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文從字順”到“從心所欲”

2021-11-11 23:11咸豐收
對聯 2021年12期

文 |咸豐收

對聯作為繼詩詞曲之后較為晚出的一類詩學文體,一直為人們所喜聞樂見并遞延至今??赡苁鞘芴扑我詠順情w亭臺諸名勝喜好懸刻詩板的影響,自明代以來,對聯迅速興盛并取代詩板成為一種莊重正式且極為通行的題刻方式。與詩板“榜于梁棟間”的懸掛方式不同,對聯多題刻于極為醒目的屋宇兩楹之上,讓人一目了然。上世紀九十年代,電視劇《聯林珍奇》曾經把諸多明人的對聯故事搬上了熒屏。因為受這部電視劇新奇的文學形式、有趣的故事情節影響,我喜歡上了對聯,并沉迷于其中,后來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沉湎于各類征聯活動。

作為一位對聯愛好者,我的對聯創作之路極為漫長,從不懂到懂,從生澀到熟練,從2007年至今也有十四年了。一路走來,如果說有什么對聯創作心得可言,元末明初凌云翰的詩句“文從字順乃立言”很好地道出了我的心聲。

“文從”有“直言指出,無所回避”的意思。我姑且拿它喻指對聯創作中的“切”。對聯注重取象立意之“切”,為的就是在方寸之間寫景、紀事、傳情能與主題不離不即。我曾經有一聯在河北遷安軒轅閣征聯中獲獎:

一萬里風云入眼,嘆古今何處、草木何人,但從濡水燕山,閱盡滄桑沉赤縣;

五千年道義擔肩,為天地立心、生民立命,得以承前啟后,奉來香火仰黃臺。

這副對聯之所以能夠獲獎,我想主要還是聯中的“濡水燕山”與“黃臺”很好地切中了軒轅閣之地理位置;另外,上聯的“嘆古今何處、草木何人”與下聯的“為天地立心、生民立命”則契合了閣中所供奉的人文始祖黃帝,收到了“取精用宏、確切不移”的功效吧。有了這直指創作主題的“文從”,我想在對聯創作中不論是描摹景物、陳述史實、傳情達意應該就不在話下了。

“字順”有“用詞行文自然妥帖,表達清楚”的意思。在這里,我姑且用它來形容對聯字句對仗的“工”。對聯講究對仗之“工”,正是從字面的考究上彰顯其詩意之美。梁章鉅的《楹聯叢話》在論及對聯創作時,先后提到“工而切”“工麗”“工切”“工穩”“工絕”“工敏”“工妙”“工巧”“工整”等創作批評理念。吳恭亨的《對聯話》也提到了“工偉”“工合”“工渾”“工諧”“工雅”“工絕”。何為“工”,如何“工”?中國楹聯學會推行的《聯律通則》,為大家提供了不錯的創作標準,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我有一副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現代杯”海內外詩詞楹聯書法大賽的參賽聯,是這樣寫的:“首義掃龍庭,帝制崩摧,辛亥群雄騰豹變;先驅開虎步,共和激越,武昌一役起鴻篇?!边@副對聯中“首義”對“先驅”“龍庭”對“虎步”“群雄”對“一役”“豹變”對“鴻篇”,較好地體現了細處用力的工。另外,我題寫遷安軒轅閣的對聯中,“一萬里”與“五千年”以數字分言時空,“赤縣”與“黃臺”以顏色切其閣之位置,也是為了求工、求切,而在反復斟酌后特意做的取舍。

如果用“文從字順”來作為對聯創作標準之一的話,我認為這正是對聯“乃立言”的基礎。因為相比于詰屈聱牙的不知所云,平淡自然而又雋永蘊藉的對聯似乎更為受眾所喜歡。循著“文從字順”的創作要求,我們在恪守“工”“切”之時,還需要注重取象的細微、立意的新巧、下筆的澄鮮。如能再輔之以氣息的暢達,一副佳作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從心所欲不逾矩”本是孔子用來形容為人處世之道的?!皬男乃闭f的是人要順從自己的心意和愛好,真實坦率,無所偽飾?!安挥饩亍敝傅氖侨艘獔允刈约旱牡拙€,遵循法理人心、倫理良知。我想用這句話來形容對聯創作時應該謹守規矩,然后才會有靈感噴涌時翰逸神飛的狀態,似乎也無不妥。

