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分+X”式單元群文閱讀教學探究

2021-11-07 10:32楊光瓊錢麗麗
教育信息化論壇 2021年1期
關鍵詞:總分統編教材群文閱讀

楊光瓊 錢麗麗

摘要: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單元組編排特點清晰,語文要素貫穿始終,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為閱讀策略單元——“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即為該單元群文教學的議題,圍繞單元組內的四篇課文進行板塊教學設計,并實施“總分+X”式的群文閱讀教學流程。這樣的單元組群文閱讀教學既大大縮減了課堂教學用時,又培養學生運用策略的意識,并在之后的語文學習中不斷遷移運用,有效增強學生運用閱讀策略的能力。

關鍵詞:統編教材;“總分+X”;群文閱讀

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單元組編排特點清晰,每個單元都有特定的語文要素和人文主題,課前提示和課后習題相互呼應,《語文園地》中的交流平臺又對單元組內的語文要素進行交流總結,使每個單元在保持獨立完整性的同時,又讓語文素養在螺旋上升、階梯式遞進中成長。統編教材每個單元的語文要素和人文主題,就是單元組內群文教學的議題。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是閱讀策略單元,主要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四篇課文的題材各不相同。緊緊圍繞“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這一語文要素,教材做了有層次、有梯度的安排,介紹相應的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在實踐中循序漸進地落實教學目標。

根據教師用書中關于本單元教學的四個注意事項:“第一,提高閱讀速度不等同于快速閱讀;第二,要把握好提高閱讀速度與閱讀理解之間的關系;第三,要不斷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閱讀行為;第四,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加強提高閱讀速度方法的運用?!惫P者設計了“學會速讀,捕捉信息;抓住支點,掌握內容;運用策略,解決問題;讀寫結合,拓展運用”四個教學板塊。在共同的板塊中,各課所運用的方法卻又不一樣。

圍繞本單元組的群文教學議題——提高閱讀速度,在實施這四個閱讀板塊的教學時,筆者嘗試并實踐了“總分+X”式的群文閱讀教學。

一、“總分+X”式群文教學流程框架

“學會速讀,捕捉信息;抓住支點,掌握內容;運用策略,解決問題;讀寫結合,拓展運用?!边@四個教學板塊在教學流程中,根據群文閱讀教學需要,被劃分為三步進行:第一步,四篇課文的“學會速讀,捕捉信息”和“抓住支點,掌握內容”這兩個板塊的教學,將在一個課時里完成。這即是“總”。第二步,四篇課文的“運用策略,解決問題”這一板塊的教學,分別用一課時完成,共用四課時。這即是“分”。第三步,“讀寫結合,拓展運用”這一板塊的教學,將用一課時完成。在第一、二步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習得情況拓展“X”篇群文和一個小練筆,運用本單元學習的“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組織學生練習使用,幫助提升綜合運用策略的能力。

二、“總分+X”式群文教學流程第一步——“總”

