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模態視角下滿族民俗文化外宣譯介研究

2021-10-27 01:16范禹彤崔丹
今古文創 2021年41期
關鍵詞:多模態數字媒體翻譯策略

范禹彤 崔丹

【摘要】 傳統的民族文化外宣模式呈現單一化、規模小、受眾人群少、時空受限等影響因素,導致傳播效果不佳。數字媒體時代的宣傳模式具有多媒體多模態的特征,可補充傳統宣傳模式的不足。為促進滿族民俗文化外宣工作的有效展開,本文從多模態理論視角出發,以滿族民俗文化代表書籍之一《圖說滿族民族風情》為翻譯研究對象,探索滿族民俗文化的翻譯需求與策略,基于數字媒體平臺創新滿族民俗文化的外宣途徑,以期幫助國內外讀者更好地了解滿族民俗文化,講好地方故事與中國故事,以點帶面地促進中國文化走出去。

【關鍵詞】 《圖說滿族民族風情》;多模態;滿族民俗文化;翻譯策略;數字媒體

【中圖分類號】H31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41-0121-03

基金項目:多模態視角下滿族文化外宣譯介研究——以《圖說滿族民族風情》為例(項目編號:JWXSKY2021B032);系吉林省本科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重點課題《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路徑研究》(項目編號: 2020170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作為中華民族民俗特色文化的組成部分,滿族民俗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與特色文化傳承,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中華民族的集體智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滿族民俗文化的傳承方式體現單一化的特征,口耳相傳成為其主要傳播方式,這無形中限制了滿族文化乃至以其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數字媒體時代為滿族民俗文化的發展帶來新的機會。通常,數字媒體通過多模態(如聲音、圖像等)間相互結合傳達信息,其傳播影響力遠大于傳統媒體。數字媒體的廣泛傳播性與覆蓋性優于傳統傳播方式,這為文化傳播打開了新的窗口。對于滿族民俗文化的外宣,數字媒體可將滿族民俗文化作品以多模態的形式推而廣之。鑒于目前文化外宣以文字材料對外譯介為主要形式,如何選擇翻譯對象,如何精準地翻譯經典民俗,這對滿族民俗文化的外宣乃至中國民俗文化的海外傳播都具有著重要實踐意義。

本文聚焦滿族民俗文化文本翻譯,探究滿族文化宣傳多媒體多媒介方式,助力滿族文化“走出去”?!秷D說滿族民俗風情》一書涵蓋滿族餐飲食俗、服飾工藝,禮儀節慶等代表性文化內容,詳實地為讀者介紹了滿族文化的特色,具有鮮明的學術性、文化性與故事性。該書也具有鮮明多模態特征,精選三百余幅代表滿族民俗文化的圖片,通過將圖片模態與文字模態相結合的形式,直觀地介紹了滿族人民的真實生活,做到了“以圖敘史,以圖談俗,圖文并茂,引人入勝”。[1]所以,在翻譯此書特色章節的基礎上,創新外宣模式,利用多媒體數字網絡平臺增加文化外宣的渠道和瀏覽量,完成滿族文化的多模態外宣,對滿族文化外宣有至關重要的創新意義。此方法不僅能利用數字媒體宣傳滿族文化,還能擴大滿族文化的知名度,提高滿族文化的影響力,讓更多的讀者領略中國民俗特色文化的魅力。

二、《圖說滿族民俗風情》翻譯策略與實踐研究

(一)《圖說滿族民俗風情》翻譯準備與策略研究

對《圖說滿族民俗風情》一書中重點滿族文化內容進行翻譯,為滿族文化專有項添加英文注解,提供術語資料,總結可資借鑒翻譯方法與策略,幫助外國讀者了解滿族文化的同時,為日后中國民俗文化對外譯介提供實踐經驗。

《圖說滿族民俗風情》一書共分為八章,分別為“追本溯源,餐飲食俗,居室宅院,服飾工藝,婚嫁育兒,產業器物,禮儀節慶,文體游藝?!盵2]這八個方面集中代表了滿族生活的特色,本研究著重選取滿族民俗飲食、住宅、服飾工藝等章節,以規范化滿族民俗文化內容的外譯,擴大東北亞民俗文化影響力,助力滿族民俗文化“走出去”。在翻譯過程中,譯者選擇恰當的翻譯方法,在保證能夠正確地傳達文章意思的同時,保留原文文化特色,促進滿族民俗文化的對外傳播。

