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治療應用在大學生就業負面情緒管理中的探索

2021-11-03 14:54孫鴻蕾武海英
就業與保障 2021年24期
關鍵詞:負面心理健康情緒

文/孫鴻蕾 武海英

當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崗位數量與大學生就業需求的供需矛盾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盡管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以緩解大學生嚴峻的就業形勢,但目前大學畢業生就業仍存在眾多問題。大學生面對過大的就業壓力會產生負面情緒,如抑郁、焦慮等,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關系到社會的發展,研究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有效方式非常迫切。音樂治療是集音樂學、心理學等多種學科的交叉學科,將音樂治療引入大學生就業壓力管理中,運用規范化的音樂治療技術,有助于減少大學生就業中的負面情緒[1]。

一、大學生就業負面情緒研究

當前,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影響人們身心健康的因素不斷增多。心理壓力是現代健康心理學的核心概念,社會經濟轉型期,壓力成為大學生生活中普遍的心理體驗。大學生的主要心理壓力分為學業與就業壓力,過大的心理壓力易引起消極負面情緒。研究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調節就業負面情緒,對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2]。

大學生面對就業壓力會產生很多負面情緒,焦慮是大學生面臨就業壓力普遍存在的負面情緒。焦慮是引發人們心理疾病的負面情緒,焦慮給人帶來復雜的情緒感受,個體具有焦慮情緒會出現對未來發生的事情感到緊張、擔憂的情緒體驗,過度焦慮會導致身體、心理的不適。很多研究者將就業焦慮定義為狀態焦慮,大學生面臨就業問題,產生的焦慮增加。有研究認為,就業焦慮伴有生理改變,個體面對就業時產生系列負面情緒,使個體產生認知與行為的變化。心理學有關情緒研究中將其分為正面情緒與負面情緒,正面情緒是反映人對事物樂觀態度與積極情緒,負面情緒反映人的主觀消極情緒體驗,包括不能使人接受的恐懼等情緒體驗。

大學生就業負面情緒表現為焦慮、消極等狀態。就業面試焦慮是面臨考試產生的緊張、擔憂等情緒,伴隨一系列的生理變化,面臨就業問題的大學生會出現過度焦慮現象。受就業焦慮情緒影響,大學生極易產生自卑心理。大學生就業面試受怯懦心理影響,過度緊張情緒會影響求職者的工作表現,影響大學生成功就業。消極的負面情緒體現在大學生就業擇業過分依賴學校、家庭等外部環境,希望社會解決就業問題。消極的就業心態會影響大學生的就業質量,導致大學生出現自閉等不健康心理。因此,研究大學生就業情緒管理的有效方式,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非常必要[3]。

現代美學家朱光潛認為,藝術引導可以抒發情緒,文藝對人產生深遠的影響。培養青年真善美價值觀,充分反映音樂對人的影響深遠。有關報告對中、日、美、韓學生調查顯示,中國學生壓力最大,因學業壓力做出極端行為事件頻發。當今高校教育中,學生承擔巨大的就業壓力,不同學生面對相同就業壓力心理有不同的主觀態度。音樂是表達情感的最直接的方式,合理應用音樂引導大學生調節就業負面情緒,對緩解大學生心理壓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音樂治療的研究

音樂治療是心理治療的分支,通過心理治療發展逐漸成熟。國內外學者對音樂治療已有百年歷史,近年來音樂治療逐漸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目前,各國對音樂治療的概念尚無統一定義,Bruscia定義認為是咨詢師運用多種形式音樂體驗干預使來訪者回到健康狀態。中國百科全書定義為心理學中應用研究音樂對人體機能產生功效的學科。美國音樂治療協會認為音樂治療是通過音樂相關活動治療具有身心失常的個體的干預手段。

(一)音樂治療的形式與作用

音樂治療形式分為個體與團體治療,主要類型包括接受式治療、參與式治療等。個體治療中治療師與來訪者是平等合作關系,個體音樂治療為來訪者提供安全環境,治療師通常與來訪者探討內部心理潛意識矛盾,研究者使用指導想象采取個體音樂治療方式進行干預。團體治療中的成員數量通常為8人~12人,通過音樂活動交流,促進團體成員進行社會交往溝通,強調組織成員互動關系,音樂療法對心理情緒管理具有顯著功效。

