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關于人與社會同向發展的價值追尋

2021-09-17 05:13朱榮英
關鍵詞:馬克思

引用格式: 朱榮英.馬克思關于人與社會同向發展的價值追尋[J].鄭州輕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2(4):9-16.

中圖分類號 :A81? ?文獻標識碼 :A

DOI :10.12186/2021.04.002

文章編號 :2096-9864(2021)04-0009-08

英文大標題? Marxs value pursuit of the codevelopment of man and society

關鍵詞: ?馬克思; 人與社會同向發展; 價值追尋

摘要: 馬克思研究社會發展沒有撇開人的發展,相反是以之為核心和目的的,對社會發展的考察與人類命運的關切始終是同頻同向、密不可分的,并將二者在實踐價值論上內在貫通起來。全面提升人的素質、促進人類解放和社會進步并實現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飛躍,這是馬克思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內在規定了其對社會發展的研究必然要以現實的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價值指歸。當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發展的合理性與公正性,就集中表現在它能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有利的生存條件和發展空間,不僅確保了人的本質能力得以全面彰顯,而且能夠促進人與社會實現全面自由的同向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與全面深化改革所引發的現代社會的加速轉型,凸現了人與社會同向發展問題的現代意義。當下,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注重發展的整體效能”以避免“木桶效應”,如何引領社會發展從“量的累積”到“質的提升”的轉變[1]198,以確保全民共享和全面共享、“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等[1]214,猶如一個巨大的吸盤,聚集了眾多學者對這些問題進行廣泛探究。有學者[2-3]把人與社會同向發展、協同發展問題置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首要位置加以考量,認為其是馬克思人學思想的核心內容和重大觀點,并借此檢討了以往我們把人的發展直接等同于物質豐富、經濟增長的理論缺失,指出了片面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給環境造成的壓力,描述了綜合平衡被打破、各種差距拉大所引發的各種矛盾與危機。有學者[4-5]強調要把人與社會同向發展的理論之維、理想之維與現實之維內在統一起來,并對這種同向發展的社會模式、實現條件、實現路徑等問題進行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動態考問,認為以財富為目的的生產必然轉變為以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目的的生產,促進人與社會的同向發展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新生態、新方向。還有學者[6-7]強調要把經濟發展、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統一起來,認為不能對人的發展做單一的經濟決定論的考察,相反,人的發展問題要受到來自社會關系、思想教育、文化素養、生態權益、個體能力、社會稟賦、遺傳基質等各方面綜合因素的交互影響,唯有將之置于社會發展的系統結構中予以總體考量才能揭示出人與社會同向發展的科學內涵。

筆者認為,唯有基于馬克思實踐人學維度,對制約人與社會同向發展的各種障礙、差異、矛盾進行科學分析,對實現人與社會同向發展所需的各種條件、機制、舉措進行認真梳理,才能真正闡明個人發展的社會價值與社會發展的人學意義。

一、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訴求與終極愿景

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內在交融、同頻同向、互動互聯的問題,馬克思早年就曾經注意到并進行了深入探究。在他看來,一個國家的社會教育作用旨在“使他們成為國家的成員,把個人的目的變成大家的目的,把粗野的本能變成道德的意向,把天然的獨立性變成精神的自由;使個人和整體的生活打成一片,使整體在每個個人的意識中得到反映”[8]。正是社會化的相互教育、人與社會的同向發展,人們才結成“自由人聯合體”。社會發展不是外在于人的純粹客體的運動過程,而是人的自我創造、自我生成的過程,是人類以往的歷史活動過程的積極結果,社會發展實際上是人以自身力量不斷滿足自己各方面需要的歷史過程。人類發展史也就是人類生活的實際過程,說到底,不過是人自己追求自己的目的并通過自己的勞動予以實現的活動罷了。正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人不僅創造了世界而且也改變了自身,推動了人與社會的全面同向發展。人類社會的發展雖是曲折復雜的,但總的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隨著實踐的發展,人們認識與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在不斷地提高,社會前進中總是內在地積淀了人們創造價值活動的積極成果,并在新的時代以新的形式得以整合,使得社會發展獲得一次次層次上的躍遷。社會發展不是以客體發展程度來衡量的,而是以發展的結果與社會主體的價值關系來確定的。完整意義的社會全面發展,是同人的全面發展及其自由理想的全面實現同頻共振的。人要在自己自由自覺的實踐活動中不斷豐富發展自身、創造并實現自身的價值,這種創造價值的社會活動一代代延續下去,就形成了人與社會的同向發展。

