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泡菜細菌多樣性和風味成分研究進展

2021-11-17 09:57汪冬冬唐垚伍亞龍張偉陳功張文學張其圣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21年21期
關鍵詞:泡菜乳酸菌乳酸

汪冬冬,唐垚,伍亞龍,張偉,陳功,3,張文學,張其圣,3*

1(四川大學 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四川 成都,610065)2(四川東坡中國泡菜產業技術研究院,四川 眉山,620000) 3(四川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611130)

泡菜作為我國傳統發酵食品的典型代表,受原料、區域、工藝、文化等因素影響,泡菜遍布我國大江南北,形成了一批特色地方產業,如四川泡菜、涪陵榨菜和東北酸菜等。泡菜發酵伴隨著一系列復雜理化和生物反應,賦予了泡菜產品獨特的風味,增加了泡菜的營養價值,延長了保質期,泡菜深受消費者喜愛[1]。

泡菜傳承千年,有些傳統工藝正在逐漸消失,了解泡菜微生物和風味特征是保護、創新傳統泡菜的重要內容。微生物是泡菜的核心,泡菜的發酵是多種微生物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由于基質、工藝、環境和微生物互作等影響,泡菜菌群結構復雜,不同種類的微生物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中以乳酸菌作為主導微生物。乳酸菌在泡菜發酵過程中將碳水化合物發酵成乳酸、乙酸等,快速酸化食物基質,從而提高泡菜貨架期和微生物安全性。此外,大多數乳酸菌具有促進發酵食品風味形成的能力。風味作為評價產品品質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其形成過程非常復雜,有必要探究其形成機理及分布。為此,本文將重點介紹不同工藝泡菜細菌多樣性、風味分布及其表征手段,從原料和微生物種類分析泡菜風味形成機理,闡述核心微生物在泡菜中對風味形成和風味產生途徑的作用。

1 泡菜細菌多樣性研究

泡菜的發酵方式多以自然發酵為主,在鹽水浸泡環境中,附著在蔬菜表面的多種微生物利用原料中的糖類等營養物質迅速繁殖。泡菜發酵過程中呈現以乳酸菌為主導的微生物系統,同時伴有酵母菌、醋酸菌和腸桿菌,被污染的泡菜還有少量霉菌。泡菜微生物的演變如圖1所示,來自原料中的微生物經過欄柵因子(食鹽、有機酸、pH等)的作用,大量不適宜微生物被抑制或降解,這其中包括大部分的腐敗菌,多樣性降低,泡菜體系下微生物出現“自我凈化”。大量研究表明細菌是泡菜發酵過程中的主導微生物,細菌發酵過程中優勢菌群一般認為是乳酸菌,包括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腸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mesenteroides)、短乳桿菌(Lactobacillusbrevi)等[2]。

圖1 泡菜成熟過程微生物菌群演變模型Fig.1 Evolution model of microbial flora in the process of Paocai maturation

隨著分子微生物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采用傳統菌落形態、生化鑒定與分子鑒定(如16S rDNA、28S rDNA)相結合的技術手段被廣泛應用于泡菜微生物的研究。近年來PCR-DGGE、克隆文庫、第二代高通量測序、宏基因組等免培養方法發現了大量不可培養微生物。

泡菜發酵過程中伴隨著微生物的演變。泡菜中微生物主要來自蔬菜原輔料,常報道新鮮蔬菜表面含有腐敗菌,如假單胞菌屬(Pseudomons)、腸桿菌屬(Enterobacter)、不動桿菌屬(Acinetobacter)、歐文氏菌屬(Erwinia)、成團泛菌屬(Pantoea)、克雷伯氏菌屬(Klebsiella)和拉烏爾菌(Raoultella)等[3]。PEDERSON[4]研究卷芯白菜時,首次指出了L.mesenteroides啟動泡菜發酵。JEONG等[5]采用454焦磷酸測序技術研究泡蘿卜發現發酵初始階段以Leuconostoc、Lactobacillus、Pseudomonas、Pantoea和Weissella為主,其中Leuconostoc在發酵3 d后一直到結束都是優勢細菌。LEE等[6]采用454焦磷酸測序技術指出家庭制作的中國泡白菜在發酵前期Weissella、Lactobacillus等占優勢,發酵末期以Lactococcus、Weissella和Lactobacillus為主導菌。XIONG等[7]采用可培養方法研究自然發酵泡菜發現初始階段以糞腸球菌(Enterococcusfaecalis)和乳酸乳球菌乳酸亞種(Lactococcuslactissubsp.lactis)為主導,發酵中期以腸膜明串珠球菌腸膜亞種(L.mesenteroidessubsp.mesenteroides)為優勢菌,發酵末期以L.plantarum和干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casei)為主導細菌。JUNG等[8]采用宏基因測序的方法發現韓國泡菜發酵初期以Leuconostoc為主,隨后Lactobacillus和Weissella快速增加成中期的主導細菌,發酵后期以Leuconostoc、Lactobacillus和Weissella為主。

