藝精品 演藝出口 國際傳播 【中圖分類號】G125 【文獻標識碼】A

中國文藝精品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中國文藝精品是向世界傳播中國價值理念、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的重要載體。文藝精品的重要檢驗標準是:“三精兩力一檢驗”?!叭奔此枷刖?、藝術精湛、制作精良,“兩力”即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檢驗”即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文藝精品實現有效的國際傳播意味著要在保留其核心文化要素的基礎上,充分了解目標市場消費者需求,形成特定的表現形式及內容,贏得目標海外市場認可,并有效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近年來,中國在塑造對外演藝交流品牌、推動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但效果仍有待提升,國際認可度不足和市場化不足是其兩個重要短板。

我國演藝主體繁榮生長,演藝模式持續創新,在內容建設和市場規模上不斷取得新突破,推動了中國文藝精品的國際傳播

演藝市場規模逐漸擴大。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演藝市場持續繁榮穩定發展。在有效的政府指導和政策扶持下,藝術團體演出場次從2011年的154.72萬場增長至2019年的296.80萬場,演出收入從2011年的52.67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27.77億元。2019年中國赴海外演出收入達到34.55億元。

積極拓展國際演藝市場,在內容創作上不斷創新。重慶雜技團的雜技劇《木蘭傳奇》依據國際市場需求“量身創作”,在歐洲舉辦超過110場的商業性巡回演出,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國雜技的魅力。國家京劇院創新中外合作模式,推出實驗京劇《浮士德》與《杜蘭朵公主》,在意大利、德國的多個城市進行巡演。北京現代舞團將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創造性結合,從2003年至今已應邀在歐美主流劇院進行逾百場的專場演出。

文藝精品國際傳播主體更加豐富。國有、民營、合資等不同市場主體發揮各自優勢。國家交響樂團、中央芭蕾舞團、安徽演藝集團、甘肅歌舞團等中央及地方國有院團在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方面作出了積極努力。民營演藝機構也成為演藝“走出去”的活躍主體,摩登天空、北京現代舞團、陶身體、九維、吳氏策劃、聚橙網等民營演藝機構在促進國際演藝交流與合作方面成效顯著。

文藝精品國際傳播模式更加多元。1999年少林功夫題材舞臺劇《生命之輪》在英國演出65場,后相繼到意大利、希臘、瑞士、美國、加拿大、阿聯酋、南非等國商演,“功夫演藝”讓世界稱贊。上海駐場秀《時空之旅》充分利用全球演藝市場資源,駐場演出平均上座率達80%以上,觀看演出的國際游客占比70%,實現了中國文藝精品“出口不出國”。中央芭蕾舞團在海外形成了較為穩定的演出代理商,負責其在當地的演出運營工作。國外演出、線上演藝、“出口不出國”等多元模式推動中國文藝精品國際化發展。

文藝精品國際傳播地理范圍愈加廣泛。隨著對外交流日益頻繁,文藝精品“走出去”也逐漸覆蓋越來越多的國家。2011年至今,國家大劇院海外巡演共在20個國家和地區演出了75場(含港澳臺地區)。近三年來,中國雜技團國際演出累計超過1500場,出訪了39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對外文化集團2016年10月發起成立的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目前已有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130家成員單位,其中海外成員80家,成為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戰略平臺。

數字技術為演藝國際傳播提供了更多可能?!盎ヂ摼W”實現了全球演藝消費群體的市場篩選。以創建于2014年非常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自媒體團隊“自得琴社”為例,截至2020年7月4日,該團隊在YouTube平臺發布短視頻64部,總播放量達到5300余萬次,平均每部短視頻播放量近83萬次,其影響力絲毫不遜于傳統海外巡演、駐演等。

我國演藝市場高速發展,演藝出口也實現了量的增長,但其國際影響力仍相對較弱,中國文藝精品“走出去”仍存在一些短板

中國文藝精品的國際認可度不足。多年來,演藝“走出去”形成“國內熱熱鬧鬧,國際冷冷清清”的局面,在海外有演出、有觀眾即被作為“走出去”的評估評價標準。在英國劇院數據庫(InternetUKTheatreDatabase)的127768條記錄中,僅可搜索到54條與關鍵詞“China”相關的演出數據(含國外演出團體的相關演出數據),明確涉及中國主題的演藝項目非常有限。

中國文藝精品國際傳播的市場化模式欠缺。文藝精品“走出去”大多由國有院團推動,市場在演藝資源配置中發揮的作用較小。大部分演藝出口不是以市場交易的方式完成,能夠真正被國際演藝市場接受的出口項目非常有限,這直接導致了中國文藝精品“走出去”的成效不足。

文藝精品“走出去”面臨沉重的資金負擔。國際演出成本受到國際貨運、旅運費及其他不確定費用的影響,文藝精品“走出去”主體所承擔的費用較高。雖然各類基金已經起了很大支持作用,但沒有就藝術品類、運作模式、出口環節等方面的多元差異形成更有針對性、前瞻性,更具連續性的資金支持模式。

文藝精品國際傳播渠道與信息資源缺失。當前,文藝精品“走出去”的各種渠道“多而雜、雜而廣、廣而散、散而弱”,未能形成合力,未能實現相互之間的有效連接。國際演出信息來源單一,主要通過文化和旅游部、駐外機構等獲得,嚴重制約了“走出去”的影響力和有效性。

文藝精品國際傳播的經營主體不完善且國際競爭力不足。演藝市場經營主體缺乏國際視野,對國際規則缺乏了解,產權保護理念缺失,創作、生產、營銷等方面國際化水平較低,從事國際演藝經紀業務的機構嚴重不足,中外合作、中外合資的可能性較小。Pollstar網站公布的2019全球票房收入前200的劇院場所及前100演藝公司名目顯示,歐美仍占據主體,中國劇院或演藝公司無一上榜。

新冠肺炎疫情為文藝精品國際傳播又添新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嚴重沖擊了全球演藝市場,劇院關閉,演出取消,中國文藝精品“走出去”更加艱難。各國的出入境限制政策關閉了“走出去”的物理路徑,國內與國際演出市場的交流基本處于停擺狀態,全球演藝跨境貿易額明顯下滑。

猜你喜歡
國際傳播走出去
世界新格局下中國武術國際傳播方略研究
新時期長征精神國際傳播要素分析
全球化與國際傳播:媒體與公民的世界性互動
促進漢語國際傳播的十項策略
我國電視紀錄片國際傳播的路徑
新媒體語境下新華網國際傳播問題與對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