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體育學科短跑力量訓練策略探索

2021-09-29 00:40胡玲玲
中學教學參考·文綜版 2021年9期
關鍵詞:短跑力量訓練高中體育

胡玲玲

[摘? ?要]高中田徑短跑項目訓練追求專業化、科學化,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有創新意識,在短跑力量訓練設計時,從訓練內容、訓練形式、訓練組織等方面做出探索,以更專業的手段,對學生的啟動力、爆發力、反應力展開對應訓練,從而提升學生的短跑運動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關鍵詞]高中體育;短跑;力量訓練

[中圖分類號]? ? G633.96?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27-0016-02

短跑雖然是體育學科中最常見的運動形式,但對學生的要求卻不低,特別是力量方面的訓練有更專業化的要求。這給教師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組織等方面,提出了更大挑戰。短跑力量訓練的內容主要包括啟動力、爆發力、反應力等。在具體訓練設計時,教師要有創新意識,選擇科學的方式,對學生展開針對性的訓練,讓學生在系統性訓練中形成強健體魄。

一、啟動力訓練,提升動作協調性

啟動力訓練方法眾多,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出對應設計。負荷訓練、越野訓練等訓練方式簡單易行,訓練效果顯著。

1.展開負荷訓練

所謂負荷訓練,就是要給學生施加一些重量,讓學生在負重情況下進行跑、跳、起、蹲等運動。這對學生來說是比較艱苦的。為了提升訓練的有效性,教師不妨對訓練形式進行必要的改進,如適時引入游戲、競賽等形式,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展開訓練。

設計負荷訓練時,教師可從以下幾個角度展開思考:其一,學生的力量基礎,這是最為關鍵的因素。學生的運動能力不同,在訓練設計時,需要對其予以關注。運動水平較低的學生,啟動力一般也比較低,教師需要對其具體情況做出科學評估,這樣才能形成科學的訓練設計。其二,負荷訓練需要體現體系性,因此教師在布置具體任務時,要分組進行。學生的訓練基礎不同,教師在分組時,應在每個小組都安排一兩名學優生,以帶領其他學生展開對應訓練。其三,負荷訓練中使用的器材應多元化。教師不僅可以利用杠鈴、實心球等器材進行開展訓練,也可以借助其他物體進行負荷訓練。如在課間活動中,可以借助書包、凳子等來開展負荷訓練,以提升學生的訓練興趣。學生對單一的負荷訓練比較排斥,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背景音樂,創設輕松的訓練氛圍。

2.推出越野訓練

短跑需要較強的啟動力,教師若能借助自然環境展開對應訓練,是有助于獲得理想效果的,學生對一些越野訓練也是比較認同的。如上臺階、下坡地、入沙灘等,都能夠提升訓練效率。教師要綜合考慮各種訓練環境的可行性,合理安排學生進入訓練場地,讓學生在不同的場地中積累訓練量,以期實現更高的訓練目標。

為了改善訓練環境,降低訓練的枯燥性,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校園現有條件進行對應設計。如可要求學生背上一定重量的東西上下樓梯,并組成不同團隊進行競賽活動,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學生對競賽比較敏感,特別是性別對抗比賽,其積極性會更容易調動,因此,教師可以多組織男女對抗賽。為進一步提升訓練效率,教師可讓學生自行確定負荷訓練形式,在校園內開展個性訓練,給學生提供更多訓練的主動權。無論什么形式的訓練,只有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其訓練效果才會顯現出來。

二、爆發力訓練,贏得短跑加速度

要提升學生的爆發力,教師就要開展系統訓練,對學生的上肢、下肢、腹肌等進行對應訓練。

1.創新肢體訓練

短跑主要依靠下肢給予力量支持,因此對下肢開展對應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具體訓練過程中,可以采用杠鈴深蹲的形式來實現對下肢的訓練。在下肢訓練的基礎上,還要開展上肢的訓練,如仰臥起坐和推送啞鈴等訓練,都有利于增強上肢力量。

增強肢體力量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教師在借助體育器材開展訓練時,很可能會出現器材短缺的問題。這時,不妨讓學生借助其他東西進行輔助訓練。如讓學生利用磚頭、書包、板凳等物品代替啞鈴,一樣能夠獲得好的訓練效果。在具體操作中,教師可組織學生做推送對接游戲,期間誰出現了失誤,就要表演節目,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教師應努力創新訓練形式,以使學生產生訓練興趣。

