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館匾額保護與文化傳承的探究

2021-11-11 23:11|羅
對聯 2021年12期

文 |羅 茜

匾額是中國歷史文化中的重要載體,蘊含豐富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歷史上,在民間盛事、日常送禮以及褒獎人物等活動中都會通過贈送匾額的方式表示祝賀或敬意,匾額大小不一、做工精細且裝飾精美,經過歷朝歷代流傳后,民眾便賦予其豐富而獨特的文化內涵,一直流傳至今。目前,許多匾額由于年代已久,受損嚴重,于是相關部門將其轉移至博物館室內,對其開展修復和保護工作,為匾額文化的傳承創造條件。本文研究匾額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內容,可實現匾額文化不斷挖掘、持續傳承的目標。

一、博物館匾額的文化內涵

(一)慈善文化

從古至今,人類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即“人生天地間,不過瞬間而已,到底能為世界留下什么,價值體現又是什么?”這是人類文化史上的慈善文化內容。早在春秋時期,《左傳》中便有“立德、立功、立言”的記載,指出人可通過三立實現人生價值,該文化內容與中華慈善博物館中收藏的匾額題詞中的內容有所相似。在該館藏有的匾額中,部分屬于祝壽匾,以祝壽為契機,感懷高壽者的生平事跡以及義舉,傳達出民眾通過贈匾以表揚立德文化的慈善理念。自古以來,中國傳統慈善文化中極其重視勸善和教化功能,于是統治者利用匾額“懸之中堂,使人共見”,以此發揮道德教化作用。至此,后世匾額成為朝代統治者勸善和教化民眾所使用的工具,發揮慈善教化作用。

(二)廉政文化

匾額在古代社會不僅能起到慈善教化作用,而且還具有相對獨立的意義。匾額一般分為官匾和私匾兩種,官匾是皇帝賜予、官員題字的匾,而官匾以外的匾額通屬私匾。官匾中有一種特殊匾額,用來表揚統治者的清明廉潔,百姓將其稱為“廉匾”,此類匾額中的匾文內容多為廉政功績、父母官的人物故事等,被后世百姓不斷傳頌和贊美,于是此類匾額又增添了一種廉政文化內涵。每塊“廉匾”背后都有著兩袖清風、公正廉明的生動故事,但“廉匾”性質卻各有不同?;实塾H自題寫的牌匾用于鼓勵清官廉吏或用于自省,家族牌匾多用于自省或延續家風。如今,故宮博物館中藏有康雍乾盛世中的“正大光明”牌匾,代表的就是一種廉政文化。

(三)孝道文化

在家國一體社會中,以“孝悌”文化內容為核心的孝道文化不僅是宗族慈善的重要精神載體,也為匾額文化增添了一層文化內涵。中華慈善博物館館藏的“孝友家聲”匾額至今保存完好,其以深沉且莊嚴的氣質向人們傳遞著兄友弟恭、家庭和諧的傳統孝道文化理念。在重慶巴渝名匾文化藝術博物館中也藏有孝道文化濃厚的祝壽匾,此類牌匾通常由晚輩贈予長輩,在匾額上多用謙詞敬詞表達尊卑禮儀,同時表現出晚輩對長輩多福多壽、平安健康的誠摯祝愿,是典型孝道文化的體現。

二、博物館匾額保護與文化傳承價值

(一)社會價值

中國古代匾額歷史悠久且內容豐富,每塊牌匾都蘊藏著無限深意,具有極強的社會價值。將其懸于宅門則端莊典雅,置于廳堂則家風生輝。匾額無論置于何處,似乎都已成為人居環境的特有符號,承載著牌匾主人的襟懷志向和品性德行。在中國傳統建筑中,匾額經常在宮殿、寺廟、書院、店鋪以及宅第中出現,比如北京故宮的太和殿、中和殿以及南昌的滕王閣,每塊匾額從題名中便可知曉建筑的類型與特色,體現出匾額的標識與導引功能。此外,匾額還具備旌表、言志以及教化等多重價值,為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提供了價值載體。