發酵成熟后不同工藝泡菜細菌菌群結構存在一定差異。四川泡菜以Lactobacillus為主,主要有戊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pentosus)、L.plantarum、L.brevis,特點是耐酸性強。榨菜主要以鹽單胞菌屬(Halomonas)、片球菌屬(Pediococcus)、Lactobacillus為主,種水平代表性菌種有冰下鹽單胞菌(Halomonassubglaciescola)、阿根廷片球菌(Pediococcusargentinicus)、L.brevis等。酸菜主要以Lactococcus、芽孢桿菌(Bacillus)、Lactobacillus為主,代表性菌種有L.plantarum、棒狀乳桿菌(Lactobacilluscoryniformis)、彎曲乳桿菌(Lactobacilluscurvatus)、清酒乳桿菌(Lactobacillussakei)、L.brevi等。韓國泡菜主要以Weissella、Lactobacillus、Leuconostoc為主,代表性菌種有L.mesenteroides、L.sakei、高麗魏斯氏菌(Weissellakoreensis)等。

2 泡菜風味研究進展

2.1 泡菜風味形成機理

風味是評價食品質量的重要指標,也是泡菜新工藝、新產品開發的重要衡量指標。風味物質包括醇、酯、醛、酮類和硫化合物等揮發性成分,賦予泡菜香氣,也包括有機酸、氨基酸、還原糖、核苷酸和多肽等非揮發性滋味物質,賦予甜、酸、苦、咸和鮮味等。風味物質的生成與微生物群落代謝相關,由微生物菌群及其產生的酶類分解、代謝泡菜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質等一系列生物化學過程而形成[9]。泡菜風味形成模型如圖2所示,來自原料表面的初始微生物相互競爭,利用原料中的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物質生長代謝,隨著乳酸菌的生長,其代謝產生乳酸和乙酸等,使環境中總酸增加,pH降低,耐受性差的微生物逐漸被淘汰,發酵后期以耐性強的乳酸菌主導發酵。這個過程中原料中的糖類、蛋白質等被降解,產生有機酸、氨基酸等風味成分。

圖2 泡菜成熟過程風味形成機理Fig.2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flavor during the ripening process of Paocai

泡菜的風味一部分來自于蔬菜和香辛料等原輔料,另一部分來自于發酵過程中的生理、生化反應和微生物的作用:

(1)蔬菜原輔料中的滋味物質和香氣物質:風味成分直接在植物生長中合成,許多蔬菜、香辛料香氣成分都是由生物合成產生,這也是蔬菜、輔料等固有的滋味和香氣成分,其中滋味成分包括有機酸、游離呈味氨基酸、核苷酸、糖、無機鹽和芥子苷等,它們沸點較高,不易揮發,如蔬菜中的草酸、檸檬酸和蘋果酸等。原料中香氣多來源于絲氨酸、丙氨酸、纈氨酸亮氨酸和甲硫氨酸等的衍生物。蔬菜原料中的3-甲基正丁醛、3-甲基丁醇、3-甲基正丁酸來源于亮氨酸,苯乙醛、苯乙醇來源于苯丙氨酸[10]。香氣成分包括醇類、酮類、酯類、醛類、萜烯等,在泡菜發酵過程中很多都會被保留下來,賦予特有的香氣,還能抑制雜菌的生長,除去發酵過程中產生的異味等。泡菜原料中常見的青菜、蘿卜等十字花科蔬菜中含有芥子苷,在芥子酶的作用下會被分解為異硫氰酸酯、二甲基三硫醚等,從而使原料具有辛辣味、刺激味和芳香味[11]。