顯然,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狀況與總體情形,是衡量、評價與檢驗一個社會發展程度的主要標志。人的全面發展及其社會存在意義的普遍彰顯,也只能在獲得科學發展的社會實踐的基礎上達到。這是因為,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人們通過改造自然與社會,使得物為人而存在、人為人而存在,推動生產力發展,使社會朝著全面生產的方向發展,二者是互為因果、同步完成的。生產力的發展并非一種純粹物質力量的增長,實際上是人的本質力量的不斷發展與提升。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內含著人的發展水平,全面展現了人的現代素質與綜合能力;反過來,人的發展也不只是人身心方面的發展,而是全面的發展、整體素質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人的實踐能力的不斷發展與提高。

人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集中體現與終極愿景。以人為本、人民至上是唯物史觀的一項重要原則,其與社會發展具有內在關聯。不僅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人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目的和價值目標,而且人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人的活動規律就是社會發展的規律。為民謀利、為民造福,謀發展、促發展,著力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保障其各種權益不受侵害,讓社會主義改革發展的一切成果惠及全體中國人民,“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絕不能出現‘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的現象”[1]200。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社會全面發展,致力于在制度上做出重大安排,下大力氣解決制約社會和人同向發展的各種關鍵性問題;轉變發展方式以著力提升發展質量與效益,補齊發展短板以解決好發展不平衡問題,調整發展結構以確保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預防發展風險以提升全社會抵御各種突發性事件的能力,這是當代中國通過社會發展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同向發展的基本內涵。唯物史觀視閾中的人民主體性,根本不同于歷史上的人本主義和民本主義。因為,歷史上的人本、民本,是以抽象的人性論為依據的,離開社會實踐活動、人的歷史條件、人的社會聯系,抽象地談人的發展問題,這與馬克思的實踐人學具有根本區別。馬克思從現實的人和一定的社會關系出發來考察社會矛盾運動及其內在發展,科學揭示了社會發展規律與人的活動規律的內在一致性,不是通過什么抽象的人性實現發展,而是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來實現人的發展。實現社會發展必須是以人為本的發展,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是人的發展的內在要求,反過來,人的發展又會促進社會發展。按照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的同向性,人的全面發展離不開現代社會的綜合發展,從歷史角度考察,人與社會的全面發展顯然是一個逐步實現的歷史過程。

人實現自我發展的過程,就是人實現社會化并彰顯個性化以及二者相統一的過程。這兩方面的“化”,作為人發展的兩端,在人所從事的社會實踐中是須臾不可分離、同向推進的,不僅在個體發展中而且在群體發展中都是內在融合在一起的。正是依靠這種融合,個人才實現了社會化,成為社會的人;而社會也給個人提供了充分展現自己個性自由全面發展的舞臺,社會成為了自由人聯合體,每個人都成為具有獨特個性的自由人。從直接的存在性狀上看,人如動物一樣純粹是自然存在物。人之所以能夠成為社會的人、實現社會化,是由于人從自然界分離后,在參與人與人的各種公共活動及其社會關系中逐步被社會同化。成長著的個人,通過主動的或被動的、情愿的或強制的方式,參與到家庭、學校、單位、團體的各種活動中,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種領域,逐步掌握了從事各種活動的相關經驗與技能,這樣就被社會的同化機制打磨成社會的人和人的社會。無數個人的社會化過程匯集起來,就會形成一種強大的社會承繼的同化機制,這是社會共同體得以存續和發展的基本保障。人的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人不可能離開社會獲得獨立性的發展。社會承繼不同于生物遺傳,生物遺傳是一種簡單的基因復制,而社會承繼則是一種把積極的順應與能動的改造集于一體的互動與飛躍,是社會教化、自我提升相結合的同向性生成過程。在這里需要注意兩個問題:其一,人的社會傳承與動物的生命個體所進行的生物遺傳具有本質不同,人類所開展的各種實踐性的傳承活動,不僅反映在人種的生物習性的自然遺傳上,而且主要通過社會文化的共同承繼,能夠獲得更為重要的社會同化與同向發展;其二,人的社會傳承與其他生命體的發展情況截然不同,人依靠自身的生物遺傳所得到的潛質,在生物生存的自然環境下并不能使之獲得充分發展,而必須依靠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才能獲得有效的激發與活化。在社會遺傳過程中,個人越來越成為推動社會有機體獲得有序、穩定的科學發展的有效要件,越能達到這一點,人就越能在綜合性的社會關系中獲得自由全面的健康發展;而社會也逐步發展成為由個性自由的人所組成的關系密切的統一整體,使之依靠越來越具有普遍性的個人的有效推動,而在正常運轉中不斷獲得全面性的同向進化。