在保證譯文忠實度的同時,對滿族文化專有項進行補充說明以及科普,助力傳播其背后獨特的風土人情?!懊袼资俏幕囊徊糠?,因此民俗翻譯應置于文化翻譯研究的大語境之下?!盵3]在《圖說滿族民俗風情》的外宣翻譯中,不僅要關注語言層面的轉換,還要關注文本的跨文化交際屬性,保證文化異質的同時,減輕外國讀者因文化差異導致的理解障礙?!耙虼?,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深入調研,了解學習其語言背景習慣,對少數民族文化翻譯保持準確性和民族性十分重要?!盵4]中外民俗文化具有客觀差異,對中國民俗文化進行外譯時,如何既保留原有文化特色又能精準地表達出原文內涵是翻譯的難點。在文化外譯過程中,譯者應保留民俗文化的特色,在不改變其原有的文化特色的前提下進行外譯。外宣翻譯應突破表層結構,抓住實質內涵,貼近外國受眾的思維習慣,再現地方民俗文化。

滿族文化外宣,應以滿族民俗特色書籍為漢英翻譯中心,以多模態的形式全方位詮釋滿族文化內涵,對應相關的外宣翻譯原則并深入研究相關的翻譯方法,總結民俗文化外宣翻譯的策略。

(二)《圖說滿族民俗風情》實踐研究

“從新媒體傳播的角度來看,現代技術媒體為文化的傳播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傳播方式。鑒于文化的傳播有利于更好的交流,民俗詞匯外宣翻譯既要保存其文化特色與風格,又要使譯文更好的貼近讀者生活,增加滿族民俗文化影響力?!?[5]滿族民俗詞匯的外宣翻譯應首先考慮讀者的文化背景,再從語境方面、語句方面,文化方面對文章進行全方位解讀。

1.語境層面

語境既文本發生的環境,包括話語范圍、話語基調與話語方式這三重元素。[5]語境是文本發生的環境,制約著交際行為,只有充分考慮文本的語境因素,方能選擇準確的翻譯策略,進行恰當的語際轉換。這就要求譯者充分考察詞匯在語境中的含義,再結合滿族民族文化特征,進行恰當的翻譯。

例1:“刺嫩芽蘸醬”

英譯:“Tender bud dipping sauce”

民俗文化中詞匯的翻譯要求既能體現原文語境特色,又不失去詞語的原本含義。原文中“蘸”這個字在《中華大字典》中意為“在液體、粉末或糊狀的東西里沾一下就拿出來”[6],表現出東北地區特有的用菜蘸醬的飲食習慣,而“dip”在《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中有“a thick mixture into which pieces of food are dipped before being eaten” [7]的含義,可以指代原文語境中“蘸”的含義。

例2:“白天烀豬頭”

英譯:Braised pig's head during the day

“烀”意為“半蒸半煮,把食物弄熟”[6],具有鮮明的東北地域飲食文化特色?!癰raised”意為“braise sth. to cook meat or vegetables very slowly with a little liquid in a closed container”[7],即“用少量液體在密閉容器中慢燉某物或蔬菜”。這種把帶有地方特色的動詞用相適應的英語詞匯表達出來的文化現象雖然省略掉了語言表面的對等,但完成了內涵的轉換,達到了翻譯的交際目的。

2.語句層面

在民俗文化中,譯者需要特別注意文本中具有地方特色的語句,先進行正確的語內翻譯,再進行語際翻譯,如例3:

例3:“掐春是滿族特有的節日,這時候,青年女子們叫上朋友,打扮得花紅柳綠,提籃到山中采花?!镀骸吩娭袑懙溃骸耙咽腔@中香綠滿,猶簪鬢角一枝春?!?/p>

英譯:"Pinch the spring" is one of the special festivals of Manchu. At this time, the dressed up young ladies call up their friends carry baskets to pick flowers. A poem titled Pinch the Spring: "The basket is full of fragrant green, and a spring green decorates on the hairpin's temples."