(2)微生物發酵產生的滋味和香氣物質:泡菜發酵過程中主要以乳酸菌為主,發酵前期還有少量醋酸菌、大腸桿菌和酵母菌等。乳酸菌是主要風味產生菌,乳酸菌產生的酶類可將多種食品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水解為風味前體物,并將其轉化為香氣化合物。乳酸菌3個關鍵代謝途徑涉及揮發性化合物的產生:碳水化合物代謝、蛋白水解與氨基酸分解代謝、脂肪分解與脂肪酸代謝,其中最主要的代謝作用是將碳水化合物發酵產生乳酸,即食品的酸化作用,同時乳酸菌也產生有機酸、多元醇等,為風味物質轉化提供了前體物質。

乳酸菌與糖類發酵偶聯的底物水平磷酸化,產生的能量物質ATP被用于生物合成。乳酸菌對糖類物質代謝途徑主要有同型發酵和異型發酵(包含雙歧途徑),代謝產物因底物、乳酸菌物種和環境條件而有所不同。同型發酵乳酸菌包括Pediococcus、Lactococcus、腸球菌屬(Enterococcus)、鏈球菌屬(Streptococcus)和一些乳桿菌(如:德氏乳桿菌、嗜酸乳桿菌、彎曲乳桿菌等),六碳糖通過糖酵解途徑、五碳糖通過磷酸戊糖途徑來完成代謝,產生丙酮酸,隨后丙酮酸被還原為乳酸[12]。異性發酵乳酸菌包括Weissella、Leuconostoc、酒球菌屬(Oenococcus)和部分Lactobacillus[如:L.brevis、發酵乳桿菌(L.fermentum)等],糖類物質通過6-磷酸葡萄糖酸/磷酸酮糖途徑發酵糖類,葡萄糖在葡萄糖激酶下產生6-磷酸葡萄糖酸,再由6-磷酶的作用下水解為多肽和氨基酸,氨基酸呈酸、甜、苦味特征,也是風味的前體物質。從游離氨基酸到揮發性化合物的轉化主要涉及2個途徑:氨基酸裂解酶催化的降解反應和由氨基酸氨基轉移酶引發的途徑,酪氨酸經降解得到苯酚,色氨酸轉化為吲哚,蛋氨酸降解為甲硫醇。碳-硫裂解酶的作用下釋放出硫醇,硫醇進一步氧化為含硫化合物,大部分硫化物閾值較低,含有大蒜、白菜和煮沸的馬鈴薯氣味[13]。氨基酸經轉氨酶催化脫氨或轉氨后形成α-酮酸,α-酮酸進一步脫羧,經過縮合、氧化或酯化,最后形成醛、酸、醇和酯等風味物質[14]。

蔬菜中含有少量脂肪酸,而脂肪酸的水解和氧化是風味化合物的主要來源,脂質(例如甘油三酯、甘油二酯和甘油單酯)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釋放出游離脂肪酸,而游離脂肪酸是大多數發酵食品中的重要香氣化合物,Lactococcus和Lactobacillus中含有較高的脂肪酶[15]。短鏈和中鏈游離脂肪酸(碳鏈中碳原子<12)閾值低,具有特征性的風味。如丁酸具有腐臭和刺激性的風味;己酸具有刺鼻的風味;辛酸具有霉味、腐臭和果味等。長鏈游離脂肪酸(碳鏈中碳原子>12)閾值高,對風味的影響較小[16]。蔬菜中含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是分解代謝反應的前體物質,通過氧化產生甲基酮、酯、仲醇和內酯等風味物質。不飽和脂肪酸氧化有2個途徑,其一是在自由基存在下不飽和脂肪酸通過β-氧化形成氫過氧化物,另一種途徑可形成4-或5-羥基酸,然后將其轉化為γ-或δ-內酯,具有強烈的果香味。飽和脂肪酸通過β-氧化作用使β-酮酸脫羧而生成奇數碳甲基酮,而甲基酮可以被還原酶還原為仲醇[17]。此外,乳酸菌具有許多酯酶,甘油酯和醇中可以通過醇解反應直接合成香料酯。例如,乳酸菌可以用丁酸和己酸使乙醇酯化,生成丁酸乙酯和己酸乙酯[18]。