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條件與價值指歸

馬克思的實踐人學特別重視人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價值,突出強調人的主體性地位及其在實踐活動中的價值取向,這是唯物史觀的另一重要原則和基本要求。人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現在:(1)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歷史是人創造的,人的實踐活動構成了全部社會關系的本質與基礎,正是現實的人及其實踐活動創造了一切、成就了一切、擁有了一切,離開人的實踐活動,抽象的、大寫的“人”或者“歷史理性”,什么也不能創造。(2)人是社會發展的動力。社會不是由什么神秘力量支配的,而是人民群眾創造的,人民群眾不僅是一切社會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而且是推動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正是人民群眾推動了人與社會的同向發展與共同進步。(3)人是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在反動階級統治的舊社會,社會發展主要是為剝削階級謀利益的,得到發展的并非人民群眾。但是,在社會主義社會,其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不僅要依靠廣大人民群眾, 而且發展的成果終究都要歸屬于人民大眾,人與社會同向發展構成了該社會獲得整體性發展的當然前提,當然只有到了它的高級階段—— 共產主義社會,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同向性才能達到高度統一。

馬克思實踐人學認為,人的發展快慢,全面映現了社會發展的速度與水平。在傳統社會中,由于生產力和科技水平低下,社會發展相當緩慢,社會文明水平不高。而在現代社會,人的全面發展已取得了不少成就,這主要得益于現代生產力與科技的迅速發展和大幅度提高。當然,應該看到,現代社會中人的發展并非在各個方面獲得了均衡發展,這是由于社會發展出現了非常奇特的畸形發展??梢?,人的發展的全面性程度反映了社會發展的進步狀況,人的發展狀況主要取決于社會發展對人的利益的維護和實現程度。人的發展正是通過多方面的利益維護與價值肯認才得以實現的,只有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全面維護、各種權益均得到了保護,人的發展才能落到實處。促進人與社會的同向發展與不斷前進,是一個雙向對象化的內在整合過程。從實際發展過程來說,人的發展越快,人的素質與能力提高得越快,社會物質財富積累得就越多,社會進步與文明演進得就越快。全面發展的社會,一定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這就必然要求有全面發展的人與之相適應,因此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實現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當然要求。

人的全面發展雖可以通過多方面的內容來體現,但就其基本方面來說,主要是指人的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高。人的素質包含自然、社會、精神、文化、政治等多個方面,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實際上就是通過各種途徑來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因為人的素質的提高,主要是通過能力的發展來實現的,因而人的全面性的綜合發展,實際上就是要保證人的一切實際素質的普遍提高,使得自己的多方面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與展現。一個得到了全面發展的人,也就是那種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使自己先天的與后天的實際能力均得到合理、正當、自由發展的人。這就要求全面培育人的自由個性,整體提高人的主體性水平與能力,全面提高人的自主性與創造性能力與水平,增強人的獨特人格與氣質,通過各方面的實踐鍛煉和高尚的精神塑造活出自己的特定境界來??梢?,唯有克服勞動中社會關系的固定化、片面化對人的鉗制與束縛,使人不再屈從于被迫的分工與狹隘的職業對人的自由個性的禁錮,才能使人在自己喜愛的自由勞動中進行自由性的創造。同時需要克服各種不合理的社會關系對人的種種限制,使得聯合起來的個人能夠實現對他們的社會關系的全面占有和共同支配,在廣泛的普遍的社會交往中實現自己自由全面的發展。