音樂治療在心理干預中的功能主要包括認知教育、促進交往等。生活中有多種音樂藝術形式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音樂治療娛樂功能體現在音樂娛樂性養生活動、音樂誘發強烈情緒體驗、治療師運用音樂進行娛樂性干預豐富接受者內心情感,發揮凈化心靈的娛樂保健功能。音樂治療中,音樂是相互作用的工具,可以調整人們的動作情緒,促進患者重新審視現實生活中的偏激想法。音樂誘發的聲效刺激使人的注意力維持某種興趣,音樂能被人們無意識感知記錄,人們聽到音樂會聯想以往,音樂中喚起的記憶對分析患者潛意識矛盾具有心理治療作用[4]。

(二)音樂治療相關研究

音樂治療理論實踐始于20世紀中期,國內各大音樂學院與醫院成立了音樂治療中心。音樂用于喚起情緒功能在古希臘已獲得廣泛認可,國外先后涌現大批研究音樂與心理情緒關系的專家,研究提出音樂誘導情緒發生心理機制包括腦干反射、情緒傳染、情景記憶等。音樂治療相關理論廣泛運用于高校學生情緒管控實踐。有的學者探究某類型音樂在高校學生中的運用,還有的學者探究音樂療法在特定生理、心理問題的運用。

國外學者在音樂治療與學生情緒管控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音樂治療滲透到心理學等學科研究中,音樂治療發展成為一種實用性強的治療技術,在團體心理輔導中運用廣泛,生理效應方面有許多基礎研究,研究發現聆聽音樂可以改變個體血漿中的離子體分子水平,身體和諧統一論認為生理反應會引起心理變化。音樂治療可以使心血管反恢復,不同的音樂形式產生的效果也不同,音樂治療天然作用廣泛運用于臨床。音樂治療作用與情緒研究備受關注,Kim研究臨床圍術期音樂治療對病人焦慮緩解情況,發現個體有潛在放松因素可被激發喚醒。研究證實音樂可幫助臨終患者情緒表達,研究表明通過音樂治療可以緩解教師的倦怠感。國外音樂治療研究中的治療形式多樣,研究領域廣泛深入。

1979年,我國首次接觸科學音樂治療,雖然國內學界對音樂治療學生的心理情緒方面研究起步較晚,但逐漸向高層次深度方向發展。國內音樂療法的研究集中于臨床、學校與特殊兒童等方面。音樂治療在醫療機構領域研究廣泛,研究證實音樂治療有助于降低孕婦產前抑郁,可以穩定患者的HR與SBp。研究發現音樂治療能降低患者焦慮癥狀,并能有效改善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焦慮情緒。

對音樂治療大學生交流恐懼心理的研究,有助于消除大學生演講焦慮,拓寬交流恐懼的治療方法。研究顯示,在接受音樂治療輔導后能緩解學生考試焦慮。采取音樂治療對青少年網癮進行干預研究,證實個體接受治療后上網時間縮短。研究證實,音樂治療能減輕地震后具有焦慮癥狀的學生的消極情緒,提升大學生自我價值感。以心理健康指導為重點的學校音樂治療研究,可以彌補心理輔導的不足,將音樂治療與其他心理療法相結合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中國音樂治療經過多年發展取得的可喜的成果,極大地豐富了心理學治療手段。但我國音樂治療研究相比發達國家處于起步階段,在理論研究、學科發展方面相對不足。

三、音樂治療對大學生就業負面情緒管理的作用

情緒管理是個人對自己情緒的自我認識控制等能力,包括如何克服挫折、對未來充滿希望等,是培養駕馭情緒能力的管理方法。情緒管理取決于個體對價值觀的把握水平,情緒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包含多個方面的改變,情緒管理和情緒控制貫穿其中。情緒管理是人類實踐活動,要提高情緒管理水平,需要掌握情緒管理中的規律,將被動情緒控制轉變為主動情緒掌控。情緒管理是人際關系友情的外觀流露,不同心境有不同的情緒判斷,需要學習掌握情緒管理技巧,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況[5]。

音樂藝術形式充分表達創作者的思想情感,音樂是一門具有眾多特點的藝術,決定著音樂聽覺形象與繪畫等造型藝術不同,音樂作品表達情感是作者的情感,欣賞者對音樂作品傳達情感不同,欣賞者聽到音樂作品,體驗感受音樂情感。在音樂情感帶動下,聽者隨著音樂起伏引起情緒情感變化。音樂藝術具有很大的心理影響力,能使人們產生愉悅的積極情緒,讓人們對生活學習充滿熱情。面對就業壓力,大學生會產生負面情緒,而過度的負面情緒會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通過音樂治療,可以調節大學生的就業負面情緒,讓大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近年來,有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表明,音樂治療可以調整負面情緒,改善大學生的人際關系。