此外,泡菜體系的酵母菌消耗糖類物質產生乙醇,醋酸菌在發酵前期產生醋酸,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并賦予酸味和香氣,促進食欲的作用。泡菜未成熟前或被污染時,常出現大腸桿菌、葡萄球菌和假單胞菌等影響風味[19],其中大腸桿菌可以分解葡萄糖為乳酸、乙酸、琥珀酸、乙醇等物質,但該菌群往往隨著乳酸菌的生長而被抑制[20]。

所以,泡菜的風味與原料和發酵條件有關,原料中固有的風味成分和發酵產生的風味及合成的風味成分混合協調,不同的種類和含量都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從而呈現獨特的風味。

2.2 泡菜風味研究手段

泡菜風味研究聚焦在有機酸、氨基酸、糖類和揮發性風味成分等,研究手段包括分子感官組學、蛋白組學、代謝組學等,氨基酸的研究大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譜儀和氨基酸自動分析儀進行分析,也有采用烷基化進行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分析。有機酸采用氣相色譜法(GC)、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和離子交換色譜法分析。韓國研究學者采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對韓國泡菜中滋味物質進行研究,但只能進行相對定量[21]。滋味成分研究常常結合電子舌和感官評定進行綜合分析。揮發性風味物質研究包括香氣組分的提取、定性定量、重要風味化合物的判定和關鍵風味物質的確定。提取方法有同時蒸餾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SDE)、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攪拌棒吸附萃取(stir bar sorptive extraction, SBSE)、溶劑輔助風味蒸發法(solvent-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on, SAFE)、動態頂空取樣(dynamic headspace, DHS)和超臨界流體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等[22],但目前風味的提取和測定的研究還沒有統一的標準,每種方法都有優缺點,使用前需要考慮方法局限性。鑒定方法有紫外光譜技術(ultraviolet, UV)、紅外光譜技術(infrared spectroscopy, IR)、GC-MS、氣相色譜-離子遷移譜(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全二維氣相色譜與飛行時間質譜聯用(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GC×GC-TOFMS)等[23],采用質譜庫比對法、標準品比對法、保留指數定性法等。香氣物質定量可采用面積/峰高百分比定量法、歸一化法、外標定量法和內標定量法等。由于工藝、原料等影響,經過自然發酵后,泡菜風味化合物較多,不同的香氣物質對泡菜的香氣特征有不同的貢獻。目前判定食品中的重要貢獻香氣化合物的方法有:香氣萃取稀釋分析(aroma extract dilution analysis, AEDA)和時間-強度法(odor-specific magnitude estimation, OSME 技術)。AEDA方法是將萃取濃縮后的提取成分與溶劑進行梯度稀釋后利用氣相色譜-嗅聞聯用法(gas chromatography olfactometry, GC-O)進行聞香,確定初始濃度以及稀釋度最大時的物質濃度的比值,即FD值。OSME技術是將萃取濃縮得到的香氣樣品直接進行GC-O聞香,其結果以香氣強度表示。通常使用氣味活力值(odor activity value, OAV)的大小來表征香氣成分在特定食品基質中貢獻度,OAV越大表示化合物的香氣貢獻越大。初步判定食品中重要香氣化合物后還需要對結果進行進一步的驗證,目前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香氣重構、香氣缺失和香氣添加試驗,根據香氣化合物添加在模擬液中的風味特征與食品初始風味的相似性來確定該香氣化合物對食品風味整體的重要程度。

2.3 泡菜風味成分

泡菜中有機酸是酸味的主要來源,包含乳酸、乙酸、琥珀酸、檸檬酸、蘋果酸、酒石酸、草酸、甲酸和丁酸等,其中乳酸和乙酸是泡菜中主要有機酸,對泡菜風味和保藏起著重要的作用。乳酸的酸味柔和,有后酸味,是同型和異性發酵乳酸菌的代謝產物,其含量決定了泡菜的成熟度。乙酸是發酵初期的醋酸菌和異型乳酸菌代謝產生,乙酸有較強的刺激味,有強化食欲的功能,能與醇類產生乙酸乙酯等香味物質,對泡菜風味具有促進作用[24]。蘋果酸、檸檬酸、草酸等來源于蔬菜原料,檸檬酸在泡制發酵過程中經乳酸菌等微生物利用產生乳酸、乙酸、乙偶姻、2,3-丁二醇和雙乙酰等。甲酸和丁酸是腐敗微生物代謝產生的刺激性氣味,常出現在發酵后期。

