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會聽故事的老師
——我和“愛看樹的小女孩”的故事

2021-11-22 18:51陳星辰
名師在線 2021年2期
關鍵詞:班會課陳老師種子

陳星辰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星灣學校,江蘇蘇州 215000)

引 言

在集體教育中,面對那些行為或語言有些特別的學生,教師應學會傾聽他們的故事。對于教師而言,這些既是挑戰,是讓你分身乏術卻時時發愁的挑戰,又是寶藏,是讓你反思升華、收獲驚喜的寶藏[1]。

一、“愛看樹”的小A

“陳老師,小A 站在大廳那棵樹旁,不愿意進來……”“陳老師,小A 又站在教室門口!”……

這是我們班的小A,一年級時每天上學都不愿意自己進教室的小女孩,是筆者工作第一年時遇到的難題之一。每天早上,筆者都能聽到很多小朋友帶進來的小A在外面不愿意進來的消息。筆者出去一看,小A 都是一個人低著頭站在教室門口或者大廳里的樹旁。第一次,筆者心態平和地與她交流;第二次,筆者依舊“態度柔和”地與她講不可以這樣,要按時進教室;第三次,第四次,筆者依舊耐心十足,或哄或騙,或拉或拖著把小A 帶進教室……

像這樣持續了兩個星期之后,我對小A 的耐心已然被每天這樣循環往復的徒勞無功耗盡?!靶!你不可以每天都這樣!”筆者為小A 的毫無改變而焦慮,為自己的白費工夫而生氣?!澳恪憔筒荒茏约哼M教室嗎!別的小朋友哪有這樣的!”這次,筆者真的失去了耐心!說出這話的那一瞬間,筆者就后悔了。筆者知道自己是被煩躁沖昏了頭腦而失去了理性,才對孩子說這些沒有意義的話。

小A 只低著頭,眉毛都打結了,一臉的愁苦……

二、靜心沉思

連續的溝通失敗讓筆者覺得很累。筆者一個人坐在辦公室里沉默不語,直到天黑。心理學的專業學習讓筆者知道要尊重孩子,認真傾聽孩子的訴說,但是怎樣才算是真正地尊重他們,怎樣才能讓他們愿意把想說的話告訴我們呢?孩子的問題背后,肯定有她的需求……是??!她有難處,她肯定有難處!時間退回到剛開學時,筆者和小A 的一次聊天。小A 發著愁和筆者分享著她每天在家都無法完成家庭作業的苦惱,每天回家后都要做的一項又一項任務,她覺得自己都完成不了……這次對話讓筆者倍感困惑,這才是個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啊,怎么會在學業上有這么大的焦慮呢?

想到這里,筆者好像慢慢梳理出了小A 不愿意進教室的情感需求:不愿意進教室傳遞著對教室的害怕和恐懼。之前筆者問過小A 是否不喜歡同桌和同學。小A 默默搖頭否認了。再結合之前的聊天,筆者猜測小A可能是害怕第二天新的學習的開始,害怕昨天的任務還沒完成又要迎來新的任務,所以焦慮的情緒不斷疊加,讓她形成了對上學的恐懼。面對孩子這樣的情緒,家里是如何應對的呢?想到這里,筆者一陣心疼,當時就好想立刻去告訴那個孩子:“孩子,總是完不成自己想完成的任務,這實在是一件太糟糕的事情。我知道那個時候你一定很著急、很害怕!”筆者多么想立刻把這個孩子擁入懷中,告訴她:“孩子,如果是我,我不知道能不能做得比你好!”

這也許是教師的一種成長幸?!牰⒆拥墓适?。想到這兒,筆者開始默默實施對小A 的行動計劃。

三、斗智斗勇

第二天,筆者特別期待見到小A,期待驗證自己對小A 故事的理解。小A 照例沒有進教室??粗持鴷男 站在門口,筆者對臺下的孩子說:“我們一起來猜猜小A 為什么每天不愿進教室?”“她不喜歡學校!”“她不喜歡同桌!”……小A 一開始用搖頭回應著這些稀奇古怪的答案。突然,“她尿床了怕爸爸、媽媽罵她、打她!”一個看起來有些搞笑的答案打破了教室的沉靜。孩子們哈哈大笑的同時,筆者看到永遠是搖頭的小A 居然悄悄點了點頭。當天,筆者就和小A 的媽媽做了溝通。媽媽疑惑地表示小A 從來不尿床,說著說著,我立刻意識到小A 當時真正想表達的是她害怕被爸爸、媽媽以那樣的態度對待她。