(二)文化價值

中國古代匾額具有深厚的文化價值,匾額涉及寫景狀物、敘事言情以及消遣寫意等多方面內容,不同匾額背后代表不同的歷史文化,具有史學文化價值。其中匾額史學價值具體體現在古代人際關系方面,百姓通常用匾額表達祝壽、感恩、頌德等思想,因而匾額主人多為名人、貴族、功臣人士,史學家在研究匾額的史學價值時,可通過匾文中的遣詞造句查找蛛絲馬跡。除史學價值外,匾額還具備深厚的文學價值。該價值從古人題詞上便能看出,古人題詞講究出資名人名師之手,同時注重書法技術與對聯對稱,于是在現世博物館珍藏匾額中便有長短一致且語句凝練的匾文,如此為后世中華文學的傳承增添了一抹文藝色彩。

三、博物館匾額保護與文化傳承路徑

(一)強化保護重視意識,保護匾額文化

當今,博物館珍藏的匾額數量已十分有限,為做好匾額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需從思想上強化保護意識,提升重視程度。具體政府及相關部門需加強對博物館中現有匾額的重視程度,制定相關保護政策和規定,單獨存放與修復其中毀損較為嚴重的匾額,定期討論匾額文化修復與傳承的思想理念、工作規劃。同時,向鄉村、民間群眾宣傳與推廣匾額文化,定期安排專業文化人士前往村內開展文化宣講會、匾額文化保護的討論會,提高群眾的重視程度,使其自覺保護匾額這一文化元素。

(二)開發系列匾額產品,傳承匾額文化

當前,博物館中現存的匾額類型較少,牌匾相關的旅游產品更是少之又少。要想保護和傳承匾額文化,博物館可開發系列匾額產品,以文旅融合形式進行傳承。比如可定期開設匾額文化“云旅游”主題活動,以視頻直播以及創意品投載的方式支持博物館匾額文化的宣傳工作,同時還可組織博物館館內人員前往出土匾額的民間地方進行文化踩點,通過研究當地古建筑和古文物殘貌,還原不同匾額背后的文化內涵,以此吸引更多文化創意者到此設計旅游文創產品,挖掘與傳承匾額文化。

(三)組建專業人才團隊,修復匾額文化

政府與博物館部門需引進和培養一批專業人才團隊,專門負責保護和管理館藏匾額和民間匾額工作。一方面,應加強對館內現有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要求管理人員不僅要掌握數字化技術,還應具備修復保護匾額的基本技能,比如匾額表面紋理的分析檢測、匾額表面的清潔、殺蟲、結構加固技術。另一方面,可從社會上聘請專業技術人員以及考古專家等人才,為館內其他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和技術教導,提升團隊專業水平,共同研究如何保護與傳承匾額文化工作。

(四)創建數字化資源庫,傳承匾額文化

在保護和傳承匾額文化過程中,需借助信息技術作用,由政府下撥專項保護資金,購置先進設備,要求博物館盡快搭建牌匾數據庫,對博物館中現存的匾額進行智能識別和深度還原,保存博物館中的牌匾文化。同時詳細普查與回收流落民間的牌匾,記錄民間牌匾的相關內容,對民間牌匾的毀損情況分門類造冊登記,并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對民間無法回收的牌匾進行拍照留存,利用三維影像以及電子拼接的方式恢復電子版形式的牌匾,并進行保存。另外,政府及博物館部門還可通過網絡平臺,加強與其他地區匾額文化的保護合作,實現文化資源的互聯互通。

四、結語

匾額見證了朝代歷史的更迭,反映出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等內容的發展程度,具有深沉的社會價值以及厚重的歷史價值。雖然隨著時間推移,匾額文化逐漸被大眾淡忘,但其留下的思想精神卻從未削減半分,依舊是眾多學者探究的焦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