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化教學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

2021-10-20 05:14胡巧芝
中學生學習報 2021年15期
關鍵詞:道德法治生活化教學應用策略

胡巧芝

摘要: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在思想理念方面發生改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認識到法治的重要性,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的提升。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年齡的問題,進而制定相應的學習方案,使學生從中能夠收獲知識,獲得發展。教師需要在教學理念方面進行學習與創新,有效融入生活化教學,這樣便有利于學生進行理解,對知識進行消化、吸收與應用。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道德法治;應用策略

引言:教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時習慣性地運用傳統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來為學生授課,學生年齡較小,不能夠對教師課堂所傳授的知識進行有效吸收,課堂氛圍缺乏趣味性,使學生處于被動的狀態,不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吸收。所以,教師可以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時融入生活理念,使學生能夠通過生活經驗來理解相關知識點,這樣便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記憶更加深刻長久,推動學生進步和發展。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所出現的問題與困難

1、教師對道德與法治學科的重視度不夠

許多教師的教學觀念存在一定的偏差,他們會認為學生的年齡較小,沒有必要去對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進行深入探索與學習,從而導致教師在進行備課時比較隨意,不夠認真,同時在課堂當中不能夠給學生帶來高質量教學,使學生在課堂當中漫無目的學習,無所收獲。除此之外,一些教師將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學科作為重點來進行授課,甚至占用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授課時間,這種情況會嚴重影響學生在道德與法治學科方面的進步,學生在此學科上不能夠取得明顯成就。

2、教學方式較為單一、老舊

時代在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國教育教學事業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因此,教師在進行相關教學時同樣需要做出改變和創新,在原有的基礎上開拓創新,進行深入研究,進而為學生帶來高質量教學。然而,在實際的教學工作當中,教師缺乏開拓創新的精神,習慣性的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長期發展下去會使學生不能夠在課堂當中有所收獲,容易出現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會使學生對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缺乏學習動力。教師一般運用口頭表達的形式來為學生傳授書本上的相關知識,不能夠很好地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機械式教學使學生不能夠對知識進行有效吸收與理解,甚至對知識理解出現偏差,影響學生整體發展。

二、生活化教學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當中的具體應用

1、開展課外實踐課程,實地體驗知識內容

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便是實踐,教師課堂當中講述再多的理論知識都不如學生去進行體驗與感受,只有學生親身經歷以后才能夠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刻理解。因此,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安排來制定課外實踐課程,使學生從日常生活當中來對道德與法治知識進行吸收。比如,教師在為學生傳授《我們的校園》這一板塊知識時,可以利用一節課的時間來為學生進行知識導入與灌輸,其后在下一節課的時候組織學生進入校園當中,讓學生自主去進行觀察和感受,用心去體驗校園當中的美好事物。學生在觀察與體驗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將校園當中的美好事物與書本知識進行有效結合,使學生產生一定的聯想和想象,以此更好地對書本知識進行更好地理解與吸收。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校園體驗觀后感,根據學生眼睛所發展的美好事物來進行總結,這種方式會使學生擁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便于學生回憶與記憶。

2、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融入生活化教學理念

教師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為學生帶來新型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產生眼前一亮的感受,這樣便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將教學融入生活理念,使課堂變得生機勃勃,在和諧融洽的氛圍當中來使學生收獲知識、獲得發展。比如,教師在為學生傳授《相親相愛一家人》這一章節內容時,可以將課堂交給學生,學生在空閑時間來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來理解《相親相愛一家人》概念,并且在課堂當中進行分享,學生來做課堂小主人,教師發揮引導者的作用,使學生能夠從生活的角度來理解相關知識。教師在課堂的結束部分可以進行一定的總結,給予學生鼓勵與肯定,使學生更加樂意去學習道德與法治這一科目,促進學生成長和發展。

3、結合生活案例來拓寬教學內容

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本身就與生活息息相關,許多理論知識都是在生活實踐當中所總結出來的。教師可以在課堂當中適當分享自己的生活經歷,這樣便于學生理解相關知識,吸引學生注意力。比如,以《我最喜歡的地方》這一板塊內容為例,教師可以與學生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學生在此方面會比較感興趣,注意力也會非常集中。教師將生活案例分享與書本知識進行有效結合,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與時間,同時學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其他學生分享自己最喜歡的地方,這樣不僅僅能夠使課堂氛圍變得生機勃勃,還可以使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在積極、活躍的學習氛圍當中獲得發展,同時能夠使學生了解到一些課本以外的知識內容,使學生收獲滿滿。

結束語:

道德與法治科目能夠給學生發展帶來一定的積極影響,使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理念,在法治方面擁有更多地了解。因此,教師需要對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教學引起重視,并且結合實際生活來為學生進行授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魏軍.芻議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的生活化教學[J].家長,2021(24):44-45.

[2]方宇.論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策略[J].新課程,2021(32):100.

[3]張瀟.生活化教學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J].家長,2021(18):44-45.

[4]徐培培.探析生活化教學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5):25-26.

[5]王振芹.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法的應用探究[J].考試周刊,2020(81):121-122.

[6]吳衛君.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法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2):256.

猜你喜歡
道德法治生活化教學應用策略
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助推道德法治課程建設
淺談道德與法治教學如何與傳統文化相結合
加強道德法治教育 做品學兼優文明人
繪聲繪色,童聲飛揚—繪本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研究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技校制冷專業課程一體化教學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