馬克思所說的人的發展,是在各個方面與社會發展內在聯系在一起的同向性發展,離不開現代實踐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對社會關系的合理調控。這涉及方方面面的內容,但就其根本方面來說,則是克服不合理的社會關系和舊式分工對人的限制,如果這兩種限制沒有得到有效克服,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話。那么,如何保證人與社會同向性的全面發展呢?就其實現途徑和條件來看,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與充裕的物質成果,構成了人全面發展的物質基礎。大力發展現代化的社會生產力,對于確保人與社會的全面性同向發展來說可謂意義重大。但生產力的發展并不能代替一切,它只是為人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前提,并不直接地就等于人的全面性的發展,或者說,生產力的發展成果不直接歸屬于人的發展的全面性上。若以犧牲人的發展的全面性為代價而片面追求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和經濟增長,以剝奪或變相剝奪人民根本利益的方式去獲得國家的強大,以高稅收帶來高積累,人民群眾常年生活在貧困之中,人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過長,必然就會影響人的個性與能力的全面發展。在社會發展的特定歷史階段,出于解決具體的歷史任務,高積累不可避免,但這種情況必須被超越,必須使生產力的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獲得同向進展。其二,人的全面發展有賴于社會關系的合理建構。人不是生活在社會之外而是生活在社會之中,人是社會的人,而社會是人的社會,人唯有在社會意義上才談得到全面性的存在與發展,遠離社會的全面發展,而談人的自由和人的價值的全面性實現,只能陷入空想。社會關系及其制度構建是否和諧與合理,直接決定著人的全面性需要滿足的程度與方式,也直接決定著人的素質與能力能否及在何種程度上得以提升。社會關系的和諧構建離不開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否則,就只能導致虛假的幸福和畸形的生態。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必須掃除阻礙人發展的社會關系中的不合理因素,構建高度和諧的人文環境與社會交往,很難想象人在岌岌可危的社會關系中能夠得到自由全面發展。其三,人的全面發展有賴于社會交往的普遍化。在馬克思看來,“一個人的發展取決于和他直接或間接進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發展”[9]。每一代人都在社會實踐的維度上與以后各代人相互關聯,每一代人不可能舍棄前代人的生產基礎而謀劃自己獨立性的發展。單個人的發展不能離開與之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社會而實現,人的發展的全面性必然內蘊社會關系及其交往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隨著社會交往的擴大、自覺參與社會交往能力的增強和通過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豐富并開拓著自己的社會關系,自我打造出全面展現自己綜合實力的社會舞臺,當然也不斷創造出完善自我、實現自我、發展自我的有效方式與可能空間,在普遍參與社會變革的活動中謀取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其四,人的全面發展有賴于教育的充分發展?!叭姘l展”不等于“平均發展”,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是高度統一的,前者是基礎,后者是核心,培養良好個性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充分體現[10]。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一個不學無術的人,一個低級趣味的人,不可能實現積極的發展,更不要說什么全面發展了。建構與完善

現代教育體系,是造就現代人自由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F代社會是一個人終身學習、全程受教育的社會,學會全面學習、實現自我教育是實現人與社會同向發展的一個突出標志。

三、實現人與社會同向發展的內在契合

馬克思認為,實現人與社會全面性的同向發展,既是一種最高的社會理想,也是一種自覺的價值追尋,其是一個逐步實現、不斷展開的過程。人總是在現有條件、既定生產力和社會制度環境下謀取全面發展的,當現有的條件與平臺不能實現或者不能全面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時,人總是會通過積極地創造條件、改變環境來加快其全面發展的實現步伐。人的發展狀況與社會發展狀況是直接相關的,社會發展狀況的不斷完善與提升,勢必推動人的全面發展水平與程度的不斷提高。從歷史上說,資本主義及其以前的社會,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人的發展、促進社會進步,尤其是資本主義社會對物質生產力的發展功不可沒,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創造了發達的物質基礎。但是,資本主義又造就了一味追尋物質價值最大化的“單面人”和“單向度的社會”,物欲橫流造成了對人性的全面吞噬。而真正能夠把人從“人為物役”中解放出來、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價值目標來追尋的,那只是從社會主義社會才開始的。努力造就人的全面發展、實現最大意義上的自由幸福,是社會主義這一嶄新社會形態的本質要求與價值追尋。實現每一個人自由全面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人學的內在規定,也是當代中國社會發展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目標設定,它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本質屬性與根本要求,彰顯了其發展要由人民共同進行和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公正本質。這種新的發展理念與模式,將人的全面發展的價值目標引入了社會發展的評價體系中,克服了阻礙社會全面進步和危害人民利益的各種負面效應,采取立體互動、協調推進的原則而確保人人公平參與、人人共享發展成果的社會發展, 使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的內涵更加符合馬克思主義人學的基本要求,更加體現社會主義發展的人民性、公正性、價值性和目的性。

衡量一個社會形態是否先進與社會進步程度如何,可以有多方面的標尺,但人是否獲得全面性、自由性的發展顯然是其最重要的尺度之一。質言之,人是否獲得全面性的發展,就成為衡量與檢驗人的自由實現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按照當年馬克思恩格斯的設想,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是要實現共產主義,在那里每個人都能獲得自由而全面發展,整個社會就是高度和諧而自由的聯合體。當然,在實現這種終極理想之前的各個歷史階段中,由于生產力、科技的不發達與運用的不切當,社會交往的不充分、社會制度的不健全、精神境界的不宏闊,以至于人們僅能夠獲得片面的、局部的、低水平的發展。此時,獲得全面自由的發展,對特定歷史階段中的人說來,就只能說是一種價值尋夢,人的全面發展只有一種理想性的價值維度。