泡菜中有門冬氨酸、谷氨酸、絲氨酸、甘氨酸、組氨酸、精氨酸、蘇氨酸和丙氨酸等30多種氨基酸[21]。KATO等[25]將17種氨基酸分為4類,包括鮮酸味(門冬氨酸和谷氨酸)、甜味(丙氨酸、甘氨酸、絲氨酸和蘇氨酸)、苦味(精氨酸、組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纈氨酸、脯氨酸和賴氨酸)、無味(胱氨酸和酪氨酸)。泡菜成熟時,甜味氨基酸以甘氨酸、蘇氨酸、丙氨酸為主,含有高含量的苦味氨基酸,主要為脯氨酸和精氨酸,但受閾值的影響,苦味的呈味效果也可能會受到氯化鈉和酸的抑制[26],谷氨酸和氯化鈉結合會增強泡菜的鮮味[27],所以泡菜的主導滋味是咸味和鮮味。氨基酸還作為風味前體物和其他化合物反應生成風味物質,例如氨基酸與戊糖或甲基戊糖的還原產物4-羥基戊烯醛作用生成含有氨基的烯醛類香氣物質[28]。

泡菜中常見揮發性成分有乙酸、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芳樟醇、異硫氰酸烯丙酯、苯乙醇等,但受微生物、工藝、原料等影響,風味差異較大。章獻等[29]采用氣質聯用技術從2種韓國泡菜中分離出34種共同的揮發性成分,包括乙醇、乙酸、烯類和硫醚類等物質。ZHAO等[30]研究傳統泡菜發現乙酸、丙酸、乙酸乙酯、丙酸乙酯、水楊酸甲酯、甲硫醇、二硫化碳、硫羥乙酸甲酯、二甲基二硫醚和二甲基三硫醚等為主要揮發性成分。JANG等[31]采用GC-MS發現韓國泡蘿卜中二烯丙基硫醚、二甲基二硫、烯丙基甲基硫醚和甲基丙基二硫醚為主要揮發性成分。YAO等[32]采用GC-MS結合電子鼻發現檸檬烯、苯乙醇、苯甲醛、壬醛和異硫氰酸烯丙酯為冬菜不同發酵期中共同的揮發性成分。KANG等[33]研究發現韓國泡菜的主要風味物質為二甲基二硫醚和二甲基三硫醚等含硫化合物。雖然目前泡菜風味成分較多,但相關研究還缺乏系統性,揮發性成分在泡菜基質中的香氣特征、香氣貢獻度等還未知,有關重要風味化合物和關鍵風味物質的判定遠達不到白酒、茶、酸奶等研究水平,這將是泡菜風味調控研究的突破點。

3 泡菜細菌與風味物質相關性研究

泡菜是一種多菌發酵體系,風味物質形成與微生物菌群密切相關,其中乳酸菌對風味起著重要作用,相關乳酸菌有Lactobacillus、Leuconostoc、Lactococcus和Weissella。目前,微生物與風味形成相關性研究主要聚焦在食品組學和發酵劑的應用。

食品組學(宏基因組學、代謝組學等)結合統計學分析(皮爾森相關系數等)可以預測復雜菌群中的優勢微生物與風味成分之間的關聯。XIAO等[34]研究發現細菌對四川泡菜風味的貢獻比真菌大,Lactobacillus和Leuconostoc是泡菜中有機酸形成相關的最重要微生物,Leuconostoc和Lactobacillus分別與亮氨酸和脯氨酸密切相關,Lactobacillus、Leuconostoc與松油醇、(S)-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密切相關。HE等[35]研究不同溫度發酵酸菜,發現乳酸桿菌與13種揮發性成分呈顯著正相關,Leuconostoc與1-己醇、順-庚-4-烯醇、1-辛醇、芳樟醇、苯乙醇、苯丙醇、2,5-二甲基苯甲醛等呈顯著正相關。LIANG等[36]研究不同鹽度酸菜發現Lactobacillus可以顯著提升酸菜揮發性成分,與醇類、酚類、含硫化合物和異硫氰酸酯呈顯著正相關。XIAO等[37]研究3種傳統泡菜發現Lactobacilli與超過20種風味化合物緊密相關,碳代謝、氨基酸和核苷酸是主要的代謝特征。

