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數據分析教學課程中思政與理學的融合探究

2021-11-05 02:45王子瑩聶付磊宋小明丁洪玲
贏未來 2021年1期
關鍵詞:講授愛國主義思政

王子瑩,聶付磊,宋小明,丁洪玲

1 華北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河北唐山063210

2 華北理工大學理學院,河北唐山063210

1 高校課堂思政教育建設的必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新時代對于青年有如下要求:廣大青年首先要有強烈的愛國意識,不斷提升民族認同感與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確立艱苦奮斗、全心全意為祖國和人民永久奉獻、赤誠服務的堅定理想;要保持優良的品德,堅持不懈、矢志不移地追求有高度、有厚度、有境界、有品味的人生;青年們要立志創新,為國家奉獻智慧與才能,以開拓進取為社會效勞;要掌握專業知識,有真知灼見,不好高騖遠,要兢兢業業、專心致志、孜孜不倦地攀登知識的高峰,在不息的探求摸索中追求不凡,在擔負時代重任時行勝于言,在真槍實彈的實踐中造就一番輝煌??梢娗嗌倌甑乃枷胝谓逃龑τ诖龠M國家發展十分重要。因此,高校教師也要意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這是培養新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要前提。

目前,各高校對思想政治的建設日益重視,如何讓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教學改革中,怎樣科學有效地實行教學改革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關注的重心。課程思政教育的重點是在專業課程中尋找吸納思想政治教育知識與資源,將課堂授課這一主要教育渠道充分利用,在其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思想政治理論、綜合素質、專業知識三管齊下、相輔相成的課程教育機制,達到知識講授與價值引導并行的教學效果。

2 《生物數據分析》課程的定位

本課程是生物信息專業學習和研究的必修課程之一,是一門具有生物、數學和計算機交叉基礎知識的課程。課程以課堂講授為主,授課過程中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結合案例分析、課堂討論以及啟發提問式教學方法,在授課過程中著重培養學生求知求實、創新實踐、一絲不茍的工匠精神,培養學生腳踏實地、認真嚴謹、吃苦耐勞、沉穩平和、追求卓越等優良品質,把思政之“鹽”溶入教育之“湯”,初步達到寓道于教、寓徳于教、寓教于樂的成效[1]。

3 思政教育融入方法研究

3.1 課程思政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祖國蓬勃發展的現狀,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歸屬感,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激勵學生發奮圖強、勇于創新;培養學生知行統一,將專業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并進行創新應用;培養學生孜孜不倦的科學研究精神、一絲不茍的科研作風和不拘一格的創新意識;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大事,擔負其新時代青年的責任。

3.2 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把立德樹人作為核心思想,堅持德育的先導地位,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主脈絡,將教育教學過程由始至終串聯起來。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每個章節的教學目標與內容,將相關的課程思政內容進行充分、巧妙的融入,使學生對課程所學知識的理解領悟更加深切,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升華思想,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形”。

3.3 課程思政融入教學實例

在“數據分析與計算的邏輯推論”的講授單元突出“弘揚愛國主義”的課程思政目標。

在講授完“命題及其符號化”部分內容后,給出一些有關我國各方面成就的命題,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中國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是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等,指導學生將其符號化。通過“講中國情懷+科技前沿”的學習方式,使學生了解到國家的各方面輝煌成就,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從而深入推進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形成,堅定中國立場,從而將自己所學專業與國家的發展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孜孜不倦的科學探索精神、一絲不茍的科研作風和不拘一格的創新意識。

4 結語

將思政教育納入課程大綱、融入到學習過程中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要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教育教學完美融合,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建設,激起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為國家培養符合新時代發展需要的、德才兼備的應用型人才。

猜你喜歡
講授愛國主義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在疫情大考中彰顯愛國主義力量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我學習和講授世界民族音樂課程的經驗和體會
思政課教學中如何做到講授“活”?
愛國主義教育
注重有效講授 打造高效課堂
愛國主義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