此段話是介紹滿族女孩在春天采摘嫩芽的場景,這個場景被稱作“掐春”,“掐”即“用指甲按或截斷?!盵6]滿族人民把嫩芽比喻成春天,用“掐”這個動詞與“春”做搭配既體現了民族特色又反映出滿族人運用語言的巧妙靈活。從整段來看,第三句英譯運用了從局部到整體的空間順序,為讀者提供了對春天采摘嫩芽的想象空間,也為全文增添了歡樂的色彩,奠定了此段情感輕快自然的基調,體現了滿族人民淳樸熱情的文化氛圍。

3.文化層面

中英雙語間存在的客觀文化差異導致了跨文化交際時的理解偏差,反映到語言上就是中英語言中同一意象所指意義的不同一性,比如中文中某些意向的表達換成英文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例4:“生個孩子吊起來”

英譯:Hang the newborn baby over (note:This functions similarly to putting the baby in baby carriage.)

當滿族人家的嬰兒出生后,大人們會制作一個長約一米,寬約四十厘米,底有木制板,四周用薄木片圍成的“悠車”,將嬰兒放在“悠車”中。如果嬰兒是男孩,那么生兒人家會用紅杏條,紅四線和三只羽毛組成“弓箭”的形狀,將“弓箭”懸掛在門楣左邊;如果是女孩,家中就把紅布條系在紅杏條上,懸掛在門楣左右邊,寓意為吉祥喜慶。而外國人在對待嬰兒時有著截然不同的做法,以美國為例,美國家庭十分在乎新生兒的安全,剛出生的嬰兒在被護士推出產房后,嬰兒會被抱著或者加以保護放入嬰兒車內,不會選擇將嬰兒懸掛起來。

這體現了文化的差異會導致文化的理解偏差。同一現象,滿族人民認為這是為新生兒祈福的做法,而外國人可能會因為其安全性而產生誤解。所以面對這種文化缺失情況時,在翻譯中增加注釋,便于文化溝通與理解。

三、數字媒體多平臺數字化外宣模式研究

(一)利用新媒體推進研究

運用圖片、聲音、影像等多媒體方式將翻譯成果通過多平臺媒介進行多模態宣傳,以擴大宣傳范圍與受眾量,助力滿族文化在新媒體時代存續。戴建春認為“學翻譯是一種審美欣賞,目的是喚起讀者的藝術感受,而外宣翻譯的目的是實現交流,溝通信息。外宣翻譯強調運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紙、圖書及國際會議等多媒體多平臺模式,對外傳播中國的國情與社會,幫助外國人全面、及時、客觀、準確地了解中國?!盵8]因此,外宣翻譯遵循翻譯的規律,外宣文本具有多模態特征。充分利用多模態進行滿族文化外宣,既順應了時代發展趨勢又提高了滿族文化的影響力。

利用新媒體的傳播優勢,通過互聯網多平臺(如微信公眾號等)擴大滿族文化宣傳范圍與受眾量,打造滿族文化特色品牌,擴大滿族民俗文化影響力。通過多平臺媒介對滿族民俗文化進行跨地域傳播并結合實地考察、開展滿族特色物品展覽等活動進行宣傳。通過國內外社交軟件加大滿族民俗文化海外宣傳力度。

在新媒體時代,伴隨著各民族文化的融合,文化外宣呈現出多媒體多模態的特征,重要文化遺產的外宣工作應該突出文化特色,靈活運用翻譯技巧完成文本的交際目的與文化目的,并通過創意海報,公眾號推廣等方式進行多模態滿族文化宣傳,擴大宣傳覆蓋面,讓更大范圍的讀者了解滿族文化,擴大滿族文化的知名度。

(二)借助線下場館增加文化宣傳途徑

創新滿族文化宣傳途徑。加大校園滿族民俗文化宣傳力度,建立校內滿族文化展示基地,讓校內外同學了解、并支持其發展;在學校內開創優秀民俗優秀作品評比,讓同學積極參與少數民族文化活動,在活動中領會中華文化的魅力。

