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環境下信息系統審計規范制定與實施

2021-09-30 05:31史筱潔西京學院
營銷界 2021年38期
關鍵詞:審計工作信息系統規范

史筱潔(西京學院)

■ 引言

如何在大數據環境下進一步發展信息系統審計,使信息系統審計成為我國審計技術的主導力量,發揮其與其他審計手段相比無可比擬的作用,對于業界而言,為全新課題。依據于我國目前階段審計工作所呈現出的發展狀況,信息系統審計工作同大數據技術之間存在關聯。在我國,單純從信息系統審計所呈現出的發展周期來看,相對不長,還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故,需重視完善、建立規范的信息系統審計標準體系,以發揮對審計主體管理的作用。

■ 基于大數據背景分析信息系統審計特征

(一)審計流程發生變化

在依托大數據技術,展開審計工作時,一方面,可以促進原信息系統審計工作效率得以迅猛提升,同時,為滿足大數據技術日常所需,作為企業,也需要對審計整體控制進行改變,就審計過程而言,又可按一般控制以及應用控制劃分?;趥鹘y審計,在對信息系統整體控制審計工作內容進行界定時,還應包括安全管理體系、IT 治理體系的審核。在大數據技術引入后,促使企業信息系統審計工作更趨復雜性,有更多需要進行理解的復雜內容。故,需對完善的審計計劃予以科學制定,提供更為準確且充分的審計證據,以做出更為精準的審計結論。依據于信息系統基礎下的總體控制審計,對于其所涵括的配置管理、信息系統安全等方面,基于大數據背景下所形成數據具有海量特性,鑒于此,信息系統安全性為當前急需重視的問題,需有更高的要求。故,在對總控審核流程進行設計時,需對計算機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引起充分重視[1]。

(二)提升信息系統審計效率

在近些年來,依托于信息技術發展,會計電算化于行業內獲得廣泛普及,助力于電子財務信息不斷發生著進步,傳統紙質會計檔案漸被摒棄。針對于計算機而言,其對于數據,可行以大規??焖偬幚?,這一能力可促使審計員既往的繁重工作狀態改善。既往所采用的審計模式、方法,只在審計單位數據大量積累后,才可獲得分析機會,屬于事后審計性質,審計滯后問題較為突出。但是,目前大數據技術取得了突出發展成就,云計算研究也日趨深入,可自全局角度,有效分析數據,對問題及時發現,并實時、動態處理。在大數據技術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對于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數據而言,也可在信息系統審計過程中運用,使數據使用范圍進一步擴大,審計效率有了迅速提升。

(三)審計覆蓋面有效擴展

在大數據技術日趨發展的當下,其除了為信息系統審計工作開辟了新的途徑外,也促信息系統審計所具有的覆蓋面有效改善。在既往開展信息系統審計時,因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時間、人員等,為對審計經濟性提供有力保證,通常情況下,所采用為抽樣形式,以對審計工作完成。但在這過程中,因難以覆蓋全面,審計結果相應的會存在一定偏差,使之準確性呈現出降低趨勢。但伴隨大數據技術于審計工作中的引入,其所具對數據的高效處理及海量存儲能力,促使審計內容不再于對樣本的審計局現,而以“全審計覆蓋”為發展目標,以使審計監督職能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四)大數據環背景下數據面臨的風險

風險為無處不在的,在帶來諸多便利前提下,大數據中公共、私有數據均有涉及,若安全性一旦有漏洞出現,將影響到數以萬計的數據安全。

■ 依托大數據背景信息系統審計規范制

(一)制訂完善的信息系統審計規范體系

1.與國際接軌

世界經濟的發展進程已經成為全球一體化,為促進其發展,在信息系統審計標準體系建設方面,世界各國也要走向一體化。作為通用商業語言,會計還為審計之基礎,同時審計并無國界之分,要互相學習。中國在試圖制定信息系統審計準則體系時,對大量國際先進標準予以參考及引用,以助益于協調化、國際化道路的高效邁進打造有利條件。在我國審計工作中,所予以初步制定的標準獲以良好應用,進而對工作效率乃至有效性,均呈現出大幅度的提高,因此也深獲各企業的認可和青睞,證實我國信息系統審計符合發展需要[2]。