“總”是指四篇課文的板塊一和板塊二的教學都要在同一個課時內完成。

教學板塊一——在第一課時的“學會速讀,捕捉信息”板塊教學中,按照不同課文的閱讀提示進行“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指導,并記錄學生初讀課文所用時間,再進行習題檢測?!洞钍凡捎谩凹凶⒁饬?,不要回讀”的閱讀策略,《將相和》學習用“連詞成句地讀”的方法閱讀,《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學習用“借助關鍵詞句讀”的閱讀方法,《冀中的地道戰》學習“帶著問題”去尋讀。在每次初讀課文時提醒學生注意以下幾點:(1)記下自己完整默讀完文字的時間(老師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高年級每分鐘默讀不少于300字的速度要求,計算出每篇課文所需要的基本時間,供學生參考比對);(2)閱讀時集中注意力,不分心,運用提示中的方法快速默讀;(3)記錄完閱讀時間后,要合上課本,看大屏幕進行課文基本信息檢測題問答;(4)結合每課課后習題第一題,真實地交流自己的閱讀情況,和同學一起討論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教學板塊二——“尋找支點,掌握內容”,同樣在第一課時完成,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每篇文章的特點,邊默讀邊批注(圈畫或寫),找到不同的支點,掌握文本內容?!洞钍芬浴皥D”為支點,用簡潔的詞句概括出“擺搭石、一行人走搭石、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和背老人過搭石”這些圖名。這樣既凸顯了閱讀策略,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為體會課文的情感做準備?!秾⑾嗪汀芬怨适虑楣潪橹c,借助課后第三題,引導學生根據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利用表格,把“完璧歸趙”“澠池會面”“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的內容整理出來。教師引導學生發現藺相如由于在“完璧歸趙”和“澠池會面”上的功勞,被封了官,位居廉頗之上,所以引起了廉頗的不滿。后來廉頗認識到自己的狹隘,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前兩個故事的結果是最后一個故事的起因,講故事時不能顛倒順序?!妒裁幢全C豹的速度更快》以段落結構特點為支點,引導學生關注課文篇章結構的特殊性——每一段介紹的事物就是本段的關鍵詞,一邊讀一邊思考,梳理出每個自然段的主要信息:“鴕鳥比人跑得快”“獵豹比鴕鳥跑得快”。除了關注課文內容,也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課文的圖片。本課配有三幅插圖,分別提示了不同事物的速度快慢,可以更直觀地獲取信息?!都街械牡氐缿稹芬晕难邸捌妗睘橹c,指導學生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想一想課文中哪句話、哪個詞最能總結“地道戰”的情況?找出“說起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這個中心句,再結合課文第8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找到這個關鍵詞“奇跡”,并以這個詞為支點,思考地道戰“奇”在哪里。

三、“總分+X”式群文教學流程第二步——“分”

“分”:第二課時至第五課時,分別走進每一篇課文,進行“運用策略,解決問題”板塊的教學,在精讀指導中完成課后習題。

第二課時,精讀《搭石》。這一板塊運用閱讀策略,并結合課后習題第二題,先由老師引導學生品讀老人擺石圖,抓住一些關鍵詞句體會文字背后的情感和價值觀。如:這幅老人擺石圖就從“無論……只要……一定……”看出老人擺搭石時的認真細致,感受到鄉親們淳樸善良的品質。從擺搭石的動作“放下”“找來”“踏上幾個來回”看出擺搭石的老人為別人著想的無私奉獻的精神。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品讀其他幾幅圖,讓學生抓住重點段、重點詞句反復品讀,在讀讀悟悟、想象說話等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學生體會了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在反復朗讀中,悟出無私的搭石正是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寫照,也是鄉親們相親相愛、友好互助的情感紐帶,從而感悟出課文表面寫的是搭石無私,其實贊頌的是家鄉人們的默默無聞與無私奉獻。

第三課時,精讀《將相和》。在學生已經掌握故事情節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課后第四題,借助具體事例說一說對藺相如、廉頗的印象。文章的對話很多,為了避免學生抓住其中某一點談一些零散的體會,筆者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統覽全文,畫出語言描寫的相關語句,以體會語言為切入點,結合人物說話時的交流對象、所面臨的局勢、語氣、神態、動作等綜合分析,有理有據地說明自己對人物的看法,從而體會人物內心,把握人物形象。筆者引導學生關注藺相如與趙王、秦王的對話,比較其與兩者交流時的語氣、態度的不同,感受藺相如的謹慎行事、有勇有謀;引導學生把藺相如與下人的對話、廉頗與別人的對話做比較,體會二者在稱呼、語氣等方面的不同,二者形成鮮明的對照——一個謙卑有禮,一個居功自傲。接著,筆者引導學生關注人物的動作描寫,畫出故事中表示人物動作的語句,讓學生通過體會藺相如的一“撞”一“拼”、廉頗的一“脫”一“背”,感受人物內在的精神品質。

