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業內部審計外包研究

2021-09-30 05:31朱曄孫文特西京學院
營銷界 2021年38期
關鍵詞:外包內審審計工作

朱曄 孫文特(西京學院)

■ 引言

將內部審計業務外包本質上其實是購買勞務的一種行為,是企業建立在自身需要的基礎上將內部審計工作外包給民間的審計機構來發揮審計職能的一種方式。我國市場競爭激烈,其中中小企業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市場,由于其規模、資源和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不必要或者難以建立健全的內部審計部門,將審計工作外包可以有效解決該矛盾。畢竟對于每一個有盈利需求的企業來說,他們的主業才是企業最需要花費精力的主戰場,審計外包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節約企業機會成本,改善內部審計工作質量。

■ 企業內部審計外包的現狀分析

主要針對在內審外包行為中活躍的中小企業的現狀。

1.中小企業內部審計的現狀:(1)對內部審計的重要性認知不清。(2)內審人員專業性不足。(3)內部審計獨立性不強。

2.中小企業內部審計外包存在的問題:(1)管理層缺乏內審外包的理念,一味地想要降低與經營活動不相關的費用,卻忽視了高質量審計成果有防范風險的重要作用。(2)內審外包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風險,但是對于風險的應對手段不足,有幾率導致企業發展困頓。(3)我國內審外包起步較晚,對審計外包的了解度不夠,導致內審外包的實施范圍較狹窄,相應的政策和措施也沒有很好地推行。

■ 審計外包的形式

(1)全部外包:將內部審計所有業務外包給民間審計,這樣的外包形式,會更加適用于內部不設審計部門的企業。比如業務簡單的中小型企業或正處于發展初期的企業,他們對于合理的日常經營審計是有需求的,將內審項目全部外包給師事務所等外部專業機構來審計,能節約建立自身審計部門的發展成本。

(2)部分外包:這種外包形式一般適用于有審計部門的企業,內審部門進行日常業務的審計,對于一些比較重要或者難以完成的審計事項進行外包。比如:企業可以將內部審計分兩塊,一是日常管理審計內容,二是真實與合規性審計,前者由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全權負責,后者外包給審計機構,專業性會更強。

(3)補充外包:這種方式偏向于將企業內非核心的審計業務外包,而該項目的核心內容依舊由企業內部的審計人員掌握,既能充分利用外部審計人員在內部審計中的作用,又能有效地減少外包成本,同時對企業核心內容的安全性和避免泄露有較好的保障。

(4)協力委外:這種方式指的是企業內部的審計人員與從民間聘請的審計人員合作審計某些項目,以確保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此外包方式不僅可以保障審計事項進行的獨立性,還有利于內部審計人員接觸學習,提高審計工作能力以及應具備的敏銳性。并且在成本效益原則下,采用這種方式對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不小的幫助。

■ 審計外包的利弊分析

(一)審計外包的優點

(1)符合成本效益原則:企業一旦設立了內審部門,需要對其承擔一大筆后續管理費用,除去辦公費用以外還有內審人員的培訓,這些都是企業在設立了審計部門后的固定支出。在企業還未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設立審計部門對企業的經營管理來說無疑是一種負擔。內部審計人員一般只接觸企業內部的審計環境,進行審計工作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區。將內審職能外包后,企業的內審部門不僅能降低成本,還能聘請專業人士獲得更優質的服務[1]。

(2)增強內審的獨立性:審計的獨立性是保證審計工作進行的重要前提,就內審機構的工作性質來看,它的利益與企業的經營掛鉤,內審部門在進行審計工作時容易喪失公正且獨立的判斷。而審計外包恰好能避開此類問題,民間的審計機構一般由注冊會計師主導,作為獨立于企業的第三方,其經濟利益與企業并無內在的關聯,具有高度的獨立性,因此能在客觀角度分析企業財務及運營情況,做出正確且不失獨立的判斷。

(二)審計外包的缺點

(1)內部信息泄露:企業將內審外包時,會考慮到企業交易信息泄露的問題。若承包單位信息保密措施做得不到位,企業會有利益損失風險。并且公司內部資料難免會涉及一些機密,外部審計人員越深入,涉及的機密就會越多。由于會計師事務所承接的業務繁雜,難免會有所疏忽,造成信息泄露的可能并不能完全避免。

(2)外部人員不熟悉企業事項:外部審計人員在短期的協議下對企業進行審計,而短期的了解并不能完全掌握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所以如果內部人員不積極配合,那么外部審計人員的工作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對于某些數據的判斷可能會片面。

(3)利益相關:內審人員的經濟利益與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盈利能力掛鉤,由于存在利益一致的情況,內審人員在發現問題時,可以及時上報使問題得以解決。而對于外部審計人員來說,他們只在協議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審計,這項審查只是他們工作中的一小塊內容,他們的職業發展與該企業沒有利益聯系,是否會積極主動為企業的發展前景考慮還有待考究。

■ 應對策略

(1)規范內審外包合同。在簽訂內審外包合同時,首先,應該明確其服務的范圍;其次,要嚴格申明保密性條款,將違約金額調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信息泄露的風險;再次,是明確應有的控制措施,寫明需要進行控制測試流程等。簽訂業務的雙方應該考慮到自身的勝任能力以及能否接受可能的風險。簽訂合同時應當注意約定條款是否完善且符合相關法律法規。

(2)選擇合適的外包形式。企業應周全考慮后選擇合適的外包方式。對一般企業來說,內部審計項目完全外包會有很大的后遺癥,比如:內部審計先后連續性不夠、內部資源外露等,這對企業長遠發展是一個隱性威脅。對于信息披露比較多的項目,交給民間審計機構可以節約機會成本。而中小企業,特別是處于發展初期的企業,其內部審計部門還不成熟,交由民間審計來完成企業的審計工作對企業來說是更節省成本的方式。在選擇完外包形式后,對外包的機構也需要有一定的考慮,需要調查清楚專業機構而專業水平如何,其是否曾經有過不良影響的審計行為。

(3)增強內審部門的能力:通過內外結合的審計工作方式,可以提高內審的工作效率和質量。與此同時內審部門要重視內部審計能力的強化,這樣才能擺脫將內審外包的行為。提升能力的關鍵是需要不斷提升內部審計隊伍的能力與素質,不能全部依賴于外部審計服務,保持在合作內審中的主導地位,更好地提供符合管理當局長期戰略的審計服務[2]。

■ 結語

內審外包是一個能有效便利企業的行為。企業在進行內審外包時,應該充分地結合考慮自身經營、獲益的情況,并結合成本效益原則,選擇合適自己的外包方式,選擇合適的外包機構。除去沒有能力進行的內部審計企業,其他企業最好是將非核心的業務外包,以保障企業信息技術的安全。綜合審計外包的利與弊,審計業務外包在中小企業中盛行將會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猜你喜歡
外包內審審計工作
基于分級審核模式的質量管理體系內審研究
推動內部審計工作數字化的探究
建材發展導向(2021年6期)2021-06-09
高校內部控制體系中的審計工作思考
淺析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及策略
撫州市審計局首次召開全市內部審計工作會議
淺析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
簡述如何做好管理體系的內部審核
企業競爭中供應鏈管理的作用
中小企業內部審計外包風險及應對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