2.從國情出發

每個學科均有其社會屬性的具體體現,對此,信息系統審計工作亦不能除外。我國政治、文化、制度等的特點均系我國國情所決定。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有很大不同,我們還必須面對我國信息系統監管水平和從業人員職業素質以及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現實。鑒于此,在予以信息系統審計準則體系制定時,應充分對我國國情予以考量,在此基礎上,對鑒美國、日本相關經驗進行借鑒。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信息系統審計標準體系,以實現既能與我國時間國情相結合,同時可對其優勢予以充分發揮的特點,以促進其健康有序長遠發展。

3.系統性和結構性

對于所有標準而言,制度和結構為其最為基本的原則。在當下,我國在計算機信息系統中所設立的審計標準尚未成熟,系統及結構性存在一定的匱乏,且無規范操作流程以及具體可予實施的指南,所行的僅為一般性原則及相應指導,不具有專業性和規范性。在對相應的信息審計標準體系予以構建時,應對ISACA 所分布體系予以參考,其中的基本準則需結合我國信息系統審計的歷史經驗,并展開相應的研究,以使其可對我國在信息系統審計方面所做出理論與實踐研究成果予以直觀反映[3]。

4.前瞻性

信息技術在近年所呈現出的發展歷程為驚人的,此乃有目共睹的?;诖?,為了推進信息系統審計標準可隨當前信息技術發展而呈現出相應的發展態勢,對于相關標準的制定不應僅局限于眼前,而需具前瞻性,以結合未來發展趨勢,并可切實予以當前問題的有效解決。同時,能解決當前的問題信息系統審計存在的問題,還要著眼于未來的審計,為了保證信息系統審計準則體系的及時性和穩定性,我們應該預測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

(二)審計規范整合工作

為對完善、規范的信息系統相關審計標準體系進行構建,需要對現有審計標準進行審核,以促統一口徑形成,進而對信息系統審計標準發展與成熟予以促進。針對于國家審計規范、內部審計規范中所予以公布的相關規范,需對其力度予以統一,即依據于國家在審計法律法規方面的相關規定施行有效監督,同時予以統一制定。此外,對于信息系統審計標準施以整合時,需防范同質化的問題,即在審計內容標準方面,也需對相似進行規避。信息系統審計準則應統一為一個整體,并應根據不同的審計內容加以區分。

(三)促復合型人才培育機制形成

人才始終是21 世紀最寶貴的財富,對于復合型人才而言,其需求更為強烈。為促進該類人才的高效培養,需要從多方面予以努力,如針對各高校予以智慧且復合型審計人才培養力度的加強,注重其綜合素養提升,同時,就審計機關而言,也需加大對自身人才的有效培養力度。以高校來展開分析,需對實用型審計人才的培養重要性引起重視,不斷對審計專業理論知識進行掌握,并持續提升技能水平。在審計工作中,也需要提供實踐性學習的機會。自審計機關的角度來展開分析,審計人員除負責對新信息系統審計所需了解的相關知識進行更新外,還需對計算機及大數據技術予以全面且精準的掌握,具備實操技能,如此,才可對復合型審計人才進行培養[4]。

(四)健全保障機制

實踐顯示,在對信息系統審計準則進行整合時,還需重視對準則發揮保障作用的機制。單純的信息系統相關審計規范進行制定,所起作用均呈較弱顯示。更需引起重視的是,相關規范在經切實制定后,要確保其可于實際工作獲得貫徹落實,并發揮約束作用。如,在信息系統相關審計規范中,可多對保障條款設置,以對審計工作的規范性予以促進。通過明確處罰規則,可提高審計工作的規范性。

■ 結論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正以常人無法想象的速度滲透到企業發展的每一個角落。信息系統不僅作為企業發展的工具而存在,而且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和制高點。大數據時代的審計將面臨諸多變化和不確定性。如何應對大數據時代的挑戰,將成為審計理論界和審計實務界的共同課題。本文對大數據時代的審計改革只是一些初步設想。希望大數據時代審計改革的推出能起到吸引越來越多學者對此問題進行研究的作用,進一步推動大數據時代審計理論與實踐的發展。

猜你喜歡
審計工作信息系統規范
推動內部審計工作數字化的探究
規范體檢,老而彌堅
來稿規范
來稿規范
建設工程招投標管理中智能化信息系統的運用
PDCA法在除顫儀規范操作中的應用
建材發展導向(2021年6期)2021-06-09
2022年信息系統與運營管理專欄征稿
基于信息系統的計量標準管理
高校內部控制體系中的審計工作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