第四課時,精讀《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在此課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課后第三題,引導學生就不懂的問題或者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交流。教師要善于分辨學生所提問題的價值所在,有效引導。如有的學生提出:還有沒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說明學生已經對文章所寫的內容產生興趣,想要繼續了解。有的學生提出:什么是游隼?什么是流星體?說明學生的生活常識有限,對文中的一些事物不熟悉。有的學生提出:明明課文從人奔跑的速度開始寫,題目為什么問“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 說明學生關注到了課文的寫法。有的學生提出:作者為什么說“還有比流星體運動速度快得多的東西,而且它就在我們身邊”?說明學生未能讀懂課文,沒有發現這句話與“只要我們按下手電筒的開關,立刻會出現一束光柱”之間的聯系。在學生大膽提問的基礎上,筆者讓學生帶著問題再次快速閱讀課文,看看自己的問題能否從文中找到答案。如果問題已經得到解決,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談一談是如何解決的,與大家分享帶著問題閱讀帶給自己的閱讀收獲;對于未能解決的問題,教師應鼓勵學生展開交流,并能借助相關書籍,開展探究活動。

第五課時,精讀《冀中的地道戰》。地道戰“奇”在哪里?引導學生從第三自然段的總寫中知道“奇在數量多,式樣多,范圍廣,作用非凡”;第四、五自然段從式樣、用途、容量、生活物質、透光透氣、出口、陷坑、岔道、孑口等發現地道的“功能奇”“構造奇”;從第六自然段中的從沙、吊板等了解地道的“防御奇”;從第七自然段中的“有線電”和“無線電”中了解地道戰的“傳送方式奇”。最后,筆者引導學生理解地道的功能、構造、防御、傳送方式等特點,凝聚了中國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和頑強的斗志,正是由于冀中人民依靠智慧設計的地道精巧奇特,易守難攻,才使得地道戰這個斗爭方式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四、“總分+X”式群文教學流程第三步——“X”

“X”:第六課時,就是完成“讀寫結合,拓展運用”教學板塊。這個板塊的教學內容共分為兩部分——閱讀和練筆。首先,依據課本中的四篇課文文體,可以選擇散文、故事、說明文、記敘文四類文體,約3~5篇,進行閱讀拓展練習,讓學生根據文本特點,自己選擇運用本單元所學的“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并進行計時和完成對應習題訓練。其次,設計一個小練筆——《他(她)就是一道風景》,引導學生結合生活體驗,說一說在生活中都發現了怎樣的“風景”,把課堂延伸到我們的身邊,去發現身邊的美,說說身邊的美。這是回應《搭石》一課中的寫法——結合具體的事例,來寫寫自己發現的平凡事物中的美。有了練筆的對象后,還要結合《將相和》一課中強調的“通過語言描寫,刻畫熟悉的一個人,表現他的性格特點”。這樣的練筆訓練不僅是為了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及時內化,也為本單元習作“‘漫畫老師”搭建支架。

這樣一個單元組閱讀教學,采用群文閱讀教學形式后,只用了6課時,大大縮減了教學用時,而且便于學生有效掌握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本文系安徽省電教課題“信息化背景下群文閱讀策略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立項編號:AH2019305)

參考文獻:

[1] 劉錫慶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之我見 [J]. 小學教學設計,2004(72).

[2] 董蓓菲 .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韓曉潔)

猜你喜歡
總分統編教材群文閱讀
如何在教學中體現初中歷史統編教材中的人文主義精神
初中語文統編教材課后推薦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學系統確定教學內容
基于作文視角的統編教材運用
巧用單元課文整合有效實施群文閱讀
享受群文閱讀 提升語文素養
淺議群文閱讀下的“讀寫結合”
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測試
一年級下冊期末考試
一年級下冊期末復習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