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科競賽驅動的“東湖模式”電子商務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研究

2021-09-30 05:31曹晟王詩琪武漢東湖學院管理學院
營銷界 2021年38期
關鍵詞:東湖競賽電子商務

曹晟 王詩琪(武漢東湖學院管理學院)

■ 研究背景與理論基礎

創新概念首次由約瑟夫·熊彼特于1912 年在其著作《經濟發展理論》中提出,并在邁賴斯·邁斯的創業教育中得到發展。創新創業近年來在全球經濟和科技革命及“大眾創新、萬眾創業”號召下越發受到青年大學生的青睞,在愈發激烈殘酷的競爭中,學校通過相關學科競賽,驅動我校特有的“東湖模式”即“創新引領創業、依托專業創業、圍繞市場創業”對電子商務學生進行科學指導,培養其風險意識,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幫助學生縮短成長時間,提高創新創業成功率。

■ 學科競賽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21 世紀是經濟知識高速發展的一個時代,隨著時代的進步,不同領域的競爭愈發激烈。面對現階段的局勢,高校作為人才的聚集地和發展地,承擔的責任也是非常重大的?;诖?,高校該用什么方式、如何進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成了一大難點。學科競賽作為當下各個高校發展的重點項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同于常規的實踐教學模式,它更具有帶動性和吸引力。武漢東湖學院作為一所省重點民辦高校,制定了符合實際的“東湖模式”,實現了“實踐—教—學—實—踐”與“產、學、研、用”的結合。但另一方面,學校學生與省內名牌高校在實力方面相比會薄弱一些,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強。通過分析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將學科競賽作為本校人才培養的切入點,能夠很好地彌補現階段人才培養的劣勢,使“東湖模式”的作用更加緊密地切合辦學理念和實際操作,形成獨有的辦學特色。

■ “東湖模式”下電子商務創業人才培養現狀

(一)結構不完善、人才能力良莠不齊

電子商務作為近年來的新興產業之一,實現了數以百萬計人的創業夢,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經濟和就業,各大高校也相繼引入電子商務專業課程。但由于行業發展時間短且快速,教育資源配比及更新無法跟上行業發展速度,導致了電子商務相關課程始終存在教學內容滯后、課程內容配置不合理、教師教學水平不一等問題,進而造成了當前電子商務人才素質良莠不齊的現象。大部分僅了解電子商務,知曉部分概念及操作,同樣的,僅了解部分概念但毫無實踐經驗仍然難以勝任相關工作。面對高速發展的電子商務行業,將進一步加大他們的就業難度。面對當前的全球化發展,電子商務行業逐漸轉向信息的高速轉化、跨境電商等方向,更需要的是高精尖的復合型人才,對人才綜合素養有更高的要求。通過“創新引領創業、依托專業創業、圍繞市場創業”的“東湖模式”確實培養出部分有成長為高端復合型人才潛力的學生,但仍缺少專業教師指導及實踐操作。

(二)理論實踐教學不夠吸引學生

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變化及較短的辦學時間致使教師教學經驗缺乏,更多地傾向于理論知識的更新灌輸缺少實踐環節。在目前的一些實踐教學中,可能缺乏合理安排,使學生缺乏主動性。受傳統教育影響,教學過程中仍主要以現有知識傳遞為主,缺少了對學生深入探究問題的引導和鼓勵,從而束縛了學生的創新思維。通過實踐可以發現,缺少課程實踐的理論知識灌輸內容、方法單一,大部分書本理論知識落后于社會實踐,對學生提升程度不大,這導致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且仍然面臨較大的就業難度。

■ 學科競賽驅動“東湖模式”電子商務分析

(一)以學科競賽為驅動帶來的實際作用及意義

學科競賽旨在讓同學們在專業理論的基礎上聯系實踐,不斷進行思考創新,了解自身在不同方面的缺點并加以改正。通過“互聯網+”“三創賽”“挑戰杯”等各類比賽,為學生提供展現綜合能力的平臺。在主動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質疑力、觀察力、協同力、領導力等多種非智力因素。以“三創賽”為例,參加過此競賽的同學們都認為對其自身的專業知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實際操作的掌握也更加嫻熟,促使自身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對于電子商務專業來說,更是要通過豐富的實踐經歷來匹配理論知識,以學科競賽為導向恰恰彌補了這一漏洞,它還能改進同學們獲取實踐知識的方法,從灌輸式的學習方法變為主動創造式的學習,大大提高了同學們學習的主動性,加速了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同時,因為學科競賽知識涉及面廣,融合多學科內容,所以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指導教師在課程教授中結合學科競賽改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進而促進教學模式改革。

