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興木刻與國際交流

2021-11-08 07:52文戚
藝術交流 2021年3期
關鍵詞:版畫家木刻版畫

文戚 明

豐衣足食(版畫)力群

中國新興木刻是魯迅通過引入歐洲創作版畫的概念,在中國倡導和扶植的現代版畫藝術形式。因此,它自誕生之初便與國際版畫有著密切的聯系。新興木刻的國際交流主要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將外國版畫“引進來”,在中國出版、展覽,推動新興木刻運動的興起與發展;另一方面則是新興木刻“走出去”,在國際社會上廣泛傳播,增進交流、擴大影響。

China's emerging woodcut is a modern art form of printmaking advocated and fostered in China by Lu Xun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European printmaking.Therefore, it has been closely related to international prints since its inception.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emerging woodcuts mainly includes two aspects. On the one hand, it is to "bring in" foreign prints, publish and exhibit in China, and promote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merging woodcut movement; On the other hand, "going out" of new woodcuts, which is widely dissemina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enhance exchanges and expand influence.

引進來

魯迅作為新興木刻運動的導師,非常重視外國版畫對新興木刻的滋養。1931年夏天,他在上海舉辦“木刻講習會”,邀請日本友人內山嘉吉向木刻青年講授木刻創作技法。魯迅還編印出版《近代木刻選集1》《近代木刻選集2》《引玉集》《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等外國版畫集,多次將畫集贈送給木刻青年。1930年至1933年,魯迅先后在上海舉辦“西洋木刻展覽會”“德國作家版畫展”“德俄版畫展覽會”“俄法書籍插圖展覽會”等,展出他所收藏的外國版畫作品。每次舉辦外國版畫展,魯迅都設法通知木刻青年前來觀看,還經常在展覽現場給大家介紹版畫作者、講解作品,使木刻青年開闊藝術視野,提高木刻技術。中國新興木刻在模仿、借鑒外國版畫的基礎上逐步成長起來。

1936年至1940年,許多藝術青年陸續從滬杭等地奔赴延安,外國版畫書籍也隨之傳播到延安。不少木刻青年將魯迅編印出版的《引玉集》《蘇聯版畫集》《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等帶到延安,這些畫集成為延安藝術家互相傳閱和交流學習的珍貴資料。這一時期,延安各類展覽較為豐富,其中展出外國版畫的美術展一共有3次。1941年,陜甘寧邊區美協舉辦世界名畫展,展出蘇聯版畫和珂勒惠支版畫作品。1943年,延安大學學生總會在魯藝美術部的幫助下,展出珂勒惠支作品。1946年,延安美術界聞訊珂勒惠支逝世,在中央黨校俱樂部舉辦“珂勒惠支逝世紀念展覽會”,展出其版畫、速寫、素描作品。這些外國版畫展受到延安木刻家的歡迎,很多人都非常珍惜學習版畫名作的機會,克服展覽地點距離較遠的困難前去觀看。

魯迅“引進來”的外國版畫以德國、比利時、蘇聯等歐洲版畫居多。珂勒惠支、麥綏萊勒、梅菲爾德、法復爾斯基等版畫家對新興木刻早期創作影響至深,使木刻青年“真正找到了革命藝術的描寫內容和表現形式的學習范本”。在思想內容上,新興木刻聚焦民族苦難、關注社會現實,形成了剛健質樸的藝術風格。在形式技巧、表現手法上,作品顯露出模仿、借鑒歐洲木刻的痕跡,如江豐的《碼頭工人》借鑒了珂勒惠支的版畫構圖和對群像的處理方式;野夫的《搏斗》中的運刀與黑白處理來自麥綏萊勒,人物形象也更接近歐洲人的形體與外貌特征。即使是主動學習民間美術、追求民族形式的延安木刻家,也同樣將外國版畫作為木刻創作的重要養料。羅工柳從學習蘇聯版畫和珂勒惠支版畫入手開始木刻創作;胡一川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將《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帶在身邊,時時翻看、悉心揣摩;力群、古元、彥涵等木刻家的許多版畫作品都能從刀法、構圖、造型和黑白布局中反映出蘇聯、德國版畫的影響。