對聯之所以能有別于其他文體,也正是因為它特殊的行文規則。所以說,“從心所欲不逾矩”不正是對聯創作中要恪守的準則嗎?除了字句的對仗規則之外,對于對聯創作規則的探索,也需要關注對聯多分句句腳的排列。作為脫胎于詩賦的一種文體,對聯不可避免要受到詩賦句腳排列規則的影響。長期以來,不論是將近體詩句腳排列規則應用于對聯創作的“李氏規則”,還是汲取律賦句腳排列規則而用于對聯創作的“馬蹄韻規則”,一直都是對聯初創時的兩種基本規則,也是人們在創作中用得最多的成熟規則。我在對聯創作中最愛用的也是這兩種規則。我曾寫過一副題寫中國地質大學圖書館的對聯:

蕓編羅地質,溯琳瑯萬卷源頭,向青原上、綠野間、白云下;

萍跡到天涯,添繾綣千行注腳,任風雨急、山川靜、歲月匆。

這副對聯就采用了上聯“……仄平仄平仄”的“李氏規則”。另外,我在云南“宜良燒鴨征聯”比賽中的獲獎作品:

耳福無如口福,想天成其美,火毓其香,風味出滇中,鼎俎調時君自笑;

聞名為有高名,又掌案何人、配方何物,乾坤歸手上,功夫到處鴨先知。

此聯則采用了上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的“馬蹄韻規則”。

有了“不逾矩”的創作前提,我們就可以從心所欲、自由發揮、快意創作了。而要真正達到“從心所欲”的創作境界,這還離不開一個人長期的學養浸潤與反復實踐。熟能生巧,才是創作水平得以不斷提升的法寶。在創作中國地質大學圖書館對聯時,從讀到征集啟事,到開始打草稿,到反復推敲打磨,整個創作過程前后歷時有半個多月,花費了我十幾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在醞釀了許久之后,我腦海中突然跳出了“蕓編”一詞,它不就是古人對圖書的雅稱嗎?中國地質圖書館當以地質書籍為館藏特色,就是“蕓編羅地質”了?!笆|編羅地質”切主題、切館用,可以說一語中的。萬事開頭難,起句有了,接下來就好辦了。這里有琳瑯滿目的萬卷圖書,而這些圖書中蘊藏的知識來自于哪里呢?在我反復思忖的過程中,中間部分也應之而出,就用“溯琳瑯萬卷源頭”承上啟下、前呼后應了。這“琳瑯萬卷”的“源頭”不正是來自大自然嗎?不就是無數先輩從青山綠水、白云藍天的懷抱中一點一滴地感受、匯集、整理、研究而來的嗎?當然,如何表現美麗的大自然,讓我費了一番腦筋。幾經調整,為了句式的靈動活潑,我想到了對偶修辭中的“燕逐飛花對”。如果“蕓編”是一朵飛花,那么“青原上”“綠野間”“白云下”不正是三只飛舞的飛燕圍繞著它嗎?于是琳瑯的圖書、深邃的知識與美麗的自然,便巧妙的結合了起來,讓這副聯的文學性、藝術性不言而明。上比寫地質圖書館書籍“從實踐中來”,那么下比何不寫“到實踐中去”呢?“萍跡”對“蕓編”,以“天涯”對“地質”,詞語對仗新巧,讓我很是得意。書的“源頭”在自然,知識的“注腳”也應該在自然。中間一句就從對地質工作者的感懷入手,表現地質工作者學以致用,踏遍天涯海角,用一行行腳印叩問大自然,不辭勞苦的情景。繾綣之情讓他們無怨無悔,哪怕是“風雨急、山川靜、歲月匆”,接下來的第三句也有了。在這副聯的創作中,我兼顧了地質圖書館書籍的深邃、知識的優美,對仗工切、句式活潑、用語自然、手法新穎,將“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理念很好地詮釋了出來。上下比各有側重,兩相映照。這不,一副聯就成了。

從“文從字順”到“從心所欲”,這個話題包含了我兩個層面的創作思考:如果說“文從字順”是我們要嚴守的對聯創作的基本要求,那么“從心所欲”不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對聯創作的從容境界嗎?正是在這些感悟的指引下,我的創作水準才得以不斷提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