1.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各類學科競賽始終不變的核心主題一直都是創新二字,這些學科競賽的創辦開展更是為大學生提供了發揮想象力、創新力、創造力的平臺。競賽中,學生結合自身所學發散思維,在思考處理問題中長期保持探索精神及思維,能有效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及能力。

2.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學科競賽旨在讓學生能夠在專業理論的基礎上聯系實際進行實踐,在競賽中從多個方面思考問題,從而將理論知識帶入實踐,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3.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學科競賽涉及知識面廣、融合多學科及實踐知識,考驗的是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及個人綜合能力素養。競賽中各項工作需要團隊進行合理分工、協作處理,鍛煉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觀念。一個好的團隊需要核心人物領導,這要求學生不僅要熟知專業知識,更要對多領域知識有所涉獵了解,提升了學生的個人綜合能力。

4.結合學科競賽促進教學模式變革

學科競賽往往融合運用多個專業知識內容,不局限于書本知識,對問題會有深度和廣度的拓展。這需要教師在課程內容教授中結合競賽,將知識點進行融合發散討論,改善教學方式,推動學生對問題的創新探索,進而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與能力,達到以學科競賽驅動的“東湖模式”電子商務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目的。

(二)學科競賽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不足

通過校內調查發現,只有小部分學生參加過學科競賽,群體基數小,而且往往是同樣的學生去參加不同的比賽,大部分的學生都沒有參與過。其中原因有四個:其一,由于學科競賽比賽周期長、要求高、涉及知識面較廣,使得很多同學望而卻步;其二,學生對比賽不了解,使得他們不敢大膽嘗試;其三,學科競賽的知識普及不夠全面,使得一些有興趣嘗試的同學在了解片面概述后停滯不前;其四,在普遍的學科競賽中,過度重視最后的成績,忽略了在競賽中的人才培養。

■ 搭建電子商務創新創業人才多層級結構培養體系

(一)以“三化”構建學科競賽新體制

根據“創新引領創業、依托專業創業、圍繞市場創業”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東湖模式”特點,以“三化”構建學科競賽新體制。常態化:在國家級、省級、市級的學科競賽項目的基礎上增加校級競賽,不斷提升和營造氛圍,強化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基本技能和綜合素質。普及化:圍繞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以未來職業需求為導向,由學校組織專業競賽,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推廣化:學校積極引進有關電子商務的學科競賽,引導同學們積極參加,不斷的推廣擴大,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其中,以此提升自我實力。

(二)依據學科競賽項目要求,創建人才培養訓練體系

現階段本校擁有“互聯網+”“挑戰杯”“三創賽”等各類學科競賽的大賽經驗。從教師角度來說,首先要對平時參加大賽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專業培養指導,挑選出學生代表,從而帶動更多學生參與其中,進而形成人才多層級結構培養體系。專業電子商務教師針對不同學科競賽項目,深入剖析,使學生更加快速地了解并有深度地去運行項目。從學生角度來說,主動與教師進行溝通,結合自身所學發散思維創新,通過不斷的知識積累,使其在思考處理問題中長期保持探索精神及思維,不斷創新學習并帶動周圍同學積極參賽。

■ 總結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電子商務信息化勢必對高精尖復合型人才需求高漲,以學科競賽驅動的以“創新引領創業、依托專業創業、圍繞市場創業”為中心的“東湖模式”搭建的電子商務創新創業人才多層級結構培養體系將是順應時代發展的不二選擇,實現傳統電子商務專業在互聯網創新迭代新常態背景下與相關學科、領域的重新整合和延伸,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進一步落實“創新引領創業、依托專業創業、圍繞市場創業”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東湖模式”,實現“實踐——教學—實—踐”與“產、學、研、用”的結合,教學內容“少而精”“高而尖”,保證知識既有延伸性又有前瞻性。

猜你喜歡
東湖競賽電子商務
2020絲綢之路數學競賽
2025年我國農村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8萬億元
我愛東湖
水墨東湖
東湖古柳
新絲路電子商務公司辦公室
創新思維競賽(3)
電子商務法草案首審
創新思維競賽(6)
2013年跨境電子商務那些事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