確立人與社會同向發展的這種理想性的價值之維,不純粹是一種毫無意義的烏托邦式的幻想,它對引領社會向前、向上發展具有重要的牽引作用。人所訴求的自由全面發展,除作為其理想性的價值祈求外,還具有現實性的價值之維。人畢竟都是在特定歷史的發展進程中不斷生成與完善的,人的發展也是一種過程性的集合體,其基本方向是朝著自由而全面的目標行進的,但在歷史發展的一定階段中人還不能夠立即實現這一宏大目標。此時,解放、發展生產力,創新并正當運用科技,促進經濟快速增長,不斷創造足夠多的社會物質財富,不斷緩解低水平的生產成果和低端供給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間的矛盾,進而為縮小各種社會差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條件,就是最基本的任務和一切工作的重心。

人的全面發展雖依賴于生產力的發展和物質文明水平的提高,但即使做到了這一點,也并不必然地會實現人與社會的同向發展。生產力的發展、經濟社會的發展與人的發展之間是一種對立統一的關系。以市場經濟的發展為例,一方面,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人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激勵作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自由貿易、公平交換,確保在經濟生產領域實現自由和平等,促進社會分工和交往的普遍化,極大地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勞動技能,促進社會物質、信息和能量交換的普遍化,促進社會關系和社會需求的全面發展,促進人的全面化、社會化的能力體系的形成和發展,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在物質基礎上準備各方面的條件;另一方面,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和日益殘酷的自由競爭又會帶來人的片面化的發展,追逐剩余價值最大化的價值驅動使人不能夠充分發揮自己各方面的才能,甚至會產生各種與人的全面發展完全相背離的異化與奴役現象,使得人與社會的發展不平衡、不同步。

對于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來說,兩難的發展困境也同樣擺在我們面前。發展生產力并不必然地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但生產力發展和市場經濟發展又是現階段根本無法超越的,毋寧說是一種當然的選擇;雖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始終是以積極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為根本目的、以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價值取向[11],但現階段又很難立即、全面達到,只能以之作為價值之維來進行引導。問題的關鍵在于,由于生產力發展現有水平的制約,通過創新科技、采取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經濟、創造豐富的物質成果,這個歷史階段是不能超越的,因而,就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動用國家宏觀調控和微觀規制的各種手段,科學合理地積極引導、規范市場經濟,使市場經濟對人的發展既能夠發揮積極的激勵作用,又可避免各種負面效應的產生,消除兩極分化和分配不公,避免資源浪費和無序競爭,形成市場經濟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之間的良性互動、同向互補。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在市場經濟上的重大差異就在于,以人的全面發展來積極引導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得市場經濟發展的任何一項成就都不折不扣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體人民既能共享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各種文明成果,又可自覺摒棄因市場經濟的發展所帶來的各種消極的價值負載,實現經濟繁榮發展、社會全面進步與人的全面發展的高度一致。列寧認為,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決不是研究‘生產,而是研究人們在生產上的社會關系,生產的社會結構”[12]。既然一定社會的生產力決定著它的各種社會關系,那么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就會對社會發展、人的發展起決定作用。社會主義制度條件下的人的全面發展,總體上看存在制度優勢能保障其實現,但這種實現不會一蹴而就,必然是在動態中通過不斷改革而實現的。

參考文獻 :

[1]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 ?李漢鈴,李太杰.論社會協同發展與人的發展[J].學習與探索,2000(2):64.

[3] ?張智.社會主義現代化與人的現代化的協同發展[J].重慶社會科學,2014(8):122.

[4] ?張燕.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視域中的“人民性”論綱[J].貴州社會科學,2020(4):24.

[5] ?張凌云.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的生產緣何必然:馬克思思想的邏輯發展片論之四[J].探索與爭鳴,2019(11):86.

[6] ?倪志安.論“人-自然-社會”的協調發展規律[J].哲學研究,2012(10):30.

[7] ?熊升銀,周葵,劉思岑.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研究述評與展望[J].廣西社會科學,2020(8):62.

[8]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18.

[9]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5.

[10]? 陳小鴻.論人的自由全面發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37.

[11]? 王學儉.十八大以來黨的治國理政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9.

[12]? 列寧.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8.

猜你喜歡
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馬克思妙計催書
小老鼠馬克思下動物園
《卡爾·馬克思:世界的精神》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和馬克思差多遠?
別開生面的描繪
《馬克思的青年時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