音樂治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情緒調適、培養大學生音樂審美與良好情操等。音樂對情緒調節作用體現在表情達意、宣泄釋放。情緒是由客觀刺激引起的,是人們對周圍世界態度的體驗,會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偶爾的負面情緒不會危害人的身心健康,過度緊張的負面情緒會危及人的健康。在人們的生活中,如何管理情緒是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音樂是對情感的直接表達,音樂是作曲家對外部世界感受的表達,音樂表達會在大學生心理中形成特殊的音樂有關行為方式,有些大學生喜歡用音樂的方式記錄心情,合理利用音樂對情緒的影響,有利于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帶來的負面情緒。

音樂具有獨特的審美功能,通過欣賞高雅的音樂可以使人的心靈得到凈化,音樂可以影響人的情感心境,使人在音樂欣賞中接受到美的教育。音樂具有文化傳播的功能,音樂是文化承載者,音樂與文化緊密結合形式有利于培養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音樂是大學生情緒釋放的有效方式,音樂的審美功能與大學生情感有必然聯系,通過音樂欣賞,壓抑的情緒可以得到釋放。研究表明,許多心理問題產生是因壓抑情緒導致,音樂能滿足人們的情緒宣泄需求,具有激發人們表達情緒的作用,通過音樂欣賞可以引導大學生探索發現自我,達到調適心情的目的。

四、音樂治療在大學生就業負面情緒管理中的應用

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的增加,大學生的就業形勢越發嚴峻,極易產生不良的負面情緒,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而音樂治療可以改善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帶來的負面情緒,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在大學生就業壓力情緒管理中應用音樂治療方式,可以通過音樂引導想象、即興創作等多種方式實現。

大學生進入社會后需要轉換自身角色,要接觸各年齡段的人群,如何快速融入新集體是大學生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音樂即興創作,可以使大學生放下心理包袱,克服負面焦慮情緒。音樂引導想象是常用的情緒調節方式,通過引導大學生聆聽音樂進入特殊情境,如通過音樂引導想象進入面試現場、思考如何回答面試問題,通過想象發現焦慮緊張的原因,有效地調節緊張情緒放松身心。通過音樂活動釋放大學生負面情緒,用探索意識中隱藏的情感感受自我,通過音樂活動增進大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釋放內心隱藏的負面情緒。音樂系統脫敏療法是建立在心理行為學的新療法,通過肌肉進入放松訓練,促進人們生理心理放松。運用音樂系統脫敏干預大學生就業負面情緒,可以拓展大學生就業負面情緒管理辦法。

音樂療法干預大學生就業負面情緒,可以利用音樂回憶激發情感共鳴,通過音樂交流提高認知,借助音樂療法治療心理焦慮。個體音樂治療針對承受巨大痛苦的個體,集體音樂治療主要針對自閉癥等精神問題不嚴重的群體。集體音樂療法在大學生就業負面情緒管理中應用較多,主要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某樂曲,小組成員選定樂器一起分享對音樂的感受,教師引導成員用語言表達對音樂的理解,通過集體交流,成員對自身思維性格產生正確認識,最終達到心理釋放的目的。如針對存在就業負面情緒的學生,高??梢岳谩洞髮W生圓舞曲》等對其進行音樂治療,使學生通過音樂欣賞認識到自身人格情感方面的障礙,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在大學生就業壓力嚴峻的形勢下,心理焦慮是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個體心理焦慮與外界環境密切相關,選擇合適的音樂構建積極的情緒環境,可以促使個體舒緩焦慮情緒。利用音樂療法調節大學生心理狀態是音樂治療的重要方式。如充足的睡眠是大學生高效學習的保證,許多大學生由于就業壓力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針對有睡眠障礙的學生,可以選取與大學生焦慮心態相符的樂曲,利用改善睡眠的夜曲,如勃拉姆斯的《搖籃曲》等節奏緩慢的樂曲,可以舒緩大學生的緊張心理,幫助大學生形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五、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在大學生就業負面情緒管理中應用音樂治療,相較單純的語言咨詢,更能吸引大學生參與。音樂治療可以借助音樂活動幫助學生找出負面情緒的原因并消除負面情緒,促使大學生產生更多的情感交流,幫助大學生重新認識自我,獲得科學的管理情緒方法,從而促進大學生對生活以及就業形成正確認知。

猜你喜歡
負面心理健康情緒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遠離負面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正面的人和負面的人
情緒認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