2.強化腹肌訓練

要訓練學生的爆發力,就要注重對其腹肌進行訓練。學生腹肌基礎存在差異性,教師應在學情調查的基礎上,做出有針對性的訓練設計。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群體,可增加仰臥起坐的訓練量,以提升其腹肌爆發力。

在訓練學生腹肌力量時,教師最常用的方式是“蹲跳起”。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教師可為學生設計蛙跳競賽活動:讓學生自行選定比賽對手,同處于起跑線上,同時以蛙跳起跑,看誰最先抵達終點。比賽距離可以自行商定,可以是50米,也可以是100米。因為是分組比賽,學生比賽熱情高漲,比賽場面異常激烈。教師將力量訓練游戲化、競賽化,可以調動學生參與訓練的主動性,是值得推薦的做法。高中生雖然沒有小學生那樣在乎比賽結果,但進入比賽狀態后,依然會激發出潛力,從而使訓練更高效。

三、反應力訓練,強化運動發射性

反應力是短跑需要具備的能力,教師不妨組織學生開展彈跳訓練和擊打反應訓練,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反應力。

1.引入彈跳訓練

短跑對反應力的要求是極高的,雖然我們不是要培養專業短跑運動員,但對學生開展反應力訓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反應力不僅能夠對短跑形成支持,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健康指數。教師不妨多組織學生進行彈跳訓練,以提升其動作協調性,激發其運動內驅力。

反應力的訓練形式眾多,教師要選擇恰當的形式,以讓學生快速進入訓練狀態。如教師對彈跳訓練進行了創新設計。首先是跨步跳訓練。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在地面上設定一些“河界”,要求學生采用跨越的形式跳過,因為帶有連續性,所以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其次是“多級跳”訓練。教師在地面上畫出跨步的區域,要求學生連續跳遠,像“三級跳遠”一樣,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和身體的協調性。最后是負重連續跳訓練。讓學生負荷一定重量,在劃定的區域內進行連續跨步跳躍。教師對跨越距離進行漸進式設定,逐漸增加操作難度。學生進入訓練環節后,都能夠按照操作要求展開訓練,這樣課堂訓練效果便逐漸顯現出來。

2.擊打反應訓練

擊打是肌肉訓練的一種形式,通過對肌肉群進行對點性擊打,以喚醒這些肌肉的活力,并帶來強勁的反應力。實踐證明,采用擊打方式訓練反應力,是非常有效的。

擊打是一種很少見的體育訓練形式,教師在實踐中可以選擇男生群體進行訓練,而且要求他們自行協商,找到合作對象,并嘗試找到最佳擊打方案。而女生可選擇韻律操的形式來訓練協調性。訓練活動開始后,教師將學生合理分組,讓學生進行協助性訓練。這時,教師要深入學生群體,對其錯誤的訓練動作進行及時的糾正,對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重點表揚,并且做示范展示,將訓練推向規范化。部分學生對力量訓練是缺少參與積極性的,教師要在訓練內容、訓練形式等方面進行創新探索,以獲得學生的認同。

高中短跑力量訓練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啟動力、爆發力和反應力,還能夠整體提升學生體質,為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創造良好條件。教師要正視短跑力量訓練的作用,采用多種專業手段,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力量訓練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是枯燥乏味的,教師需要在組織形式和操作技巧等方面做出積極探索,以提升訓練效率。

[? ?參? ?考? ?文? ?獻? ?]

[1]? 宋守先.淺談高中田徑短跑項目中的力量訓練[J].田徑,2020(9):54-55.

[2]? 張成.高中體育田徑項目中短跑的力量訓練研究[J].高考,2020(29):124

[3]? 何丹.短跑項目中的力量訓練研究[J].田徑,2020(4):13-14.

(責任編輯? ? 柳? ?紫)

猜你喜歡
短跑力量訓練高中體育
淺談青少年舉重運動員快速力量訓練
淺談力量素質與力量訓練在實際訓練中的方法及運用
短跑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研究
農村高中體育教學方法創新
高中體育教學休閑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課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
體校舉重運動員力量訓練教學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