因為小A 特別愛畫畫,所以那天筆者交給小A 一個特殊的任務——回去畫一畫自己的一家。小A 又是皺著眉,估計心里想:又多了一項任務要完成。筆者告訴她,你可以把你喜歡的事排在前面先做。小A 終于微微露出了笑容。第二天,小A 帶來一幅畫。她有些興奮地向筆者介紹著上面的人物:爺爺、奶奶、小A自己和妹妹?!鞍职?、媽媽呢?”“爸爸、媽媽太忙了……”說著,小A 又緊緊皺起了眉頭。筆者好像明白了什么,并把這幅畫拍照傳給了小A 的媽媽……

除了與她私下交流,筆者還專門設計了一節班會課,主題叫“你們不知道我是一顆小種子”。班會課一開始,我們一起讀繪本《小種子》。這本繪本是艾瑞卡爾的經典作品,講成長的艱辛,講一顆頑強的心,不同的人讀了能收獲不同的感受。配著優美的音樂和精美的配圖,筆者把它讀給孩子們聽。

故事講到最后,孩子們都沉默了,我們一起討論“小種子的旅行經歷”,我們一起假設“如果我是一顆小種子,看到兄弟姐妹們長大,我是什么感受”,我們一起設計“如果我的身邊有一顆小種子,我該怎么做”……

班會課一直到結束都沒有涉及具體哪個人。筆者用一句“其實我們都是小種子”結束了這節班會課。筆者始終堅信,也許孩子們說不出什么,但一定有一些東西留在他們的腦海里。

四、柳暗花明

和小A 媽媽多次交流后,筆者開始和她“聯手”,希望小A 能感受到自己很重要——“我在家里、我在班級里是很重要的存在”;自己能做到——“我可以按時完成任務,并且可以做好”。筆者還邀請小A 當筆者的小助手,每天早上都會對她說:“快幫陳老師去拿一下本子!不然陳老師的課都沒法兒上了!”筆者請小A 的媽媽每天反饋小A 在家的作業完成情況。第二天,筆者就會對小A 說:“小A,聽說昨天你完成了這幾項任務!真了不起!”……慢慢地,小A 每天早上在教室外頭停留的時間越來越短了,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了。

一年級下學期開學前,筆者邀請了志愿家長和小朋友來為教室打掃衛生,并特地邀請了小A,告訴她陳老師很需要她的幫助。第二天,筆者在教室等著孩子們的到來,想著隔了一個寒假,不知孩子們會有哪些改變……突然,一張面帶微笑的臉出現在筆者的面前!“陳老師!我來了!”是小A!小姑娘的臉上綻放著陽光般耀眼的微笑,不曾見過,筆者好激動!好像,有時候,心的打開,就那么一次,足矣!

那天晚上,小A 的媽媽給筆者發來一段文字:“陳老師好,小A 說她覺得站在門口沒意思,門外連一只鳥都沒有。其實真心想說感謝陳老師的耐心與方法,給了她自信和勇氣,才有了她今天進教室時那姍姍來遲的笑容;還要感謝陳老師的特意邀約,讓她信心倍增,覺得自己簡直就是老師的神助手!……”

努力的小種子終于慢慢發芽了!從此,小A 每天都會帶著笑容走進教室,她說她喜歡上學,喜歡我們。從此,小A 會主動幫助教師和同學,慢慢成了最棒的小助手和小榜樣;從此,凡是她或者其他有困難的小朋友發言,大家都會等一等;從此,凡是他們有一點點進步,孩子們都會報以熱烈的掌聲……因為,努力的小種子是一份無限的榮譽!

結 語

通過小A 的故事,筆者更加堅定,教育就是一個聽故事的過程,而聽故事也是一個教育的過程。在聽故事時,教師必然要克服高高在上的優越感,要調節自身情緒,耐心地聽孩子講故事,引領每個孩子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猜你喜歡
班會課陳老師種子
奉獻如歌,強國有我(主題班會課)
桃種子
基于踐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公約》的出彩班會課體系構建
我的科學老師
小陳老師來上課
可憐的種子
班會課也可以五彩繽紛
我們的“開心果”
把人物寫得生動活潑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