瓜葉菊(版畫)力群

侵略者的末日(版畫)馬達 中國美術館藏

走出去

在將外國版畫“引進來”的同時,新興木刻也不斷地“走出去”,遠播法國、蘇聯、美國、英國、日本、印度、錫蘭等地。1933年,魯迅受法國《觀察》雜志記者綺達·譚麗德女士之托,征集左翼美術家的素描、木刻作品共計78幅。1934年3月,這批作品在法國巴黎比利埃美術館展出,其中木刻作品58幅,包括野夫、羅清楨等木刻青年的作品。這是新興木刻首次在國外展出。

繼法國展出之后,中國新興木刻多次在國外刊登、出版和參展。20世紀40年代,中蘇文化協會等機構先后3次選送中國木刻赴蘇聯展覽。其中,1942年赴蘇展規模最大,在270件展品中,既有李樺、王琦等國統區版畫家的作品,也有古元、彥涵等多位延安木刻家的作品。美國《時代》《藝術》《生活》《幸?!返入s志都曾刊登和介紹過中國版畫。1945年4月,美國《生活》雜志以“木刻幫助中國人民進行戰斗”為題出版了一期中國木刻特輯,刊登中國木刻15幅,其中解放區木刻8幅,如古元的《結婚登記》《冬學》、彥涵的《不讓敵人搶走糧食》《村選大會》等。1945年,中國木刻研究會選送的木刻版畫由美國紐約約翰出版公司以《中國木刻集》為題結集出版,收入包括延安版畫家古元、力群、王式廓、沃渣在內的30余位版畫家的80余件作品,既宣傳了中國人民的艱苦抗戰,也介紹了中國抗戰木刻的藝術成就。

另外,這一時期,延安木刻不僅通過國統區的各類展覽被選送至國外展出和發表,延安文藝界還利用中外友好人士到訪延安的機會介紹、宣傳延安木刻,使更多的人了解延安木刻,進而了解解放區人民的戰斗與生活。王琦在回憶文章中寫道:“有不少中外記者先后訪問延安時,邊區人民政府就常常把木刻作品作為贈送他們的禮品,由木刻作者親自拓印的裝訂成冊的《魯藝木刻選》經常在從延安回到國統區的中外記者手里被發現?!?0世紀40年代,中外記者西北考察團、美軍觀察組、中外記者團等陸續訪問延安,很多外國友好人士對延安木刻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將延安木刻家贈送的木刻作品帶回國內,使延安木刻得以在多個國家傳播。

他并沒有死去(版畫) 黃新波中國美術館藏

中國新興木刻的國際交流活動產生了積極的意義和影響。首先,新興木刻表現了中國人民英勇抗擊日軍侵略的歷史事實,向國際社會宣傳了中國人民頑強不屈的抗戰精神;展現了解放區軍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行民主制度、進行社會改造的重要成就,增進了外界對解放區和延安的了解。第二,中外版畫家通過交流互相了解,建立友誼,進行藝術批評,促進了中國新興木刻創作水平的提升。蘇聯批評家蘇沃洛夫在參觀新興木刻展后發表《評中國木刻藝術》的文章,稱贊中國木刻是“現實的與有生命的……它們用自己的內容去感動人、激動人、吸引人”。英國藝術界人士在稱贊“現代中國木刻展覽會”作品的同時,也指出了“過分受蘇聯木刻影響”的缺點,“希望中國木刻能夠結合著中國早期木刻的精神”。這些中肯而善意的評價,既是對中國木刻家的熱情鼓勵,也提醒他們思考創作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高中國木刻的創作水準。第三,中國新興木刻對于其他國家的版畫發展也有積極影響。1947年至1950年,由日本華僑新集體版畫協會組織的“中國初期創作木刻展”“全日本中國木刻流動展”在日本多個城市巡展,日本版畫家和普通民眾踴躍參觀,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中國版畫熱”。這啟發了日本進步版畫家認真研究魯迅倡導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歷史經驗,成立了“日本版畫運動協會”,開展版畫教育、推動版畫普及,促進了日本人民木刻運動的興起與發展。

猜你喜歡
版畫家木刻版畫
版畫作品選登
花與畫
桌上盆景(外一幅)
李富貴木刻作品
以木為紙 以刀為筆
石宏偉版畫作品選
拓印版畫是這樣做出來的
江敉先生版畫欣賞
藏書票
鄧中和插圖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