乳酸菌通常用作功能性發酵劑,用于穩定發酵食品品質,改善發酵食品的風味。接菌發酵產品具有發酵食品的典型特征,與自然發酵食品相比,具有更好的風味和更高的質量。XIONG等[38]分別采用L.mesenteroides、L.lactis、L.plantarum和L.casei發酵酸菜,發現L.mesenteroides和L.lactis生長較快,產乳酸早,但抗酸性較差,而L.plantarum和L.casei可以產生大量乳酸,具有更好的耐酸性。李嘯等[39]研究發現自然發酵和單菌發酵泡菜中L.mesenteroides出現在發酵前期,產生大量乳酸和乙酸,Lactobacillus在中后期大量生長并代謝產生乳酸,乳酸產量遠高于L.mesenteroides。JUNG等[40]采用L.mesenteroides發酵韓國泡菜可以更早消耗底物,產生更多乳酸、乙酸和甘露醇。L.plantarum和玉米乳桿菌(Lactobacilluszeae)產少量乙酸,而L.casei幾乎不產乙酸。

同時,不規范的生產操作或自然環境的影響下,泡菜中會長時間存在大量腐敗菌,從而對泡菜風味品質存在一定影響。BREIDT等[41]研究腐敗橄欖發現丙酸桿菌屬(Propionibacterium)可將乳酸轉化為丙酸和丁酸,引起發酵橄欖更嚴重的腐敗。ZHANG等[42]發現地衣芽孢桿菌(Bacilluslicheniformis)在腐敗四川工業泡菜中產生異味。

大量研究從統計學角度確定微生物菌群結構與代謝物的關聯性,但在多種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很難確定各乳酸菌在泡菜中的作用及各菌種代謝的差異性,更無法量化乳酸菌的代謝能力,微生物之間的代謝機制還需要深入研究,才更有利于篩選功能微生物或采用基因工程對特定微生物進行改造,達到風味強化或發酵調控的目的。

4 結論與展望

泡菜作為發酵食品的典型代表,具有豐富的乳酸菌資源。四川泡菜、酸菜、韓國泡菜、涪陵榨菜等是我國消費者青睞的泡菜制品,因工藝、環境因子等差異,各泡菜產品細菌群落結構和風味特征具有共性和個性,風味形成與原料和細菌群落結構相關。本文綜述了泡菜發酵過程中的風味化合物、細菌群落以及風味化合物與細菌之間的相關性的新興技術,還綜述了我國泡菜微生物發展和風味形成的關鍵代謝途徑。

為闡明菌群和風味直接關聯性,從而促進發酵過程并增強泡菜的風味,可針對以下方面進行研究:(1)確定不同泡菜特征性香氣成分及其重要性和貢獻度;(2)采用宏基因組學、宏轉錄組學、蛋白組學、代謝組學等手段研究單菌和多菌接種泡菜,解析微生物之間的群體效應、代謝和功能機制;(3)深入解析不同工藝泡菜環境因子、微生態和代謝產物相互關系,了解不同微生物在發酵過程中的代謝途徑、揭示它們特定的功能和對風味的貢獻,逐漸解析泡菜復雜風味和品質的成因;(4)基于特征風味對功能微生物風味特定基因進行改造,改變酶活力、調整前體物質濃度等達到定向調控香氣相對濃度,為泡菜品質提升做好鋪墊。

猜你喜歡
泡菜乳酸菌乳酸
益生菌和乳酸菌不能畫等號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與心功能的相關性
酸和鹽脅迫對乳酸菌活性的影響
雪花泡菜
酸奶是壞了的牛奶嗎
我只是想吃一碗泡菜
腹腔鏡手術相關的高乳酸血癥或乳酸性酸中毒
服二甲雙胍別喝酸奶
選購乳酸菌飲品有講究
血乳酸在運動訓練中的應用案例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