與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等滿族文化館展開合作,把更豐富的滿族民俗內容引入學校;借助地球村中國館的場地,展示滿族特色民俗飲食、住宅、服飾等方面的特色。

建立滿族文化品牌。依托滿文化樹立文創品牌形象,例如滿族剪紙系列,文玩,改良服裝飾品等。依托滿族文化資源實施“滿族文化”策略,以滿族文化為核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及品牌形象設計,在保持品牌個性的前提下,建立起強化具有鮮明滿族文化特色的連鎖品牌形象。

開展滿族民俗文化的精神理念教育,在課堂上更多的講解滿族文化風俗,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國家非遺文化的魅力,同時鼓勵其積極宣傳滿族文化。線下舉行少數民族詞匯漢英翻譯大賽,讓學生在學好本民族文化的同時,也注重文化的外譯,使民俗文化更好地走出國門。

四、結語

本研究以翻譯滿族文化經典書籍《圖說滿族民俗風情》為中心,分析并探索民俗文化作品的翻譯需求與策略,靈活運用翻譯技巧,最后呈現出滿族民俗文化外宣研究成果,并將研究成果通過圖片、影音等多模態形式在多平臺進行傳播。多模態形式文化外宣有利于豐富少數民俗文化的傳播途徑,擴大少數民族文化影響力。在推動非遺文化外宣翻譯工作進程的同時,還能帶動文化產業的發展,帶動相關文創作品的創造,鼓勵更多的文藝創作者對非遺文化進行傳播,提高少數民族文化的宣傳速度,擴大滿族文化及其他民俗文化的影響力。

發展少數民族文化能促進各民族的向前發展,只有文化發展才能讓各民族緊密團結在一起,各民族團結一致才能保護國家利益不受侵害。優秀傳統文化和國家競爭力緊密相連,是一個國家重要的精神財富,文化外宣不僅能提高本民族文化的關注度,更能讓本民族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本研究希望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滿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譯能起到完善文化外宣理論的作用?!爸袊幕叱鋈ァ瘧鹇允俏覈贫ǖ膶ν馕幕瘧鹇苑结?,落實該文化戰略對于早日實現中國夢具有積極的推動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文化認同是最深層的認同,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9]以傳播中華文化為目的,對滿族文化遺產進行外譯,充分考慮受眾者文化背景,拓寬外宣渠道,實現有效的多模態跨文化傳播。在多模態理論的指導下,選擇恰當的翻譯策略與翻譯方法,傳遞滿族文化的特色文化,使譯入語讀者能夠感受滿族文化的魅力。讓世界范圍內更多人了解中國少數民族文化,是我們每一個翻譯工作者的責任與使命。

參考文獻:

[1]李治亭.新編滿族大辭典[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14.

[2]包泉萬,赫叢青.圖說滿族民俗風情[M].大連:大連出版社,2009.

[3]蔣紅紅.民俗文化翻譯探索[J].國外外語教學,2007,(03):52-56.

[4]袁帥.淺析少數民族文化翻譯中的文化誤解[J].文學教育,2018,(04):116-117.

[5]張德祿.多模態與外語教育研究[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8.

[6]魏勵.中華大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7]A. S. Hornby(霍恩比).牛津英漢雙解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

[8]戴建春.目的論視角下的外宣網站翻譯問題與對策:以溫州部分英文網站為例[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123-126.

[9]“榮譽是鞭策,更是催人奮進的動力”[N].重慶日報,2019-09-29.

作者簡介:

范禹彤,女,黑龍江人,本科,研究方向:文學翻譯。

崔丹,通訊作者,女,英語語言文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與英漢互譯。

猜你喜歡
多模態數字媒體翻譯策略
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多模態交互式閱讀教學模式研究
多模態理論視角下大學英語課堂的構建
《作者自述》兩個譯本的對比賞析
旅游景點名稱翻譯的原則與策略研究
淺談環境藝術設計中數字技術的運用
數字媒體藝術的現狀與前景
漢語疊詞及其英譯
新媒體環境下多模態商務英語課堂教師角色定位
數字媒體的時代特征
國際會展用語特點及口譯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